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川崎病是否存在肾损害。方法对27例川崎病患者在急性发热期(简称急性期)、亚急性期进行尿常规、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尿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并与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结果急性期尿常规异常发生率、尿β2-MG显著升高,亚急性期尿β2-MG显著升高。结论川崎病的确存在肾损害,严重的肾损害常发生在川崎病发病后1~11d。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致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健  阮兢  杨华彬 《广东医学》2004,25(9):1080-1081
目的 观察川崎病导致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方法 检测 4 3例急性期、亚急性期川崎病患儿的尿常规、尿 β2 -MG、尿NAG、血肌酐 ,并与 4 0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对照。结果 川崎病急性期尿常规异常发生率为 6 2 79% ,尿 β2 -MG、尿NAG、血肌酐均显著升高 ;亚急性期尿常规异常发生率为 18 6 0 % ,尿 β2 -MG、尿NAG仍有升高。恢复期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川崎病患儿存在肾脏损害 ,明显的肾功能损害多发生在川崎病发病后 10d内 ,且大多于病程 30d内恢复。  相似文献   

3.
检测101例高血压病患者血、尿β2一徽球蛋白(β2一MG)含量,同时测定BUN、血Cr的水平.并与78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高血压各组血、尿β2一M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且随病期进展而逐渐升高趋势,其敏感性明显优于BUN、Cr,提示血、尿β2一MG可作为判断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一种敏感而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测定20例对照组和45例老年性高血压病人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酸(NAG),尿白蛋白(ALB),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发现老年高血压病2I期已有肾小球、肾小管功能的损害,且随着血压的增高和病期的进展程序而加剧。培哚普利治疗后,I期老年高血压尿NAG,ALB及血、尿βMG均有显著下降,拉近正常对照组水平。Ⅲ期老年高血压上述指标虽有均值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示达到显著程度,我们认为培哚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40例慢性肺心病加重期及缓解期血、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变化与心肾功能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与30例健康人对照。结果显示:(1)肺心病组β_2-MG明显高于对照组;(2)心衰组随心衰程度加重而β_2-MG逐渐升高;(3)β_2-MG对肾功能监测优于血BUN、Cr;(4)肺心病加重期与缓解期β_2-MG变化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血、尿β_2-MG可作为肺心病加重期心、肾功能不全程度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8例尿蛋白定性阴性的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Alg)、IgG,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并与34例正常人及8例临床糖尿病肾病(DN)患者比较。结果显示尿Alb正常及异常的两组NIDDM,IgG、尿β2-MG均明显增高(P〈0.01),血β2-MG尚无变化。而DN组除尿Alb、IgG、β2-MG均明显增高外,血β2-MG亦明显升高(P〈0.001)。  相似文献   

7.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8例尿蛋白定性阴性的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Alb)、IgG,血、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并与34例正常人及8例临床糖尿病肾病(DN)患者比较。结果显示尿Alb正常及异常的两组NIDDM,IgG、尿β_2-MG均明显增高(P<0.01),血β_2-MG尚无变化。而DN组除尿Alb、IgG、β_2-MG均明显增高外,血β_2-MG亦明显升高(P<0.001)。提示反映肾小球病变的Alb、IgG及肾小管病变的尿β_2-MG在糖尿病早期肾病变即可发生改变,而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血β_2-MG较晚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
应用α1-微球蛋白(α1-MG)及β2-微球蛋白(β2-MG)为肾损害指标,研究20例行体外循环术患者术中肾功能改变及其与血浆血栓素A2-前列环素(TAX2/PGI2)失衡的关系,结果示:(1)血清α1-MG及β2-MG术中均升高;(2)尿α1-MG及β2-MG术中均升高,停机后1h尿α1-MG恢复至术前水平,尿β2-MG术后6h未恢复,(3)血浆肌酐,尿素氮均在正常范围,(4)相关分析表明停机时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50例心力衰竭患者测定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左室射血分数,并与5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显示:心力衰渴患者血、尿β2-M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随着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血清β2-MG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高度负相关。提示血、尿β2-MG可作为评价心脏功能损害程度的客观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尿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对早期糖尿病〔DM)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70例DM血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尿β-MG、尿白蛋白(AL-B)、尿转铁蛋白(TRF)的排泄量联合检测。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DN),血β2-MG含量升高,尿β2-MG,ALB,TRF排泄量增加。DN早期肾损同时涉及肾小球及肾小管;病程、年龄与肾损发展及严重程度有关。结论联合检测血、尿β2-MG、尿ALB、尿TRF有助于早期、确切判断并发肾病时病变部位及病损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海洛因成瘾者的肾小管间质损害。方法 对42例使用海洛因成瘾者进行尿深渣常规、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血尿素氨(BUN)检测和分析,并与正常人作比较。结果 海洛因成瘾者25例尿β2-MG高升,而Scr、BUN全部正常。结论 测定尿β2-MG可以发现海洛因引起的轻微或早期的肾损害。  相似文献   

