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139霍乱弧菌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霍乱血清型 ,也是唯一能引起霍乱暴发流行的非 O1群霍乱弧菌。为了解该菌的生物学特性 ,我室对 6株 O139霍乱弧菌在培养特性、形态、生化反应、血清学方面进行了试验 ,并利用 EL- TOR霍乱弧菌的噬菌体 -生物分型技术对这 6株细菌进行了分型及药敏试验等方面的实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菌株采自医院肠道门诊的腹泻病人。1.2 实验材料 培养基 :碱性胨水、肉汤、半固体均由本室自配 ,4号琼脂 ,TCBS琼脂 ,药敏琼脂 ,购自江苏省卫生防疫站微生物试剂厂。生化反应材料 :弧菌属微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将噬菌体-生物分型方法应用到非O1群霍乱弧菌的分型,以掌握广西地区非O1群霍乱弧菌血清型别的分布,并对此分型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广西部分地区130株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和噬菌体-生物分型,并用多聚酯链反应(PCR)进行霍乱肠毒素检测。结果 在130例菌株中有90株可以分型,占69.23%,分布于34个血清型,腹泻病人菌株可分为14个血清型,其中以O2以优势血清型,外环境菌株分布  相似文献   

3.
2005年福建省霍乱弧菌流行菌型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福建省霍乱弧菌流行菌型特征,为控制传染来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学分型法、噬菌体-生物分型法及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法对2005年霍乱疫情中不同来源的142株霍乱弧菌进行分型分析。结果:142株霍乱弧菌血清学、噬菌体-生物分型结果:流行株124株中O1群埃尔托稻叶1d型占95.16%(118/124株);其余菌株为6型以上非流行株。70株霍乱弧菌PFGE分型结果呈现3大类8种带型。结论:2005年霍乱疫情期间患者菌株与福州市闽江水系分离株菌型一致,表明具有高度同源性,而与市场水产品不相关。流行菌型更换而出现的埃尔托稻叶1d型,提示福建省今后仍有发生霍乱流行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005年-2010年霍乱弧菌监测中分离的25株疑似菌株进行系统鉴定。方法:分离培养、血清学试验、系统生化鉴定(VITEK32)、PCR检测其分型及毒素基因、药敏试验。结果:25株菌鉴定为霍乱弧菌的有21株,与霍乱弧菌发生交叉凝集4株;病例监测主要为O139霍乱弧菌、外环境监测主要为O1群霍乱弧菌;病例监测菌株携带霍乱弧菌毒素基因(ctxAB)、其他菌株均不携带霍乱弧菌毒素基因(ctxAB)。药敏实验结果对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敏感,对其他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武汉市霍乱弧菌在病例监测中主要为O139群霍乱弧菌产毒株、外环境监测中主要为O1群霍乱弧菌非产毒株,不同型别菌株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绍兴市首例O139霍乱弧菌的鉴定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年5月8日,绍兴市人民医院首次从1例急性腹泻病人的水样便中检出O139霍乱弧菌1株。现将鉴定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菌株来源:患者陈某,男,47岁,农民,因喝生水发病,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病情十分危重。采便分离培养,检出O139群霍乱弧菌1株。(2)诊断试剂:诊断血清、弧菌抑制剂、药敏纸片,分别购自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研所、新疆自治区防疫站、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3)霍乱分型用噬菌体、M045、R55、SM6及16141均由浙江省防疫站提供。(4)药敏试验参照K—B法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查清我市水体等外环境及患者中霍乱弧菌的菌型分布特征、毒力基因、药敏等,为霍乱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GB15984-1995附录A、C及《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中有关要求进行调查检测。结果:从外环境标本和患者中共检出霍乱弧菌83株,经血清学鉴定分型,其中:O1群埃尔托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e serotypeO1,b iotype E ltor,EVC)稻叶型38株,占45.78%,O1群EVC小川型16株,占19.28%,O139群霍乱弧菌29株,占34.94%。23株霍乱弧菌噬菌体生物分型以O1群EVC稻叶型1 f居多,占86.96%(20/23);14株霍乱弧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携带ctx,ace,zot 3种毒力基因);药敏试验O1群、O139群霍乱弧菌对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磺胺的耐药率高达100%;对头孢噻肟、诺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敏感率高达100%。