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于1997年1月至1998年4月共收治颅脑损伤27例,其中对7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实行责任制护理,根据病情的进展,围绕抢救、复苏、康复等环节,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护理重点和目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谈谈护理体会。互.临床资料本组27例中,女性9例,男性18例,小儿2例,年龄在10岁一41岁,治愈26例,死亡1例。2.护理体会2.1急性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急性期病情凶险危重,变化迅速,常用颅内压突然增高形成脑疲而死亡。在此期间,我们的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脉搏、血压、呼吸及体温的…  相似文献   

2.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以低氧症 ,肺顺应性降低为特征 ,肺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急性呼吸衰竭。随着对ARDS认识的不断加深 ,现已发现颅脑损伤亦与ARDS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1 ] 。现将我们收治的一组颅脑损伤并发ARDS 18例患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占同期我院收治颅脑损伤患者的 4% ,其中男 16例 ,女 2例 ,年龄 18~ 70岁 ,平均年龄 43岁。颅脑损伤原因 ,车祸 12例 ,坠落 3例 ,跌伤 2例 ,打击伤 1例 ,治愈 9例 ,死亡 7例 ,自动出院 2例。2 护理2 1 严密观察病情 颅脑损伤患者多是昏迷状态 ,要准确判断意…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在重症颅脑损伤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勤  胡海雷 《浙江医学》1999,21(7):408-409
重症顿脑损伤易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及时正确使用机械通气能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将我科1992~1998年期间应用机械通气抢救重症颅脑损伤呼吸衰竭62例的体会介绍于下。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本组共62例,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15~72岁,平均43岁。本组患者颅脑损伤程度分级(按1978年南京会议标准)为重型46例,特重型16例:GCS计分3~5分  相似文献   

4.
重症颅脑损伤病人因处于不同程度的昏迷状态,咳嗽和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鼻腔和口腔出血等,容易堵塞呼吸道。因此,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加强呼吸道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我院1990年~1998年收治的324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呼吸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男219例,女105例;年龄5~68岁。硬膜外血肿伴颅底骨折194冽,混合型血肿76例,脑挫伤伴脑干损伤54例.死亡64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06例,伤害伤54例,坠落伤41例,其他伤23例。2护理体会2.l病人采取侧卧闰,并每2~3小时翻身拍背一次,以利于呼吸道分测物的排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为临床抢救颅脑损伤患者提供参考,以期提高该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对45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增高的观察和护理,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以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本组45例患者35治愈出院,8例好转出院,2例放弃治疗。结论:密切观察颅内压的变化与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耿淑华 《吉林医学》2006,27(12):1499-1499
对颅脑损伤病人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瞳孔、意识障碍程度,头痛、呕吐的性质,肢体活动、肌紧张度的变化,应注意脑干损伤及颅内血肿的形成情况。我科1988年4月 ̄2006年4月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80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颅脑损伤患者808例,男604例,女204例。其中车祸致伤386例,跌伤251例,他伤(钝器伤、锐器伤)161例。重症颅脑损伤540例,早期发现脑疝并手术者540例。1.2护理要点:①生命体征的变化:伤后血压上升而脉搏、呼吸减慢,提示有颅内压力增高,脑疝形成的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血压低、脉搏细、弱、快,呼吸深…  相似文献   

