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治疗患者腹膜炎发生与低血钾的相关性。方法:进行规律随访的145例CAP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规律腹膜透析至少半年以上。根据是否合并有腹膜炎发生分为合并组和对照组,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最近一次随访血钾的检测结果。结果:合并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透析龄等一般情况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的低血钾发生率为35.7%,对照组为10.7%,合并组的低血钾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血钾与腹透患者发生腹膜炎有相关性,腹透患者合并低血钾者易致腹膜炎;同时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患者在低血钾患者中肠源性杆菌监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4年开展O型管腹膜透析新技术(CAPD)[1]治疗终末期肾衰患者3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女性,23岁。持续发热1年,近半年出现关节痛,脱发,面部蝶形红斑。近1周出现恶心、呕吐、紫癜、鼻衄、全身浮肿等症状。体检:T37...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农村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6月在我院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未进行品管圈管理。选择2014年7月—12月在我院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53例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品管圈小组管理方法对其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腹膜炎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为9.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农村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实行品管圈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腹膜炎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天生 《吉林医学》2014,(26):5835-5836
目的:比较患者腹膜透析(PD)≥4年与4年内死亡或改为血液透析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的不同。方法:收集腹膜透析有关的感染和转归的病历资料,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持续性循环腹膜透析(CCPD)为4年或以上患者组(43例,简称≥4年组)与进行CAPD、CCPD不到4年死亡或改为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比较(213例,简称<4年组)。主要观察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两组患者腹膜透析过程中腹膜炎发生率及原因进行研究。结果:<4年组腹膜透析患者与≥4年组患者相比,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1.2次/年与0.8次/年(P<0.001),由于表皮葡萄球菌导致<4年组与≥4年组腹膜炎感染差异为0.32次/年与0.20次/年(P=0.0001),由于除外铜绿假单胞菌的革兰阴性杆菌导致的<4年组与≥4年组腹膜炎感染差异为0.15次/年与0.06次/年(P<0.001)。42%的≥4年组患者后继转为血液透析,最常见原因是感染,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结论:感染率在≥4年及以上腹膜透析患者较低,但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占的比重较高,临床需要改良透析技术预防感染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9.
本科应用双套导管和双涤纶环导管先后对30例肾功能衰竭终末期(ESRF)患者进行了不卧床持续性的腹膜透析(CAPD),治疗6200透析日。结果双套管组(A组)中腹膜炎(PTN)发病率、导管梗阻率(CO)及透析液的交换时间(DET)均明显低于双绦纶环导管组(B组)P<0.01,为降低CAPD中PTN的发生率提供可行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亚平  彭革秀  向平  王雨婷 《海南医学》2014,(23):3586-3588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应用于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为该类患者提高新型护理服务。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6例行居家腹膜透析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及措施,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采取延伸护理服务,主要包括随访及家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腹膜炎发生率、住院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腹膜炎发生率及再次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水负荷致死、血钾异常及收缩压〉140 mm Hg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能有效降低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具有良好的治疗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居家环境和PD相关性腹膜炎的关系,并分析引起环境不达标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义乌市辖区内86例PD患者进行家访,按既往PD相关性腹膜炎发生史将患者分为初发腹膜炎组(19例)与未发腹膜炎组(67例);自设调查表,对居家环境进行现场评分,按得分情况将患者分为居家环境合格组(47例)和居家环境不合格组(39例);按医院Ⅲ类环境标准对换液间环境(空气和桌面)进行细菌采样培养。结果与未发腹膜炎组相比,初发腹膜炎组患者透析龄较长,个人年经济收入较低,本人操作比例较高(均P<0.05);透析龄长、个人年经济收入低是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居家环境合格组、居家环境不合格组患者个人年经济收入、工作状况、腹膜炎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个人年经济收入低是患者居家环境不合格的独立危险因素。换液间采样培养结果以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空气灰尘大、紫外线灯强度不合格是换液间环境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居家环境不合格、经济条件欠佳的PD患者,应加强透析间环境的维护,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有助于降低腹膜炎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操作的再培训对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及致病菌谱的影响、以减少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技术生存率探讨新的方法.