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病例的中医辨证。方法:收集23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的中医辨证分期和各期胸部X线表现。结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病人的X线影像表现与温病的分期的相关性,有助于提高中医辨证正确性和临床疗效。结论: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病人的X线影像表现与温病的分期相结合,这将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可靠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2.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喉、支气管感染了病毒或细茵所发生的疾病,绝大多数以病毒感染为主,没有特效的化学药物治疗,而中药通过调节全身的机能,抗病毒作用,能起到非常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利冰 《四川中医》2002,20(11):79-79
对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针灸治疗的疗效进行了观察,并与运用扑热息痛或安痛定治疗的病例进行对比,显示针灸疗法只要辩证准确,选穴得当,较药物降温幅度大,退热迅速。  相似文献   

4.
癌性发热是指肿瘤患者在排除感染等情况下出现的肿瘤本身引起的或因治疗引起的发热,目前现代医学对于癌性发热并无特殊治疗方法,一般会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激素类药物,但这两类药物易出现水钠潴留、胃肠道反应等,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不宜长期使用。应用中医辨证的方式治疗癌性发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另一个思路。中医将癌性发热归为“内伤发热”的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内伤发热的记载,且其中明确提出了“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治疗原则。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也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内伤发热的经典方剂,仍被广泛使用。中医可将癌性发热分为虚实两方面,虚证患者可分为气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发热和复合证型导致虚证发热,因正气亏虚,所以在治疗上要以补虚为主,兼以益气、滋阴、补阳,顾护脾胃。实证患者热势较盛,可适当应用寒凉药物清热泻火。临床上可将实证癌性发热患者分为热毒炽盛证、痰湿内蕴证、血瘀发热证等证型,在治疗上应以清热为主,兼以泻火解毒、燥湿化痰、活血化瘀等。癌性发热患者临床上并不少见,如何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需要我们在临床上不断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5.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2502例中医证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疾病,是临床常见病,笔者对2004年春夏季在本院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病例2502例的四诊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收集,构建数据库,运用描述性统计与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以期准确地进行辨证论治,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正> 近5年来,笔者辨证治疗小儿发热41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410例中,男254例,女156例,年龄为1~6岁。病程最短半天,最长10天,平均3天。其中风热乳蛾型302例(73.66%);感冒风热型56例(13.65%);伤食湿热型32例(7.8%);阴虚发热型20例(4.88%)。二、辨证治疗(一)风热乳蛾型(急性扁桃体炎);体温39~40℃,咽喉肿痛,双侧扁桃体Ⅰ~  相似文献   

8.
发热的病因较复杂 ,对病因不明者 ,除病情严重外 ,一般尽量不用抗生素、激素及退热药 ,以免造成症状不典型延误治疗。中医有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 2大类 ,现将中医对发热的辨证论治和辨证施护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 1999— 2 0 0 2年共收治持续发热患者 4 7例 ,男 18例 ,女 2 9例 ;年龄 19~ 4 3岁 ;病程 3~ 36d ;体温持续 38.5~ 39.2℃。经中医辨证论治和辨证施护 ,患者均康复出院。2 辨证论治和辨证施护2 1 外感发热 是指人体感受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 )之邪所致的一些疾病 ,以发热为常见症状。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9.
控制斯蒂尔病发热是临床最棘手的难题之一,按“外感或内伤发热”及“痹证”辨证治疗疗效均不甚满意。笔者根据患儿生理及病理特点,认为先天禀赋不足、稚阴稚阳不和为其病因病机,采用调和阴阳之法,小剂量使用鹿茸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湿阻膜原型发热的效果。方法:湿阻膜原型发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6%和85.7%,组间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健康状况评分都明显降低,组内与组间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湿阻膜原型发热能有效改善预后,从而提高机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外感发热患者治疗中进行辨证施护、辨证施膳、中医调养的宣教,达到治疗预防。方法:选择我院急诊临床诊断为外感发热的患者,年龄7~60岁,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分型,分为风寒袭表型、风热袭表型、郁热夹湿型。在治疗期间结合进行辨证施护、辨证施膳、中医调养等。结果:在治疗期间结合进行辨证施护、辨证施膳、中医调养等措施,对外感发热具有显著协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状况及中成药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 019例全部监测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并应用西药和中成药辨证治疗观察。结果:1 019例患儿中合胞病毒总检出率为14.37%,腺病毒总检出率为12.75%,鼻病毒总检出率为8.96%,副流感病毒总检出率为5.99%。治疗结果显示中成药治疗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疗效优于西药。结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率大,中成药辨证治疗方案疗效优于利巴韦林治疗。  相似文献   

14.
陈淑萍 《光明中医》2012,(9):1883-1884
产后发热是指分娩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病之一。是指在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如产后2日内,由于阴血骤虚,阳气外浮,而见轻微发热无其他症状者,属正常生理现象,不做病论。产后发热临证中伴寒战,或微恶风寒,或乍寒乍  相似文献   

15.
外感发热是急诊科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笔者的既往分析显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占外感发热患者总数的56.9%。近年对2502例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患者开展辨证施护,收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徐艳 《西部中医药》2005,18(1):47-49
外感是由于病毒感染人体而出现的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常合并有细菌感染,全身症状常见发热。目前西医治疗只限于解热镇痛和抗病毒等,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且副作用较多。祖国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有独特的认识和丰富的经验,兹就近10年来外感发热的中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临床资料 43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患24例,女患19例;最小7个月,最大50岁。病程最短3小时,最长8天,平均3.1天。以发热为主诉,或兼有咳嗽、咽痛等症,如有肺内感染则转儿科治疗。  相似文献   

19.
自 2 0 0 0 0 1~ 2 0 0 2 0 4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盗汗 38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1.1 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男 2 1例 ,女 17例 ;年龄 18~ 84岁 ,平均年龄 ( 5 7.0 7± 19.86)岁 ;病程 1个月~ 2a。盗汗均出现在其他疾病过程中 ,其中 ,冠心病 5例 ,高血压病4例 ,肝硬化 3例 ,风湿热 1例 ,心肌病 1例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例 ,肺心病 3例 ,外科术后 6例 ,恶性肿瘤 (包括乳腺癌、肺癌、肠癌、胰腺癌等 ) 14例。1.2 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发热的中医临证施护。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小儿发热患者根据证型,从治疗、用药、饮食、情志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辨证施护。结果:配合辨证施护,使患儿症状得到了缓解,减少并发症,降低了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