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冰封  秦侃  范鲁雁 《安徽医药》2012,16(7):1031-103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消化道肿瘤患者肠外营养支持并提供个体化全营养混合液(TNA)组方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行消化道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临床药师参与会诊并提供个体化TNA组方的干预组(23例)与临床药师未参与治疗的对照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 d及5 d的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与淋巴细胞计数(LYM)的测定值,以及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结果干预组术后5 d各营养学指标较术后d1有显著增加(P<0.05);干预组术前1 d各营养学指标较对照组术前1 d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5 d较对照组术后5 d有显著增加(P<0.05);干预组的住院时间(10.8±2.2)d显著低于对照组(14.9±2.4)d(P<0.05);干预组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消化道肿瘤患者肠外营养支持并提供药学服务,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全营养混合液处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蓉  崔洵 《中国药业》2001,10(2):44-45
对该院全营养混合液处方进行了分析,高产田安全、合理、有效应用全营养液,提高肠外营养水平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3.
韩月芬  毕月斋 《河北医药》2009,31(7):891-892
小儿尤其是早产儿、新生儿的营养需求与成人有着重要的不同之处,小儿除了要保证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外,还需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本文总结了我院2003-2007年小儿全营养混合液(TNA)临床护理工作中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支持,观察组在基础支持的同时加用Ala-Gln增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结果:术前,两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d,观察组TF、PAB、Alb、氮平衡、IgM、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支持的同时联合Ala-Gln加强治疗均可有效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预后,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全营养混合液(TotalNutrientAdmitures,TNAS)是肠外营养治疗中以脂肪作为能量来源的一种特殊制剂,现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虽然其有效性已得到临床的充分证实,但其安全性却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FDA就曾对TNAS中钙和磷的稳定性提出了安全性警告[1],另有许多关于TNAS稳定性、药物配伍性等问题的研究报道,而国内尚未见有关方面的详细数据和资料,这里仅就所能了解到的较新的有关文献作一概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TNAS是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电解质,微量元素,脂溶性及水溶性维生素等多种成份混合系统,其…  相似文献   

6.
7.
全营养混合液配制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子昀  仇学宏 《中国药房》2005,16(20):1591-1592
目的:为形成更为合理的全营养混合液(TNA)配制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针对TNA配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原因。结果与结论:改进TNA的组方模式,做到个体化用药;选择合适的剂型、规格,设计最佳的配制方法;由营养支持小组成员对TNA的质量进行控制和提供咨询;监测患者的状况,适时调整TNA的处方配比等,可提高TNA的质量,促进其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雪影 《河北医药》2002,24(3):191-191
经静脉输注肠外全营养混合液 (TotalNatuientAdmixture ,TNA)是目前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一种非常成功的方法 ,对危重病人及手术病人术后的康复、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有显著的效果。本文就TNA配制的安全管理作一总结 ,报告如下。1 对配制室护士的素质要求配制TNA要求严格的无菌操作 ,是护士在密闭的配制室内 ,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单独操作 ,因此 ,要求配制室护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感和慎独修养 ;必须有较强的无菌观念 ,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严格执行无菌管理制度 ;必须熟悉药物配伍禁忌 ,按…  相似文献   

9.
本文收集2003-2008年消化道肿瘤患者183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并比较分析2种方式在患者术后恢复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儿全营养混合液的药学服务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临床药学角度对小儿全营养混合液处方的合理设计、配制,并根据临床各项生化指标进行配方、调整、合理用药等各环节为病人提供全程药学服务实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全胃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3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全胃肠外营养组(TPN,31例)和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组(HHPN,32例)行肠外营养治疗。于术前1天、术后第1天和第8天分别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IgG、IgMI、gA)、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水平,比较两组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及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营养状况情况相仿。与TPN组比较,HHPN组术后第8天淋巴细胞计数I、gG、CD4、CD4/CD8和HLA-DR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术后感染性并发症低。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使用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和减少感染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消化系统癌症患者的生存状况,探讨各种因素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为消化系统癌症的防治和康复,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其生存率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收治的278例消化系统癌症晚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调查,计算其中位生存期、生存率以及与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等。结果全部因所患肿瘤死亡病例的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平均生存期为20.4个月。1年累计生存率为(0.478±0.031),5年累计生存率为(0.079±0.018)。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手术情况和疼痛出现的时间等因素对生存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发现、早确诊,有效的手术治疗和积极的综合干预是延长消化系统癌症患者生存时间的最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各30例。PN组术后行TPN支持;EN组术后第1天起经鼻饲管输注能全力。分别于术前及术后8 d测体重、血清蛋白质、Hb、免疫球蛋白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等。临床观察生命体征、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EN组术后8 d体重(60.5±5)kg,高于PN组的(58.8±3)kg(P<0.05);肛门排气时间EN组(62±10)h,较PN组(74±15)h显著缩短(P<0.05)。PN组术后CD+3、CD+4、CD+4/CD+8稍下降,而EN组术后CD+3、CD+4、CD+4/CD+8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变化。术后CD+4/CD+8EN组(1.4±0.3),高于PN组(1.2±0.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联合醛氢叶酸(LV)、5-氟脲嘧啶(5-FU)治疗晚期消化系统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7例晚期消化系统癌随机分成HCPT+LV+5-FU化疗组35例和单纯LV+5-FU化疗组32例,对其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与分析,所有病人均接受2个疗程以上的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PR)40.0%,对照组有效率15.6%,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毒性反应主要是消化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系统癌提高了疗效,不良反应并未增加,值得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肠外全营养混合液(TNA)对围手术期肝叶切除患者的疗效。