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广西1999~2005年新发现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广西麻风病基本消灭后麻风的流行特征。结果:1999—2005年广西共新发现麻风病人580例,平均年发现率0.18/10万,其中13个县发现率超出了基本消灭的指标。新发病人中,型比70.34%,单皮损率11.03%;Ⅱ级畸残率15.52%;家内新发病人占新发病人的23.97%;病人发现以门诊为主。广西麻风基本消灭后,疫情又有所回升,平均延迟期较长,家庭聚簇性较明显。应继续加强麻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贵州省兴义市重复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对当地新发现麻风病人的影响.方法:收集1996~2004年新发现麻风病人的有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9年共发现麻风病人166例,平均每年发现18.4例,年均发现率为2.65/10万.1999年首次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后3年,新病人中的2级畸残率和延迟期呈明显下降趋势,低于开展前3年的水平.两次开展消除麻风运动时的畸残率和平均延迟期均达较高水平,提示该地区虽两次开展消除麻风运动但麻风流行程度仍处于较高水平.结论:重复实施消除麻风运动可促进某些流行病学指标的好转,应反复多次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贵阳市2005-2009年麻风新发病例特征,为制定麻风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贵阳市2005-2009年报告的新发现麻风病例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新发麻风病例63例,平均发现率为0.34/10万;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主,占38.10%,儿童发病4.76%,农民占82.54%。新发病例疾病诊断延误期平均为3.7年,畸残率为58.73%。结论早期发现和神经功能监测仍是麻风病防控工作的重点。此外,除继续加大麻风防治知识宣传力度外,还应重视对县、乡两级医院门诊医生的专业培训。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1986 ̄1993年新发现麻风3642例,以线索调查发现的最多(34.4%),其次是门诊和自报。发现率由1986年的2.21/10万,降到1993年的0.84/10万,平均年递减14.82%。MB/PB之比无显著变化。新病人中15岁以上儿童的比例无变化,男女比值由4.8减到3.1,Ⅱ和Ⅲ级畸残在20%左右。贵州省的麻风仍处于流行状态,需加强麻风知识的普及,以早期发现病人并及时给予MDT。  相似文献   

5.
兴化市1990~1999年新发现麻风病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为了解麻风达到基本消灭阶段之后新发现麻风病例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确立今后工作的重点.方法我院专业防治人员收集1990~1999年的所有新病例个案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来新发现麻风患者36例,前5年发现24例(66.67%),近5年发现12例(33.33%).男女性别之比为31,平均发病年龄43.5岁,多菌型(77.78%)明显高于少菌型(22.22%),查菌阳性患者为75%,病期在3年之内为69.44%,家庭内传染为33.34%,传染源不明为63.89%,75%的新病例被皮防院门诊发现.结论麻风达到基本消灭阶段,新病例明显减少,发病年龄增高,诊断延迟期明显缩短,瘤型比例上升,传染源不明者增多,通过专业门诊发现病例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0-2020年广西新发现麻风病例的流行特征。方法:描述性分析2010-2020年广西全区在全国麻风防治管理信息系统中上报的新发现麻风病例的病历资料。结果:2010-2020年,广西麻风新发病例年发现率从0.13/10^(5)降至0.06/10^(5),年均下降7.1%;共发现新发麻风病例499例,其中男333例,女166例,平均年龄(44.16±16.87)岁,儿童病例12例(2.4%);2级畸残98例(19.6%),平均延迟期为27个月,早期发现比例为31.9%。发现方式以皮肤科就诊为主(347例,占69.5%),通过接触者检查发现占8.8%,传染源来自家内的病例占27.3%。14个市均有新发病例报道,百色、河池、崇左3个市报告的病例数占广西病例总数的51.9%。结论:广西新发现麻风病例数呈下降趋势,但新发病例的平均延迟期较长,需加强接触者检查、皮肤科医师培训等工作以便早期发现病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阶段性麻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甘肃1998-2010年新发现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998-2010年共确诊新发病人117例,其中52.99%病例分布在陇南市,以家庭内发病(65例,55.56%)和被动发现为主(95例,81.20%),儿童病例明显减少,诊断延迟期0.6~19年,平均4.21年.新世纪以来,流行趋势下降不明显.结论:甘肃的麻风流行虽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年来病例发现滞后,要实现"真正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近年云南省麻风流行特征,探索有效的麻风防治措施,为麻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2年全省新发现麻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新发现麻风1 939例,儿童病例55例,儿童病例占2.84%,男女之比为2.25∶1,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发现率分别为0.76/10万、0.88/10万、0.87/10万、0.61/10万、0.62/10万、0.50/10万,平均发现率0.70/10万;平均延迟期为2.4年;平均Ⅱ级畸残率21.45%;发现方式以门诊发现和报病为主,占63.1%。结论云南省麻风流行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防治任务依然艰巨,麻风在云南省仍然是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为达到消除麻风危害的目标,仍需要持续多年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9.
