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秦仪 《北方药学》2014,(5):112-1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急救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急救措施。结果:29例(42.6%)恢复良好,14例(20.6%)中残,12例(17.7%)重残,3例(4.4%)植物生存,10例(14.7%)死亡。结论:早期密切观察病情和积极施救能够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手术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术式有利于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
院前急救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0月至2008年10月诊治的14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6例经过院前急救入院(院前急救组),68例未经任何处理由家属直接送入医院(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伤后至获得救治时间和伤后6个月的GOS评分、预后。结果院前急救组患者伤后至获得救治时间平均为(18.6±8.5)min,预后为良好21例(27.6%),中残25例(32.9%),重残13例(17.1%),植物生存3例(4.0%),死亡14例(18.4%);而对照组伤后至获得救治时间平均为(43.5±10.2)min,预后为良好10例(14.7%),中残15例(22.7%),重残22例(32.4%),植物生存5例(7.3%),死亡16例(23.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赢得了时间,为后续抢救创造了条件,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与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我院2007,2008年1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情况。结果按急性脑损伤临床分级标准进行伤情评估,急救现场行气管插管者40例,冰袋降温者68例,使用甘露醇或速尿者147例,院前死亡者共15例,死亡率8.92%。结论医护人员进行准确的现场伤情评估并急救,不“抬起就走”,重视院前急救,有利于降低伤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院前院内急救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改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及院内急救模式的方法,探讨提高急救效率与规范急救模式的途径。方法对1998年1月以来3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迅速而规范的院前与院内急救措施,减少各种中间环节,提前做好各种应急预案,优先保持呼吸及血压稳定,有分别的采取降颅压措施。结果患者出院时即按GOS评分标准评定,无或轻度残疾147例(40.61%),中度残疾59例(16.30%),重度残疾46例(12.71%),植物状态14例(3.87%),死亡96例(26.52%)。结论重型颅脑损伤院前及院内急救专业性强,对参与急救人员素质要求较高,迅速而规范的院前与院内急救对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头皮裂伤院前缝合止血与包扎止血的死亡率。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将院前急救中的8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有头皮裂伤的患者分为缝合止血组与包扎止血对照组各43例进行对照,比较两组死亡率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死亡人数分别为11例和18例,死亡率分别为22.91%和37.5%,两组死亡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头皮裂伤院前缝合止血比包扎止血,能明显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防治低氧血症在抢救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防治低氧血症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收治的27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资料,其中并发低氧血症77例。结果重型颅脑外伤并低氧血症组77例,恢复良好及中残33例(42.86%),重残资料及死亡44例(57.14%);重型颅脑外伤无低氧血症组199例,恢复良好及中残172例(86.43%),重残及死亡27例(13.5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并有低氧血症者预后明显差于无并发低氧血症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国初级创伤救治(PTC)原则运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中的意义。方法选取9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收治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院前急救与护理,观察组45例采用PTC原则方法进行院前急救与护理,比较两组急救与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55.6%(25/45)、病死率6.7%(3/45)、重残率15.6%(7/45)、中残率22.2%(10/45),对照组分别为33.3%(15/45)、22.2%(10/45)、33.3%(15/45)、11.1%(5/45),两组治愈率、病死率、重残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0、4.41、3.85,均/9〈0.05)。结论对于颅脑损伤患者采用PTC原则,实施更加规范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可为到达院内治疗创造有利条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交通伤在基层医院抢救、治疗现状,为现代创伤救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一2011年2月收治的128例重型颅脑交通伤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从接警出车至回院抢救平均时间为25.6min,开颅手术70例,保守治疗58例;出院或1个月GOS评分:恢复良好:39例(30.47%);中残:43例(33.60%);重残:19例(14.84%);植物生存:8例(6.25%);死亡:19例(14.84%)。结论基层医院重型颅脑伤救治能明显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早期绿色通道的建立及对病人进行手术或非手术规范治疗,有助于降低病人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2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救治经验。方法:对1科1999年3月至2001年3月收治的GCS≤8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8例重型颅脑损伤存活18例(64.3%),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12例,重残6例,死亡10例(35.7%)。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去大骨瓣减压,早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亚低温治疗,自体量子血疗法等措施,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107例院前急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所急救的10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过程及疗效。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与受伤程度、院前急救措施有密切联系。结论应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措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安全迅速转运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救治效果。方法对本院10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观察组:由本院急诊中心出车院前急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对照组:由边远基层卫生院转入路途1h以上患者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院前急救成功66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为94.2%;对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5例,院前急救成功28例,死亡7例,抢救成功率为80%,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较χ2=5.08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成活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防止并发症发生,保证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胡青娣 《中国当代医药》2014,(28):142-143,14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抢救的100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患者满意度、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GO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急诊室抢救时间,减少医疗费用,降低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亚低温冬眠疗法对重度脑挫裂伤患者的脑保护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53例重度脑挫裂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温组。