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大学生个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个性的调查,揭示个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即个性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提示要保持心理健康,就必须重大学生良好个性的塑造和培养。  相似文献   

2.
军校和地方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地方和军校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比较,观察两种不同学习和生活环境中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对象为568名总参装甲兵某学院的全体男生,同时对河北师范大学随机抽取理科男性大学生409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平均年龄为218岁。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两组被试进行了测评。该问卷有88个项目,4个因子:不成熟防御机制、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每个项目均采用1-9的九级评定方法。因子均分越靠近9,表示其应用某类机制的频度越大。成熟防御机制得分高,表示心理成熟度较高〔1〕。结果 1军校大学生和地方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独处行为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及心理防御机制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独处行为量表、抑郁自评量表、防御方式问卷对376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结果:①消极独处行为(r=0.46,P<0.001)、不成熟型防御机制(r=0.62,P<0.001)和中间型防御机制(r=0.37,P<0.001)均与大学生抑郁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山市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影响因素,为单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中山市两所大学176名单亲大学生及181名完整家庭大学生进行评定。结果①单亲家庭大学生多采用中间型和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投射、幻想、回避、退缩、理想化、否认(t=5.77,2.09,3.89,4.49,4.44,2.40;P<0.05);②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更倾向于运用投射、理想化、退缩、回避、潜意识显现等防御机制(t=3.38,2.96,2.33,3.51,2.12;P<0.05),男性倾向于运用否认、被动攻击等防御机制(t=-2.14,-2.54;P<0.05)。结论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不成熟,需针对不同性别的单亲大学生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四年随访观察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观察大学生在校四年内防御机制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心身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在入学和毕业前分别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及心身健康量表进行测试.结果与中间型、不成熟防御机制相比,大学新生与毕业生的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均分最高与低年级相比,高年级大学生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均分反而明显增多(p<0.01),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均分显著减少(p<0.01)入学时不成熟、成熟防御机制的高分组在毕业前仍较多地采用相应的防御机制;毕业前大学生心身障碍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入学时(9.1%,13.6%).结论大学生所采用的防御机制种类在一定的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新生心身障碍防御机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心身障碍的大学生新生采用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方法 按不同专业分层抽样 ,采用中国身心健康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测试 ( DSQ) ,以中国身心健康量表各因子至少有一项 T分≥ 70和 L量表 T分 <70为心身障碍的筛查标准。结果 新生心身障碍占全部受试的 9.1 % ,女生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生 ;心身障碍组的不成熟因子 ( F1)、中间型因子 ( F3 )、掩饰因子 ( F4 )均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但有较低的成熟因子 ( F2 )均分 ( P<0 .0 5) ;F1与心身障碍的关系最密切 ;其次是 F3 和 F2 ,F4 与心身障碍的相关无显著性。结论 提示在大学生新生心身障碍的发病中介机制中 ,不成熟或中间型防御机制的习惯性使用发挥重要作用 ,支持学生心身健康水平越低而其防御机制的成熟程度也越低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大学生网购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人格特质与品牌个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大学生网购者品牌个性认知在性别、城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格特质与品牌个性认知存在显著相关;人格特质中部分维度对品牌个性认知产生显著影响,预测品牌个性认知。研究结果有利于网络卖家或企业迎合网购者的心理,提升品牌的竞争力,为品牌个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取问卷法,对阜阳师范学院1634名大学生的个性进行测查,发现大学生的个性与学习成绩,与老师相处,与父母文化程度等均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心理防御机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本文采用M.Bond编制的防御方式问卷,简称DSQ,分别对31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3例无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入院时和住院治疗3个月后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在发病期,有攻击行为患者DSQ不成熟因子分明显高于无攻击行为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DSQ中间型和成熟因子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经过治疗后,两组病人的DSA成熟型因子分明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对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大学生进行卡特尔个性测验.比较差异性,寻找管理人员典型的不同于其他人员的性格特征.为在科技人员和大学生中选拔管理人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父亲在位与大学生人格特点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使用父亲在位问卷中文修订版(FPQ-R)和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CBF-PI-B)对53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父亲在位各因子与大学生人格的严谨性、开放性、宜人性、外向性之间呈正相关(r=0.07~0.30),与神经质之间呈负相关(r=-0.09~-0.27)。②父亲与祖父的关系、母亲对父子关系的支持对大学生人格的神经质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父母关系、父亲与祖父的关系和父亲影响的概念对严谨性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父母关系、父亲影响的概念对宜人性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与父亲的身体互动、父亲影响的概念对开放性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父亲参与的感知、母亲和外祖父的关系对外向性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结论:父亲在位对大学生人格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随机选取的某民办高校3310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1)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13.05%,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4.519,P0.05);(2)男女生在敌对(t=2.340,P0.05)、偏执(t=4.984,P0.001)、焦虑(t=~2.902,P0.01)和恐怖(t=-3.793,P0.001)4个因子有显著性差异;(3)相对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和中国青年常模,大学新生表现出较好(P0.001)和较差心理健康水平。