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君子汤对脾虚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观察四君子汤对脾虚患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脾虚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66例脾虚患分为四君子汤治疗组和六味地黄汤治疗组,采用免疫分析技术对脾虚患及其血浆IL-2,IL-2R,IL-4,IL-5,TNF-α,IgE,sICAM-1等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测定,用逆转录聚使边反应技术(RT-PCR)对外周淋巴细胞IL-4mRNA,IL-5mRNA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用斑点杂交法检测外周血CD2mRNA。结果 脾虚患IL-2,IL-4,IL-5,TNF-α,IgE 水平下降,sICAM-1和sIL-2R水平升高,外周淋巴细胞IL-4mRNA,IL-5mRNA和CD2mRNA弱表达,表现为免疫功能下降,经过四君子汤治疗,上述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四君子汤可通过益气健脾调节细胞因子的水平和功能。结论 四君子汤可通过益气健脾调节细胞因子的水平和功能。从而达到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VitD3对Th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无菌分离BALB/c小鼠细胞脾细胞,2.5μg/ml的ConA 加入刺激脾细胞,在不同时间段加入不同剂量的VitD3,72h后收集细胞,3H-TdR掺入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活性,RT-PCR方法检测参与Th细胞分化的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VitD3呈剂量依赖抑制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的活化,10-5mol/L的VitD3对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活化的抑抑制作用最强;该抑制作用与作用时间的长短呈相关性,ConA活化淋巴细胞24h后加入VitD3对淋巴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并且淋巴细胞的活化程度越低,VitD3对其抑制作用越强。VitD3可增强经ConA活化的淋巴细胞Th2型细胞因子(IL-4、IL-6)mRNA的表达水平,而Th1型细胞因子(IFN-γ、TNF-α)的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VitD3可抑制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但亦可增强Th2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测定老化对小鼠激活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3(Interleukin 3,IL-3)和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5月龄与37月龄小鼠相比较,后者IL-3活性下降79.3%,IL-3mRNA水平下降74%,二者IL-3mRNA水平高峰均位于Con A刺激培养后20h。Northern印迹分析证明,4月龄与27月龄小鼠IL-3mRNA的位置均无移动。用ConA刺激4组不同年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比较其IL-2和IL-3活性及其mRNA水平,证明二淋巴因子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的水平具有平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患者模式识别受体Dectin-1、炎性细胞因子及CD4+T淋巴细胞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120例AIDS患者根据是否合并PsM分为PsM组和非PsM组各60例,比较两组Dectin-1的平均荧光强度、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白细胞介素(IL)-2、IL-6、IL-12、IL-23水平.结果 PsM组的Dectin-1表达、CD4+T淋巴细胞计数、IL-2、IL-6、IL-12 和IL-23水平均低于非PsM组(P<0.05).结论 Dectin-1及其调节产生的炎症细胞因子、CD4+T水平下降可能是导致AIDS的患者对马尔尼菲青霉菌易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郭晓玲 《四川医学》2002,23(4):423-424
近年的研究表明 ,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被称为功能细胞因子 ,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 ,同时也是细胞因子网络中的必需成分之一。不少研究指出 ,IL - 6是骨吸收的主要调节者。成骨细胞可产生 IL- 6 ,在体内可促进骨吸收增强而导致骨质疏松。解放军空军福州医院采用多抗 -单抗夹心 ELISA法检测了 10 6名不同年龄健康者血浆和外周血淋巴细胞 IL- 6的产生能力 ,以研究 IL- 6在机体衰老过程中所起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 ,IL- 6诱生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这一研究结果使得人们对 IL - 6的进一步研究产生了极大兴趣。1  IL - 6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固本延衰方延缓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衰老的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皮下注射D-半乳糖造成衰老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的固本延衰方治疗,分别用放免法及流式法测定脾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及其受体水平。结果:衰老模型组IL-2及其受体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固本延衰方各剂量组IL-2及其受体水平明显高于衰老模型组(P<0.05,P<0.01)。结论:提示固本延衰方通过提高衰老机体淋巴细胞IL-2及其受体表达水平,从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7.