其中亚低温组28例,入院后1~5h内行亚低温冬眠治疗,输液泵持续静脉点滴冬眠合剂,肛温控制在32~35℃,亚低温冬眠治疗3~7d,同时检测颈动脉和颈静脉血气、电解质、血糖及生命体征等指标。常温组25例除未行亚低温冬眠治疗外,其余综合治疗及监测方法同亚低温组。两组患者均于伤后3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判定疗效。结果:与常温组比较,亚低温组脑氧耗明显降低,高血糖情况显著下降,生命体征及电解质等无明显差异,无严重并发症,死残率明显降低,预后显著改善。结论:亚低温冬眠疗法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临床应用于重度脑挫裂伤救治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甘孜州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特点。方法对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甘孜州人民医院院前急救患者性别、年龄、病种、病情、死亡病种、急救半径、出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甘孜州人民医院院前急救患者416例,男女比例为2.04∶1,患者平均年龄39.8岁;416例患者中前20种现场急救与转运患者疾病谱前4位依次为创伤(206例,49.52%)、精神及神经系统疾病(37例,8.89%)、急性中毒(37例,8.89%)、昏迷待查(28例,6.73%);出诊高峰时间主要分布于夜间(18:00~〈9:00),占50.00%(208/416);出诊里程:8 km以内占59.86%(249/416),8 km以外占40.14%(167/416)。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提高甘孜州人民医院院前急救质量与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快捷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所设计的快捷护理路径表是否合理并进行改良。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3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例按快捷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作为研究组,同时以2013年4月-2013年9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例采取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总费用、GOS评分、肺部感染发生率、死亡率。结果研究组的抢救时间为(31.19±4.20)min、住院时间为(14.88±2.05)d、住院总费用为(12570.39±102.17)元、GOS评分为(4.20±0.41)分,对照组分别为(42.67±3.14)min、(22.73±3.26)d、(15329.32±113.48)元、(3.11±0.77)分,两组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0.00%,对照组为46.67%;肺部感染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死亡率为3.33%,对照组死亡率为1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05)。结论有效的快捷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急诊室抢救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少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陈云兵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64-1965
目的:了解高原山区儿童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方法:对2003年3月1日~2009年12月31日高原山区儿童院前急救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病情、死亡病种、急救半径、出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等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高原山区儿童院前急救患者89例中,男女比例为1.70:1,平均年龄6.72岁;院前急救的疾病谱前5位依次是创伤38例次(42.70%)、呼吸系统疾病合并抽搐27例次(30.34%)、高原反应7例次(7.87%)、神经系统疾病4例次(4.49%)、急性中毒4例次(4.49%);出诊高峰时间主要分布在18:00~9:00时间段;出诊里程:8公里以内占40.45%,8公里以外占59.55%,四个季度院前急救例次相差不多.结论:建立和完善高原山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是提高高原山区院前急救质量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要点。方法:对本中心2009年1月~2011年1月抢救并转送的89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出车速度,主要症状、生命体征变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以下简称GCS)、合并伤、院前急救措施、救治效果输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为小于44岁的年轻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院前通过气道维护、降颅压、控制出血、骨折固定,妥善搬运和抗休克等,将患者转送至有条件的医院接受治疗,病情平稳31.5%、病情好转50.6%、病情恶化15.7%、途中死亡2.2%。结论: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早期稳定病情、缓解症状、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开展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救治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将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治疗以及疗效。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住院时间最长111d,最短8d,平均26.42d。按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分级,行开颅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出院时,良好52例,占74.29%;中度残疾10例,占14.29%;重度残疾4例,占5.71%;植物状态1例,占1.43%;死亡3例,占4.29%。未行开颅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出院时,良好44例,占88.00%;中度残疾6例,占12.00%,无重度残疾、植物状态和死亡病例。结论:在处理颅脑损伤时要密切注意和警惕多发伤的可能性。及时诊治是关键,并在诊断明确后及时纠正低血压和低血氧,根据病情合理安排手术治疗,适当使用脱水剂,从而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严重创伤救治模式,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方法从本院2007年2011年符合严重创伤诊断标准患者中随机抽样100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2011年符合严重创伤诊断标准患者中随机抽样100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2013年本院严重创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比较和分析两组的救治结果。结果研究组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间、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20%,MODS发生率降低18%,致残率降低15%,病死率降低16%,抢救成功率提高16%。结论基层医院实行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一体化和院内救治多学科一体化,应用创伤控制技术(DCS)及早期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EGDT)理论,形成程序化、规范化救治,可有效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杨勇  祝斐  黄新 《安徽医药》2014,18(4):665-668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行颅脑磁共振(MRI)和磁共振波谱(MRS)检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该院已安全行伤后早期的MRI和MRS检查的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头颅MRI检查对弥漫性轴突损伤检出率明显高于头颅CT检查(P<0.05);不同位置的中脑损伤患者,其预后有显著差异(P<0.05);半年后预后评分,GOS4~5分患者的NAA/Cr、NAA/Cho、Cho/Cr比值与l~3分患者的差异显著(P<0.05);Barthal评分>60分患者的NAA/Cr、NAA/Cho、Cho/Cr比值与41 ~60分和≤40分患者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MRI和MRS诊断能够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变的检出率,早期进行MRS检查有利于发现MRI显示与临床症状不符的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