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后身痛是产后病中较常见的疾病。马春芬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内伤气血为主、兼外感风寒湿是导致产后身痛的主要病因,并将本病的基本病机归纳为肝肾两亏、气血不足。强调治疗产后身痛应从补气养血,调补肝肾着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产后身痛是指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日久不愈,延续至产褥期以后者。文章总结了赵瑞华教授治疗产后身痛的经验,赵教授谨遵产后身痛“气虚百节开张”的病机特点,治疗以调补脾胃气血、调和营卫阴阳、调畅气机升降为关键,兼以散寒除湿,活血止痛,通阳除痹等,临床疗效显著,并附验案2则详述。  相似文献   

3.
王博博  罗美玉 《河南中医》2012,32(12):1706-1707
产后身痛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瘀血内停、血虚寒凝、湿热内蕴、痰湿阻滞等.虚、瘀为本病基本病理基础,临证时当以调理气血、温经活血、祛风除湿、补益气血为根本.趁痛散养血和营,温阳益气,活血止痛,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正> 产后身痛身痒系指在产褥期出现肢体,关节酸痛,麻木,瘙痒、重着等症。均属祖国医学“产后身痛”或“遍身痛”之范畴。此证在妇产科临床屡见不鲜,而在治疗上都错综复杂。笔者在陕西进修妇科时,经孙琦老师启蒙,仅将临床肤浅之见,简介如下,与同道商榷,谨请斧正。身痛身痒是妇产科临床常见之证。产后然,小产坠胎亦然。贤师《任雯·产后疾病论治(产后身痛》篇分为“血虚”、“外感”二型。师曰:“产时失血过多,百脉空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以致肢体麻木疼痛……。”又曰:“产后气血俱虚,营卫失调,腠理疏松,风寒之邪乘虚而入,留滞经脉关节,则气血  相似文献   

5.
产后身痛多因孕产劳伤肾气,产后气血空虚,风寒湿邪趁虚入侵而发病,根本病因病机在于肾精亏虚,肝血不足,脾胃虚弱,精血生化无源,加之产后哺乳,耗伤气血,致使筋脉关节失于濡养,不荣则痛。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认为产后身痛当从血论治。在现有治疗产后身痛的众多方法中,灸法因其无痛、便于操作、对乳汁基本无影响等优势,是治疗产后身痛的最佳选择,而纸管贴穴灸法因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产后身痛亦名产后风、产后关节痛、产后痹证。本病发生于产后,与产后正气虚弱,感受外邪有关。笔者2010年12月~2013年12月运用中药治疗产后身痛49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49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39岁,平均年龄27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年。治疗方法治疗原则:针对本病内伤气血,兼感风寒湿瘀,本虚标实,治疗当以养血活血、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为主。方药:黄芪30g,桂枝10g,当归15g,川芎10g,赤  相似文献   

7.
产后身痛是育龄期女性产后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运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本病,收效颇好。  相似文献   

8.
郑伯媛  韩宁  陈萍  李久现  郑春晓 《河南中医》2023,(12):1835-1838
胡玉荃教授结合产后身痛的临床表现及“风”的致病特点,提出“产后风中综合征”的病名。胡教授认为,产后风中综合征的病因多为虚、瘀、风,气血亏虚是病之“本”,邪气瘀血留滞是病之“标”,主要病机为气血亏虚,邪侵内扰,日久累及心肾,心肾同病。胡教授治疗产后风中综合征以调补气血,心肾同治为基本治则,以补养气血为先,强调从根源上补养气血,补血补气之品同用,多采用产后济生除忧方以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心肾同治,同时重视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9.
产后身痛为育龄期妇女产后常见疾病,严重威胁其身心健康,主要以产后气血亏虚,经脉失养或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稽留关节、经络所致,常见病因有血虚、风寒、血瘀、肾虚。黄芪桂枝五物汤可发挥补气、养血、活血的作用,是治疗产后身痛的经典方,在临床上灵活加减,疗效显著。本文主要介绍应用该方加减治疗产后身痛的辨证用药体会。  相似文献   

