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对10例瓣膜置换术病人全血细胞胰岛素受体和红细胞ATP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放射配体结合试验,测定全血细胞胰岛素受体密度和亲和力;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细胞ATP含量,同时监测血糖和胰血素浓度。结果:转流30分钟血细胞高亲和胰岛素受体(R1)密度明显增加(P〈0.01),亲和力(K1)明显降低(P〈0.01),低亲和胰岛素受体(R2)密度也明显增加(P〈0.01),但亲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对瓣膜置换术病人红细胞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对红细胞膜的损伤作用。方法:利用DPH荧光标记测定10例瓣膜置换术病人红细胞膜流动性,并测定红细胞膜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转流30分红细胞膜平均微粘度(η)、各向异性(γ)和丙二醛均明显增加(P<0.01),而膜上Na+,K+-ATP酶、Ca艹-ATP酶和Mg艹-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停机后30分上述各值仍未恢复到转流前水平。结论:CPB可通过引起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降低膜流动性和膜上ATP酶活性,对红细胞产生损伤。  相似文献   

3.
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对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曾发现全麻下腹部手术后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亲和力下降 [1 ] 。为了解这一变化是否与手术应激程度有关 ,我们特选择全麻下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病人进行观察研究。资料与方法 择期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ASA ~ 级病人 35例 ,男 17例 ,女 18例 ,年龄 32~ 70岁 ,体重 42~80 kg(均在标准体重的± 10 %之内 )。临床上排除内分泌疾患 ,近期未用影响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空腹血糖正常。采用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 [1 ] 。每例病人于麻醉前、手术开始后 6 0分和术后第 1天晨未行输液治疗前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 ,作红细胞胰岛素受体分…  相似文献   

4.
心脏手术围术期红细胞内三磷酸腺苷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3天红细胞(redbloodcel,RBC)内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含量进行动态观察。方法15例心脏手术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锯胸骨、体外心肺转流建立、主动脉阻断5分钟、转流结束、手术结束、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和术后第3天9个时间点取动脉血,测定RBC内ATP含量。结果手术期间RBC内ATP含量呈升高趋势,于手术结束达最高点,术后3天明显下降。结论麻醉、体外循环及手术对RBC能量代谢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6.
P2X受体是非选择性门控阳离子通道,细胞外ATP是其天然配体,已经克隆的7个亚型在膀胱均有分布,其中P2X2、P2X3受体分布于感觉神经元、膀胱上皮细胞和上皮下传入神经纤维上。研究认为膀胱上皮细胞可释放ATP,作用于P2X2、P2X3受体参与膀胱的容量感觉、痛觉和排尿反射,现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对血浆胰岛素分泌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观察了15例体外循环病人术中不同时期血浆胰岛素,血糖,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改变。结果显示,尽管体外循环过程中血浆胰岛素和血糖溶液明显升高,但胰岛素/血糖比值明显下降,这提示胰岛素分泌功能降低或延迟。在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中,血浆肾上腺素浓度高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剂量高渗氯化钠(HS)复苏失血性休克时红细胞(RBC)能量代谢的变化。方法:20只健康家兔被随机分为三组,(甲组)正常血容量输注HS组;(乙组)休克输注NS复苏组;(丙组)休克输注HS复苏组。以RBC内ATP和2,3-DPG水平作为RBC能量代谢的指标。结果:休克后RBC内ATP和2,3-DPG水平显著下降,应用小剂量HS复苏后两项指标均有所回升,在输注后120分钟有显著增高。结论:应用小剂量HS可使失血性休克后的RBC能量代谢状态发生明显改善,这可能是促进HS有效复苏休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对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活性测定法,对13例风心病和13例先心病病人在体外循环处行心脏手术前后的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活性进行动态测定。结果显示体外循环术后早期,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活性降低,抑制因子活性升高;术后2周均恢复至术前状态。本研究初步证实体外循环术后,病人红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表现为对红细胞免疫附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0.
