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史昌乾  张硕  廖威  朱江  赵岩 《武警医学》2012,23(12):1068-107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淋巴结内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晚期顽固性癌性腹痛的止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5例后腹膜广泛淋巴结肿大,并融合成团块状的晚期癌症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腹前壁穿刺行淋巴结内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滞术,记录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吗啡摄入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35例术后第2、4、8、12周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97.14%、91.18%、84.37%、73.33%,术后不同时间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2周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吗啡摄入量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晚期后腹膜广泛淋巴结肿大并融合成团块状的顽固性癌性腹痛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腹前壁途径淋巴结内腹腔神经丛阻滞疗法,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晚期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对常规止痛治疗无效的 3 6例晚期癌症 ,采用 2 2GChiba穿刺针 ,经脊柱侧后方入路 ,缓慢注入 95 %的无水乙醇约 3 0ml。止痛疗效观察采用视觉权衡评分法 (VAS)。结果  3 6例病人均注射治疗成功。术后48hVAS测定 ,疼痛完全缓解者 12例 ( 3 3 3 %) ,部分缓解者 16例 ( 4 4.4%) ,无效者 8例 ( 2 2 .2 %)。总缓解为 77.8%。结论 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晚期癌性疼痛疗效确切 ,安全 ,并发症少 ,是一种治疗晚期癌性疼痛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人淋巴结内腹腔神经从阻滞术对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融合,并侵犯、包裹腹腔神经丛的顽固性癌性腹痛的止痛效果.方法 104例晚期癌症患者,均有严重的上腹部疼痛、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并融合成团块状.采用过麻醉类止痛药治疗,效果均不佳.应用CT引导下穿入淋巴结内无水乙醇阻滞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即刻.2周,1、2、3和4个月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100%、100%、100%、98.0%、96.9%、92.6%.围手术期无严莺并发症,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对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融合成块,并侵犯、包裹腹腔神经丛的顽固性癌性腹痛患者,采用穿人淋巴结内阻滞疗法,可取得较好的止痛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四维CT引导经皮穿刺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腹腔恶性肿瘤伴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并侵犯、包裹腹腔神经丛的顽固性癌痛的止痛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48例晚期癌症患者,均有严重的上腹部束带样疼痛、经影像学证实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应用四维CT引导经皮穿刺对其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结果治疗后24 h,2周,1、2、3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100%、96%、94%、90%和83%,治愈率分别为67%、64%、58%、52%和50%。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恶性肿瘤伴有后腹膜淋巴结转移并侵犯、包裹腹腔神经丛的顽固性癌痛患者,采用四维CT引导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可取得较好的止痛治疗效果,穿刺过程中实时监控,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晚期癌痛患者的止痛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症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 70 %的晚期癌痛患者认为癌痛是主要症状[1] ,30 %的患者有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自 1997年我科对 6 2例晚期癌痛患者进行疼痛的治疗与护理 ,收到良好效果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 36例 ,女 2 6例 ;年龄 35~ 76岁 ,平均 5 5 .5岁 ,Ⅱ 级 43例 ,Ⅲ 级 19例。经止痛治疗及护理后 ,0级 38例 ,Ⅰ 级 19例 ,Ⅱ级 5例 ,有效率为 91.93%。2 护理体会2 .1 疼痛的评价2 .1.1 疼痛评估的方法 :常用数字分级法 (NRS) [1] ,用 0~ 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 ,0为无痛 ,10为最剧烈疼痛 ,让患者自己…  相似文献   

