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部HRCT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影像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资料,结合临床,总结胸部HRCT在百草枯中毒肺损伤中的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结果:13例中8例存活3周以上的患者,中毒早期(≤2 d)5例表现为过度通气、磨玻璃影。1例两下肺小片状实变。1例仅见双侧少量胸腔积液,2例无明显异常。中期(3d~21d)显示弥漫磨玻璃密度影分布7例,渗出病变6例,实变5例。肺气肿5例。纵隔积气1例。晚期(>3周)8例表现不同程度肺间质纤维化和肺小蜂窝改变,2例伴牵引性支气管扩张。5例死亡病例中早期即表现为渗出性病变和肺实变为主。结论:胸部HRCT检查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影像特征和进展分析有明显优势,在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价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诊断价值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胸部的影像学资料。评估CT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影像学特点。结果2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中23例存活3周以上, 5例与2周内死亡,依次将病例分成2组。第1组,叫规律观察组,按时间分成中毒早期(2d以内)、中期(3-14d),中后期(14d 以上)。早期CT表现以肺通气过度、毛玻璃密度为相对特征,占52.2%(12/23)。中期以广泛毛玻璃密度、肺间质改变、肺实性变和渗出性病变为主,占100%(23/23)。晚期病变呈迁延改变,转归决定影像特征.肺渗出实变、肺纤维化仍为主要影像征表现.第2组,以肺实变和渗出为主要表现,并提示预后差。CT检查具有病变发现早、提供影像信息多、表现相对特异的优势。结论CT检查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发现和进展分析具有明显优势,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RCT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影像学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胸部HR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1 d、1周、3周和6周的HRCT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毛玻璃密度影、肺实变、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气胸及皮下气肿。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在肺部有明确的影像学征象,其影像学表现与其病理改变相关,并且随中毒时间不同而变化,HRCT对观察该病的发展、演变、估计预后及确定治疗方案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百草枯中毒肺的MSCT(多层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征象及其与中毒时间的关系.方法 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不同时期分别行胸部MSCT检查,并对36例胸部MS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病例早期即2~5D肺内表现不明显或仅为肺纹理增多,随后肺内呈毛玻璃样改变;中期即5~14D出现肺纤维化,肺实变出现于出现于2周以内;晚期即2周后以肺纤维化及支气管扩张、肺小囊变为主,其中合并胸腔积液2例,并发纵隔气肿1例,出现心影增大1例.结论 百草枯中毒在肺部有明确的影像学征象,不同的影像表现与患者的预后有密切的关系.所以MSCT检查在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患者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百草枯中毒的胸部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诊断和评价百草枯中毒的肺部损伤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9例经口服致百草枯中毒患者不同时期的CT平片为研究对象。结果1d内绝大部分病例肺内表现不明显;2-7d内双肺内呈较大范围的密度普遍增高且密度均匀,即成毛玻璃样改变;8-14d内4例出现肺纤维化;肺实变均发生于2周内,2周后以肺纤维化及支气管扩张、肺小囊性变为主。其中胸腔积液2例,并发皮下气肿1例,出现心影增大1例。结论百草枯中毒以肺损伤为最为突出和严重的表现,不同的胸部CT表现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其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胸部CT检查在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辅助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价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CT对百草枯中毒肺损害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CT对百草枯中毒肺损害影像学改变及其演变过程.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少量组、中量组和大量组)在早期(<3 d)、中期(3~14 d)和后期(15 d)的胸部影像学资料,分析患者肺损害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依百草枯中毒患者肺部影像学表现其口服计量的大小和中毒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但肺问质改变是百草枯中毒的最终改变.结论 CT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发现和演变有诊断价值,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陈洪  曾浩  沈小程  胡纳 《西部医学》2015,(4):598-600,603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肺部CT表现与临床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观察48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肺部CT表现并测量肺损害范围。根据患者服药剂量分为:服药<20ml(小剂量组)、服药20~40ml(中等剂量组)、服药>40ml(大剂量组)。按中毒时间又可分为:早期组(1周内)、中期组(1~2周)、晚期组(>2周)。比较分析三组间患者肺部损伤程度与服药剂量、服药后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 48例患者肺部损伤的CT表现主要为:肺纹理增多、胸膜下线、肺过度通气、磨玻璃影、肺实变、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百草枯中毒早期肺部损伤CT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磨玻璃影;中、晚期肺部损伤CT主要表现为肺实变、纤维化。