我们观察 32例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的病人应用腺苷预处理后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表达的变化 ,探讨腺苷预处理对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资料和方法  32例瓣膜置换手术病人中男 13例 ,女 19例 ;平均年龄 4 1岁 ;心功能II~III级。按是否给予腺苷预处理分为腺苷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 ,惠普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率、SpO2 、中心静脉压、动脉血压等参数 ,采用晶体冷停跳液灌注 ,全身体温至 2 5℃左右。预处理方法 :诱导后泵入腺苷 ,每分钟 30~ 5 0 μg/kg ,推注 10~ 30min ,根据血压调整输入速度 ,总量 1 …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弥散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年龄29~47岁,体重50~69kg,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20):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组于麻醉诱导后即刻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5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在手术前即刻、转流前即刻和停机时经中心静脉采血,分离乏血小板血浆,提取总RNA,分别测定血浆总基质金属蛋白酶.9浓度、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浓度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RNA表达,并在转流前即刻和停机时进行动脉血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结果与手术前即刻比较,停机时两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RNA表达、血浆总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浓度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激活程度均升高,但地塞米松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与转流前即刻比较,停机时两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升高,但地塞米松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对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弥散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与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和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七氟醚预先给药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探讨其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择期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例.S组于主动脉阻断前吸入七氟醚,呼气末浓度1.0%,维持30 min.于切皮前、主动脉阻断即刻、主动脉开放即刻、主动脉开放后30 min、术后2、6、12、24 h(T1~8)时抽取中心静脉血样,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细胞粘附分子-1(ICAM-1)及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并记录主动脉开放后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S组T3~8时血浆TNF-α、IL~6、IL8浓度降低,T4~8时血浆ICAM-1及cTnI浓度降低,T8时CK-MB活性降低,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降低(P<0.05).结论 七氟醚预先给药可抑制炎性反应,对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红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20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例。U组2万U/kg乌司他丁于切皮后锯胸骨前经颈内静脉缓慢给予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经转机进入体内。C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用法同U组。分别于诱导后切皮前(T1)、转流15min(T2)、主动脉开放后15min(T3)、主动脉开放后30min(T4)、术毕24h(T5)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丙二醛(P-MDA)、红细胞丙二醛(E-MDA)水平、红细胞膜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Na+-K+-A1P酶、Ca2+-Mg2+-ATP酶活性。结果与T1比较,C组T2-5时P-MDA、E-MDA水平升高,T2时E-SOD活性升高,T3-5时E-SOD浓度降低(P<0.01),U组T3,4时P-MDA、E-MDA水平升高(P<0.01);与C组比较,U组T2-5时P-MDA、E-MDA水平升高,T3-5时E-SOD活性升高(P<0.05或0.01)。与T1比较,两组T2时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升高,C组T3-5时这两种酶活性降低(P<0.01);U组T2-5时这两种酶活性高于C组(P<0.05或0.01)。结论CPB期间,乌司他丁通过减轻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对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红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亚甲蓝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1月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38~67岁,ASAⅡ—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亚甲蓝组(M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MB组于CPB停机前10 min开始泵注亚甲蓝2.0 mg/kg持续20 min,C组于相同时点注入等剂量生理盐水。记录术中总输液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分别于给肝素前(T_1)、CPB停机后10 min(T_2)以及静注完亚甲蓝后1 h(T_3)、3 h(T_4)、6 h(T_5)和12 h(T_6)时记录HR、MAP、CVP、HR与SBP的乘积(RPP)、正性肌力药物评分(IS)和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以及血糖和乳酸浓度。