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后对当地新发现病人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后对当地新发现麻风病人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比较麻风高流行县(市)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前、中和后一年的麻风新发现病人资料,分析新发现麻风病人各个方面情况。结果:发现所有8个县(市)在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当年发现病人数均为最高。在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后一年,防治力量强的县(市)发现病人数维持在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前一年的水平,防治力量弱的县(市)发现病人数则比开展运动前一年有减少。在开展消除运动期间发现的病人居住地离县麻风专业机构的距离最远,平均为62.8公里/人。开展消除运动期间疾病延迟期为最长,平均为42.9月,消除运动后一年发现的病人疾病平均延迟期缩短至26.5月。结论: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后在短期内不会对当地的新发现病人数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其促进了部分麻风流行病学指标好转,从而促进了当地麻风防治。  相似文献   

10.
1990~1998年中国麻风新发病例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分析1990~1998年中国麻风新发患者发现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资料来自中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麻风疫情监测系统数据库,对1990~1998年中国新发麻风患者登记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1990~1998年中国新发现麻风患者19453例,年均发现率为0.17/10万 (0.29/10万~0.16/10万),近5年来发现率持续在0.14/10万~0.16/10万之间.1998年底中国有271个县(市)麻风发现率在0.5/10万~2.2/10万之间.云贵川地区新发病例占中国新发病例的51%.本研究新发患者70.8%有明确的传染源,95%是通过皮肤科门诊、报病、线索调查和接触者检查所发现.皮肤涂片阳性者占62.9%,细菌指数>4.0者占11.4%,单皮损病例占11.1%,Ⅱ级残疾占24%.结论1990~1998年间中国麻风发现率虽呈下降趋势,但部分地区麻风问题不能低估;建议采用主动和被动病例发现相结合的方式,促进病例的早期发现和治疗,降低残疾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湖南省西部2个麻风高流行县重复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对当地麻风患者发现及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自1997—2002年麻风新发病例,其中包括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年份的病例资料,对各年发现病人数,平均确诊年龄,畸残率,延迟期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1997年至2002年共发现133例患者。平均每年发现22.2例,年发现率2.4/10万。1998年开展LEC时发现的新病人数是接近开展IEC前一年的2倍,以后新发现病人数减少到一个稳定的低水平,在2002年重复开展LEC时,发现数又是接近前一年的2倍。但与1998年首次开展LEC时发现数相比,减少了50%。新发病人的疾病延迟期平均为34.8月,疾病延迟期在开展LEC前后未显示有缩短或延长的趋势。133例患者中,35例有可见畸残(26.3%)。但新发现病人中2级畸残率从1998年的32.0%下降到2002年重复实施LEC时的12%。结论:作者认为重复实施消除麻风运动促进了当地某些流行病学指标的好转。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麻风基本消灭后新发现麻风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上海市原为麻风病中等流行区,经数十年积极防治,1990年麻风达基本消灭指标,并经卫生部考核验收。分析本市“达标”后新发现麻风病人的情况,能初步显示本病在基本消灭后发病、发现规律,了解存在问题,确立工作重点,有助于持续开展麻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1991~2002年新发现麻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江苏省麻风病疫情数据库,对1991~2002年江苏省新发现麻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91~2002年共登记新发现麻风患者1023例,年平均发现率为0.12/10万,总的疫情趋势下降,达标前后的发现率比为2:1。45.4%的新发现患者有明确传染源,67.2%由皮肤科门诊发现。发病至确诊的平均延迟期2年,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缩小,但近2年有所回升。92.7%的新发现病例分布在县乡农村地区。93.3%的患者通过麻防专业机构确诊,由综合医院皮肤科和基层医疗单位发现并诊断的病人数在逐年减少。江苏省麻风流行虽已遏制,仍应加强麻风队伍的建设以巩固成果。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1986~1993年新发现麻风3642例,以线索调查发现的最多(34.4%),其次是门诊和自报。