艾灸关元、足三里对衰老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关元、足三里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探求其廷缓衰老的可行性和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的衰老小鼠模型,在接受艾灸治疗6周后,测定血清白介素-2(IL-2)、血清白介素-6(IL-6)含量、淋巴细胞转化率、脾脏指数作比较。结果:与青年组相比衰老小鼠血清白介素-2(IL-2)水平、淋巴细胞转化率、脾脏指数明显升高、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而艾灸治疗后的衰老小鼠与模型组相比血清白介素-2(IL-2)水平、淋巴细胞转化率、脾脏指数明显升高、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提示:艾灸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衰老机体的免疫衰退或紊乱情况。增强免疫器官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从多个途径增强或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Th1、Th类细胞因子水平,探讨Ⅲ期与Ⅳ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93例首诊肺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3+T、CD4+T、CD8+T、NK、B细胞以及INF-γ、IL-2、TNF-α、IL-4、IL-6、IL-10水平。结果Ⅲ期与Ⅳ期肺癌患者淋巴细胞与细胞因子水平均无差异,且各指标与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无关(均P〉0.05)。结论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力低下,机体免疫系统失去自身调节能力,肿瘤的免疫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寿饮颗粒剂对衰老动物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模型大、小鼠各60只,按20只分组,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益寿饮小剂量组和益寿饮大剂量组。各组连续灌胃30d,停药后小鼠摘取眼球取肝素抗凝静脉血,大鼠自尾静脉取血,测IL-1α,IL-2,IL-6,RBC—C3bRR,RBC-ICR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大、小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IL-1α,IL-2,IL-6水平明显升高,RBC—C3bRR结合率明显升高,RBC—ICR结合率明显下降,CD3^+,CD4^+淋巴细胞的比值明显升高,CD8^+淋巴细胞的比值明显降低,各项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寿饮颗粒提高衰老动物模型T淋巴细胞增殖和产生白介素-1(IL—1)、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的能力,增强红细胞膜RBC—C3bRR活性及粘附IC的能力,影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的水平,影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活性及亚群细胞之间的比例,调节T细胞的免疫功能,改善机体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小鼠哮喘动物模型,检测在哮喘发病前后相关组织中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Ras-related C3 botulinum toxin substrate 1, Rac1)表达水平的变化,分析其和2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 2 innate lymphocytes, ILC2)相关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5、IL-13之间的相关性,以探讨Rac1在小鼠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卵蛋白(ovalbumin, OVA)诱发小鼠产生哮喘,采用免疫荧光法在蛋白表达水平检测Rac1的改变,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qRT-PCR)分析哮喘前后Rac1、IL-5、IL-13 mRNA水平变化。结果:在哮喘发病后,Rac1的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而ILC2相关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升高,且Rac1与IL-5、IL-13之间均呈明显负相关。结论:小鼠在哮喘发病后,Rac1呈低表达,同时刺激ILC2的活化,诱导IL-5和IL-13的表达,从而影响哮喘的免疫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对重症EV71感染相关手足口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根据病情将治疗组患儿分成3组,脑膜脑炎组(ME组)14例、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组(ANSD组)13例,肺水肿组(PE组)12例,均在入院12h内给予IVIG[lg/(kg ·d),2天]治疗.并设普通手足口病对照组(HFMD组)10例,给予一般治疗.比较治疗组患儿IVIG治疗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TNF-d、IL-2、IL-10、IL-13、IL-6以及INF-γ水平的变化,及各组间年龄、发热时间、血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结果 在IVIG使用前后,ME组患儿各细胞因子无明显改变,ANSD组患儿IL-13、IL-6明显下降(P<0.05),PE组患儿IL-10、IL-13、IL-6、INF-γ明显下降(P<0.05).各组之间比较,随着病情加重,血清中细胞因子IL-10、IL-6、IL-13浓度逐渐升高;血糖、白细胞计数同PE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外周血CD4/CD8比值、NK细胞比例PE组下降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G治疗可调节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功能,及时使用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生贫血(再障)小鼠骨髓淋巴细胞的Th1/Th2细胞亚群的漂移与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再障小鼠模型,取再障和正常组小鼠骨髓淋巴细胞,在终浓度为15 mg/L植物血凝素(PHA)条件下培养,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小鼠骨髓淋巴细胞培养上清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用RT-PCR技术检测小鼠骨髓淋巴细胞转录因子T-bet和GATA-3 mRNA表达强度.