结论:河水中菌型复杂,O139群、小川、稻叶三型并存,但以O139群为主,占48.94%;井水中检出4株埃尔托霍乱弧菌均为稻叶型;甲鱼塘水中O139群与O1群小川型并存;患者中以O1群EVC稻叶型为主,占88.24%(15/17)。经噬菌体生物分型,以不常见流行株为主,毒力基因检测均为产毒株。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用霍乱弧菌噬菌体和溶血性等4项生物学试验对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噬菌体-生物学分型实际应用意义。方法:用VP1-VP55组弧菌噬菌体对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噬菌体分型;用溶源性噬菌体敏感试验、溶源性测定、山梨醇发酵和溶血试验对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生物学分型。结果:236株非O1群霍乱弧菌中能被5组O1群霍乱弧菌噬菌体分型的62株,总分型率为26.3%,其中腹泻病人52株,从业人员10株,分型率分别为22.0%和9.3%,分属于11个噬菌体型,腹泻病人以21、26噬菌体型居多,从业人员无优势型别,对5组O1群霍乱弧菌体均不敏感的174株;62株非O1群霍乱弧菌分属于e、f、k、l等4个生物型,23个噬菌体-生物型在8-31型之间,均属非流行株范畴;对第Ⅳ组噬菌体(10^9/ml)及其常规稀释噬菌体和溶原性噬菌体、溶源性表现为不裂解。结论: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噬菌体分型,对预测非O1群霍乱弧菌流行具有一定的实用和指导性意义。现成的噬菌体分型方法对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噬菌体分型存在一定的缺陷,应寻找更适宜于非O1群霍乱弧菌分型的噬菌体用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下城区饮食、服务行业人员粪便标本进行霍乱弧菌监测。方法:2007年1月-2007年9月采集25052名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者粪便标本,分别接种于碱性蛋白胨水增菌后分离4号琼脂。通过培养特性、菌落形态、革兰染色、动力和生化试验等检查,对所分离的疑似霍乱弧菌菌株进行初步鉴定,采用霍乱弧菌O1群及O139群单克隆抗体的玻片凝集试验、噬菌体生物分型、霍乱弧菌ctxA和tcpA基因PCR检测进一步鉴定各霍乱菌株。结果:上述标本中检出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各1株。1株O1血清群霍乱弧菌噬菌体生物分型为1 L,属埃尔托生物型非流行菌株,霍乱弧菌ctxA和tcpA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为ctxA阴性,tcpA阳性,判定为有毒力的非流行菌株。另1株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ctxA和tcpA基因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为无毒力非流行菌株。结论:尽管所检出的2株霍乱弧菌均为非流行菌株,但因携带者从事职业的特殊性,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海、水产品中污染霍乱弧菌的鉴定和分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调查年份不同种类海、水产品中分离的霍乱弧菌的血清学分型、噬菌体-生物分型及毒力因子携带情况,分析海水产品污染状况与疫情的关系,为疫情预测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血清学分型及噬菌体-生物分型方法分析所分离菌株的生物表型,应用PCR方法检测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 检测的64株菌株中0139型菌株占48.44%(31/64),01群小川型占31.25%(20/64),01群稻叶型占20.31%(13/64);01群噬菌体-生物分型显示均为非流行株;对61株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0139霍乱弧菌毒力基因的检出率(83.33%)远高于0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15.38%)和0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11.11%)。结论 0139型霍乱弧菌主要存在于甲鱼、甲鱼养殖水及甲壳类海水产品中,而且多为产毒株,这些海、水产品是预防和控制霍乱疫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57株非O_1群弧菌噬菌体及生物学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O1群弧菌是重要的病原微生物[1~3],近年来对其生化特性、毒素原性和血清分型等方面的研究较多[4、5],但利用弧菌噬菌体分型和生物学分型还未见报道。为了作这方面的探索,我们将两年多来收集保存的57株非O1群弧菌作了分型研究,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菌株来源:57株非O1群弧菌由我市部分县、市、区卫生防疫站从本地医院的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获得。