发现率由1986年的2.21/10万,降到1993年的0.84/10万,平均年递减14.82%。MB/PB之比无显著变化。新病人中15岁以下儿童的比例无变化,男女比值由4.8减到3.1,Ⅱ和Ⅲ级畸残在20%左右。贵州省的麻风仍外于流行状态,需加强麻风知识的普及,以早期发现病人并及时给予MDT。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近15年新发现麻风病人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福建省辖 9个地市 ,83个县、市 (区 )总人口约 3 30 0万 ,原是麻风病流行较重的省份之一 ,累计发现病人 2 92 30例。近15年新发现 2 139例 ,其中男女之比为2 .34:1,多菌型占 2 6 .35 % ;发现时平均年龄为 38.2岁 ;平均病期 3.6 8年。1 资料和方法资料来源于本省麻风疫情监测系统的有关数据。对病人个案资料进行详细整理 ,将时间分为 1985~ 1989年 ,1990~1994年 ,1995~ 1999年 3个年段 (即前、中、后 ) ,对发病年龄及发现方式等进行分析。2 结果 见表 1、2、3、4、53 讨论3.1 近 15年来 ,前、中、后 3个年段中新发现病人绝对数、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监测高流行区曾接受过麻风血清学抗体检测的人群和病人家属,观察该人群的麻风发病情况.方法: 1991-1994年每年对监测人群采取血清学随访,并监测新发病人.2008年对病人家属和村庄人群筛查,确认发病情况.结果: 对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县和广南县的6个自然村共1632自然人群以及两县1985-1990年发病的112例麻风患者的家属723人监测18年,分别发现12例新病人,自然人群和病人家属发病率分别为0.74%和1.7%.在研究的6个村庄中,原亚临床感染率最高的村庄发病率不高,而原亚临床感染率中等的一个村庄连续发现9例患者.结论: 麻风亚临床感染程度和发病不平行,麻风单次抗体检测对发现病人的作用价值不大,如何及时发现新发病人仍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7.
麻风病基本消灭阶段的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26,自引:13,他引:13  
目的:分析麻风病基本消灭阶段流行病学特征,以指导麻风防治工作。方法:根据山东省历年的麻风病人登记表,分析比较麻风基本消灭阶段与防治初期的流行学特征。结果:麻风基本消灭阶段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治初期比较有显著变化;新病例呈散在分布;发病年龄显著升高;少年儿童发病显著减少;多菌型病例所占比升高。复发病例在新发病例中占比升高。结论:麻风病中、高流行区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后,应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采取相应防治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麻风是广南县的主要地方病之一,为探索麻风在这一地区的发病规律、影响因素,同时也为制定我县消除麻风危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我县提供的新发现病人名册,对2002—2012年新确诊麻风病人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2-2012年广南县新确诊麻风病人137例,多菌型81例,少菌型56例;年平均发现率为1.29/10万,病期最长242个月,最短1个月,平均病期21个月;传染来源明确的有125例,占91%,传染来源不明的有12例,占9%;14岁以下儿童病例16例,占12%;Ⅱ级以上畸残24人,占17.5%。结论广南县麻风病流行态势仍然十分严峻,应加大投入,强化麻风科普宣传,尽早尽快发现病人,及时治疗阻断传染是麻风防控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潍坊市和云南省文山州原是两个麻风高发区,对其在MDT实施前6个实施后10年所发现的新从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MDT后潍坊的儿童发现率和畸残率较文山下降显著,而型率和主动报率明显上升,表明潍坊的发现工作在MDT之间已较为彻底,促进麻风流趋势的稳定下降,而文山的发现工作虽有改进,但并不彻底,尚需增另投入,促使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 。  相似文献   

20.
丽江市2000-2007年新发现麻风病人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丽江市(2000~2007)年新发现麻风病人的流行病学分析,评估丽江市麻风流行强度,为拟定丽江市麻风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00~2007)年丽江市各县(区)新发现的麻风病人按新发病人名册录入Excel表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丽江市(2000~2007)年共发现麻风病人151例,男102例,女49例,多菌型(MB)99例,少菌型(PB)52例,平均年龄36.9岁,年龄≤14周岁的5例。发现方式以被动发现为主79.47%:传染来源多数病人(56.9%)不明,家内传染仅占13.2%,发病时Ⅱ级以上畸残率为23.8%。结论丽江市新发现麻风平均年龄明显低于我国东部沿海省份,且仍发现有儿童麻风,MB病人占多数(65.06%).提示:丽江市麻风的流行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主动发现病人(如:接触者检查、线索调查、重点人群检查等)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