6.
穿入淋巴结内腹腔神经丛阻滞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入淋巴结内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融合,并侵犯,包裹腹腔神经丛的顽固性癌性腹痛的止痛效果。方法:93例晚期癌症患者,均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并融合成团块状,全部病例均有严重的上腹部疼痛,采用过麻醉类止痛药治疗,34例还接受过放射治疗,止痛效果均不佳,应用CT引导下穿入淋巴结内酒精阻滞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即刻,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100%,100%,100%,97.9%,92.5%,肿大淋巴结均有明显坏死。结论:对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融合成块,并侵犯,包裹腹腔神经丛的顽固性癌性腹痛患者,用传统的膈脚前阻滞疗法止痛效果有限,应采用穿入淋巴结内阻滞疗法,可取得较好的止痛及使肿大淋巴结缩小的双重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50%,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达60%~90%。据WHO统计,50%~80%的癌痛患者未得到有效的止痛治疗,遭受着疼痛的折磨。WHO的癌痛治疗专家委员会认为只要认真推行“三阶梯止痛疗法”,正确应用现有的镇痛药物,就可以解除大多数癌症病人的疼痛。WHO制定了2000年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技术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 27例胰腺癌患者,男22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62.7岁(43~82岁),其中胰头癌16例,胰体尾癌11例.病灶平均直径4.2 cm (2.9~6.5 cm).7例肝内单发转移,3例多发转移,20例腹腔干周围淋巴结肿大.85%(23/27)患者有持续性腰背部或腹部疼痛.经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且治疗前、后肝转移行动脉灌注化疗.患者术后1、2、3月行增强CT扫描,以后为每3个月1次,术后随访9~43个月.结果 本组27例病人手术均按计划顺利完成,无1例术中及术后出现胰漏、出血、脏器穿孔及感染等主要并发症.术后疼痛缓解率82.6%(19/23),局部有效率(CR+PR)81.5%(22/27),患者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48.1%,22.2%和3.7%.中位生存期15个月,平均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1个月.结论 CT导向下125I植入综合治疗胰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局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上腹部内脏的疼痛从腹腔神经丛经内脏神经到中枢神经。作者报导了注入局麻药或破坏神经的药物阻滞腹腔神经丛的止痛方法。依Seldinger法经股动脉插入7.2F导管至腹主动脉,导管内再插入小儿中隔针,导管前端在第十二胸椎至第一腰椎水平,将前端导向左侧壁或右后侧壁,然后将小儿中隔针的前端向左右脚后间隙,再经中隔针插入23号钢丝导针,直接穿刺腹主动脉壁,然后沿导针将中隔针亦穿过主动脉壁至脚后间隙,拔出钢丝导针后用10%的普鲁卡因2ml与8ml造影剂混合后进行试验性阻滞,为长时间维持止痛效果,可注入0.5%marcain10~20ml,然后拔针。用此法对6例癌引起的疼痛进行治疗,均获良好止痛效果。其中1例胰癌,3例肝细胞癌、2例转移性肝癌。作者指  相似文献   

10.
绝大多数癌痛晚期病人 ,将疼痛视为他们所经历最痛苦的症状之一。而慢性疼痛将直接影响他们的生存质量。所以癌痛处置是改善生存质量的首要问题。从 2 0 0 1年~ 2 0 0 2年开始对 14名癌痛患者临床应用止痛泵 ,有效的疼痛控制治疗 ,取得了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癌痛晚期疼痛较重的患者 14例 ,男性 10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3 -67岁 ,体重 42 -65kg。1.2 镇痛设备与方法 静脉留置套管针 ,连接三通管 ,接止痛泵。泵内加药 ,根据患者对药物的耐受程度酌情计算给药。吗啡注射液 3 5 -60ml,欧贝注射液 8ml,咪达…  相似文献   

1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2例临床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并发症、死亡率和远期效果。方法对30年施行的102例PD的手术并发症、死亡率和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组织学诊断包括:壶腹周围癌48例、胰头癌43例、胰头慢性炎症4例、胃癌和结肠癌胰腺转移各2例、十二指肠腺瘤、胰头部囊腺瘤和胰岛细胞瘤各1例。近15年胰头癌切除率增加。总手术死亡率9.9%。死因包括胰瘘3例和上消化道出血2例,术中大出血、术后腹腔内继发出血、呼吸衰竭、腹腔内感染和脑出血各1例。恶性肿瘤1~5年存活率分别为57%,38%,27%,19%和18%。结论出血和胰瘘是导致PD术后死亡的主要并发症。胰肠和胆肠吻合口的腔内引流是预防胆瘘和胰瘘的有效方法。为了增加肿瘤切除率,当有经验的外科医生也无法排除胰头肿大和梗阻性黄疸是肿瘤引起时,即使未获得病理学的支持,也应施行PD。  相似文献   

12.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 。其发生率目前国内报道为18.8% [2 ] ,日本报道为14~2 3%。我院1987年1月~2 0 0 2年12月经剖腹探查和病理证实的胰头癌、胰腺转移癌和壶腹部癌97例,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34例,均行外引流式空肠胰腺套入吻合法,仅发生胰瘘2例,发生率为5 88% ,临床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4例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最小2 2岁,最大71岁,平均4 9 7岁。全组病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黄疸,化验指标见下表。表1 术前血清胆红素含量TB(μmol/L) >5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骨转移癌6 0 Co外照射止痛疗效与骨膦及性激素类药物止痛疗效的差异 ,寻求合理的临床止痛方案。方法  63例骨转移癌患者中 ,2 7例行6 0 Co外照射 ,2 2例以骨膦治疗 ,14例以性激素治疗。结果 疼痛有效缓解率 (CR +PR) ,6 0 Co组为 92 .5 %( 2 5 /2 7) ,骨膦组为81.8%( 18/2 2 ) ,性激素组为 71.4%( 10 /14 )。体力状况改善及疼痛控制时间相比 ,6 0 Co组和骨膦组及性激素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骨转移癌疼痛行6 0 Co照射比性激素及抑制性溶骨性药物 (骨膦 )止痛有效率高 ,可有效缓解晚期癌引起的疼痛 ,改善患者体力状况。  相似文献   