1.2弧菌噬菌体:5株(VP1~VP5)弧菌噬菌体、溶原性噬菌体(R7)、第Ⅳ组霍乱弧菌噬菌体(109/ml)及其常规稀释噬菌体(106/ml),由江苏省卫生防疫站提供。1.3S…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海宁市霍乱弧菌菌型分布、生物学特征、毒力基因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从而为霍乱防控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保障。方法:从2005年10月-2008年10月持续3年,采集水体、食物、水产品、熟食、厕所、腹泻病人、密切接触者粪便检测霍乱弧菌,并进行血清学分型、噬菌体生物分型,毒力基因鉴定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对霍乱弧菌阳性水体测定水温、pH值、耗氧量、氯化物。结果:3年中共采集各类样品2680份。检出霍乱弧菌104株,检出率4.03%。经血清学分型:O1群埃尔托霍乱弧菌稻叶型38株,占36.54%,小川型16株,占15.38%,O139群霍乱弧菌50株,占48.08%。23株霍乱弧菌噬菌体生物分型:稻叶型1f占86.96%(20/23)。14株霍乱弧菌毒力基因检测均为阳性(携带ctx,ace,zot3种毒力基因)。药敏试验:对磺胺类耐药;对头孢噻肟、诺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敏感。首次发现同一水体中O139群、小川型、稻叶型共存(O139群占64.71%、小川型占22.06%、稻叶型占13.24%)。在对阳性水体检测中发现,水温6℃以下、pH值6.6左右、氯化物49.7 mg/L、耗氧量16.4 mg/L状态下仍检测到O139群和小川型霍乱弧菌。结论:海宁市霍乱弧菌菌型复杂,O139群、小川型、稻叶型共存,均为产毒株,对头孢噻肟、诺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敏感。O139群、小川型霍乱弧菌能在水温低、氯化物含量低、耗氧量较高环境下存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同一霍乱带菌者中分离的2种血清型霍乱弧菌开展生物学特征研究。方法:应用噬菌体生物分型方法、药敏纸片法、PCR方法和脉冲场凝胶电泳试验对两株菌开展研究。结果:两株菌的血清型、噬菌体生物型均不同,耐药性、毒力基因结果相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结果显示带型高度相似。结论:两株菌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非常小,应为同源菌株。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耐药情况及控制该病的蔓延 ,我们将 1995年— 1996年分离所得的 12 8株STM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噬菌体的分型研究 ,结果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材料1.1.1 菌种来源  12 8株STM ,由本科室从急性腹泻婴幼儿的粪便标本中分离所得。1.1.2 营养琼脂、水解酪蛋白琼脂、菌液比浊管、药敏纸片由上海市医学化验所供给。1.1.3 质控标准菌株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研院供给。1.1.4  12 8株STM菌株经过系统鉴定 ,均符合STM特性。1.1.5  15个噬型由江西省卫生防疫站供给。1.2 方法1.2 .1 药敏试验 采用WHO…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鸭绿江中上游水中70株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手工生化和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药敏测定。结果 41株能被非O1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VBO)分型,其中16株有生化变异,12株生化结果全部符合非O1群霍乱弧菌但未确定血清型别。70株非O1群霍乱弧菌对环丙沙星全部敏感,对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其他12种抗生素敏感率为37.7%~95.7%。结论本研究为非O1群霍乱弧菌感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嘉兴市霍乱弧菌菌株的血清型、毒力基因和分子分型特征。方法采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近年来分离到13株霍乱弧菌菌株进行血清型分布、毒力基因(ctxA、ace、zot、tcpA、cri和rtxA)携带和ERIC-PCR分型研究。结果 13株霍乱弧菌菌株,2株为O139群霍乱弧菌,11株为O1群霍乱弧菌,其中小川型9株,稻叶型2株。2株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携带3种毒力基因;11株O1群霍乱弧菌菌株,除1株携带4种毒力基因外,其余10株携带全部6种毒力基因。ERIC-PCR分型分析显示,不同的霍乱弧菌菌株之间ERIC-PCR型别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多样性。结论嘉兴市霍乱弧菌菌株大多携带多种毒力基因,而且来源多样,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陈福辉  杨梦  程慧健 《现代预防医学》2014,(17):3221-3223,3229
