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60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血清HBV.DNA阳性率分别为76.7%和45%,尤其在急性乙肝(AH)或抗HBe阳性或抗HBs阳性的患者中,HBV.DNA在PBMC中检出率显著高血清,提示HBV.DNA普遍存在乙肝患者甚至HBsAg转阴的病人PBMC中,可能是肝脏病病变反复活动及病毒重复感染的来源。因此也导致既往有HBV感染史的HBsAg阴性献血员传  相似文献   

2.
广西孕妇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深入揭示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广西116例HBsAg阳性和52例HBsAg阴性孕妇外周血及其引产胎儿胎心血进行HBV血清学樗狐和HBV DNA检测。结果:HBsAg阳性、HBsAg和HBeAg双阳性、HBV DNA阳性孕妇肺儿HBV DNA检出率(51.3%、90.2%、83.8%)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60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血清HBV·DNA,阳性率分别为76.7%与45%。尤其在急性乙肝(AH)或抗HBe阳生或抗HBs阳性的患者中,HBV·DNA在PBMC中检出率显著高于血清。提示HBV·DNA普遍存在于乙肝患者甚IHBsAg转阴的病人PBMC中,可能是肝脏病变反复活动及病毒重复感染的来源.因而也导致既往有HBV感染史的HBsAg阴性献血员传播HBV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携带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率和乳汁中乙肝病毒( H B V) 阳性率的相关性,分析研究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产妇是否适于哺乳。方法:对52 例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的产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斑点杂交法分别检测脐血和初乳中的 H B V 标志物( H B V M) 以及 H B V 脱氧核糖核酸( H B V D N A) ,并对比分析。结果:孕妇 H B V 阳性与相应的脐血和初乳中的 H B V M 阳性率以及 H B V D N A 的检出率呈高度的一致性( P > 005) 。52 例 H B V M 阳性的孕妇中,脐血和初乳中 H B V D N A 的检出率均以乙肝表面抗原( H Bs Ag) 、乙肝e 抗原( H Be Ag) 及乙肝核心抗体( Anti H Bc)3 项阳性者最高(8571 % 和9286 % ) , H Bs Ag 、 H Be Ag 双项阳性者次之(80 % ) , H Bs Ag 单项阳性者最低(20 % ) 。结论: H B V 宫内传播以及初乳排毒率与母亲的 H Bs Ag 和 H Be Ag 状态密切相关。直接检测初乳中 H B V D N A 为指导哺乳的最可靠方法。血中 H Bs Ag 、 H Be Ag 和 Anti H Bc3 项阳性以及 H Bs  相似文献   