肺部损伤程度与服药剂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草枯中毒肺部损伤程度随着口服剂量的增加而加重,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CT表现对判断中毒程度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和判断愈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肺损害CT表现及演变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肺部CT表现、肺外合并症与中毒剂量、检查时间相关。剂量小时肺部损害程度轻,剂量大时肺部损害程度重;随检查时间不同出现以下CT改变:早期(≤7d),以肺周边分布为主的磨玻璃、实变影,同时伴肺过度通气;中期(7~14d),磨玻璃影、肺实变有逐渐吸收、范围缩小趋势;晚期(≥14d),以肺间质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结论:百草枯中毒时肺实质、肺间质均受累,早中期以肺实质损害为主要CT表现,晚期以肺间质损害为主要CT表现。CT扫描有助于观察肺损害的程度、演变,有助于显示肺外合并症,对判断预后、制订治疗方案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浆和肺组织匀浆中的IL-17A的动态变化,探讨大鼠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百草枯中毒模型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给予20 mg/kg百草枯或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性灌胃染毒,并在给药后7 d和14 d处死大鼠,观察其肺的病理变化。肺组织匀浆和血浆中IL-17A的含量。结果百草枯中毒后大鼠肺部病理切片表现为肺泡炎,肺纤维化等不同程度的肺损伤改变。血浆和组织匀浆中IL-17A在中毒后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明显升高,并随时间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百草枯中毒肺损伤中,IL-17A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健  陈平  宋芹霞  王安生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1):1901-1903
目的 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的多排螺旋CT(MSCT)表现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9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临床确诊的24例AIDS合并PCP患者的肺部MSCT表现,对包括所有病例图像的磨玻璃影、肺气囊、月弓征、肺间质改变以及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气胸等征象进行观察统计,总结病变形态、密度及分布范围等特征。 结果 24例AIDS合并PCP患者的MSCT图像中,18例(75.0%)表现为两肺大致对称的磨玻璃样病变,以两侧肺门旁及中、下肺野分布为主,其中7例(29.2%)伴有渗出性病变且相互融合成斑片状实变阴影,10例(41.7%)有间质性改变,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双肺胸膜下线条或网格状阴影、铺路石征及间质纤维化改变,6例(25.0%)肺气囊,4例(16.7%)“月弓征”,肺外表现包括气胸1例(4.2%),胸腔积液1例(4.2%),心包积液2例(8.4%),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2例(8.4%)。 结论 AIDS合并PCP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当AIDS患者出现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结合典型MSCT影像学表现可以考虑AIDS合并PCP诊断成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百草枯中毒进行性肺损害HRCT表现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5例百草枯中毒死亡病例的临床及进行性肺损害HRCT表现。结果 中毒早期(1~7 d)HRCT表现肺纹理增粗、紊乱、模糊,局部肺叶透光度减低,胸膜下见磨玻璃影及少许实变影。中毒中期(8~14 d)HRCT表现肺纹理进行性增粗、紊乱,磨玻璃影及实变影范围增大,气胸、纵膈及胸壁皮下气肿。中毒后期(≥15 d)HRCT表现肺实质性病变、肺间质性病变、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伴肝脾肾肿大。结论 百草枯中毒进行性肺损害HRCT表现与临床病情发展转归具有一致性,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以大黄为主的中药组方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 APP)肺损伤前后患者肺部CT的变化。方法选择92例APP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综合治疗及行血液灌流,中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待患者停止排绿色便后,口服百草枯中毒解毒方。根据服毒时间分为中毒急性期(1~7 d)、亚急性期(8~14 d)和慢性期(>14 d),观察两组患者各期肺部CT变化。结果各时期两组的肺部CT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期,中药治疗组肺部CT表现以肺纹理增强为主,其比例高于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以磨玻璃样改变为主,其比例高于中药治疗组;在亚急性期,中药治疗组肺部CT表现以磨玻璃样改变为主,其比例高于常规治疗组,而常规治疗组大多数患者已出现肺实质病变及肺间质病变,肺实质病变及肺间质病变的比例均高于中药治疗组;在慢性期,中药治疗组出现肺实质病变的比例高于常规治疗组,但肺间质病变的比例均低于常规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存活率为67.38%,高于常规治疗组的39.13%(P<0.05)。结论以大黄为主的中药组方治疗APP肺损伤患者可显著减轻肺损伤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KL-6(Krebs von den Lungen-6)粘糖蛋白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将雄性SD大鼠70只,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成百草枯中毒1、4、7、14、21、28 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将1 ml浓度为20%的百草枯水溶液用无菌等渗盐水稀释成100 ml,中毒组按18 mg/kg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给药,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排除因腹腔注射药物后不符合建模标准及死亡的大鼠,每组选取6只在染毒后1、4、7、14、21、28 d时间点进行处死,分别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纤维化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KL-6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KL-6的表达变化。 