7.
严重多发伤以病情变化快、误诊率高、并发症多、伤残死亡率高为特征。多发伤的救治已成为创伤外科救治中的重要课题。本文报道122例ISS评分≥16分严重多发伤的救治体会。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80例,女42例,年龄21~72岁,平均43.4岁。交通事故伤102例,高处坠落伤12例,凶器伤8例。胸腹联合伤24例,其中伴多发性骨关节损伤4例;腹部外伤伴多发性骨关节损伤3例、伴一处骨关节损伤2例;腹部外伤伴颅脑损伤10例;胸部外伤伴颅脑损伤10例;胸部外伤伴多发性骨关节损伤5例、伴一处骨关节损伤2例;脑外伤伴多发性骨关节损伤18例、伴一处骨关节损伤…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伤合并其他部位损伤病情严重而复杂。通过对10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其他部位损伤患者的护理,总结其护理要点:严密观察呼吸循环变化,观察瞳孔变化;抢救过程中分清主次,及时救治,保持呼吸通畅;综合治疗,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86~1990年治愈3例颅脑伤合并胸腹部等多发性创伤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8~36岁。3例均为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护理体会1.严密观察患者意识、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的变化,每5~15分钟测量并记录一次。病情好转后,可改每30分钟~1小时测量一次。注意瞳孔的变化,预防胞癌和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头部署冰袋,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减轻脑组织损伤。2.保持、吸道通畅纠正缺氧颅脑、胸、腹部等多发性损伤常因舌后坠,分泌物,呕吐物凝血块等阻塞呼吸道发生窒息,应及时吸出,并给予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并严重复合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以进一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严重复合伤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全身复合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58例患者中通过积极救治最终救治成54例,死亡4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全身复合伤的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掌握手术指征,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我院于1998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113例重型颅脑损伤,其中伴失血性休克25例,经积极抢救患者死亡率达48%,现将抢救治疗经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与治疗1.1一般资料男21例,女4例,年龄17~63岁,平均35岁。车祸致伤19例,坠伤6例。受伤至抢救时间:伤后3h内11例,3~8h为13例,伤后8h以上1例。2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8~6分17例,5~3分8例。25例均为重度颅脑损伤,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15例,硬膜下血肿和明显蛛网膜下腔积血10例。合并大肢体骨折(单或双侧)13例;腹腔脏器损伤:肝破裂1例,脾破裂5例,血气胸4例,还有2例为严重骨盆骨折伴后腹膜血肿…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加之脑水肿致颅内压增高,呼吸功能受抑制,不能有效将口咽、气管内的呕吐物、血凝块及痰液咳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则可造成患者窒息、缺氧,加重脑水肿 ,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故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的管理,是抢救患者成败的关键。现将如何加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07例,GCS计分均低于8分,为重型颅脑损伤。其中闭合性颅脑损伤154例,开放性颅脑损53例。男163例,女44例。年龄4~86岁,平均39岁。全部行CT扫描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严重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78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出现胸痛、呼吸困难、休克、疼痛、以及心理干预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治愈77例,死亡1例,死因为重度颅脑损伤伴呼吸衰竭.结论 早期及时诊断、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证呼吸通畅、循环稳定,提高操作技术和护理能力,是抢救严重胸部创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赵伶俐 《当代医学》2013,(5):133-134
目的探讨有效的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急救及护理对策,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急救及护理体会。结果本组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抢救成功49例,抢救成功率为94.2%,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致残。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62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月~2004年1月我院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302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GCS3~8分)62例。此类病人往往伴有多脏器损伤,伤情复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耐心细致的护理,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减少后遗症有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黄丽群 《右江医学》2000,28(2):144-145
醉酒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往往较严重 ,临床症状易被掩盖 ,误诊率高 ,预后差。因此 ,要求护士观察病情要及时、准确、认真 ,护理要细心、周到、全面。我院近 10年来共收治醉酒后颅脑损伤 75例 ,现将观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男性 ,年龄最小 18岁 ,年龄最大68岁 ,其中 18~ 30岁 18例 ,31~ 4 0岁 13例 ,4 1~50岁 19例 ,51~ 60岁 11例 ,61岁以上 14例。GCS评分 :3~ 5分 15例 ,6~ 8分 2 0例 ,9~ 12分 2 6例 ,13~ 15分 14例。开放性颅脑损伤 15例 ,闭合性颅脑损伤 60例。致伤原因中 ,车祸 31例 ,坠落伤 15例 ,打…  相似文献   

17.
重症颅脑损伤死亡率很高,其死亡原因除因脑损伤严重外,肺部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科自2006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341例,发生肺部并发症者102例,发生率为30.5%。因此护士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为抢救成功急取时间。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2例,男70例,女32例,年龄3~72岁,平均36.2岁。车祸伤74例,高处坠落伤22例,打击伤4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病情危重 ,认真、耐心的护理对其康复程度密切相关。1 临床资料近 2年来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2 8例 ,男 2 3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45岁。广泛脑挫裂伤 14例 ,颅内血肿 10例 ,脑干损伤 4例。格拉斯哥昏迷分级 (GCS)平均 3~ 7分。2 护理体会2 .1 严密观察伤情演变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理变化复杂 ,症状与体征随之演变。如观察病情不仔细 ,容易造成病情延误 ,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在就诊后 2 4~ 72h应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呼吸、脉搏、血压等 ,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以便及时处理。2 .2 体位及呼吸系统的护…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1989年~1994年共收治外伤性血胸患者18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性16例,女性2例,年龄18~45岁。经我院及时抢救治疗及护理,,均痊愈出院。护理体会一、抢救措施:1.做好抢救前的准备工作。2.搬移外伤性血气胸患者时,注意保护患者受伤部位,使其成水平位置,动作要轻柔,勿牵拉、扭曲、避免再损伤。3.暴露受伤部位,用胸带固定包扎胸部,以减轻疼痛和控制反常呼吸,避免胸部损伤加重.冬天时注意保暧。4.严密观察病情,立即测量呼吸、血压、脉搏,以后根据病情变化,每隔15~30分钟测一次,并详细…  相似文献   

20.
严重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联合伤 ,有文献报告约占因颅脑损伤住院病人的 3% ,其比例虽然不高 ,但由于发病危急 ,病情凶险 ,抢救治疗困难 ,死亡率很高。近几年来 ,我院救治 18例这类伤者 ,现将有关这方面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981~ 1996年 ,我院共收治严重颅脑损伤合并血气胸伤者共 18例。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0~ 6 9岁 ,平均 4 7岁 ,伤后到入院时间最短 1小时 ,最长为 16小时。病例选择均为严重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 ,其损伤最低标准为脑损伤格拉斯哥 (GCS)记分 <8分 ,有明显的脑挫裂伤或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