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从多种靛玉红衍生物中筛选出治疗慢粒有效药物N′-乙酰靛玉红。用N′-乙酰靛玉红治疗慢粒27例,完全缓解12例(44.44%),部份缓解14例(51.85%),进步1例(3.71%),缓解率96.29%,有效率100%,治疗9.52±6.20天后脾脏开始缩小,19.62±12.22天外周血白细胞数开始下降;达到最佳疗效(缓解)平均为87.62天,最短28天,最长206天;有5例出现腹胀、腹痛、大便次数增多,食欲不振等反应,但都能坚持用药,本组病例已发生急变者9例(33.3%)。临床研究结果表明,N′-乙酰靛玉红对慢粒具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轻微,优于靛玉红,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临床实践证明,靛玉红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为探讨此疗效原理及靛玉红对慢粒骨髓细胞SCE的影响,本文观察了慢粒的慢性期和靛玉红治疗缓解病人骨髓SCE,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跟踪观察和SCE的Denver分析,发现Ph’阳性细胞SCE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自中国医科分院血液研究所等单位发现中药青黛的一种成分——靛玉红对慢性粒细胞性血白病(下称慢粒)有明显疗效以来,我们最近也使用本药治疗一些慢粒患者,确有较好疗效,现就观察结果报导如下。对象和方法自1978年9月到1979年3月底,我们用靛玉红治疗11例慢粒患者(见下表),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17到48岁。治前病程4至29个月。所有病例均经临床、骨髓及血象检查确定诊断。全部病例均单独使用靛玉红治疗。靛玉红片剂系四川省中药究研所供给,每片含50毫克,每日剂量150—200毫克,分三至四次口服,连续用药,用药后及时观  相似文献   

4.
作者用靛玉红治疗(50~150mg/日)的5例ph~1阳性慢粒病人治疗前后染色体变化的观察。除1例发生急变外,4例的病情有进步或完全缓解。该4例的染色体检查发现ph~1阳性细胞百分数的均数由94±4.02%下降到78.75±3.28%,平均下降15.25%。  相似文献   

5.
靛玉红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年已有报告,我组于1978年8月开始应用成都中医学院制取的全合成靛玉红片剂(每片含量25mg),治疗慢粒18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临床应用初步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靛玉红(Indirubin)是我国首创的有效抗白血病药物。1977年以来临床应用于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的疗效已得到肯定。单用此药所得的缓解率为59.87%,有效率87.26%。为了提高疗效,我院在1982年4月至1982年12月,8个月内单独试用靛玉红B_2治疗慢粒6例,现将治疗效果小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6例慢粒,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16—45岁,平均28.5岁。5例初  相似文献   

7.
三十多年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的治疗进展缓慢,马利兰自五十年代初用于临床,至今仍是治疗慢粒慢性期的首选药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红)迄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靛玉红属吲哚类,我国首创用吲哚类治疗慢粒。靛玉红治疗慢粒有腹痛、腹泻、便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副作用。因此有必要找出疗效更高,副作用更小的类似化合物,靛Ⅲ即为该类化合物之一。我们所用的靛Ⅲ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合成,经卫生部药品检定所审核,  相似文献   

8.
15例慢粒白血病,男8例,女7例。使用小剂量靛玉红(25~75mg/d)和马利兰(2~6mg/d)治疗,13例获完全缓解,2例获部分缓解。13例完全缓解者靛玉红平均总量为2320mg,马利兰总量154mg,平均完全缓解时间为35天,未出现严重毒性反应,提示本疗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能玉红(Indirubin)是中药青黛中的一种成分,属吲哚类。197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等单位首次报导应用靛玉红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并取得良好效果,国外尚未见用此药治疗白血病的报导。我们从1978年末参加了靛玉红治疗慢粒的协作组,到1979年10月共治疗10例慢粒,现将初步疗效总结如下。治疗对象所有10例慢粒均系住院患者,均经临床、血象及骨髓象检查所确诊,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令17~55岁,以青壮年为多,治疗前病程自2个月至1年不等。10例中5例为初发病例,入院前未曾用过任何化学药物。另5例为复发病例,  相似文献   