结果 正常对照组SD大鼠血清中KL-6含量较低约为11.42 ng/ml,中毒4、7、14、21 d组大鼠血清中KL-6蛋白水平逐渐升高并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8 d数值较21 d前下降,但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鼠肺组织1、4、7、14、21 d组中KL-6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28 d组数值较21 d组前下降,但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KL-6随着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的程度变化而变化,其可能参与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大鼠模型,观察不同阶段肺线粒体膜电位(JC-1染色)、调控线粒体自噬关键性蛋白PINK1、Parkin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变化,探讨线粒体自噬是否参与PQ中毒肺纤维化的发生。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模型组(n=36),模型组下设2 h、12 h、1 d、3 d、7 d和14 d共6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6只大鼠。使用20%PQ溶液50 mg/kg一次性灌胃大鼠建立PQ中毒模型。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红细胞ROS浓度;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PQ中毒后肺组织病理损害;JC-1染色检测肺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INK1、Parkin蛋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PQ中毒时间的延长,肺纤维化病理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Q组ROS荧光阳性强度率比值在中毒后2 h显著升高,中毒后12 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P<0.05),中毒后14 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Q组肺组织JC-1红绿荧光比均较对照组降低,Western blot提示随中毒时间延长,PINK1及Parkin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Q组肺组织JC-1红绿荧光比与PINK1及Parkin、肺纤维化病理评分均呈负相关(r=-0.890,P<0.01;r=-0.845,P<0.01;r=-0.794,P<0.01)。在PQ中毒12 h内,血红细胞ROS荧光强度阳性率与JC-1红绿荧光比呈负相关(r=-0.712,P<0.01),与PINK1及Parkin、肺纤维化病理评分呈正相关(r=0.571,P<0.01;r=0.484,P<0.01;r=0.602,P<0.05)。结论:PQ中毒导致大鼠产生了明显氧化应激,诱发了线粒体自噬。ROS的产生与线粒体自噬的发生密切相关,共同参与了PQ大鼠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侧卧位对百草枯中毒所致的肺损伤有无保护作用。方法对2007年至2009年收治的73例百草枯中毒病人强制侧卧位治疗(治疗组)与2007年以前收治的70例无体位要求的病人(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对比40例侧卧位肺损伤病人和自动体位36例肺损伤病人的治愈率、肺部好转情况以及单肺生存的情况。结果侧卧位治疗组合并肺损伤病人的治愈率及单肺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对百草枯中毒引起的肺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明显提高了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邢宏运  卞铁荣  邓宇 《四川医学》2017,38(8):888-890
目的研究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的SD大鼠的繁殖能力及其对仔鼠肺组织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36只雌雄各半的SD大鼠,正常组6雌6雄,实验组24只,雌雄各半。采用百草枯一次灌胃建立百草枯中毒动物模型,剂量50mg/kg,给药后观察其繁殖能力,及对子代肺组织的影响。实验组的一半于给药后d1、d3、d7、d14、d 28处死大鼠,进行肺组织HE及masson染色观察,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实验组另一半雌雄同笼饲养,雌鼠怀孕后分开喂养,同样方法仔鼠再行怀孕,分别对两代仔鼠的肺组织进行HE及masson染色检查。结果 HE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肺组织3天时已出现严重炎性反应,28d时观察肺组织呈现明显的纤维化改变;百草枯致肺纤维化的SD大鼠繁殖能力正常,随着繁衍代数的增加,仔鼠的肺纤维化消失,但肺部存在炎症且逐渐减轻。结论百草枯致肺纤维化的SD大鼠具有正常的繁殖能力,仔鼠肺组织基本正常,仅2代仔雌鼠肺组织存轻微炎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和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急性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7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分别于入院时、中毒后24 h、48 h和72 h采集静脉血2 ml,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SOD和NO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GF-β含量,并与正常健康查体者相对照,所有病人均行肺部高分辨CT检查.结果:78例百草枯中毒者经救治后存活15例,死亡63例,死亡率为80.77%.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SO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并于中毒后48 h降至最低(P<0.05),NO及TGF-β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NO水平于中毒后持续升高,并于48 h达高峰后缓慢下降(P <0.05);TGF-β1水平则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结论:百草枯中毒后肺损害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氧化还原性损伤及肺纤维化有关,检测SOD、NO及TGF-β1水平可作为评估百草枯中毒患者肺损害程度与判断预后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对肺癌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就诊的100例肺部占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比较不同肺部占位病变MSCT平扫CT值、增强峰值及强化增值,同时与病理学结果对照,分析MSCT增强扫描对肺癌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与病理学结果对照,MSCT平扫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9.0%、66.7%、68.0%,均显著低于增强扫描的91.4%、88.1%、9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炎性假瘤、肺结核球三组增强峰值、强化增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鳞癌、腺癌、小细胞癌CT净增强值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MSCT增强扫描对肺癌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且通过观察MSCT增强扫描影像特征可帮助与其他占位病变鉴别,以提高肺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