5.
对七台河市496名孕妇HBsAg和HBeAg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孕妇HBsAg阳性率7.06%(35例),HBsAg阳性者中HBeAg阳性率为33.33%(10例)。在61名配偶中进行HBsAg检测的孕妇中,配偶HBsAg阳性孕妇的HBsAg阳性率35.71%,配偶HBsAG阴性孕妇的HBsAg阳性率3.70%,前者为后者9.65倍。可见,HBsAg阳性的配偶主要通过性传播和生活密切接触传播的机制,使孕妇感染HBV的危险性明显显增高。因此在乙型肝炎预防上,除了对HBsAg和/或HBeAg阳性孕妇要高度重视之外,还要对HBsAg阳性的父亲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6.
闫永平  王文毫 《医学争鸣》1997,18(5):409-411
目的:拟从观察胎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探讨HBV宫内传播发生的机制,以期为进一步预防HBV宫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BsAg阳性孕妇足月分娩胎盘HBsAg和HBcAg感染和分布状态.结果:在62例足月分娩胎盘中,21例检出了HBsAg,8例检出HBcAg.HBsAg主要分布于蜕膜血管内皮细胞(18例)、蜕膜细胞(21例)、滋养层细胞(8例)、绒毛间质细胞(8例)和绒毛血管内皮细胞(5例)的胞浆和绒毛间隙(21例)中.HBcAg分布于蜕膜细胞(5例)、蜕膜血管内皮细胞(8例)和绒毛间质细胞(8例)的胞核内.结论:结果提示,HBV可在胎盘组织中复制.HBV经胎盘感染胎儿的主要途径可能是经血和(或)细胞传递方式实现的.即HBV经蜕膜细胞和(或)绒毛间感染滋养层细胞,然后感染绒毛间质细胞,最终感染胎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7.
1343例孕妇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343例孕妇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HBsAg阳性者180例,占13.40%,其中来自农村的孕妇HBsAg阳性率(15.99%)明显高于城市(11.39%)的孕妇(P<0.05)。而在HBsAg阳性的180例孕妇中,有35例伴有HBeAg阳性,表明本地区孕妇HBV感染率是相当高的。因此,对孕妇常规进行产前HBV检测有助于阻断HBV的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HBsAg,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s;PCR检测血清HBVDNA.结果:37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sAg,HBeAg,抗-HBe和抗-HBc阳性者分别为17例(45.95%),4例(10.81%),16例(43.24%)和9例(24.32%),而抗-HBs全部阴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BVDNA,18例(48.69%)阳性,非常显著地高于HBeAg检出率(P<0.01).抗-HBe阳性中有7例PCR-HBVDNA阳性.HBV总感染率89.19%.结论:提示原发性肝癌发生与HB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9.
对136例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称甲肝)患者进行了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称乙肝)标记物(HBVM)检测。检出HBVM阳性者24例(17.65%),其中抗-HBc阳性21例(15.4%),抗-HBs阳性8例(5.88%),HBsAg阳性8例(5.88%),抗-HBe阳性6例(4.41%),HBcAg和HBeAg阳性的各一例(0.74%)。动态观察恢复期HBVM阴转8例(33.33%);2例HBsAg阴转病例中,一例产生抗-HBs。病毒复制指标:HBeAg和HBcAg各一例阳性均全部阴转,说明在甲肝病毒(HAV)感染时,乙肝病毒(HBV)复制受抑制。此外,不论HBVM阴性或阳性,对肝功能恢复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用PCR法检测16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HBV-DNA。结果显示:HBsAg、HBeAg、抗-HBc阳性,HBsAg、抗-HBe、抗-HBc阳性和HEbAg阳性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6.2%、28.6%、93.5%、HBsAg单项阳性者中,检出HBV-DNA阳性78例(孕妇占19.2%),阳性率81.3%。另外,在20例血清标志物全部阴性对照组中发现HBV-DNA阳性1例,阳性率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为防治HBV 的院内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295 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血清HBV标志物检测。结果: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五项HBV 标志物阳性率分别为8.73% 、31.04% 、2.7% 、21.78% 、15.29% ,HBV 总感染率为43.63% ;565 例阳性标本检出HBV感染模式15 种,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小三阳)占12.2%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大三阳)占5.84% 。结论:精神科住院患者中存在HBV 传染源,病区应加强监测、隔离、消毒等综合性措施,预防住院患者HBV 的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2.
PCR检测HBeAg阳性血清中HBVC基因的结果分析朱华强谭显清绵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621000)达川市中医院(635000)机体感染乙肝病毒(HBV)后,由于HBV基因表达和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血中可出现HBsAgHBeAg、抗HBs、抗HBc等...  相似文献   

13.
分5组测定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中大颗粒淋巴细胞(LGL)的含量,每组各30例。其中①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HBcAb)均为阳性;②组:为HBsAg和HBeAg阳性者;③组:为HBsAg阳性、抗HBe和抗-HBc阳性者;④组:为抗-HBs阳性者;⑤组:为抗HBs和抗-HBe阳性者。并且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组的LG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②组和③组的LGL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人体感染HBV后血中的LGL含量显著增高,可能有利于HBV的清除。  相似文献   

