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后残余胆囊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近 4年收治的 11例LC术后残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 ,均经开腹手术证实 ,其中 6例为残余胆囊 ,3例残余胆囊合并残余胆囊结石 ;2例胆总管结石行胆道探查时发现残余胆囊。 11例均行残余胆囊切除术。 2例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探察取石。病理检查证实均为残余胆囊慢性炎症改变。笔者认为 ,严格把握LC的适应证和规范操作是防止残余胆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治疗残余胆囊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残余胆囊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对2000年1月~2009年9月我院收治的35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残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次均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手术,其中开腹胆囊切除术后2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7例。首次行急诊胆囊切除术23例。术中分离粘连,暴露游离胆总管前壁后,沿胆总管逆向寻找残余胆囊,确认后切除。结果 35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75min(40~130min);术中出血10~120ml。住院时间5~10d,平均7.6d,无中转开腹。术后随访1~6个月,无胆道相关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残余胆囊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降低胆道残余结石和胆道损伤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LC术中行胆囊管胆道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道造影108例,成功105例,发现胆道结石18例,胆囊管解剖变异6例,胆道损伤2例,均一次性手术治愈。结论行经胆囊管胆道造影(IOC)可及时发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胆道结石和胆道损伤,从而防止随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余小胆囊的诊治经验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自199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余小胆囊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余小胆囊发生率为0.46%(12/2609),均经再次手术证实,其中伴结石者3例;经再次手术切除胆囊管残株、清除残余结石而治愈,效果良好.结论 腹腔镜胆日囊切除术后残余小胆囊首选B超或MRI检查,确诊后再次手术切除残株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严格把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强调手术操作规范,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余小胆囊的诊治经验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自199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余小胆囊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余小胆囊发生率为0.46%(12/2609),均经再次手术证实,其中伴结石者3例;经再次手术切除胆囊管残株、清除残余结石而治愈,效果良好.结论 腹腔镜胆日囊切除术后残余小胆囊首选B超或MRI检查,确诊后再次手术切除残株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严格把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强调手术操作规范,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余小胆囊的诊治经验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自199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余小胆囊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余小胆囊发生率为0.46%(12/2609),均经再次手术证实,其中伴结石者3例;经再次手术切除胆囊管残株、清除残余结石而治愈,效果良好.结论 腹腔镜胆日囊切除术后残余小胆囊首选B超或MRI检查,确诊后再次手术切除残株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严格把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强调手术操作规范,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畸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4月至2010年12月为14例胆囊畸形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10±15)min;无胆漏发生,术后7天患者痊愈出院。随访6~38个月,术后胆囊收缩功能明显好转。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畸形的有效方法,对保护胆囊及胆囊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残余胆囊再次行腹腔镜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8月收集的18例病例,其中2例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均经历一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出现残余胆囊结石,并出现胆囊炎症状,再次行腹腔镜残余胆囊切除术(2例胆总管结石同时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结果:18例均顺利行腹腔镜残余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55.3±0.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5.5±0.3)ml,患者均于术后次日下床并进食低脂流食,术后恢复良好,患者术前主诉的症状均消失,平均住院(3.8±0.3)d,随访10例患者1~6个月,无胆漏、黄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胆囊管的解剖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最重要、最关键的步骤。我们采用经胆囊壶腹后间隙入路的方法解剖胆囊管,很少发生肝外胆道损伤。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05年6月共行胆囊壶腹后间隙入路LC 115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15例中男73例,女42例,42~78岁,平均58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并总结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适应证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至2015年2月为100例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施行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胆囊炎43例,非急性胆囊炎57例。结果:100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术中胆道造影均顺利完成。8例患者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时间65~140 min,平均(75.6±12.5)min;术中出血量10~120 ml,平均(30.6±11.7)ml;术后住院3~9 d,平均(4.3±0.8)d。术后均未出现出血、胆漏等并发症。结论:在严格掌握胆道造影适应证及腹腔镜操作技术的基础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行胆道造影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胆管残余结石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病例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为83例60岁以上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治愈出院,无胆道及内脏损伤、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需重视老年患者的病例特点和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胆囊管残端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为1 568例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胆囊管残端形成结石15例,9例为急性胆囊炎发作期手术,6例为胆囊管解剖变异。结果:4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1例中转开腹。患者术后上腹部隐痛不适、肩胛间区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均缓解,术后无胆漏、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4年,彩超及MRCP提示均未见胆囊管结石或胆总管结石。结论:LC术中处理胆囊管时胆囊管残端应尽量短,最好做到与胆总管切线位,以预防术中胆囊管残端残余结石及术后残端再发结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道病变的诊治及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胆囊切除术后胆道病变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胆囊切除术后胆道病变经B型超声、ERCP、MRCP等诊断明确.10例残余胆囊、胆囊管结石及7例胆总管残余结石再次手术均治愈;3例意外胆囊癌中1例非手术治疗者于术后2个月死亡,另2例行肝楔形切除者已分别随访7个月和4个月,无复发现象;1例胆囊残株癌术后1年健在;1例胆囊残留癌再次手术后4个月死亡.结论 预防胆囊切除术后胆道病变重点在于术中仔细探查,准确地处理胆囊管,规范切除胆囊;正确对待胆囊大部切除术;正确看待小切口手术,以术野显露清楚为前提;慎重选择急性炎症期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4.