SCL-90各因子与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和紧张性呈显著正相关(r=0.052~0.513);(4)回归分析表明,人格特质可解释大学生心理健康0.5%~31.1%变异量。结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兴趣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兴趣的关系.方法 对181名被试进行NEO-FFI人格测验和Holland职业兴趣测验,并对测验结果进行偏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神经质与经营型存在正相关,与常规型存在负相关;外倾性与经营型存在负相关,与常规型存在正相关;开放性与研究型、艺术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社会型存在负相关,与常规型存在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宜人性与社会型存在十分显著的负相关;责任心与现实型、社会型和经营型存在负相关.结论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兴趣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水平、父母教养方式以及两者的相关。方法:分层抽样选取320名大学生被试,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 )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作为测量工具。结果:大学生在PDQ-4 各分量表上的得分与父母教养方式某些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人格障碍筛查阳性人群在父母教养方式某些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筛查阴性人群。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中某些因素可能是人格障碍形成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20名毕业生施测。结果①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性别差异不显著(t=1.51,P>0.05),但学历差异显著(t=4.13,P<0.01);②人格特征中仅有精神质在性别(t=3.26,P<0.01)和学历(t=5.65,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③职业决策高效能组和低效能组的精神质(t=4.71,P<0.01)、外倾性(t=4.77,P<0.01)、情绪性(t=2.66,P<0.01)和掩饰性(t=2.12,P<0.05)均具有显著差异;④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精神质和外倾性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对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武警官兵心理健康与人格、防御机制、自我价值感、社会支持间的关系。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6PF心理健康因子、DSQ及自编社会支持和自我感受的自陈式问卷法进行测量。结果 16%官兵有心理健康问题,武警官兵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分值与军人差异检验中最小(t=-3.20,P=0.008)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变量相关的最小r值为0.18,对应的P为0.004;依次进入SCL-90总分回归方程的分别是不成熟型、紧张、兴奋、中间型、忧虑、同级支持、下属支持、理想现实差距,R均方为0.466;进入自我感受各因子的回归方程的人格因子、防御机制、社会支持因子有所不同。结论人格因子、防御机制因子、社会支持以自我感受因子与武警官兵的心理健康有关。兴奋性、忧虑性和紧张性人格因子,防御机制中的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以及同级和下级支持、个体理想和现实差距感对武警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更大;稳定性与成熟和不成熟、上级支持通过影响理想和现实差距感继而影响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水平、家庭环境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随机整群抽取320名大学生被试,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作为测量工具.结果:除控制性和知识性2个因子外,大学生家庭环境其余各因子与人格障碍各亚型之间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人格障碍阳性组在家庭环境的亲密度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正常组.而家庭矛盾性得分显著高于正常组.结论:人格障碍症状水平与家庭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和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河南某高校6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创造力得分与神经质显著负相关(r=-0.24,P0.01),与精神质显著负相关(r=-0.27,P0.01)。大学生的冒险性与EPQ的E量表得分正相关(r=0.30,P0.05),与N得分显著负相关(r=-0.23,P0.05),与P得分显著正相关(r=0.35,P0.01);好奇心同N得分负相关(r=-0.11,P0.05),挑战性与N得分显著负相关(r=-0.34,P0.01),与P得分呈负相关(r=-0.24,P0.05)。外向稳定、外向不稳、内向稳定和内向不稳4种人格类型的创新心理素质存在显著差异。N得分、E得分对大学生创新素质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和人格特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对3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数据结果。结果大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年级上均有显著差异,人格因素中的神经质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呈显著正相关(r=0.350,0.108,P<0.05),与低成就感呈显著负相关(r=-0.162,P<0.05);外倾性与情绪低落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169,P<0.05),与低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r=0.389,P<0.05);开放性与情绪低落、低成就感成显著正相关(r=0.142,0.291,P<0.05);宜人性与情绪低落成显著正相关(r=0.319,P<0.05);严谨性与情绪低落成显著负相关(r=-0.115,P<0.05),与低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r=0.252,P<0.05)。结论人格各变量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学业不良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测试116名学业不良大学生和128名普通大学生。结果两组乐群性、有恒性、敏感性、实验性量表标准分和次元人格因素Y3量表标准分在低、中、高3个分值段的人数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9.17,16.41,8.20,8.55,7.38,P&lt;0.05~0.001);学业不良大学生组16PF的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量表标准分和次元人格因素Y2、Y4量表原始分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组(t=-2.59,-2.43,-4.05,-2.89,-2.16,P&lt;0.05~0.001);学业不良大学生组16PF的敏感性、怀疑性量表标准分和次元人格因素X4、Y3量表原始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组(t=3.35,2.77,2.97,3.08,P&lt;0.01~0.001)。结论大学生学业不良可能与人格特征有关,大学生学业不良群体以较低的乐群性、有恒性和较高的敏感性、创造力强者人格因素为主要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