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镂空床基在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复杂孔膜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术后使用自制镂空床基,对照组术后使用常规床基。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睡眠、焦虑、颈背部不适及特殊体位维持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睡眠、焦虑、颈背部不适及特殊体位维持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镂空床基可提高患者术后体位舒适度、准确性和持续性,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硅油充填术后被动体位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病区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硅油充填术的28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传统内眼手术常规护理,予以患者特殊体位的指导;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如体位护理、心理护理、行为干预等,比较观察两组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硅油充填术患者不同护理后不良反应、每天被动体位维持时间、视网膜复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硅油充填术患者体位依从性、被动体位相关不适症状、视网膜复位情况等与对照组各项数据实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过程中适时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轻被动体位相关不适症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2009年4月—2010年10月,在我院眼科住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病人139例。经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9例(139眼),男83例,女56例;年龄12~76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并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56例,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7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术后体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60例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病例临床资料,以术后不同的护理措施作为分组依据,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用术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增加术后体位护理,对比术后每天体位被动体位维持时间、住院时间、体位不适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每天体位被动体位维持时间较长,且住院时间较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体位不适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术后体位护理,既可延长每天体位被动体位维持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又能减少体位不适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体位图解释法在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体位摆放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在我科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C3F8)或硅油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体位图解释法协助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C3F8)或硅油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摆放体位,对照组仅采用口述解释法指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C3F8)或硅油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摆放体位。比较两组患者体位摆放的正确程度和护士解释所需时间。结果 两组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C3F8)或硅油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体位摆放正确程度及护士解释所需时间方面比较,其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体位摆放的正确程度高于对照组,而护士解释所需的时间则低于对照组。结论 体位图解释法能有效提高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C3F8)或硅油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体位摆放的正确程度,缩短护士解释所需时间,从而提高眼科病房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收治32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患者,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2006年12月,我们对5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茵栀黄治疗,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玻璃体切割眼内充填术后体位护理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玻璃体曾一度被认为是眼科手术的禁区。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于发明了玻璃体切割器,使许多过去认为无法治疗的眼病有了治愈的可能。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玻璃体手术已由简单切除或抽吸置换,发展到气体交换以及硅油填充等新的手术方法,成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其目的是使注入的气体或硅油从玻璃体腔向眼球壁推压,利用气体和液体向上浮的原理,直接垫压于裂孔,阻断裂孔处的液流,达到视网膜复位的目的[1]。由于手术的特殊性,术后的体位护理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率[2]。本文将玻璃体切割眼内充填术后的体位护理进展综述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标准化体位干预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1-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住院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手术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时间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78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体位护理,观察组采用标准化体位干预,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体位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特殊体位依从性为89.86%,与对照组64.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标准化体位干预可以提高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手术后患者的体位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赵倩  曾建军 《华西医学》2014,(7):1336-1338
目的探讨责任制专人体位护理及心理干预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2月-2013年2月,对140例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后患者护理分别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对照组,n=70)和责任制下专人进行的体位护理及心理干预方式(试验组,n=70),比较两种护理方式术后不良反应及视网膜复位效果。结果术后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视网膜复位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下的专人体位护理及心理干预,能够更好地减少术后不良后果,达到预期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制马蹄型海绵垫在视网膜脱离眼内填充术后体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视网膜脱离眼内填充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实验组用自制马蹄型海绵垫协助病人采取俯卧位或低头坐位,对照组则用软枕协助俯卧位或低头坐位,比较两组术后病人俯卧位或低头坐时间。[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俯卧位或低头坐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且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马蹄型海绵垫帮助病人采取被迫体位,可减轻病人的不适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制马蹄型海绵垫在视网膜脱离眼内填充术后体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视网膜脱离眼内填充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实验组用自制马蹄型海绵垫协助病人采取俯卧位或低头坐位,对照组则用软枕协助俯卧位或低头坐位,比较两组术后病人俯卧位或低头坐时间。[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俯卧位或低头坐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且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马蹄型海绵垫帮助病人采取被迫体位,可减轻病人的不适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品管圈降低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体位缺陷的效果分析及应用。方法 以2016年11月11日至12月2日收治的48例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品管圈管理前),以2017年1月11日至2017年4月20日收治的168例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患者为研究组(实施品管圈管理),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患者体位缺陷率的改变。结果对照组48例患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4天,其中30例体位不合格,缺陷率占62.50%;研究组168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8天,仅有4例体位不合格,缺陷率降为2.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体位缺陷率效果明显。同时,护理人员学会并能够运用各种品管方法,增强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患者舒适性和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设计多功能治疗床及探讨其在提高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患者在限制性体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3~5月在本科室住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需行面朝下限制性体位的4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患者术后卧于普通病床,头面部垫气垫圈;将2014年6~8月在本科室住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需行面朝下限制性体位的43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患者术后俯卧于自制多功能治疗床,了解两组患者体位依从性和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舒适度和体位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均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患者使用多功能治疗床,可提高患者面朝下限制性体位时的舒适度与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眼内填充术患者遵医体位的护理干预方法,延长术后患者遵循体位医嘱的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方法:将58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眼内填充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术后遵医嘱卧位,并予以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28例)则只采用医嘱卧位。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5d遵循体位医嘱的情况及舒适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情况及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眼内填充术术后特殊体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提高其舒适度和满意度,延长体位的维持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姜清丽  孔冬  吴云燕  王芳  郭玲  李莉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8):1707-1708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的常见病,也为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随着玻璃体切割术的开展,给患者带来了复明的希望,为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术中往往将气体或硅油注入眼内,为了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病人必须采取持续面向下俯卧位或强迫体位[1],注入C3F8时,俯卧位时间为15 d左右,注入硅油时,俯卧位时间为3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功能强迫体位辅助器在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院学附属新华医院眼科收治的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的患者210例(210眼)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2018年6-9月收治的10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普通"U"型护颈枕及软枕进行术后体位支持;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多功能强迫体位辅助器进行术后体位支持。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夜间特殊体位的依从率、辅具使用的舒适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眼睑水肿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夜间特殊体位的依从率、辅具使用的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眼睑水肿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多功能强迫体位辅助器的应用,能够满足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患者"坐、卧、立、行"多种体位的切换与需求,提供术后安全有效的体位支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6—10/2008—10对收治的56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现将体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眼内硅油填充术后患者需严格取强迫体位约2-3周,甚至更长时间,术后1周内每日采取俯卧位的时间应〉18h。这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有些患者因难以忍受长时间强迫体位所致的不适而随意改变体位,导致并发症发生,影响了手术的疗效。2010年9月至2012年5月本科将改良头位床应用在硅油眼内填充术后的患者中,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