方法33例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肠外TNA支持,术前营养支持(7.3±2.3)d,术后(10.4±2.4)d。观察患者营养指标、肝功能等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术前TNA支持5d后,各营养观察指标已有明显增加;肝功能的各项指标都有所改善;电解质情况较营养支持前变化不大;淋巴细胞有显著增加;各凝血指标变化不大;血糖及血尿素氮有所降低。术后第10天(术后营养支持第7天),患者的体重及上臂肌围已恢复到营养支持前的水平并略有增加;血红蛋白与血红细胞基本恢复正常,而白蛋白虽较营养支持前有所增加但仍低于正常;肝功能有较大改善;电解质情况较营养支持前变化不大(主要是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了纠正措施);淋巴细胞有显著的增加;各凝血指标有所下降;血糖及血尿素氮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0和24.2%。结论本实验TNA处中方含有薄芝糖肽、复合辅酶、甘露聚糖肽,有助于改善围手术期肝叶切除术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助于降低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阿片类药物在不同消化系统状况下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中的镇痛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根据原发肿瘤发病部位,分为消化系统源性组(46例)和非消化系统源性组(56例)。记录各组重度癌痛情况、癌痛控制状况、癌痛类型和日均消耗吗啡当量,2周后进行疼痛缓解度评价。结果消化系统源性组和非消化系统源性组止痛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8%、91.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躯体痛、大便超过3 d未排、芬太尼贴剂为主的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排便间隔≤3 d、排便间隔>3 d患者重度疼痛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便间隔≤3 d患者的疼痛控制总有效率高于排便间隔>3 d的患者(P<0.01),日均吗啡当量低于排便间隔>3 d的患者(P<0.01);两组排便间隔>3 d患者的重度疼痛比例、疼痛控制总有效率和日均吗啡当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系统源性、非消化系统源性的晚期癌症患者,采用阿片类药物或芬太尼透皮贴剂均可达到较好的癌痛控制效果,而消化系统源性患者更倾向于接受芬太尼贴剂作为主要维持用药,但对于排便间隔>3 d的患者镇痛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免疫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入院的SAP患者5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人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完全肠外营养;营养支持治疗前后测定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水平,观察两组的病死率、腹痛缓解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19^+比例明显增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腹痛缓解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P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甘燕青  刘伟 《肿瘤药学》2011,(6):544-546
目的观察肺癌术后肠内营养与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收治的肺癌术后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60例)以及胃肠外营养组(60例)。分别收集患者术前、手术后1天、7天血液样本,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以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术后1天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CD3、CD4、CD8以及NK细胞均呈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与术后1天比较,肠内营养组CD3、CE4、CD8、NK细胞以及CD19细胞均呈现升高,CD4/CD8比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IgA、IgM、IgG以及C3表达水平在术后第7天呈现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治疗对于肺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的恢复可以发挥积极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Programmed death ligand-2 (PD-L2) has been detected in various cancers. However, its prognostic value in digestive system cancers (DSCs) remains unclear. Accordingly, this meta-analysis investigated the prognostic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utility of PD-L2 in patients with DSCs.MethodsWe systematically searched PubMed, EMBASE, Web of Science, ClinicalTrials.gov., Scopus, and 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s for eligible studies up to April 30, 2020. The hazard ratio (HR), odds ratio (OR), and corresponding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of the outcomes were calculated.ResultsTwenty two studies with 4886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meta-analysis. The pooled results showed that PD-L2 over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poor overall survival (OS) (HR 1.470, 95% CI: 1.252–1.728, p < 0.001) and worse disease-free survival (DFS) (HR1.598, 95% CI: 1.398–1.826, p < 0.001). Subgroup analysis revealed that elevated PD-L2 was a significant prognostic indicator of worse O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R 1.703, 95% CI: 1.456–1.991, p < 0.001) and colorectal cancer (HR 3.811, 95% CI: 1.718–8.454, p = 0.001). Concerning clinicopathologic factors, PD-L2 overexpres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lymphatic metastasis (OR 1.394., 95% CI: 1.101–1.764, p = 0.006), tumor metastasis (OR 1.599, 95% CI: 1.072–2.383, p = 0.021), and the histopathological stage (OR 0.704, 95% CI: 0.566–0.875, p = 0.002).ConclusionPD-L2 overexpression in DSCs after surgery might predict a poor prognosis, especiall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colorectal cancer. Larger patient cohorts are needed to validate its prognostic rol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与全肠外营养(TPN)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76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术后患者按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分为EEN组和TPN组,EEN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法,TPN组采用全肠外营养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肝功能以及营养指标、血糖变化、胃肠道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第4dEEN组肝功能以及各项营养指标的恢复水平均远高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d内TPN组患者血糖波动水平较EEN组大,且波动值高于E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EEN组肛门排气时间远低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无一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术后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不仅能维持血糖平稳,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