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国军 《药物与人》2014,(8):127-128
目的:分析联合用药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共76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克拉霉素以及甲硝唑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治疗4w,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7%(28/38);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1%(35/38),两组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在对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联合用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兰索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选择经胃镜仍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3例,随机分为兰索拉唑组(41例),每日给兰索拉唑30mg于 前1次服用;雷尼替丁组(42例),每次150mg,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4周为1疗程。结果表明,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达92.6%,而雷尼替丁为69.0%,提示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疗,半索拉唑优于雷尼替丁,并具有疗效好,治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曾少云 《医疗装备》2015,(16):83-84
目的:探讨分析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例酒精型消化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共出现4例不良反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对照组共出现12例不良反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8.6%,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康复新液联合胶体果胶铋兰索拉唑四联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78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取胶体果胶铋兰索拉唑四联治疗,观察组39例采取康复新液联合胶体果胶铋兰索拉唑四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6.9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5.13%)低于对照组(23.08%),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康复新液联合胶体果胶铋兰索拉唑四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中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8例,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其中44例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另外44例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治疗(观察组),对患者临床疗效、Hp清除率以及治疗后6个月随访复发率情况比较。结果: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7.73%,相比对照组79.5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清除情况观察,观察组Hp清除率95.45%(42/44)与对照组72.73%(32/4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复发率观察组与2.27%(1/44)与对照组25.00%(11/4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治疗中,在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用药基础上联合兰索拉唑,相比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与奥美拉唑联合用药,疗效更显著,且Hp清除率较高,复发率低,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胃苏颗粒结合兰索拉唑对活动性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胃溃疡患者,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联合胃苏颗粒.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溃疡底部的厚苔面积、溃疡周围再生的上皮面积以及幽门螺旋杆菌的数目下降的程度、有效率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50.结论:通过应用胃苏颗粒联合兰索拉唑能够提高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加快溃疡部位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采用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FD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肠溶片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0%(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0%(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张国锋  唐国文  曾盛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0):1562-1563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30例:对照组患者用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治疗组患者用兰索拉唑联合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治疗,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间HP根除率比较,治疗组93.3%,对照组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治疗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才宁  闫飞  李习 《中国保健》2008,16(15):683-684
目的:评价莫沙必利与兰索拉唑联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对48例胃溃疡患者应用莫沙必利联合兰索拉唑(观察组)同40例应用兰索拉唑治疗的患者(对照组)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治愈40例,有效4例,无效4例,治愈率83%,总有效率92%;对照组中治愈22例,有效5例,无效13例,治愈率55%,总有效率68%.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9,(3):327-328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采用兰索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 60例)和常规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 6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8.3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6.67%(P <0.05)。两组患者的头晕、腹泻、皮疹、肝肾功损伤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应用兰索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Hp感染诱导的十二指肠溃疡100例,均为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方案治疗(对照组,n=50)与采用兰索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方案治疗(观察组,n=50)效果、幽门螺杆菌转阴时间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Hp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针对临床收治的Hp相关十二指肠溃疡,应用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联合方案治疗,可显著增强临床效果,促进Hp转阴,缩短病程,且可降低复发事件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兰索拉唑、阿莫西林联合用药方案对幽门螺旋杆菌(Hp)所致十二指肠溃疡(DU)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确诊、治疗的70例DU患者(Hp检查均呈阳性),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服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对照组(35例,服用贝雷拉唑+阿莫西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随访复发情况、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疗程后,观察组的痊愈率、Hp根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随访1年期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痊愈病例的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兰索拉唑、阿莫西林联合疗法可有效根除Hp、降低溃疡复发率,对于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闫飞  才宁  李习 《中国保健》2008,16(15):636-637
目的评价莫沙必利与兰索拉唑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对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莫沙必利联合兰索拉唑(观察组)同55例应用兰索拉唑治疗的患者(对照组)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治愈51例,显效3例,无效6例,治愈率85%,总有效率90%;对照组中治愈33例,显效4例,无效18例,治愈率60%,总有效率67%.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范旭团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566-2567
目的 对应用兰索拉唑对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72例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6例.采用奥美拉唑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兰索拉唑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溃疡病情控制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兰索拉唑对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研究采用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0例患者,对照组:将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用生理盐水100ml溶解并稀释,经过稀释的药液滴注时间要大于30min,控制流速使得药品溶解、稀释后在4h内滴完,每隔12h给药1次,疗程为5d。实验组:采用注射用兰索拉唑用5ml注射用水完全溶解,再用生理盐水100ml进一步稀释,其他步骤和对照组相同。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实验组,止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在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疗效果。方法 4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基于奥美拉唑的三联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基于埃索美拉唑的三联治疗方法。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0.0%和75.0%,统计分析表明治疗组的根除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在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疗效果好,Hp根除多,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随机分为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LDQ、HA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LDQ、HA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兰索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7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运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率,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刘宪义 《现代养生》2014,(22):152-152
目的:对兰索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7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运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率,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将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天宝。治疗前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都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P<0.05),而观察组比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