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监测儿童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的血药浓度,探讨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并评价其安全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40例儿童结核患者接受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后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不良反应以及药物使用前后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儿童结核患者中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的血药浓度达标率分别为48.15%、34.88%、73.81%、18.52%。其中,日剂量与异烟肼(P=0.0250)和利福平(P=0.0212)浓度呈正相关;年龄也是影响异烟肼(P=0.0430)和利福平(P=0.0057)浓度的因素之一,血清白蛋白(P=0.0475)和性别(P=0.0087)分别与利福平和吡嗪酰胺血药浓度相关。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5/40,12.50%)和皮疹(4/40,10%),抗结核药物治疗前后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尿酸水平有所升高。结论 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在儿童结核患者中的血药浓度达标率较低,患儿抗结核治疗可能与AST、ALT、尿酸升高相关。在抗结核治疗期间进行血药浓度和肝肾功能监测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和实施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分析利福喷丁治疗肺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92例肺结核患者,依据奇偶数随机排列方式分为利福平组(奇数)和利福喷丁组(偶数),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利福平组患者联合利福平治疗,利福喷丁组联合利福喷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利福喷丁组治疗总有效率97.83%(45/46)显著高于利福平组的80.43%(37/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福喷丁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4.35%(2/46)显著低于利福平组的28.26%(13/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福喷丁于肺结核治疗中,对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有效性及安全性优于利福平,可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2 潜伏态TB感染药物治疗引起的肝损伤 所有被推荐用于潜伏态结核感染(LTBI)治疗的药物均有可能引起药物诱导性肝损伤(DILI),包括异烟肼(推荐疗程6个月,最好9个月)、利福平(4个月),或者异烟肼和利福平联用(4个月)[39].  相似文献   

4.
利福平与其它药物的联合应用对于非结核性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作者分析650例病人,有效者占562例。最常联用的药物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为艮他霉素),Cotrimoxazole、粘菌素、万古霉素以及梭链孢酸(fusidic acid),后两种用于葡萄球菌感染。利福平联合治疗的适应症是尿路感染(有效率64.9%)、骨感染(86.9%)、葡萄球菌心内膜炎(85.0%)、革兰氏阳性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97.7%)、皮肤或软组织感染(83.3%)以及细菌性脑膜炎(100%)。利福平与两性霉素 B 合用治疗霉菌感染也值得给予特别重视。本文并评价7650例病人对药物的  相似文献   

5.
氨茶碱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药物之一.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接受氨茶碱治疗的患者,加用利福平时,可加速氨茶碱的肾清除和肝代谢,使t(1/2)缩短,导致氨茶碱的血药浓度下降,严重地影响了药物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利福平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9例(25~59岁)利福平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患者采用血管穿刺或动静脉外瘘,进行个体化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与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经透析和药物治疗后29名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症状逐渐消失,尿量增多、恢复正常,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分别由最高2091.3μmol·L-1、55mmol·L-1降至正常。结论:及时恰当地给予透析、药物等综合治疗利福平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利福平是治疗结核病的主要药物之一,但对肝脏及肾脏损害较大,现将我科成功救治一例口服利福平药物自杀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患者,女,42岁,于2009年2月18日以"药物中毒"收住我科。患者因情绪激动后自服"利福平"片50片出现腹痛、  相似文献   

8.
肌病(Myopathy)是某些药物特别是皮质类甾醇和抗疟药治疗时的并发症。作者在本文首次报道一例使用利福平引起的严重近侧性肌病。患急性肺结核的44岁妇女,曾接受三个月的链霉素注射和16个月的异烟肼、利福平治疗。6年后症状复发,肺部出现新鲜空洞,采用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和乙胺丁醇治疗四周,再复诊时主诉臂、腿近侧端肌无力,靠旁人帮助才能站立。停止全部的药物治疗后,24小时内肌无力好转,第8天肌力完全恢复。再给异烟肼治疗无不良反应。又给利福平治疗,在24小时内再次发生严重的肌无力。虽然肌电图检查正常,但肌肉活组织检  相似文献   