10.
将存活5年以上的2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患者与同期生存时间少于5年的40例慢粒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对照分析,慢粒患者初诊时的年龄、性别、血红蛋白、血小板、外周血嗜碱细胞、骨髓巨核细胞以及外周血和骨髓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与生存期关系不大(p>0.05),而脾肿大与生存期有明显关系(p<0.05)。白细胞较高者预后并不一定恶劣。接受马利兰治疗累积剂量及达到缓解所需时间与慢粒生存期的关系也不大(p>0.05),而马利兰所致骨髓抑制对延长生存期似有一定影响,首次缓解持续时间与生存期有明显关系(p<0.01)。马利兰与靛玉红交替使用可能是一种对延长生存期有益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DAD治疗慢粒21例,近期全部有效,缓解率达18/21。并将其与马利兰、靛玉红等药物的疗效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2.
我们自1978年12月至1980年10月,使用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制全合成靛玉红(Indirubin)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22例,在临床上获得满意疗效。兹将有关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组与血液学研究所、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等单位协作,经过多年研究,从中药当归芦荟丸中筛选出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的中药青黛,进而从青黛中提取出有效成分靛玉红,并合成了靛玉红。经我组与血液研究所两个单位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14.
贾勇 《西部医学》2016,28(11):1606-1610
目的 建立慢粒灵胶囊的青黛、山豆根、红花薄层色谱鉴别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制剂中的靛玉红含量。方法 青黛、山豆根、红花采用薄层色谱法(TLC)硅胶G层析板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该制剂中的靛玉红含量。色谱柱Inertsil ODS-SP 5μm 4.6×250mm,流动相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为292nm,流速1.0ml/min,柱温35℃;结果 TLC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靛玉红在0.051~0.51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RSD=1.9%(n=6)。结论 青黛、山豆根、红花薄层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靛玉红含量。该方法简单,准确,专属性好、重现性稳定,灵敏度高,对慢粒灵胶囊制剂的制备与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陈芳源  朱学宏 《上海医学》1996,19(11):650-651
甲异靛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8例报道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血液科陈芳源,王燕婷,韩洁英,邵念贤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白血病研究室朱学宏,方智雯,欧阳仁荣1977年发现从青黛中提取的靛玉红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获良好疗效,缓解率达59.55%[1]...  相似文献   

16.
靛玉红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是省内协作课题,一九八○年以来,我院按协作计划完成了靛玉红治疗银屑病单纯口服组26例,口服加靛玉红软膏外搽治疗组10例,乙亚胺对照治疗组10例,对其疗效及毒副作用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观察结果,靛玉红治疗银屑病疗效肯定,小剂量口服加软膏外搽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1,6-二磷酸果糖(FDP)为对多种代谢径路有调节作用的高能底物,已应用于休克、缺氧等的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应用常规治疗加FDP(5g/日)9例,2周后外围血淋巴细胞(PBL)内Ca含量显著高于应用前和常规治疗组。用10~15kg全麻开胸健康雄犬10条,隔2h先后静注FDP(250mg/kg)和FDP 异搏停(V;0.1mg/kg)。FDP注射后15、30、45分,左室心肌和PBL平均细胞内Ca含量分别较药前增高144—293%和231—259%(P<0.01),血清Ca含量均低于药前(P<0.01)。注射FDP V后则细胞内及血清Ca含量均未见与药前有显著差异。所见提示FDP促使细胞内钙含量增高和细胞外含量降低的效应,可能在于药物作用于慢通道而增强Ca内流所致。  相似文献   

18.
靛玉红(Indirubin)为我国首创的抗白血病新药,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与马利兰相似,而无一般化疗药的免疫抑制作用;对实验动物肿瘤W_(256)和Lewis肺癌也显示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靛玉红在人和动物消化道吸收均差,药物在胃肠道的持续滞留可能就是临床所见胃肠刺激症状及对实验动物肿瘤抑制率不高的原因。为提高对慢粒的疗效,克服其吸收差和对消化系统的毒副作用,对靛玉红这一二聚吲哚类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可能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为此,我们比较了靛玉红及其衍生物N′-乙基靛玉红(N′_1-ethyl indirubin。79002)和N′-十八烷基靛玉红(N′-octadec-yl indirubin 79005)(图1)胃肠吸收方面的差别,并试图说明三者抗癌活性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柴某,男,47岁,1985年9月开始乏力,头暈、低烧。查体:胸骨无压痛,肝肋卜3 cm,脾大肋下3 cm。血常规:Hb12.5g,WBC58000/mm~3,淋巴11%,嗜碱粒4%,原早粒5%,中幼粒11%,晚幼粒17%,杆状核21%,分叶核3%。血小板44.4万/mm~3。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增高(87.5:1),分类中晚杆均明显增高。诊断慢粒,给马利兰、靛玉红治疗,症状渐消失,维持半年余.1986年4月患者高热不退,脾进行性增大至肋下9 cm。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幼淋  相似文献   

20.
病历摘要 陈××、男、56岁,军人,1974年起经常低热、腹胀、乏力,经抗炎治疗无效。1976年5月住我院,经血象及骨髓象检查确诊为“慢粒”。用马利兰治疗三个月,缓解出院。门诊随访,先后给予马利兰,当归芦荟丸、青黛、链褐霉素、靛玉红、牛黄解毒片、砷剂等治疗。五年来病情稳定。1980年8年出现低热,纳差,四个月内血红蛋白从11g%到入院前降至4.7g%。于9月4日以慢粒,发热原因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