目的掌握江西省外环境中霍乱弧菌菌型分布、毒力基因、耐药现状,为霍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学分型法对外环境中分离的霍乱弧菌进行分型,同时以主要毒力基因ctx为引物对检索的霍乱弧菌进行PCR扩增,并应用K-B纸片法对部分菌株进行10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009-2012年期间,共从外环境中分离到霍乱菌株156株。毒力实验结果显示37株O139群中15株扩增出与阳性对照一致的毒力基因(ctx)条带,而119株O1群除2株小川型外,其余均未扩增出毒力基因(ctx)条带,与阴性对照一致。药敏结果显示:O139群和O1群对丁胺卡那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噻肟90%以上敏感。结论江西省2009-2012年间外环境中分离到的霍乱弧菌中,O139群与O1群并存,O1群为优势菌;水产品中O139群菌株绝大多数为产毒株,而O1群菌株绝大多数为非产毒株。应重点加强水产品的霍乱监测。药敏结果供霍乱治疗和必要时的预防药物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丹东口岸2000年国境外环境水体霍乱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丹东口岸国境外环境水体中霍乱弧菌感染情况。对丹东口岸2000年中朝界河(鸭绿江)水体进行霍乱监测。[方法] 采用GBl5948-1995《霍乱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对310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检出27株霍乱弧菌。血清学试验,24株霍乱弧菌为Ol群小川型,3株霍乱弧菌为O1群稻叶型;噬菌体生物分型均为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lb流行株。[结论] 2000年鸭绿江水体霍乱可能由朝方传播过来,需加强对朝方进口水产品及食品的霍乱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1998-2001年四川省霍乱流行中噬菌体-生物分型为6b的特殊菌型霍乱弧菌的分子特征.方法 选择1998-2001年四川省01群霍乱弧菌流行菌株以及同时期其他省份的流行菌株共45株,进行噬菌体-生物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以及突变基因的序列测定比较.结果 四川在1998-2001年期间流行的菌株存在1b型和6b型菌株,这些菌株均为产毒株;PFGE分析结果显示菌株呈现24种带型,其中13株菌表现为相同带型;来自四川的部分1b和6b型菌株以及部分其他省份的1b型菌株具有相同的PFGE带型;与1b型菌株相比,6b型菌株(共22株)的ompW基因ORF内存在11 bp缺失,而其余23株菌非6b型菌株的ompW基因ORF是完整的.结论 1998-2001年四川流行的O1群霍乱弧菌6b菌株是一类具有特殊遗传背景的菌型,可能与同期流行的1b型菌株有进化上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我们于1989年对68株非○Ⅰ群霍乱弧菌进行了血清学分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菌株来源来自西城区各医院肠道门诊的腹泻病人37株,外环境河水和鱼标本31株,经菌种鉴定及生化检验,符合非○Ⅰ群霍乱弧菌定义。血清分型 68株非○Ⅰ群霍乱弧菌,属海伯氏生化Ⅰ群的2株,其余均属Ⅱ群,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霍乱专业实验室研制的B组弧菌○抗原系统(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霍乱疫情分离株的流行菌型及其耐药性,为霍乱疫情的快速有效控制和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6月海南省某地霍乱疫情采集的6株霍乱弧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噬菌体-生物分型、霍乱毒素基因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6株菌均属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除1株为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流行株(1c),其余5株均为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流行株(1c);6株菌均具有霍乱毒素基因;PFGE分型为2个型,但聚类图谱分析相似性为100%;6株菌均对链霉素、复方新诺明、磺胺异噁唑、多粘菌素B耐药;对诺氟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噻吩等9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该起霍乱疫情的流行菌型为O1群埃尔托霍乱弧菌稻叶型流行株(1c);诺氟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噻吩等可作为病例和带菌者治疗的指导用药,链霉素、复方新诺明、磺胺异噁唑、多粘菌素B则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