9.
利福平对麻风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已被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证实,由于价格昂贵,疗效并不优于胺苯砜,因此目前尚未被广泛采用。鉴于利福平是力复霉素的一种半合成衍生物。近年来我们先后观察了17种其他力复霉素衍生物对鼠麻风菌感染的疗效,以探求杀菌效果更强的药物,发现异丁基哌嗪力复霉素(R-76-1)的疗效明显超过利福平。即刻治疗与延期治疗的7种治疗方案疗效比较都是R-76-1组明显超过利福平组(表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1例肺曲霉菌病合并活动性结核患者应用伏立康唑与利福平的监护与干预,探讨临床药师基于治疗药物监测(TDM)在识别药物相互作用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利用治疗药物监测作为技术支持,分析与利福平联用前、后的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变化情况,揭示二者相互作用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寻找替代治疗方案。结果伏立康唑与利福平联用7 d后,血药浓度较单用基线值下降了88.28%,停用利福平后第3天血药浓度开始回升,停用第10天后血药浓度上升至有效浓度范围内,但仍未恢复至基线水平。结论利福平可显著降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且作用时间持久,应避免合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临床药师通过治疗药物监测(TDM)手段,研究利福平和伏立康唑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方法 基于利福平和伏立康唑联用,及停用利福平后使用伏立康唑这两类患者的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揭示利福平和伏立康唑间的药物相互作用强度与持续时间。结果 18例利福平和伏立康唑联用患者,94.44%患者的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低于有效治疗浓度范围下限(1.0mg/L),其中72.22%患者低于定量下限0.16mg/L;19例停用利福平后再使用伏立康唑的标本中,停药6d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小于1.0mg/L共12例,占总例数的63.16%,占停药6d内例数的91.67%;停药7d及以上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大于1mg/L的5例,占总例数的26.32%,占停药7d及以上例数的83.33%。结论 利福平会严重降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在停用利福平第7d起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很可能才上升有效浓度范围,因此临床上应避免伏立康唑与利福平联用。临床药师借助TDM成功干预了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TDM是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利福平是肝脏代谢的强力诱导剂,这也是它与其它药物多种相互作用的基础。据观察,当服用美散痛(methadone)的病人接受利福平的治疗时,由于代谢速率的增加及因此而造成的美散痛清除率的增高,以致病人  相似文献   

13.
抗结核药物的固定剂量复合制剂体现了80年代抗结核治疗的重要进展。它是将数种不同的抗结核药按一定的剂量比例混合制成的复方制剂。剂型有胶囊、片剂。按其组成药物可分三联药(由异菸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组成)和二联药(由异菸肼、利福平组成)。目前几种常用的复合制剂的类型及组成见表1。  相似文献   

14.
<正> 利福平片(胶囊)是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与异菸肼等其它抗结核药物同用,疗效明显,颇受医生和患者欢迎。 近年来,利福平成为当今市场上的热门商品,走势旺盛,价格上扬,供不应求。1990年供求趋势如何?分析预测如下:  相似文献   

15.
药学资讯     
《今日药学》2012,(5):254-256
名刊浏览利福喷汀的药动学和安全性分析利福喷汀是(RPT)是一种抗结核药物,当代替利福平(RIP)时可能会缩短结核的治疗期。但该药物最大的每日耐受剂量以及临床相关剂量受细胞  相似文献   

16.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是血液网织细胞减少,中性白细胞和血小板不减少,骨髓仅幼红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严重贫血。它可以是特发性的,也可并发于胸腺瘤、病毒感染、药物治疗等各种情况中。本文报告巴黎圣路易医院一例用N-甲氟哌酸(Pefloxacin)和利福平治疗的病人,发生了PRCA。实验提示是利福平通过药物依赖性血清抑制因子抑制红细胞系集群形成所致。女性,30岁,因外伤性骨折后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7.
利福平对结核杆菌贺其他分支杆菌,在宿主内外均有明显的杀菌作用,是抗结核的主要药物之一。近年来,随着药物学和药效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临床应用利福平治疗非结核性感染疾病日趋广泛,且效果明显,作者查阅文献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亦平 《江西医药》2008,43(12):1355-1356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3年来因抗结核治疗致药物热的患者资料。结果共35例(1.64%)出现药物热,均在2个月内出现,其中单纯型21例(60%)。利福平发生率最高(48.57%)。结论药物热是抗结核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熟悉并重视。  相似文献   

19.
(1. [摘要]目的研究大鼠口服利福平后淋巴结的药物浓度变化特点,为淋巴结结核治疗方法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Wistar大鼠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禁食12 h后,喂服利福平10 mg&;#8226;kg-1,分别于给药后2,8,24 h行眼球摘除取血并摘取肠系膜淋巴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的腹腔淋巴结药物浓度及血清药物浓度。结果血清利福平与淋巴结利福平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日内、日间RSD均<7%,能满足测定要求。各时间点利福平淋巴结浓度达到其抑菌浓度水平,但均显著低于血药浓度(P<0.01)。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高,是一可靠的测定淋巴结利福平浓度的方法;淋巴结内利福平浓度显著低于血药浓度,淋巴结结核的治疗需要提高淋巴结局部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迪克菲治疗结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结核病例分成迪克菲组和复合利福平组,其余抗结核药物相同。结果迪克菲组痰菌阴转率为96.3%,复合利福平组为96.15%,病灶吸收率为100%,两组病例相似。迪菲克组肝功能损害率11.87%,明显低于复合利福平组53.33%(P<0.005)。结论迪克菲为高效、长效、低毒的抗结核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