结果与T_1时比较,T_2—T_6时两组IS、VIS、血糖和乳酸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_3—T_6时MB组IS、VIS、RPP和乳酸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中总输液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亚甲蓝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早期预防应用,可减少术中液体输注量和术后血管活性药物应用,降低心肌氧耗,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PB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 方法 择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3~64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0):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6 μg/kg(15 min内),随后以0.2 μg·kg-1·h-1速率输注至术毕,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开始前(T1)、升主动脉开放(T2)、CPB结束(T3)及术后6 h(T4)时抽取桡动脉和颈静脉球部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于T1-4及术后 24 h(T5)时测定预内静脉球部血浆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D组T2,3时SjvO2升高,Da-jvO2和CERO2降低,T2-4时血浆S-100β蛋白和NSE浓度降低(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降低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氧代谢率,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期间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0例,性别不限,体重39~72kg,年龄27~44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U组于CPB前10 min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万U/kg,CPB预充液中加入1万U/kg,C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乌司他丁.于CPB前15 min(T1)、CPB 10 min(T2)、CPB结束后30 min(T3)、60 min(T4)时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U组CPB期间和CPB结束后血浆IL-6、IL8和TNF-α的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P<0.05或0.01);与T1比较,T2,3时两组血浆IL-6、IL-8、IL-10、TNF-α的浓度升高(P<0.01).结论 乌司他丁可减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CPB期间促炎-抗炎反应失衡,减轻全身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年龄40 ~ 70岁,体重指数18 ~ 28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26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参麦注射液组(S组).麻醉诱导后S组静脉输注参麦注射液0.6 ml/kg(加入250ml生理盐水),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转机前输注完毕.记录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麻醉时间、麻醉药用量.于术前3d、术后3、7、14 d进行MoCA评分(<26分为发生POCD),记录术后14 d内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麻醉时间、麻醉药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3d比较,C组术后3、7d、S组术后3d时MoCA评分降低(P<0.01);与C组比较,S组术后3、7d时MoCA评分升高,POCD发生率降低(P<0.05或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改善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8.
心肺转流时间对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心脏瓣膜手术病人麻醉与手术期间的氧代谢进行测定,探讨心肺转流(CPB)时间对其后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择期行心脏瓣膜手术病人,根据CPB时间,将病人分为S组(CPB≤150 min)和L组(CPB>150 min)。采用Swan-Ganz导管技术及反向Fick检测方法对麻醉手术期间的氧代谢进行测定。检测时点为麻醉前、CPB前、CPB停止10 min和60 min。结果麻醉前两组的pH、PaCO2、PaO2等血气参数维持在正常范围,但氧供(DO2)减少,氧摄取率(O2ER)增加。CPB前,两组病人DO2显著降低(P<0.05),S组的氧耗(VO2)显著降低(P<0.05)。CPB后10min到60 min期间,DO2、VO2显著增加(P<0.05),L组O2ER显著增加(P<0.05)。CPB后10 min和60 min,两组的pH、PaCO2及PaO2等虽与麻醉前比较有显著改变,但两组的变化是一致的。CPB后10 min两组的心指数(CI)较麻醉前和CPB前有极显著升高(P<0.01)。CPB后L组的VO2有增高趋势(P<0.05),O2ER明显大于S组。结论CPB对其后氧代谢有明显影响,随着CPB时间延长,CPB后氧代谢障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异丙酚对体外循环儿童红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童体外循环期间(CPB)细胞内钙超载与红细胞受损之间的关系及异丙酚对红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CPB下行心脏修补术的40例先心病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异丙酚组(P组).P组术中麻醉维持为静注异丙酚6mg@kg-1@h-1,C组吸入1%-2%的异氟醚.于CPB前、CPB30min、CPB结束时、以及CPB后2h和24h抽血,分别测定红细胞内钙(E-Ca2+)含量、Ca2+,Mg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红细胞滤过指数(IF)、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F-Hb)含量.结果C组E-Ca2+、IF、MCV及F-Hb逐渐升高,Ca2+,Mg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逐渐降低,E-Ca2+的升高与IF、MCV及F-Hb的变化间呈正相关性.异丙酚组E-Ca2+、IF、MCV、F-Hb、Ca2+,Mg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与转流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在体外循环中,细胞内钙超载与红细胞受损有关.异丙酚对儿童体外循环中红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