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临床路径的理念对急诊PCI术前护理采用流程管理的效果,更好地为AMI患者提供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1年3月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4月-2013年1月的50例患者作为流程管理组。对照组患者按急诊PCI术前护理常规进行准备,流程管理组按制定的急诊PCI术前护理流程操作,以患者从急诊室到达导管室时间、并发心血管不良事件、住院时间为观察指标,设计观察记录表。结果流程管理组从急诊至介入室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程管理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程管理组心血管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PCI患者采用术前护理流程,有效缩短了患者到达急诊室后送入介入室的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抢救的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抢救的患者200例,作为为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对比两组抢救情况。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实施全程护理,可有效提升抢救效率及成功率,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未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护理的110例急救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护理的110例急救患者为观察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医患满意度等方面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4.55%,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1.82%,数据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医师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并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急诊室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化后的急诊措施对患者进行抢救,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进出急诊室时间、术后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缩短抢救患者所使用的时间,抢救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急诊护理流程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急诊护理流程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护理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流程。比较两组的抢救效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家属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能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率,改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7,(16):159-162
目的对比分析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后我院急诊科收治抢救的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前我院急诊科收治抢救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记录并统计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至接诊到收入住院各急诊阶段所花费的时间,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经过优化护理程序以后,在急救各阶段所花费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48例患者显效,22例患者好转,有效率82.35%,对照组有19例患者显效,有28例患者好转,有效率60.2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81例患者对急救护理满意,满意率95.29%,对照组有63例患者对急救护理满意,满意率80.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抢救中,对急救流程进行必要的优化,可以有效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有效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7.
李娟 《中国医药指南》2014,(27):339-340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急诊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未采取急诊快捷护理流程,仅采取常规护理流程期间)急诊科收治的11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从接诊到明确诊断的时间、采取专科治疗的时间、致残率及致死率。结果研究组从接诊到明确诊断、采取专科治疗所用的平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致残率、致死率分别为15.00%、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48%、13.79%,P<0.05。结论快捷急救护理流程可以有效提升救治效率,为患者进一步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抢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急诊治疗的采用传统急救护理流程的3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同时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急诊治疗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3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对比两组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急救成功率和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急救成功率和家属满意率分别为97.22%、94.44%高于对照组的83.33%、77.78%;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对急性STEMI患者的抢救过程中,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提高急救成功率和家属满意率,缩短急救和住院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级式急诊护理模式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分级式急诊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病情救治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病情判断正确率97.22%、抢救成功率100.00%,均较对照组80.56%、88.89%高(P <0.05);观察组患者候诊时间、治疗等候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患者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 <0.05)。结论分级式急诊护理模式可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抢救成功率,也能提高救治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过程中,优化抢救过程中的急诊护理流程,分析取得的抢救效果。方法从2011~2012年这两年间入院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各抽取100例患者。2011年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我院在2012年优化了急诊的护理流程,所以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急诊护理程序,而观察组则采用的是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抢救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时间,急诊球囊的扩张时间比对照组要短,观察组住院期间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率要比对照组的低(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后,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抢救时间缩短,使抢救成功率大大增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现场猝死患者的急救护理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对现场猝死患者抢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12月该院收治的现场猝死患者58例为观察组;另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该院收治的现场猝死患者116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急诊护理流程,根据医嘱进行急诊抢救护理工作。观察组按急救护理路径实施抢救。比较2组复苏成功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复苏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43.1%(25/58)高于对照组的22.4%(26/116),平均复苏时间为(12.8±3.2)min短于对照组的(18.9±3.6)min,并发症发生率为58.6%(34/58)低于对照组的72.4%(84/1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现场猝死患者,可为抢救患者赢得有效时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在心肌梗死抢救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时间2015年2月-2018年2月,按照1:1比例随机分组,包括常规组与优化组,每组45例患者。常规组患者按照急诊科常规护理流程进行干预,而优化组则加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时间指标、抢救成功率,并采取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率,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优化组患者在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候诊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上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而抢救成功率与家属对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心肌梗死抢救患者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处理不仅可以缩短诊疗时间与住院时间,而且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使得家属更满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评价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梗抢救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月在某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50例。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患者为观察组,接受急诊诊断护理措施的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分别以分诊、抢救及住院的时间,在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分发满意度调查问卷及打分评价。结果:对照组明显在分诊、抢救及住院时间上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86.47±7.34)显著低于观察组(92.31±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抢救急性心梗患者时,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于在减少抢救时间和护理质量的提高,从而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实施抢救。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急诊诊断时间、停留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急诊诊断时间、停留时间、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6/39),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40.63%(13/3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抢救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为2016年1月~12月实施常规护理流程的急诊患者60例,研究组为2017年1月~12月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期间的急诊患者60例,对比两组抢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抢救效率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抢救中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化创伤急救流程在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105例多发伤患者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救治;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的116例多发伤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优化创伤急救流程,比较两组在急诊的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1.38%与对照组的83.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诊抢救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优化创伤急救流程缩短了患者在急诊的抢救时间,为进一步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机,对减少伤残率及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并研究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选取160例患者,其中80例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实施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抢救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2016年以前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用常规护理方法抢救和治疗,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抢救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和患者家属对抢救过程中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预检分诊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心肌梗死症状缓解时间、抢救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项目记录不详实、缺乏分诊经验、病种知识不全面、处理流程缺陷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能够减少在各个抢救环节中浪费的时间,提高心肌梗死抢救效率,改进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应有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流程改进对胸痛中心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9例。在2021年2月实施AMI急救护理流程改进,将此前纳入的4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流程改进后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救护流程,观察组采用流程改进后的救护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抢救时间及患者对急救护理流程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首份心电图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建立静脉通路时间、CTnI化验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用上心梗一包药时间、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AMI急救护理流程改进后的护理方法能够明显缩短急救各个时间节点所用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抢救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急诊抢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急诊抢救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比对照组高(96.55%vs. 72.41%,P <0.05)。观察组总出血量比对照组低,接诊时间、急诊检查时间、术前抢救、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均P <0.05)。两组患者入院时体温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入院10 min、入院20 min体温均比对照组高(均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3.45%vs. 27.59%,P <0.05)。观察组应变能力、工作效率、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均P <0.05)。结论 急诊抢救护理干预可以缩短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时间,确保患者抢救成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质量,患者对护理内容也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级分区分诊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分级分区分诊管理措施,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比较两组急诊患者分诊准确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诊患者的分诊准确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急诊患者(P<0.05)。结论在急诊科中实行分级分区分诊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分诊的准确率,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