单纯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诊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胆囊管造影在单纯性胆囊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 对1997年1月-2000年12月在单纯性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造影和未径胆囊管造影,术后发生胆道残余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0例患者经胆囊管造影,术后发生胆道残余结石5例,200例患者未径胆囊管造影,术后发生胆道残余结石25例。结论 单纯性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造影是种简单而有效降低胆管残余结石方法,减少胆道损伤,避免不必要的阴性胆总管探查。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影像学、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胆道外科领域的广泛运用,残余胆囊的临床诊断率也日趋增高[1-2].残余胆囊可伴有或不伴有结石残余,可出现类似胆囊炎的症状,更有部分患者继发癌变[3-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收治的48例残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残余胆囊患者48例,男22例,女26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43例在外院行手术治疗,5例在本院行手术治疗.开腹胆囊切除术所致35例,LC所致13例;择期手术18例(其中12例为LC),急诊手术30例(其中25例为单纯胆囊切除术、5例为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48例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后14 d至3年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纳差及腰背部放射痛等,部分出现黄疸和发热,且均与饮食无因果联系.所有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必要时追加MRI、MRCP及ERCP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胆道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7月-2005年8月我院有18例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手术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然后切开胆总管用胆道镜探查,取出胆总管结石。结果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17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结论腹腔镜和胆道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2007年8月~2009年6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余结石5例,发生率0.4%(5/1236)。3例行开腹手术,切除残余胆囊管取出残余结石;1例黄疸者行剖腹探查手术,术中证实为Mirizzi综合征Ⅱ型,切除残余胆囊管和结石,修补胆总管瘘口;1例冠心病者行腹腔镜残余胆囊管切除术。5例随访6~12个月,无腹痛、发热、黄疸。  相似文献   

18.
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内镜处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内镜在处理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自1997年1月至2000年11月间,对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腹痛和黄疸患者行ERCP,胆囊切除术后行ERCP的平均时间为95天.对明确为胆道并发症者,作以下治疗:①对于胆道残余结石,行EST或EPBD后取石.②对于胆管部分狭窄者,用内镜胆道扩张和内支架治疗.③对于胆总管完全横断者,行ERBD后继以外科手术.④对于胆漏者,行EST和ENBD治疗后辅以经皮腹腔引流.结果:224例胆道并发症者中,胆道残余结石169例(占75.4%),165例结石排出.胆总管部分狭窄37例(占16.5%),随访1年,2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胆总管完全横断12例(占5.4%),7例行ERBD,待黄疸减退后全部行外科手术.胆漏6例(占2.7%),5例避免再次外科手术,1例内镜治疗后2天症状无减轻而接受手术治疗.结论:胆囊切除术后临床上怀疑有胆道并发症,应尽早行ERCP检查.内镜对胆道残余结石和小的胆漏的疗效确切,对胆道部分狭窄的患者,首选内镜内支架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的术式选择及预防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为94例患者行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手术方法与术中处理技巧。患者19~84岁,平均(54.1±14.0)岁,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4例,胆囊萎缩17例,充满型胆囊结石12例,24例有腹部手术史,坏疽性胆囊炎6例,胆囊穿孔5例,Mirizzi综合征2例,胆道解剖结构异常1例,冰冻样Calot三角40例。结果:术中发现患者Calot三角均粘连严重。90例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4例中转开腹,无其他术中副损伤发生。手术时间15~210 min,平均(55.1±30.5)min;术中出血量0~2 100 mL,中位数20(10,30)mL;住院2~24 d,平均(6.1±3.3)d。术后均无胆漏、医源性胆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术者具备丰富经验、术中正确处理可更好地预防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胆囊管残株结石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最常见的外科手术。如术中未将胆囊管完整切除或胆囊管残留有结石均可导致胆囊管残株结石,常需再次手术[1]。我院1988年1月至2002年6月间共收治该类患者17例,均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其中男8例,女9例;年龄28~69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