方法 对本院腹膜透析中心正在进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90名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换液操作的检查,分析他们操作不规范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再教育及培训,并对培训情况进行监督及质量控制,追踪培训及观察2年.统计分析再培训2年中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及致病菌谱,并与本腹膜透析中心过去3年中的资料进行比较,以了解其对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及致病菌谱的影响.结果 2年中本中心的腹膜炎发生率为原来的27.8病人月上升到31.2个病人月.致病菌谱由原来的头三位: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主.转变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结论 通过加强操作再培训、明显地降低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因患者操作因素减少,故致病菌谱发生了变化,由G+阳性菌为主,变为G-阴性菌为主.说明了再培训的重要性,可以减少腹膜炎的发生率,预防腹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腹膜透析中心1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6例患者发生葡萄球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高龄(OR=1.35,95%CI:1.16-7.68,P=0.026),糖尿病(OR=3.34,95%CI:1.90-6.54,P〈0.001),低Hb(OR=1.68,95%CI:1.21-6.48,P=0.022)及低白蛋白血症(OR=1.04,95%CI:1.02-1.07,P=0.036)是葡萄球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腹膜透析(P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腹膜炎发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1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腹膜炎发生率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腹膜炎发生率为10.0%显著较对照组的34.0%低;而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如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等方面显著较对照组高,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膜透析(PD)患者中,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O型装置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临床分析戴彩香1叶志斌2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当前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腹膜炎是它的主要并发症(1)。从第七届国际腹透会议的统计资料来看,腹膜炎仍是导致腹透失败的重要原因。O型管道能显著减少腹膜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家访体会。方法对广州市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惯性腹膜炎患者给予家访,包括家访前的准备、家访要点(技术指导、饮食教育、心理护理)。结果家访结束后对家访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患进行讨论,并制定出改进措施。结论家访在腹透患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透析依从性,降低腹透技术的失败率。  相似文献   

17.
腹膜透析患者预防腹膜炎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尿毒症腹膜透析(腹透)患者进行人工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过程中腹膜炎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护理措施改进前52例,改进后90例)尿毒症腹透患者。预防腹膜炎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措施改进前后对预防腹膜炎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142例腹透患者护理措施改进前后分组进行分析证实改进护理措施对预防腹膜炎发生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网络随访对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87例规律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按自愿参与的原则分为观察组81例、对照组106例,对照组采取门诊随访、电话随访,必要时家访;观察组在采取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的基础上开设飞信平台、QQ群随访,比较随访1年后2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导管出口处感染率及住院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为162.0个病人月·次-1、住院率为29.6%,对照组腹膜炎发生率为63.6个病人月·次-1、住院率为69.8%,观察组腹膜炎发生率及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导管出口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2个病人月·次-1比66.9个病人月·次-1,P>0.05)。结论网络随访可降低腹膜炎发生率及住院率,是一种有效的腹膜透析随访管理方法。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总结1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人工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合并腹膜炎的原因和护理体会,认为糖尿病肾病患者腹透合并腹膜炎的机率明显高于非糖尿患者,强调预防和护理的重点在于密切监测及控制血糖,重视腹透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宣教,严格的无菌操作及局部伤口处理,同时应给予积极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20.
健康教育在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5月~2007年5月住院植管的35例持续性非卧床推膜透析(CAPD)患者为对照组,2007年6月~2008年6月住院植管的39例CAPD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随班的变动由责任护士随机实施,未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健康教育的理念,实施系统、规范的教育路径.结果 两组患者的住院期间并发腹膜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两组的半年内并发腹膜炎再入院率和1年内并发腹膜炎再入院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通过加强健康宣教及操作培训,明显地降低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再发生率和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