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篇脉证辨治第一章时病脉证辨治时病,指感染四时六气而引起的疾病,亦名时气病。《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时气候》曰:“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故又称”时行  相似文献   

2.
时病是指发生在四时的外感病,正如雷少逸《时病论》所说,时病者,乃感四时六气为病之证也。时病发热多处在四时外感热病的早中期阶段,此时如能及时把握时机,正确辨证用药,则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祛邪退热、保全正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 其他四时温病概要吴鞠通《湿病条辨·上焦篇》对其他“四时温病”的概念,有简明论述。曰:“湿热者,春末夏初,阳气弛张,温盛为热也。……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秋燥者,秋令燥烈之气也。” 1.“暑温”的概念:暑温为暑季多种热  相似文献   

4.
<正>原文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不冰雪,而人有壮热为病者,此则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也。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一名时行伤寒。此是节后有寒伤于人,非触冒之过也。若三月、四月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  相似文献   

5.
流感以疫疠之气(戾气)为关键病因,戾气"为病颇重""如有厉鬼之气","凡时气病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春应温而反大寒,夏应热而反大凉……,得非其时之气,长幼之病相似,以为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强弱是发病基础;"疫之所兴,或沟渠不泄,蓄其秽恶,熏蒸而成者,或地多死气,郁发而成者",与气候、居处等亦有密切关系。湿邪在流感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夫湿乃重浊之邪,其伤人也最广""湿盛则濡泻""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提示肌肉酸痛亦属湿邪伤脾的症状;湿和疫毒互结是流感发病中心环节。预防流感暴发"治未病"显得更为重要,应积极采取预防保健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中医学角度探讨非典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医对“非典”的认识依据非典的传播规律、发病和症状特征 ,中医认为SARS属温病范畴 ,古人称此类疾病为瘟疫、戾气。《内经》云说 :“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 ,“丑未之岁 ,二之气 ,温厉大行 ,远近咸若”。明·吴有性《温疫论·原病》载 :“夫寒热温凉 ,为四时之常。因风雨阴晴 ,稍为损益 ,假令热必多晴 ,春寒因多雨 ,亦天地之常事 ,未必致疫也。伤寒与中暑 ,感天地之常气。疫者 ,感天地之厉气。在岁运有多少 ,在方隅有轻重 ,在四时有盛衰 ,此气之来 ,无老少强弱 ,触之者即病。”指出温疫致病 ,传染性极强 ,不论年龄 ,不分强弱 ,互相染…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流行性感冒182例疗效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流行性感冒,在祖国医学文献上,虽无此名,但类似症状的记载,早散见在历代各家著说中,如公元六百多年前的巢氏病源,其中时气候曰:“时行病者,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冷,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故一岁之中,病无少长,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这里所说的时气,是指今天的流行性传染病,是属于时气之一,且好发于春秋之间,似与今日流行性感冒的具有流行特性和流行季节相同。清代吴鞠通氏在总结寒疫的症候群时说:“……究其病状,憎寒壮热,头痛,骨节烦痛、虽发热而不甚渴,时行则巷里之中,病具相类,若疫使然,非若温病之不甚头痛骨痛而渴甚,故名寒疫耳。”这些症状群的描  相似文献   

8.
凡因气候变化而影响身体发生病变的疾病,统称外感病,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均为发病之诱因。者之风,夏之热,长夏之暑湿,秋之燥,冬之寒,本力四时之正气。太过不及皆能使人生病,故内经有冬仿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必餮泄,夏伤于暑,秋必  相似文献   

9.
《时病论》创新点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病论》是一部论述时令之病的的专书,为清末著名江南温病学家雷少逸所著。此书以《素问》八句经旨“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痃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为纲,分四时立论为目,一改中医古籍繁冗复杂的特点,体例简洁独特,逻辑严密;对外感病的辨证提出多层次、多方法的知时论证,按时分病,共列四时之病七十二种,自拟治法六十种;提出以法统方,拟用诸方皆以法名之,杜绝用某方治某病;按四时五运六气治时病,不拘寒温之分,寒温合论,寒温并用,克服了历来寒温对立之局限,构建了全新的中医外感病分类治疗体系。  相似文献   

10.
《时病论》是晚清浙江名医雷丰的代表作,雷丰治疗时病强调"必按四时五运六气而分治之",然而后世医家对其研究多重四时而轻运气。笔者今从运气角度分析雷丰治疗"时行疫疟""秋湿时令忽患暴中"两则医案,发现雷丰临证能够依据天人相应的理论,将时令节气、五运六气、当地气候及患者体质、症象、脉象等相互参照,审天时、察地理、观人体、度病势,理法详实,方药灵活,这种不忽于细、必谨于微、知常达变的思想值得后学效法。  相似文献   

11.
《素问一热论篇》曰:“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温蕴也,天无热令,人有热病,非其时也.其病或从冬伤于寒,寒蕴化热而来,故谓之温。若夏至以后,天之气热,地之气湿.湿热变蒸.则成暑热,暑时行之疾也。设或夏伤于暑,藏而未发,及秋感邪,外引内动,则成伏暑,较之夏日即病之暑症,尤为缠绵难治,故江南时师有”如油^面,能伏半年”之说、(程补:大凡缠绵之症.多属湿重,时日延久,觅症可数天无甚变化。所谓”缠绵时期’是也。热重则不然,其变化极速,甚至二三日中变症蜂起,应付不及,所谓“剧变时期”  相似文献   

