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P-选择素、C-反应蛋白(CR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短期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分别测定70例ACS患者入院时外周血的P-选择素、CRP和cTnI水平。随诊1个月,终点为心脏事件。同时测定18例健康成人的P-选择素作对照。结果ACS组的P-选择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在70例ACS患者中P-选择素升高27例,CPR升高23例,cTnI升高38例。随诊期共发生心脏事件14例,各因子增高组的心脏事件率均较正常组高(均为P<0.05)。其与ACS预后关系的相对危险度分别是5.74、6.83和3.94(均为P<0.05)。阳性预测值分别是37%、34%和28%。这三种因子的联合试验对心脏事件的阳性预测值是42.9%。结论P-选择素与ACS发生有关;P-选择素、CRP和cTnI分别与ACS短期预后有关,可作为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联合检测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血清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近期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对42例健康人、38例稳定心绞痛(SAP)患者和52例UAP患者分别检测cTnT、hs—CRP,并对UAP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UAP组血清cTnT、hs—CRP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UAP组患者中,23例(44.2%)cTnT高于正常,20例(38.5%)hs—CRP高于正常,两者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cTnT和hs—CRP升高组明显高于cTnT和hs—CRP正常组,其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cTnT水平预测UAP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心脏事件的阴性预测值与hs—CRP有可比性,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阳性预测值cTnT高于hs—CRP,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cTnT和hs—CRP同时升高组,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cTnT或hs—CRP升高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TnT和hs—CRP测定可较敏感地反映微小心肌损伤.联合检测更可提高阳性预测值,对预测UAP的预后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E-选择素和P-选择素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ELISA方法测定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CRP、E-选择素和P-选择素血清水平。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CRP、E-选择素和P-选择素水平与恢复期、对照组的相比较显著升高(P〈0.01);大面积梗死组(A组)、中等面积梗死组(B组)比小面积梗死组(C组)3种检测指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CRP、E-选择素和P-选择素水平之间均有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清CRP、E-选择素和P-选择素水平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有价值的标志物。可作为脑卒中发病进程和病情轻重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肌钙蛋白I(troponin Ⅰ,cTnⅠ)异常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CHF患者60例。其中心功Ⅱ级、Ⅲ级、Ⅳ级各20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通过化学免疫荧光法定量测定血清CRP及cTnⅠ水平。结果CHF患者血CRP和cTn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衰越重,增高越明显。不同程度CHF患者,组间差异性显著(P〈0.01)。CHF纠正后,血CRP和cTnⅠ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HF患者血CRP和cTnⅠ变化与CHF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且CHF时,CRP和cTn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李锦祥  李月华 《临床荟萃》2009,24(4):307-309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P-选择素、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浓度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21例正常对照组体内的P-选择素、vWF含量,并分析有无冠状动脉事件发生者与P-选择素、vWF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P-选择素与vWF的相关关系。结果UA组P-选择素、vWF含量明显高于SA组,(13.11±4.13)μg/Lvs(10.92±3.16)μg/L,(159.1±45.4)%vs(136.3±43.8)%(均P〈0.05)和对照组(t0.21±3.38)μg/L,(124.5±36.9)%(均P〈0.05),而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冠状动脉事件发生者与无冠状动脉事件发生者比较,P-选择素(13.59±4.24)μg/L vs(11.23±3.67)μg/L和vWF(167.9±38.7)%vs(140.0±4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患者P-选择素水平与vWF水平成正相关(r=0.331,P〈0.05),有冠状动脉事件发生者二者亦呈正相关(r=0.397,P〈0.05)。结论血浆P-选择素、vWF水平可作为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指标之一,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及在预测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将6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6例,急性心肌梗塞组30例,采用乳酸凝集反应法测定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CS组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急性心肌梗塞组CRP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结论CRP水平升高与AC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预测ACS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olublelectin-likeoxidizedLDLreceptor-1,sLox-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ACS患者68例,按发病至采血时间间隔分为3h以内和3-6h两组,另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ACS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sLox-1、肌钙蛋白Ⅰ(cardiactroponinⅠ,cTnⅠ)、肌红蛋白(myobin,Myo)水平。