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后囊夹持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儿童白内障43例(52眼)施行前后囊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后囊夹持术。术后观察视力,人工晶状体的位置,后发性白内障,瞳孔夹持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48个月,平均23个月。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占57.7%,人工晶状体位置稳定。后发性白内障1眼,视力0.5。无瞳孔夹持、视网膜脱离或黄斑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儿童白内障采用前后囊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及后囊夹持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中后囊的处理。方法: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22例30只眼,平均眼轴长度31.62mm,行3.0mm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12只眼,行后囊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18只眼,未植入人工晶体。结果:所有病例在术后裸眼视力提高,后囊连续环形撕囊组视力≥0.1者100%,其中视力≥0.3者占58.3%;后囊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组视力≥0.1者为88.9%,其中视力≥0.3者占50%。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后囊连续环形撕囊组中未出现并发症;后囊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组一例出现脉络膜脱离,二例3只眼发现视网膜破孔。结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是减少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在未植入人工晶体眼也适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一期后囊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44例65眼儿童白内障施行前囊连续环形撕囊白内障囊外摘出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进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或后囊中央切除术,并进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其中先天性白内障26例47眼,儿童外伤性白内障18例18眼.随访3~36个月.结果 60眼(92.31%)保持视轴透明,5眼(7.69%)出现视轴区白色纤维机化浑浊,2眼(3.08%)瞳孔区少量玻璃体嵌顿人工晶状体偏位,无视网膜脱离发生.结论 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一期后囊切开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能有效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3种不同术式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儿童白内障术中3种不同后囊处理方法对后发性白内障的预防作用。方法 42例(51眼)白内障儿童,年龄2~14岁,在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分别采用3种不同后囊处理方法:Ⅰ组行大面积后囊抛光,保留完整后囊;Ⅱ组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Ⅲ组行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随访2个月~3a,对术后视力、后囊混浊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3级以上后囊混浊Ⅰ组为71%,Ⅱ组为24%,Ⅲ组为0%.各组均无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Ⅰ期后囊环形撕囊,一定程度上减少后囊混浊的发生:后囊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可有效地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其远期效果及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中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CCC)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采用小切口先天性白内障单纯囊外摘除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58例97眼先天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使晶体后囊中央形成约3~5mm的囊膜缺损区,行前部玻璃切除术,以避免后发障的发生。结果Ⅰ期植入人工晶体50眼。能合作检查视力者中,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6者18眼,0.5以下42眼;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6者20眼,0.5以下46眼;术后6~12个月矫正视力≥0.6者21眼,0.5以下50眼。术后一个月第1次复查,无1眼发生后发障,3个月周边部后囊膜混浊40例,撕囊区清亮。6~12个月16眼发生新生膜,10眼少量玻璃体脱出于前房,玻璃体轻度混浊,瞳孔不圆18眼,人工晶体偏位10眼,无1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是一种经济、安全、高效的防止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的手术方式,适用于不能配合激光治疗的儿童,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双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治疗儿童先天性白内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引迪  黄立  宋蔚 《国际眼科杂志》2009,9(7):1341-1343
目的:观察双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31例52眼2月龄~12岁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实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Ⅰ期或Ⅱ期IOL植入,平均随访16mo。结果:31例患儿之中有27例44眼术后能检查视力,最佳矫正视力>0.5者23眼,>0.3者12眼,<0.3者9眼,另外,<2岁的患儿4例8眼无法进行视力表检查,但相对术前跟随光亮或有注视目标的能力有所提高。术后并发症:后发性白内障3眼、葡萄膜炎7眼、角膜水肿5眼,人工晶状体偏位、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尚未出现。结论:双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IOL植入能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求治疗儿童白内障最佳的手术方法,以避免后发障和多次重复手术。方法 儿童白内障65例(107只眼),在局麻或全麻下,行上方巩膜隧道切口,前囊连续环形撕囊,白内障吸出后,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除。结果 随访观察12~18个月,矫正视力≥0.4者81只眼,占75.7%,后发障2只眼,占1.87%。结论 双连续环形撕囊+前部玻璃体切除能有效地预防后发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联合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的意义。方法 50例(79眼)年龄2月~8岁先天性白内障施行摘出手术(超过2岁者植入人工晶状体)。其中21例(31眼)联合后囊连续环形撕囊(Ⅰ组),29例(48眼)联合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Ⅱ组)。随访6~3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视力及后囊浑浊的情况。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Ⅰ组11眼(35.48%),Ⅱ组31眼(64.58%);视力0.3~0.4者,Ⅰ组14眼(45.16%),Ⅱ组14眼(29.17%);视力≤0.2者,Ⅰ组6眼(19.35%),Ⅱ组3眼(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P〈0.05)。后发性白内障(后囊浑浊≥3级者),Ⅰ组9眼(29.03%),Ⅱ组2眼(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P〈0.05)。均未出现眼底并发症。结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能明显降低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对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预防作用。方法对32例32眼儿童白内障患者利用超声乳化技术摘除白内障时Ⅰ期进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结果全部术眼视轴区均透明,3眼后囊膜不规则撕裂,32眼均不影响IOL植入,无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在利用超声乳化技术摘除白内障时Ⅰ期进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能使视轴区保持清亮,有效防止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摘除联合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治疗先天性白内障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观察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中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CCC)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方法:采用小切口先天性白内障单纯囊外摘除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58例97眼先天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使晶状体后囊中央形成约3~5mm的囊膜缺损区,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以避免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结果:Ⅰ期植入人工晶状体50眼:术后1mo矫正视力≥0.6者18眼,0.5以下42眼;术后3mo矫正视力≥0.6者20眼,0.5以下46眼;术后6~12mo矫正视力≥0.6者21眼,0.5以下50眼。术后lmo第1次复查,无1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3mo周边部后囊膜浑浊40例,撕囊区清亮。6~12mo16眼发生新生膜,10眼少量玻璃体脱出于前房,玻璃体轻度浑浊,瞳孔不圆18眼,人工晶状体偏位10眼,无1眼发生视网膜脱离。 结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是一种经济、安全、高效的防止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适用于不能配合激光治疗的儿童,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