12.
观察脑卒中患者20例使用甘露醇前后早期肾功能变化,以了解甘露醇的肾毒性作用。结果显示,使用甘露醇后,血清肌酐、尿素氮较治疗前呈上升趋势,但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血和尿中β2微球蛋白(β2-MG),α1使用微球蛋白(α1-MG),尿NAG,γ-GT在使用甘露醇5~10天后有明显上升(P>0.05),证明甘露醇有一定肾毒性作用。血和尿α1-MG,β2-MG,尿NAG,r-GT能灵敏反映早期甘露醇肾损害。  相似文献   

13.
应用α_1-微球蛋白(α_1-MG)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为肾损害指标,研究20例行体外循环术患者术中肾功能改变及其与血浆血栓素A_2-前列环素(TXA_2/PGI_2)失衡的关系。结果示:(1)血清α_1-MG及β_2-MG术中均升高;(2)尿α_1-MG及β_2-MG术中均升高,停机后1h尿α_1-MG恢复至术前水平,尿β_2-MG术后6h未恢复;(3)血浆肌酐、尿素氮均在正常范围;(4)相关分析表明停机时血清α_1-MG与术中TXA_2/PGI_2比值呈高度正相关(r=0.83.P<0.01),血清β_2-MG与TXA_2/PGI_2呈高度正相关(r=0.70,P<0.05)。作者认为:(1)体外循环中存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肾小管损害;(2)体外循环中肾损害与术中TXA_2-PGI_2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4.
对70例肝炎后肝硬化(CHCOI)患者进行血和尿β2-MG测定,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和尿β2-MG含量测定的意义。结果表明,CHCOI患者血和尿β2-MG含量和高β2-MG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NT组(P<001),且发现病情越重,β2-MG含量越高。动态观察血清β2-MG含量有助于CHCOI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放射免疫测定(RIA),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尿常规蛋白定性、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检测及血、尿β2—MG、尿Alb、IgGRIA测定。结果:β2—MG、Alb、IgGRIA敏感性明显高于传统检查(P<0.005);与正常组对照糖尿病人血、尿β2—MG、尿Alb、尿IgG明显升高(P<0.001)。结论:β2—MG、Alb、IgGRIA对于DN的诊断明显优于传统检查,建议作为DN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测定了正常对照(18人),狼疮性肾炎活动期(23人),狼疮性肾炎缓解期(12人)尿液N-乙酰-β-D氨基酸葡萄糖苷酶(NAG)、β_2-徽球蛋白(β_2-MG),发现尿NAG、β_2-MG升高与狼疮活动有关,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常规治疗效果,尿NAG、β_2-MG升高者其疗效差于尿NAG、β_2-MG正常者。  相似文献   

17.
对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清、尿β2微球蛋白(β2-M)行放射免疫测定,发现SLE患者血β2-M平均值为4.26±0.4μg/ml,尿β2-M平均值为1.79±0.71μ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值。同时作了血清抗核抗体(ANA)及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的测定。结果表明:血、尿β2-M的升高与SLE病情活动、肾损害程度呈高度相关(r=0.97),与ANA滴度呈中度相关(r=0.46),提示血、尿β2-M的测定可作为判断病情活动、疗效观察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测定40例SLE病人(SLE组)、47例非SLE风湿性疾病病人(非SLE组)血和尿β_2-mG水平,SLE组同时测定Anti-Smithantibody(Smith)、Anti-ds-DNAantibody(ds-ANA)、Anti-ANAantibody(ANA)、尿蛋白及血BUN、Cr,探讨血和尿β2-mG同它们的关系,SLE组与非SLE组血β2-m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SLE组尿β_2-mG升高与非SLE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在SLE组,血和尿β_2-mG均阳性者(双阳)之比率高于Smith、ds-DNA阳性之比率;若与ANA相比则无显著差异。SLE组尿β_2-mG先于血BUN、Cr升高;在判定肾脏功能损伤程度上,其意义与尿蛋白相当。  相似文献   

19.
对7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血和尿β2-MG测定,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探讨肝炎后肝化患者血和尿β2-MG含量测定的意义。结果表明,CHCOI患者血和尿β2-MG含量和高β2-MG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NT组,且发现病情越重,β2-MG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20.
血清和尿液中α1及β2微球蛋白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59例受检者血清及尿液中α1微球蛋白(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含量,其中正常对照组15例,肾脏疾患组26例,癌症病人组18例。结果表明,肾脏疾患组病人血、尿标本中α1-MG同β2-MG一样,其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且变化幅度更大。但α1-MG不同于β2-MG,在肿瘤病人血,尿的含量均无明显改变。提示α1-MG是反映肾脏功能的较特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