14.
采用RIA法研究134例HBV感染者及36例健康者的血清HBcAg与HBsAg、Re。结果:110例HBsAg阳性者中,分别检出95例HBcAg阳性(占86.4%),69例的HBsAg·Re阳性(62.7%);33例HBeAg阳性者中,29例检出HBeAg阳性(87.9%),26例同时检出HBsAg·Re阳性(78.8%);45例抗-HBe阳性者中,42例检测到HBcAg阳性(93.3%),22例  相似文献   

15.
HBV感染者血中大颗粒淋巴细胞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5组测定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中大颗粒淋巴细胞(LGL)的含量,每组各30例。其中(1)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HBcAb)均为阳性;(2)组:为HBsAg和HBeAg阳性者;(3)组:为HBsAg阳性、抗-HBe和抗-HBc阳性者;(4)组:为抗-HBs阳性者;(5)组:为抗-HBs和抗-HBe阳性者。并且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_  相似文献   

16.
对24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BsAg阴性的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的石蜡包埋肝组织,应用PCR-EB法检测了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并与ELISA法检测的血清免疫学标志物(乙肝5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血清学乙肝5项均阴性的及HBsAg阴性但其它4项中至少有1项阳性的胆管细胞性肝癌石蜡包埋肝组织中,HBV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8.9%和45.8%,证实HBsAg血清学阴性者肝组织中仍有HBVDNA存在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生血清HBV标志物检测结果及感染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玉红 《右江医学》1996,24(3):130-131
1993年3月~11月对田林县各书乡镇中小学生体检中检出的470例NBV标志物阳性血清归类分析,发现有11种HBV感染模式,其中以HBsAg、HBeAg、抗-HBc和HBsAg、抗-HBe、抗-HBc为多见。阳性模式构成分别为55.7%和21、5%;HBsAg高滴度者与HBeAg、抗-HBc阳性检出率密切相关(P<0.01)。该模式的检出表明了青少年期HBV感染后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应该引起防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用非放射性标记的HBV-DNA探针检测371份至少有一项HBV免疫学标志阳性血清和510份对照血清的HBV-DNA。结果表明:510份对照血清和79份仅抗-HBs阳性血清的HBV-DNA均为阴性,82份HBsAg阳性、HBeAg阳性血清的HBV-DNA检出率为100%,103份HBsAg阳性、HBeAg阴性血清的检出率为79.6%,76份HBsAg阳性。HBeAg阴性、但抗-HBe阳性血清的检出率为80.3%,292份HBV不同感染阶段血清总检出率为75%。非放射性分子杂交法可直接检测出HBV的复制,由于该法亦可定量,故还可用于判断血清传染程度和血清病毒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反义基因转移表达及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包装细胞系统介导反义基因转移表达和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将HBVayw1402-2906片段和2839-1986片段反向插入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分别转染PA317包装细胞,分别感染NIH3T3细胞和2.2.15细胞。结果转导的NIH3T3细胞内有HBV反义RNA转录表达。HBV反义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2.2.15细胞后第3天,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表达量减少,感染后第5天,HBV抗原表达抑制率达高峰。preS/S片段反义基因转移后,HBsAg表达抑制率为71%,HBeAg抑制率为23%;preC/C片段反义基因转移后,HB-sAg表达抑制率为23%,HBeAg抑制率为59%。结论逆转录病毒载体-包装细胞系统能够介导HBV反义基因在真核细胞内转移和表达,并对HBV复制和表达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ELISA法检测171对母儿血清中乙肝病毒(HBV)抗原、抗体及315例孕妇血清中风疹病毒(RV)IgG抗体。10.5%孕妇血清中HBsAg阳性,其中HBeAg阳性率为50%;5例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其中2例抗-HBcIgM滴度较高;5例抗-HBe阳性的母亲其子女脐血无HBsAg阳性。315例孕妇血清抗-RVIgG阳性率为91.1%,新近感染者19例占6.0%,RV易感者28例占8.9%;孕早期抗-RVIgG阳性率为86.8%,孕晚期为92.1%;孕妇年龄低于24岁者血清抗-RVIgG阳性率为77.8%,33岁以上者为100%。提示孕妇对这两种病毒有较高的易感性,需加强免疫和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