12.
<正> 《时病论》为清末医家雷丰所撰。是书对四时外感病,特别是温病颇多阐发,很切临床实用。本文就其温热观,探讨如下: 一、注重时令节气《时病论》以四时为主线,阐述了不同季节外感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和证治特点。一年有春、夏、秋、冬四时的更迭,四季又各有主气,感受不同的时气,可引起不同的疾病,故外感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就温病而言,春之温病,虽有新感、伏气之分,均是由于感受时气而发。夏之温病,多因感受暑邪引起,但感邪  相似文献   

13.
一、散寒之法因时异用药分四时,《内经》早有“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之诫,雷氏则具体提出了“在春令辛温不宜过剂,在冬令辛热亦可施之”(《时病论·卷二·风寒》)的治疗大法。治体实邪盛的伤寒患者,用麻黄汤辛温峻汗;治春温、风寒症,则用辛温解表法,方中以葱、豉“代麻黄,通治寒伤于表”(《时病论·卷一·风温》),防风、桔梗祛表寒;而治病邪轻浅的冒风症,仅用微辛轻解法,方中薄荷、紫苏用梗而不用叶,取其微辛力薄之意。盖温热  相似文献   

14.
暑温(附:中暑)定义夏令感受暑热之邪、而病偏于热者,谓之“暑温”。以发病急、演变速、起病即现气分大热为其临床特征。属即时而感的新感温病。病因、病机夏月暑热当令,气候炎热,若遇饥饱劳倦之时、或元气素亏之人,机体不耐盛暑火热之气,暑邪乘隙而入。盖暑性属火属热,最易伤及气分、消烁津液,故发病急骤,传变急速,开始时,亦可不现卫分症状而迳入气分。又因感受不同,临床上有兼寒、挟湿之异。辨证施治1.暑热在气:1)气热炽盛:主证有头  相似文献   

15.
2湿热辨证 刘焯等、张忠均认为手足口病是因为患儿心脾素有湿热内蕴,复感时行病毒所致。病因为时行病毒,病位在心脾二经,将本病分为湿热型、热重于湿型、湿重于热型3型。马元生等通过对2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认为本病是由于夏秋季节气候炎热,阴雨连绵湿热之气偏盛,再加上儿童时期饮食不节,脾胃未充,内湿由之而生,内外之邪相搏,湿热之气发于皮肤所致,属湿温范畴。  相似文献   

16.
(一) “新感”与“伏邪”概說 温病学说,在二千多年前内经中已有记载,如生气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热论篇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溫,后夏至日为病暑”等等。迨至明代汪石山依据晉代王叔和的“时行之气”和“感而即发”等理论,认为溫病有“新感”与“伏气”之别,如汪氏说:“苟但冬伤于寒,至春而发,不感異气,名曰温病,病稍轻;溫病未已,更遇温气,变为温毒,亦可名曰温病,病较重,  相似文献   

17.
伏气学说源于《内经》“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经王叔和阐发而成为温病理论的重要方面。王叔和在《伤寒例》中指出“:春气温和,夏天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而致,非时行之气也。”其后,伏气学说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不断总结,直至清代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1伏气的含义伏气即伏邪,吴又可首次明确提出伏邪。其《瘟疫论》下卷云“:凡…  相似文献   

18.
时病指的是春夏秋冬一般常见的急性发热性疾病,症状发冷发热,头痛身疼,古人统名之伤寒、热病,如《内经》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分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温病,有热病。”仲景本内、难诸书作《伤寒杂病论》,分六经辨证论治。历代中医皆本内、难、《伤寒杂病论》的方法以治四时热病。至金元时河间刘守真先生始提出伤寒与温病不  相似文献   

19.
周玲 《陕西中医》1989,10(8):373-373
<正> 人参性甘,微苦温,具大补元气、生津止渴、安神增智的功效,温病学派医家在四时温病和温疫中应用颇多,根据病邪性质的不同,病变发展阶段和病机的不同,通过用药缓急、用量大小、配伍差异,体现为扶正祛邪、固摄救脱、补养气阴三个方面,以下就其具体应用概括说明之。一、扶正祛邪温邪致病多来势急骤,发展迅速,兼之常病发于里,邪实未去而正气己虚者屡屡可见,配伍人参能扶正以助祛邪。1.扶正以助透邪;暑为火热之邪,其性酷烈,病多径入气分,初起即见白虎四大症,治当清暑泻热、透邪外达,脉芤者为津气已伤,宜于清热剂中合用益气生津之人参,冀透邪外达。温  相似文献   

20.
温病有新感和伏气的学说,古人以四时非常之气,刺激机体,一感即病者名曰新感,感而不病,病邪潜伏机体之内,遇机而发者名曰伏气。最初在内难及仲景书中,多以伤寒为新感,温病为伏气,以后通过历代名家临床实践,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