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配合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督脉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3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治疗前后FMA评分、Barthel(BI)指数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督脉配合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中具有更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督脉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于入组时、3周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估上肢功能,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中自我照料能力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组给予针刺督脉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康复训练。疗程3周。结果:入组时2组患者FMA和FC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FMA和FCA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督脉配合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偏瘫体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体操组,均接受常规PT、OT训练(采用神经发育促进技术),共8周。体操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偏瘫体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定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体操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康复组(P<0.01)。结论偏瘫体操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THERA-vital智能康复训练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5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智能运动训练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应用智能康复训练器对患者进行肌力训练。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采用Fugl-Meyer评定表(FMA)、修订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智能康复训练器对患者进行肌力训练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康复配合针刺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康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急性期患者87例,随机分为针刺加康复训练治疗组44例、常规药物对照组43例,在治疗前和治疗30 d后分别评定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Barthal指数、Fugl-Meyer评分(FMA)。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Barthal指数、FMA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并进行半年随访。方法选择4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病情稳定情况下,即开始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上述治疗,任其自然恢复。两组治疗前后进行测评,运动功能评定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法(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巴氏指数(Barthel)评定。结果治疗组在入选时、康复1,3,6个月后在FMA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FMA,FIM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相比,康复组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病情平稳后给予以Bobath技术为主的康复功能训练,对于减轻脑痉挛,预防挛缩畸形及提高患者的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偏瘫早期患者接受康复训练及康复训练加针灸治疗对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270例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90例),康复加针灸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康复组患者除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外增加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康复加针灸治疗组接受康复训练并增加针灸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内科治疗。采用Brunnstrom分期、Fugl-Meyer(FMA)积分法及FCA综合功能评定法分别于入组时及入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定。结果:入组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康复组及康复加针灸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下肢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及FCA综合功能评定的行走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康复组与康复加针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康复组及康复加针灸组于入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下肢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及FCA综合功能评定的行走功能评分几次评定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于入组后1个月、3个月时下肢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及FCA综合功能评定的行走功能评分几次评定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入组后6个月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与入组后3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FCA综合功能评定的行走功能评分与入组后3个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训练及康复训练加针灸治疗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提高均有较好的疗效,两者治疗效果无明显优劣;偏瘫患者的自然康复过程大概3个月,故康复训练宜及早介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1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Biodex平衡功能分析训练仪进行训练;训练前后进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结果:治疗5周后,2组FMA、BI、BBS及F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恢复较常规康复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音乐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针刺+音乐康复训练,对照组予针刺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Fugl-Meyer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FMA及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HAMD、FMA及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FMA及M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音乐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各3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以及低频电疗,针灸、电针治疗等。对照组由患者或家属自行行功能训练;康复组则在此基础上早期即开始进行系统的自我康复训练指导。2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BI)和简式Fugl-Meyer(FMA)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0d后,2组FMA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且康复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均P<0.01)。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简单易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计算机手功能康复训练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方法对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3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试验组在常规任务导向性训练的基础上予以计算机辅助训练进行偏瘫上肢功能康复;对照组只对偏瘫上肢进行常规的任务导向性训练。两组患者进行每天1次、每次45min、每周5天,共进行6周治疗。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Fugl-Meyer上肢部分(FMA),简易手功能评定(STEF)和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定,及最大握力、捏力以及5s持续握力、捏力等功能检测。结果:1治疗后组内评分比较,两组的FMA总分、STEF评分及BI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治疗后组间评分比较,试验组的FMA总分、STEF评分及握力、捏力相关指标对比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试验组的握力与捏力相关指标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计算机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在改善偏瘫上肢功能方面优于常规任务导向性训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悬吊下进行虚拟现实技术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上肢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上肢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悬吊下虚拟现实技术训练,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Brunnstrom分期(包括上肢和手)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及Brunnstorm分期(包括上肢和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及上肢Brunnstorm分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Brunnstorm分期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悬吊下进行虚拟现实技术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早期关节负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早期关节负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1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负重组68例和对照组49例,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负重组同时接受早期关节负重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ADL能力。结果:经过2个月治疗,负重组FMA评分和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前者u=2.79,P<0.01,后者u=7.21,P<0.01)。结论:常规康复治疗加早期关节负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改善较单纯康复治疗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46例,分成治疗组23例及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BWSTT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AC、FMA、BB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AC、FMA、BB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患者FAC、FMA、BBS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BWSTT训练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及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2年~2014年,80例偏瘫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呼吸肌训练。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MA和M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3.938,P0.001)。结论早期呼吸肌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0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针刺组、康复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各30例.用Fugl-Meyer(FMA)评分系统评估患者运动能力,用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3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予以评分比较.结果:根据FMA、BI评分,各组治疗后比较:单纯的针刺组或康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与针刺组、康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能极大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机能恢复,是目前治疗脑卒中的高效率治疗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骨盆辅助步行康复机器人对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住院确诊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还给予骨盆辅助步行康复机器人训练,每次10—20min,每周6次,共8周。对两组患者进行康复评定,治疗前后采用下肢Fugl-Meyer评分(FMA)、Berg平衡测试(BBS)、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FAC)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下肢FMA评分、BBS评分、FAC分级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FMA评分、BBS评分、FAC分级及MBI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FMA评分、BBS评分、FAC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但M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盆辅助步行康复机器人训练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90 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分为康复单元组(n=45)和对照组(n=45)。康复单元组纳入康复单元,按照康复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运动训练。治疗6 周后采用Brunnstrom分期上肢及手功能评定、简化Fugl-Meyer 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在上肢及手功能的Brunnstrom分期、FMA评分及MBI 评分上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康复单元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86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单元治疗组和对照组,康复单元治疗组纳入康复单元按照康复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运动训练,治疗4周后采用Brunstrom分期上肢及手功能评定、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在Brunstrom分期上肢及手功能评定、FMA及MBI评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在Brunstrom分期上肢及手功能评定、FMA及MBI评定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两组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配合早期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配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按Barthel指数积分(MBI)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BI、FM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配合早期康复治疗可改善偏瘫患者的运动障碍,但配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的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