对各指标单独及“sLox-1+cTnⅠ”和“Myo+cTnⅠ”联合检测诊断ACS的诊断性能进行评价。结果ACS患者在发病3h以内和发病3-6h的血清sLox-1、cTnⅠ和My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发病3h内血清sLox-1诊断ACS的曲线下面积为0.951,敏感性(82.8%)、特异性(95.0%)等诊断性能参数均优于cTnⅠ和Myo。发病3h以内及3-6”sLox-1+cTnⅠ”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1和0.971,且各诊断性能参数多优于“Myo+cTnⅠ”联合检测。结论血清sLox-1水平诊断发病早期ACS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cTnⅠ联合检测时可以发挥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测定心脏不停跳与心脏停跳手术两组患者的血浆肌钙蛋白(cTn—Ⅰ)值以及心肌活检.评价心脏不停跳手术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心脏病患者于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40例于低温心脏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各时相的cTn—Ⅰ值,以及心肌活检病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术前cTn—Ⅰ值和心肌活栓病理显示心肌超微结构差异无显著性(P〉0.05);转机后两组cTn—Ⅰ值均升高,对照组比实验组增高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心脏活检病理显示心肌超微结构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可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肌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临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ACS患者66例,测定症状发作后24h内BNP和CRP水平,随访住院7d、14d病死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心源性猝死、再次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继发性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在ACS患者中BNP阳性(67%)多于阴性,且与BNP阴性组相比,BNP阳性组中,TNT和CRP数值均居高(P〈0.01),LVD增大,LVEF降低(P〈0.01),病死率及MACE阳性组亦明显多于阴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NP(OR2.225,95%Ch 1.602~2.892)可独立预测ACS患者近期预后]。结论BNP和CRP能较好地对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预测近期病死率和MACE发生率,并且各参数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cWn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酸(UA)含量变化的测定,探讨阻止AMI的发生发展,达到抢救生命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监测76例AMI患者cTnⅠ、hs—CRP,UA水平。结果单纯AMI患者cTnⅠ、hs—CRP,U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合并二型糖尿病者(T2DM)hs-CRP,UA高于单纯AMI组(P〈0.05),而合并T2DM者心肌肌钙蛋白Ⅰ与单纯AMI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nⅠ、uA和hs-CRP与AM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cTnⅠ、hs-CRP和UA联合检测,有助于对AMI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肌钙蛋白(cTnⅠ)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临床预测价值。方法:1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根据肌钙蛋白Ⅰ(cTnⅠ)分cTnⅠ阳性组45例,阴性组75例。120例患者住院期间均行冠脉造影(CAG)。对比两组UA患者冠状动脉特点及近期(30 d)心脏事件发生及预后。结果:cTnI阳性组冠脉造影阳性率91.1%,三支病变发生率51.1%。均明显高于cTnⅠ阴性组。cTnⅠ水平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相关性。cTnⅠ阳性组30 d心脏事件发生率35.6%,亦明显高于cTnⅠ阴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cTnⅠ阳性的UA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愈后差。cTnⅠ水平越高,冠脉狭窄越重,短期心脏事件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异氟醚和氯胺酮对体外循环心瓣膜置换术患者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异氟醚组(Ⅰ组)10例,氯胺酮组(K组)10例,对照组(C组)10例。Ⅰ组在麻醉诱导后给予1.1%(1MAC)异氟醚吸入30min,K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和体外循环(CPB)开始时按2mg/kg静注氯胺酮两次,而C组不予吸入异氟醚和静注氯胺酮,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转流后20min(T1),主动脉开放30min(T2),停机后4小时(T3),停机后24小时(T4),抽取动脉血,测量白细胞介素(IL-6)、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P-选择素(P-selectin)、L-选择素(L-selectin)及cTnⅠ水平。结果:与T0比较,三组IL-6、ICAM-1、P-selectin、L—selectin、cTnⅠ在T2、T3、T4明显升高(P〈0.05),Ⅰ组、K组T2、T3、T4的IL-6、ICAM-1、P—seletin、L-seletin、cTnⅠ升高程度较C组低(P〈0.05)而Ⅰ组在各时间点的各项指标低于K组(P〈0.05)。结论:异氟醚和氯胺酮均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6和粘附分子ICAM-1、P-selectin、L-selectin的产生,平抑CPB引发的炎症反应,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异氟醚抑制的幅度较氯胺酮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2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住院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24h内分别测定血清尿酸、hs—CRP,出院3个月进行随访并行上述指标监测分析与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与对照组相比uA[(433±62.5)μmol/L与(298±47.6)mg/L,t=7.021,P〈0.05]及hs—CRP[(33.16±12.65)μmol/L与(8.59±2.35)mg/L,t=8.534,P〈0.01]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尿酸及hs.CRP含量与ACS相关并与再发心血管疾病相关(r=0.387,P〈0.01)。