14.
【摘要】 腹痛是腹部肿瘤患者最常面临的也是最影响生活质量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癌痛三阶梯管理原则可解决大部分患者的癌痛问题,但该治疗原则下存在20%~30%治疗失败的顽固性癌痛患者。许多医师主张将针对该类患者的介入性疼痛管理作为癌痛管理的第四级阶梯。腹腔神经丛消融技术是其中的代表。然而,该技术在临床上并不普及,存在许多问题尚未达成共识,术后短期复发问题也亟待解决。近年来腹腔神经丛消融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对腹腔神经丛消融术的解剖原理、现有的化学消融及射频消融技术、有效性及安全性和术后复发的病理学基础做一综述。期望能有助于介入性疼痛管理方法在癌痛治疗中的推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胰腺、后腹膜及椎旁癌肿疼痛的介入止痛方法,以微创技术缓解晚期癌痛。方法对86例晚期癌症因原发或转移病变侵及后腹膜、纵隔和椎旁以及脊柱引起剧烈疼痛患者,应用介入微创技术经腰动脉、肋间动脉和其他肿瘤供养血管插管行化疗药物灌注治疗。随访术后病情变化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肿瘤生长得以抑制,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或减轻。应用数字分级及主诉分级两种评分法同时评估,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达90.7%和88.4%。结论腰、肋动脉化疗药物灌注能有效缓解因后腹膜、纵隔或椎旁以及脊柱病变引起的癌性疼痛,可作为临床可供选择的方法予以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胰、胆疾病患者血清GLS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胰、胆疾病患者血清GLS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胰、胆癌症与非癌患者GLS含量 ,然后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胰癌组GLS(973± 32 2mg/L)显著高于胰脏非癌组 (5 75± 2 18)和糖尿病组 (5 37± 87) ;胆道癌组GLS(90 8± 2 73)显著高于胆道非癌组 (5 2 1± 10 9)。该五组GLS阳性率 (>6 6 0mg/L)依次为 93.8%、2 6 .7%、4 .1%、85 .7%、9.3% ;胰、胆癌症组均显著高于非癌疾病组。结论 胰、胆癌症患者血清GLS显著增加 ;测定GLS对癌症诊断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C臂椎形束CT(CBCT)引导下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在上腹部顽固性癌痛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43例均有顽固性上腹痛晚期癌症患者,按患者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2例行CBCT引导下经皮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滞术,B组21例行常规CT(CCT)引导下经皮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滞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有效辐射剂量、止痛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 A组与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1±11) min 、(42±13) min,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CT 组的辐射剂量为(2.9±1.6) mSv,CCT 为(4.0±0.7) mSv,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周、1个月止痛有效率分别为100%、95.4%,100%、95.2%,两组止痛有效率无明显差别,两组并发症无明显差别。结论 CBCT引导下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术能有效治疗上腹部顽固性癌痛,能减少手术时间并降低辐射剂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溶骨性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25例33个椎体的溶骨性转移癌。在C型臂X光机透视导向下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后注入骨水泥(3~8)ml。记录患者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1月的疼痛视觉模拟划线得分(VAS)。观察止痛效果和并发症。结果:33个椎体皆一次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1月后疼痛缓解程度为:完全缓解(CR)者6例(6/25),部分缓解(PR)者16例(16/25),轻度缓解(MR)者2例,无效(NR)者1例,总有效率(CR PR)为88%(22/25)。患者术前与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1月的VAS的得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术后无1例椎体塌陷加重或发生新的骨折。除6例发生无症状的骨水泥渗漏外,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的溶骨性转移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癌痛严重降低了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WHO三阶梯止痛方案中,吗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硫酸吗啡控释片的有效性和耐受性作一评价。82例癌痛患者,平均56.3岁。均未用过吗啡类药物。其中骨转移25例,11例曾用焦磷酸盐类药物治疗,疼痛不缓解。初始剂量10~30mg,1次/12h。增加剂量按30mg递增直至疼痛缓解。疼痛减轻需减量时按50%剂量递减。进食困难者纳肛给药。应用0~10数字疼痛强度分级法进行疼痛分级并判定疗效。轻度疼痛14例(17.1%),中度42例(51.2%),重度26例(31.7%)。…  相似文献   

2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6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总结本院 2 4年累计施行 3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对 1975年~ 1999年该院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 36例胰腺和壶腹周围肿瘤的资料分析和随访 ,确定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和生存率。结果 组织学诊断包括 :壶腹周围癌 16例、胰头癌 14例 ,胃癌 1例 ,胰头慢性炎症 2例 ,十二指肠腺瘤、胰头部囊腺瘤和胰岛细胞瘤各 1例。围手术期死亡均发生在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初期。近年胰头癌切除率增加 ,但恶性肿瘤 1~ 5年存活率仅分别为 5 8% ,32 % ,19 % ,16 %和 3 %。 6例 (17% )发生术后胃肠道出血 ,已成为该手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结论 吻合口附近肠腔的引流减压是预防胆瘘和胰瘘的有效方法。为增加肿瘤切除率 ,当一个有经验的外科医师无法排出胰头和壶腹周围肿瘤时 ,即使未获得病理学的支持 ,也应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