结果:再障小鼠IL-2、IFN-γ水平及转录因子T-bet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而IL-4、IL-10水平及GATA-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再障小鼠出现Th细胞向Th1亚群漂移现象,导致机体Th1细胞的优势应答状态,从而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造血干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而T-bet表达增强与GATA-3低表达可能是再障Th1优势分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外周血T淋巴细胞激活与哮喘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激活释放的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30例哮喘患者及20名健康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IL)-4、IL-5、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哮喘患者血清sIL-2R、IL-4、IL-5及TNF-α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sIL-2R、IL-4、IL-5和TNF-α浓度显著下降。结论:T淋巴细胞激活释放的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糖皮质激素抗气道炎症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减少细胞因子释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曹廷容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2):1690-1692,1695
目的:探讨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D3)、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及免疫球蛋白(IgE)水平与儿童应变性鼻炎(AR)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仪测定125例AR患儿、120例非应变性鼻炎(NAR)患儿及120例正常体检儿童(对照组)血清1,25D3水平,ELISA法测定三组外周血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及血清IgE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因素分析1,25D3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IgE的关系。将AR患儿随机分为糖皮质激素治疗组(A组)及联合维生素D治疗组(B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1,25D3、T淋巴细胞亚群及IgE水平变化。结果:AR组血清1,25D3、IL-2、IFN-γ明显低于NAR组及正常组,而IL-4、IL-10、IgE水平明显高于NAR组及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NAR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因素分析可知,1,25D3与IL-2、IFN-γ呈正相关,而与IL-4、IL-10、IgE水平呈负相关(P〈0.05)。B组患儿治疗后1,25D3、IL-2、IFN-γ高于A组,而IL-4、IL-10、IgE水平低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D3缺乏或不足与儿童应变性鼻炎具有密切的关系,其可能作用机制为1,25D3缺乏可导致机体Th1/Th2细胞因子分泌失衡,刺激IgE水平升高引起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15.
背景 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但抗病毒治疗对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影响如何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8月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病毒学应答结局〔完全病毒学应答(完全应答组)、未完全病毒学应答(未完全应答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白介素(IL)-17、转化生长因子(TGF)-β、IL-10、IL-23、IL-21〕。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IL-17、TGF-β、IL-10、IL-23、IL-2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7、TGF-β、IL-10、IL-23、IL-2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患者中79例(91.9%)出现完全病毒学应答,7例(8.1%)患者出现未完全病毒学应答。完全应答组和未完全应答组治疗前IL-17、TGF-β、IL-10、IL-23、IL-2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应答组和未完全应答组治疗后IL-17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IL-17水平与IL-10、IL-23水平呈正相关(P<0.05);TGF-β水平与IL-10水平呈负相关,与IL-21水平呈正相关(P<0.05);IL-10水平与IL-23水平呈正相关(P<0.05)。患者治疗后IL-17下降水平与IL-10、IL-23下降水平呈正相关(P<0.05);TGF-β下降水平与IL-10下降水平呈负相关,与IL-21下降水平呈正相关(P<0.05);IL-10下降水平与IL-23下降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进而有限度的控制肝脏疾病进展;TGF-β可能在这一系列细胞因子调控中发挥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桐  高岩  甄兰茹  叶丽娅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6):1374-1375