结论uA和hs—CRP含量升高是ACS的危险因素,可作为ACS患者治疗中的监测指标,亦具有早期预防和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床边快检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b)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以及二项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96例疑似ACS患者的血液标本,在不同时段,同时进行cTnⅠ和Mb的测定。结果:在确诊的87例AMI早期诊断中,cTnⅠ阳性出现滞后,3h内测定的阳性率为16.1%,显著低于Mb的阳性率(72.4%),P〈0.01;24h内测定cTnⅠ的阳性率为100%。结论:在急诊科床边快检cTnⅠ与Mb对AMI的早期诊断非常必要,可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ACS患者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测定80例ACS患者[其中AMI组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45例]和同期56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及血小板聚集率,并进行比较:P-选择素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聚集率采用四通道血小板聚集仪检测。结果:VAMI组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5.8±0.4)%、(5.7±0.3)%、(67±10)%,UA组相应为(5.6±0.3)%、(5.5±0.4)%、(55±10)%,对照纽相应为(2.6±0.3)%、(3.3±0.2)%、(46±8)%。AMI组和UA组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均为P〈0.01),而AMI组上述3项指标的水平均较UA组高(P〈0.05~0.01)。结论:ACS患者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较正常人高,对上述3项指标的检测有助于ACS类型的筛选,早期发现AMI,以便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陈士华 《检验医学》2009,24(7):539-54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P选择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临床确诊的ACS患者,15例稳定心绞痛(SA)和15名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P选择素及MMP-9水平。结果ACS患者外周血清P选择素、MMP-9水平均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1);ACS患者治疗后P选择素、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血清P选择素、MMP-9浓度升高与ACS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血清P选择素、MMP-9浓度升高可以作为ACS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RP(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ACS)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了97例ACS患者(30例稳定型心绞痛,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急性心肌梗塞)及42例健康对照组的hs—CRP水平,并分析治疗前后hs—CRP水平的差异。[结果]ACS患者中hs—CRP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SL(P〈0.01)。ACS各组hs—CRP水平在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升高,提示ACS患者可能存在炎症反应。检测hs—CRP对ACS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的变化,探讨PCI对ACS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ACS患者8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9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51例,分为介入组40例和药物组40例。测定治疗前后血浆BNP、CRP浓度。另设对照组40例,测定空腹血浆BNP、CRP水平。结果:介入组和药物组血浆BNP和CRP均高于对照组(P〈0.001);介入组、药物组治疗前BNP、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治疗后1周血浆BNP和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介入组术后24h血浆BNP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1周明显低于药物组(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CRP水平升高,可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PCI术后24h血浆BNP水平升高。可作为心肌缺血的监测指标。ACS患者治疗后血浆BNP和CRP水平明显下降,介入治疗后下降更明显,可作为疗效观察的重要参数.对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及药物治疗预后的差异。方法:对上述两种方法治愈出院的231例ACS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其中介入治疗组103例,药物治疗组128例。结果:患者出院1年后两组远期疗效比较,介入治疗组明显有效(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消失)81例,有效(临床症状减轻)13例,发生心脏事件9例,死亡1例,心脏事件发生率为8.7%;药物治疗组显著疗效48例,有效34例,发生心脏事件46例,死亡7例,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5.9%。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与药物治疗者比较,ACS患者在行介入治疗后,远期疗效明显增高,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表明ACS患者及早行介入治疗,可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纤溶活性变化。方法检测并比较47例ACS病人、41例稳定型心绞痛(SA)病人和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CRP、纤维蛋白原(FIB)、血脂、D-二聚体浓度,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及自细胞(WBC)总数。结果与SA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ACS组病人CRP、FIB、WBC、D-二聚体及PAI-1明显升高(F=6.027~2543.668,q=3.571~16.098,P〈0.05、0.01),tPA降低(F=4.138,q=3.043~3.913,P〈0.05);CRP与D-二聚体及PAI-1活性呈正相关(r=0.326、0.393,P〈0.05、0.01),与tPA活性呈负相关(r=-0.387,P%0.05)。结论ACS病人炎症标志物水平增高及纤溶活性降低,CRP水平升高与纤溶活性降低密切相关。炎症反应及纤溶活性降低在AC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