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镜下尼龙圈套扎加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道息肉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良性肿瘤,常用的内镜下治疗方法,有高频电凝切除、微波、激光等.但对直径≥2cm的粗蒂息肉镜下电切除易发生出血穿孔,风险较大,以往大多采用手术切除.我院采用内镜下尼龙圈套扎加高频电凝切除的方法,成功治疗了直径≥2cm粗蒂息肉31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金属夹结扎后高频电凝切除胃肠大息肉的临床效果,总结胃肠大息肉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本院收集的临床资料,设治疗组(高频电凝切除法)25例,观察组32例,进行对照性研究分析。结果治疗组25例患者均一次治愈,成功率100%,无一例发生术中及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本手术方法简便、安全、痛苦少、适用范围广,具有良好的预防术中和术后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璧倩  李肖 《现代保健》2014,(5):122-123
目的:探讨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内镜下发现的食道、胃、大肠息肉227例(共301颗息肉),应用圈套器圈套后通过高频电凝电切仪进行内镜下切除,并随访观察分析疗效。结果:本组电凝电切227例,共301颗息肉,其中仅1例(1颗息肉)残根血管断端大出血行外科手术治疗止血,余息肉均一次性切除,无1例发生迟发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高频电凝电切术在治疗消化道息肉方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大肠息肉是一种公认的癌前病变,一经发现应立即切除。我院2000年10月~2004年10月对有临床症状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847例,检出大肠息肉108例,其中除2例全结肠息肉外,均行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内镜下高频电切消化道息肉是近年来临床应用比较成熟的一项技术,我院自2006年引进了高频电切治疗仪,行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272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大肠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等,内镜下用高频电凝电切除息肉。结果:所有息肉全部切除,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大肠息肉效果显著,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96例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的上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在息肉消失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治疗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穿孔和出血症状。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我院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对146例大肠息肉进行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6,(2):139-140
目的分析经胃镜下高频电凝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40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经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局部注射无水酒精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消化道息肉经内镜下电凝电切治疗。对直径<0.5cm的息肉采用点凝法,直径在0.5cm~2.0cm带蒂息肉采用一次性切除法;对较大的息肉或分叶状息肉采用分次切除法;对扁平状息肉采用基底部注射生理盐水后切除法。结果:电凝电切常规一次成功,共摘除息肉93枚,术中仅1例出现即时性的出血,重复电凝后血止。术后1周复查内镜见局部溃疡形成,4周复查内镜局部基本愈合。结论: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安全,有效,痛苦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比较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活检钳息肉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岜山万杰医院收治的18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行冷活检钳息肉切除术治疗,试验组行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术后均随访2个月...  相似文献   

13.
14.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效果.方法:采用高频电切电凝经内镜切除消化道息肉56例.结果:共切除息肉65枚,60枚进行病理检查,所有病例均一次手术完成.结论:高频电切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消化内镜在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和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发挥着它的巨大作用,尤其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在监视器的直视下,操作者和助手以及其他工作人员都能进行各种操作,操作起来方便、安全、灵活,易于掌握且使各方面的操作者都能配合默契,目前内镜技术的应用在临床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肠息肉高频电凝切1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琳  陈新华 《职业与健康》2010,26(8):949-950
目的分析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9例238枚电子肠镜检查中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病理资料以及高频电刀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50~69岁大肠息肉发病率较高(82.94%),息肉好发部位为直肠,占34.11%,病理类型以炎性息肉(32.56%)、增生性息肉(31.78%)和腺瘤性息肉(27.13%)常见。除9例腺癌转外科继续治疗外余120例均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安全、疗效可靠,是治疗大肠息肉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7.
内镜下套扎治疗消化道息肉21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萍 《中国校医》2002,16(3):235-235
良性和恶性变息肉是消化道较为常见的疾病 ,其切除方法屡有报道。 1969年日本学者首先报道了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的方法[1] ,1971年常冈氏用高频电圈套法对癌变息肉进行了部分切除[2 ] 。近 3 0年来 ,有数种内镜下切除息肉的方法相继问世 ,如电热活检钳烧灼术、胃内冷冻技术、激光技术等。在我国 ,张志宏等[3 ] 率先用微波内镜技术开展了息肉切除项目。临床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均有确切的疗效 ,但设备价格昂贵 ,难以推广。因此 ,探索早期而又安全可靠的息肉诊断与治疗方法已为医学工作者所重视。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 1例来我院就诊的…  相似文献   

18.
高频电消化道息肉切除术(简称电切术),是将电流频率提高到300kHz以上,当电流通过息肉组织时产生热效应,使其凝固、坏死。笔者所在科室自2004年至2009年4月应用Fujinonb EVE W-88A电子胃镜及ERBEICC80高频电发生器治疗消化道息肉疗效显著,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痛肠镜在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万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肠息肉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肠镜下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试验组给予无痛肠镜下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息肉切除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结果两组息肉切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低于对照组的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肠镜应用于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消化道息肉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文献报道以结肠息肉最为常见,胃息肉次之,食管、十二指肠及小肠息肉相对少见。消化道息肉的治疗原则过去姑息治疗或作胃、结肠切除术,自内镜问世以来,尤其是电子胃镜的广泛采用,内镜下息肉切除已越来越为消化科医师掌握。本人收集了近两年来在我院行消化道息肉切除术的110例住院患者,对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