目的观察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状况,以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测定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h细胞亚群,PBMC培养上清中IL-2和IL-4的含量。结果两组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含量及CD4/CD8比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儿童Th1、Th2水平及Th1/Th2比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细胞因子IL-2和IL-4的含量间差别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Th1亚群与IL-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Th2亚群与IL-4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不仅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Th细胞亚群亦处于失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自身免疫性疾病。以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并出现多器官非感染性炎症为特征。T淋巴细胞尤其T辅助淋巴细胞通过分泌一些细胞因子促进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调节免疫应答,在SLE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故细胞因子网络的改变在SLE发病及病程的转归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我们采用ELISA法检测SLE患者血清IL-4及IL-10含量,以探讨SLE患者体内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状况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和CD16+CD56+百分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2、IL-4和IL-10水平。结果病例组患儿CD3+、CD4+、CD8+和CD16+CD56+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危重型病例组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16+CD56+百分比均低于重型病例组,且两组均低于普通病例组(P<0.05);危重型病例组CD19+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高于重型病例组,且两组均高于普通病例组和对照组(P<0.05),普通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各组患儿细胞因子IFN-γ、IL-2、IL-4和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危重型病例组IFN-γ、IL-2、IL-4和IL-10水平均高于重型组和普通病例组,且重型病例组高于普通组(P<0.01)。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16+CD56+百分比与病情呈负相关(r=-0.942、r=-0.953、r=-0.874、r=-0.953,P<0.01);CD19+、IFN-γ、IL-2、IL-4和IL-10水平与病情呈正相关(r=0.659、r=0.937、r=0.946、r=0.891、r=0.879,P<0.01)。结论 HFMD患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功能降低是HFMD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也是引起HFMD不同临床经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青年大鼠建立合适的老年阳虚证模型。方法选用3月龄SD健康大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亚急性衰老模型组与老年阳虚证模型组,每组10只。亚急性衰老模型组给予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25mg/kg,连续40d,之后于后肢肌肉注射25mg/kg生理盐水7d;老年阳虚证模型组给予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25mg/kg,连续40d,后再行后肢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25mg/kg,连续7d;青年对照组在颈背部皮下及后肢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7d。检测大鼠血清中IL-6、IL-2、cAMP、cGMP和CD4+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亚急性衰老组大鼠cGMP水平升高(P0.05),cAMP水平及cAMP/cGMP比值无明显变化(P0.05);而老年阳虚组大鼠cGMP明显升高(P0.01),cAMP水平及cAMP/cGMP比值明显降低(P0.01)。亚急性衰老组和老年阳虚组大鼠血清中IL-6含量均明显上升,IL-2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CD4+T淋巴细胞比率降低,CD8+T淋巴细胞比率升高,CD4+/CD8+比值下降(P0.01或P0.05)。与亚急性衰老组相比,老年阳虚组大鼠cAMP明显下降,cGMP明显上升,cAMP/cGMP比值下降(P0.01);血清中IL-6、IL-2含量以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率以和CD4+/CD8+比值较亚急性衰老组又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以D-半乳糖和氢化可的松诱导制作的老年阳虚证模型大鼠符合衰老及阳虚的表现,提示以此种方法制作老年阳虚证模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COPD患者血细胞因子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COPD加重期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6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当天检测血细胞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等指标,根据分级标准分为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COPD患者达到缓解期后再复查细胞因子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结果①IL-6、IL-8、TNF-α水平在加重期明显高于缓解期,IL-2、IL-10明显低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缓解期,IL-6、IL-8、TNF-α水平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IL-2、IL-10上升,仍低于对照组;只有IL-8、IL-10、TNF-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随着严重度分级级别的升高,血清IL-6、IL-8、TNF-α水平呈进行性上升,IL-10、IL-2水平呈进行性下降。③加重期,IL-2、IL-10分别与FEV 1%pre均呈正相关(P〈0.01);IL-6、IL-8、TNF-α分别与FEV 1%pre均呈负相关(P〈0.01)。缓解期,IL-8、TNF-α与FEV 1%pre仍呈负相关(P〈0.01);IL-10与FEV 1%pre仍呈正相关(P〈0.01)。结论①细胞因子参与COPD气道炎症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气道炎症的严重程度;②细胞因子与肺功能之间均存在相关性,说明它们参与了COPD气道阻塞的进程,反映了肺功能下降的严重程度;③细胞因子可能作为监测病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