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叶下珠复方联合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玲  张奉学 《陕西中医》1999,20(4):146-147
采用叶下珠复方(苦味叶下珠、三七等)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并与干扰素治疗30例对比观察,结果显示叶下珠复方联合干扰素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总有效率为92.5%。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叶下珠复方联合干扰素治疗组用HBeAg、HBV-DNA阴转率为53.0%、58.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表明,叶下珠复方与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改善临床症状及改善肝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叶下珠合剂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叶下珠合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0例,并与拉米夫定单用治疗60例随机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6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为92.5%,肝功能ALT、AST、A/C,SB的复常率分别为70.0%、80.5%、81.3和77.3%。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HBsAg、HBeAg、HBV-DNA阴转率为15.5%、55.8%、58.8%,与对照组比较(6.7%、36.0%、39.1%)有明显差异。结论:叶下珠合剂与拉米夫定联用能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叶下珠胶囊治疗36例慢性乙型肝炎并与澳灵治疗12例作对照。结果:叶下珠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灭澳灵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药物。  相似文献   

4.
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叶下珠胶囊治疗36例慢性乙型肝炎并与灭澳灵治疗12例作对照。结果叶下珠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灭澳灵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5.
叶下珠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常青  方宏勋 《新中医》1998,30(6):45-45,62
采用叶下珠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并与干扰素α1b治疗25例对照观察,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0.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下叶珠复方组HBeAg,HBV-DNA阴转率与干扰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肝功能ALT,A/G、SB的复常率均优于干扰素组(P〈0.05),提示叶下珠复方治疗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和改善肝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叶下珠片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83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纯使用拉米夫定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治疗效果方面两药联用在HBeAg和HBV-DNA转阴率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成本-效果分析上,两药联用在HBeAg转阴率方面的C/E较高;拉米夫定在ALT复常和HBV-DNA转阴方面C/E略有优势。结论:拉米夫定单独或联合叶下珠片治疗乙肝疗效对比和C/E分析显示,联合用药在整体评价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说明在使用拉米夫定抗HBV治疗的同时,阶段性联合叶下珠片治疗,可以增加慢性乙肝患者对拉米夫定的应答敏感性,以期降低耐药性和变异率,提高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达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之目标。  相似文献   

7.
收集了1999年以来有关干扰素联合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资料,认为干扰素联合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是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的首选药物,选择合适的病例是取得较好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参考国内外文献所介绍经验,对进入治疗观察队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定了严格的人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类2组,2组均予干扰素300 IU肌注,隔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拉米夫定100 mg,每日1次。2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肝功能复常率、HBsAg阴转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与干扰素联用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二者具有明显的协同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1b(赛若金)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表达特点,及其与干扰素α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7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以干扰素α-1b 500万IU深部皮下注射,每周3次,治疗5个月,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ELISA法动态监测治疗前后血清IFN-γ和IL-4水平。结果:较正常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FN-γ水平均低(P>0.05),IL-4水平显著性升高 (P<0.05);较治疗前,显效者5月后IFN-γ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3和5月后IL-4水平显著性下降(P<0.05)。赛若金总有效率66.6%,不良反应为一过性和可逆性,均未中止治疗。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表达与干扰素α的疗效密切相关,且以Th2类占优势,其可能与乙型肝炎慢性化有关。干扰素α为治疗乙型肝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叶下珠方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HBeAg阳性(邪毒未清、气阴亏虚、瘀血阻滞证)的疗效。方法采用叶下珠方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60例,并与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60例随机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患者ALT在12周复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6、52周复常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HBV-DNA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在12周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第26、52周时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治疗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叶下珠方与阿德福韦酯联用能提高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邪毒未清、气阴亏虚、瘀血阻滞证)的疗效,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单用拉米夫定、单用干扰素、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B组单用拉米夫定,C组单用干扰素,疗程均为1a,对比观察治疗后第3,6及12个月的疗效。结果A、B、C组第12个月时HBV—DNA阴转率分别为92%,84%,50%,HBeAg阴转率分别为64%,32%,40%,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36%,12%,3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虽可提高疗效,但无疗效叠加作用,故不推荐三者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3.
干扰素单独应用治疗慢性乙性肝炎疗效不理想,停药后复发率高。天晴复欣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例。现将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史桂花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5):70+72-70,72
目的:观察逍遥丸联合干扰素-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选择初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检查符合干扰素-a用药指征,治疗组给予逍遥丸联合干扰素-a,对照组单用干扰素-a,疗程均为48周。结果:治疗组可以较快改善症状、体征、肝脏炎症(P0.05)、降低病毒载量(P0.05)。结论:逍遥丸联合干扰素-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干扰素-a,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并可减轻干扰素-a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中药愈肝汤口服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对照组44例予干扰素-α2b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68.18%,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但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对治疗的依从性影响较大。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类流感综合征;一过性外周血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精神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他如间质性肾炎、心血管并发症等[1]。吴寿善教授为湖北中医药大学肝病科主任医师,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治疗慢性肝病方面有丰富经验,特别是对慢性乙型肝炎应用干扰素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有经验丰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原因。α-干扰素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最为有效的药物,但许多文献资料显示,干扰素的疗效尚不尽人意。如何正确地应用干扰素,使得干扰素的治疗更有效,更经济,以减少使用的盲目性,是每个临床医生必须面对的问题。我科从1994年2月~1997年10月,用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12例,发现治疗前血清ALT水平是影响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主要因素,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12例均为1994年2月~1997年10月的住院病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口服愈肝汤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对照组40例予干扰素α-2b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65.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愈肝汤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柴葛解肌汤加减预防干扰素流感样症状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用干扰素治疗疗效确切,已取得国际公认,但由于干扰素副反应多,费用高限制了使用。笔者用柴葛解肌汤预防干扰素流感样症状取得较好疗效,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肝康合剂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肝康合剂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病例,应用肝康合剂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与单独应用肝康合剂和单独应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总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肝功能、病毒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及两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和90.4%、8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肝功能复常方面,3组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阴转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两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肝康合剂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疗效,肝康合剂能明显提高干扰素的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