10.
许雪梅 《中医正骨》2008,20(8):22-22
产后身痛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者。根据疼痛部位不同,又分别称为产后关节痛、产后足跟痛、产后腰痛等。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之产后坐骨神经痛、多发性肌炎等。是一种产后常见病。自2003年12月至2006年10月,作者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产后身痛5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胡玉荃教授在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根据产后诸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因病机将产后身痛、产后自汗、盗汗、产后情志异常一并归属于“产后风中综合征”范畴。在产后诸病的成因上,历代医家的研究探讨皆认为产后气血骤失,百脉俱虚,易感外邪,诸多症状往往同时出现。胡教授亦认为产后阴液亏虚,阴阳失调为本病的病机根本,外邪侵袭、瘀血阻滞是本病的重要病因,遵《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旨,以平调阴阳为治疗大法,以养护气血补阴阳,以滋阴宁心济水火,以散瘀通络合动静,以平调寒热和阴阳。法于阴阳调身心,使脏腑气血运转如常,水火寒热各行其职。治疗总以养血滋阴为用,倡导扶正以祛邪。胡教授注重患者的身心同治,不仅调节机体的气血津液与脏腑功能,而且重视心理调护及生活方式的调整,在产后风中综合征的诊治方面临床疗效颇著,值得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12.
妇女产后身痛是由于产后气血俱虚、营卫失调、腠理不密、若起居不慎,则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留着于肌肉、关节、使气血运行受阻、滞瘀而作痛。1临床资料自2010年-2012年10月收集产后身痛15例,其中初产妇10例,年龄22-28岁;经产妇5例,年龄23-30岁。5例产后1月内治疗,6例产后3月后治疗,4例产后半年后治疗。  相似文献   

13.
产后身痛始见于《当归堂医丛·产育保庆集方》“产后遍身疼痛”,起病多因产后血虚、气虚、筋脉失养或外邪乘虚侵袭经脉,气血运行受阻所致。以产褥期出现肢体或关节疼痛、重着麻木为主要表现。可见于现代医学中产后栓塞性静脉炎、坐骨神经痛、耻骨联合分离症等病症。于2007年9月~2009年7月间,笔者采用针灸合推拿治疗本病24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周凤洁 《四川中医》2008,26(2):70-71
产后身痛是发生于产褥期间的一种产后病,以加味补阳还五汤内服、外敷治疗产后身痛45例,总有效率91%.本病之病变核心为产后"多虚多瘀","不通则痛",治疗以补气血,活血通络止痛为主加减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产后关节痛为妇人产后所患痹症,多以“产后身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痛风”、“产后中风”等相称。《太平圣惠方·产后中风筋脉四肢挛急》中载有“夫产后中风,筋脉四肢挛急者,是气血不足,脏腑俱虚,日月冷气初客于皮肤经络,则令人顽痹不仁,羸乏少气。风气入于经络,夹寒则挛急也”。分析了本痛的病机及表现。此病为产后痹症,病机是由于产后肾气亏虚,百节开张,血脉流散,气血大虚,以致防护不密,外受风寒侵袭。风寒客于脉内血泣而不行,脉不通则痛,故有腰痛、膝痛、乏力等症;气血虚弱,营卫不能宣泄,则肌肤有凉感,更重要者,妇女生产时娩出了…  相似文献   

16.
张户选 《新中医》2012,(2):158-159
独活寄生汤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原用于治疗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凝滞之痹症。笔者近年来运用本方治疗妇产科所见之妇人身痛,如经行身痛、产后身痛、更年期身痛、慢性盆腔炎引起的妇人身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者,称为"产后身痛",又称"产后遍身疼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痹证""产后痛风",俗称"产后风"[1]。此病因产后失血过多,气血亏虚不能濡养经脉,六淫之邪侵袭机体,易发病。若不及时治疗则迁延难愈,最终可发展为痹证。笔者应用趁痛散加减治疗产后身痛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观点认为产后身痛病机多与气血亏虚、寒凝血瘀、肝肾不足等相关,而与荣卫的关系则鲜有提及,但在古今临床实践中能够发现产后身痛与荣卫的联系同样密切。武权生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追本溯源,提出"卫虚荣不足"为产后身痛发病的根本和关键,"血瘀"是在"虚"的病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进而提出"调补荣卫,益气活血"的治法,为临床治疗产后身痛提供更多的思路方法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产后身痛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关节酸痛、麻木、重着,亦称遍身痛、产后关节痛[1]。本病类似于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关节痛[2]。自2006年1月以来,笔者采用灵仙痛消散合芪归桂枝汤治疗产后身痛38例,并与24例单纯用芪归桂枝汤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产后身痛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的酸楚、疼痛等症状,该病病程缠绵,日久难愈,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翟教授认为气血亏虚是其根源,风寒湿邪是其诱因,瘀血是其宿疾;治疗上重视后天之本,调脾胃以化气血,寓补于无形之中,秉承"治未病"思想,注重宣教防病于未然,自拟方药治疗产后身痛,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