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咽部冷刺激联合时间护理,观察脑出血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将110例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采用咽部冷刺激联合时间护理方案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55例)采用咽部冷刺激加常规康复护理。30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康复护理后与康复护理前相比较,患者的吞咽功能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咽部冷刺激联合时间护理方法对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的疗效优于常规护理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曾丽红  陈玉娇  林佩霞 《河北医药》2016,(24):3823-3825
目的:探讨诱导性咳嗽联合咽部冷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间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合并吞咽困难患者280例随机表法分组,对照组140例行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调整进食体位、针对性调节食物性状、空吞咽训练,并遵医嘱按时按量给予神经内科用药。观察组140例在此基础上加行诱导性咳嗽及咽部冷刺激训练。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的分级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较护理前吞咽功能改善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 =9.759,P<0.01),对照组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 =2.523, P <0.01),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吞咽功能改善更明显,2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 =6.925, P <0.01)。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78.6%,2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6, P <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7.1%,显著高于对照组68.6%,2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04, P <0.01)。结论联合应用诱导性咳嗽与咽部冷刺激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患者咽部神经灵敏性,提高吞咽功能,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解语汤配合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仪治疗脑血管病所致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脑血管病并发吞咽障碍者259例,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康复训练+中药治疗组;吞咽障碍治疗仪、吞咽障碍治疗仪+中药四组。观察4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3个疗程系统治疗后,治愈率明显提高。其中康复训练+中药组和吞咽障碍治疗仪组两组治疗效果相当,优于康复训练组。吞咽障碍治疗仪+中药组优于吞咽障碍治疗仪组和康复治疗+中药组。结论用补肾解语汤治疗吞咽障碍可以加强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和康复训练的作用,优于单独的康复训练和单纯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的治疗效果。中药补肾解语汤能明显促进脑血管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冷刺激吞咽训练+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康复组80例、对照组80例,康复组采用冷刺激吞咽训练+吞咽障碍治疗仪进行吞咽障碍治疗,对照组采用摄食训练、基础训练(口唇运动训练、面部肌肉训练、下颌运动训练).结果 康复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7.5%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2.96,P<0.01).结论 冷刺激吞咽训练+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极其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书秀  王琪  安晓蕾  杨志红  骆莉 《河北医药》2013,(23):3584-3585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与吞咽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73例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8例采用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35例采用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并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评分(8.0±1.9)分和(6.0±1.7)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4.4±1.6)分和(4.5±1.5)分,且观察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能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6.
颈部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颈部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在西药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VitalStim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单纯采用吞咽功能训练。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6.66%,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部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较单纯吞咽功能训练能较好提高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卒中后伴吞咽障碍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选穴位针刺方法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饮水测试结果。结果与结论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吞咽障碍治疗仪的疗效优于针刺(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方法120例脑梗死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洼田饮水实验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前洼田饮水实验分级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洼田饮水实验分级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洼田饮水实验分级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洼田饮水实验分级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及吞咽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8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34例患者行吞咽训练设作对照组,另外34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针灸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设作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吞咽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3.53%对比,观察组有效率更为理想,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根据吞咽功能量表评分进行评价,治疗前,两组吞咽功能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后、4周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及吞咽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吞咽治疗仪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卒中后延髓麻痹咽期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咽期吞咽障碍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仪组、肠内营养组及联合治疗组。各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及鼻饲营养师指导下配制的匀浆流质饮食,治疗仪组患者同时辅以吞咽治疗仪治疗,肠内营养组患者则以肠内营养制剂瑞高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则同时辅以吞咽治疗仪及肠内营制剂瑞高联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反复唾液吞咽测试及饮水试验评价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除对照组患者以外,其他各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各组患者吞咽功能疗效顺序如下:联合治疗组〉治疗仪组〉肠内营养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吞咽治疗仪联合肠内营养治疗脑卒中后延髓麻痹所导致的吞咽障碍具有协同效应,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法配合针刺及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手法、针刺通以直流电、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吞咽功能改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法配合针刺及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陈奕菲 《河北医药》2014,(4):519-521
目的:探讨吞咽言语治疗仪联合多种康复治疗对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脑卒中并有吞咽困难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障碍评定。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药物治疗,进食时床头抬高30度。治疗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采用吞咽治疗仪及吞咽功能训练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疗。分别随诊饮水试验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入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洼田饮水试验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两者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可大大缩短住院时间( P <0.01)。3个月随诊2组间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亚组比较治疗组假性球麻痹治疗后效果优于真性球麻痹( P <0.01)。结论对早期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减少肺炎发生,缩短入院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吞咽康复治疗仪对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伴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前者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吞咽康复仪吞咽功能治疗,40d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各项营养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显著降低吸人性肺炎发生率。结论帕金森综合征并发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治疗仪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5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综合康复组采用吞咽功能训练、吞咽言语治疗仪及高压氧等联合治疗;康复训练组采用单纯吞咽功能训练。结果治疗4周后综合康复组较康复训练组在吞咽功能改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可明显促进脑卒中后吞咽能力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吞咽治疗仪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同质化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吞咽治疗仪治疗。康复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用洼田俊夫饮水试验[1,2]评定吞咽功能。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吞咽治疗仪可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吞咽治疗仪结合康复训练的早期介入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纳入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84例,随机编号分入两组,对照组采用吞咽治疗仪;联合组采用吞咽治疗仪结合康复训练的早期介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自理能力.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80.95%低于联合组的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应用电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同时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45例保守治疗,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14d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饮水测试结果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电针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疗效显著优越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220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神经肌肉电刺激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临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针刺辅助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干损伤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脑干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事件。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vs77.8%,P <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与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能够改善脑干损伤后吞咽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吞咽治疗仪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置胃管中的效果.方法 将5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安置胃管,试验组使用吞咽治疗仪辅助患者吞咽的情况下安置胃管.比较2组安置胃管一次成功率及恶心呛咳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插管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恶心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使用吞咽治疗仪辅助患者吞咽的情况下安置胃管,患者一次成功率高、恶心呛咳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