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珺 《吉林医学》2013,34(11):2047-2048
目的:研究急性期脑卒中与脑心综合征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对75例脑卒中急性期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期脑卒中的患者脑心综合征的发病率为52.1%,多数脑心综合征在脑卒中2 d之内发生,在半个月内恢复,患者的心脏损害主要体现为心律失常和心肌酶谱增高。结论:急性期脑卒中与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可能和机体的特定部位受损引发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郭竹琴  张颖  秦怡  王建强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9):794-794,845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卒中并脑心综合征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诊治体会。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48例出血性脑卒中并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性脑卒中并脑心综合征多在出血后3~7d发生,除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外均有心电图异常及心肌酶谱升高,治疗上应注意保护心肌。其发生率为48.98%,且与脑出血部位有关,由高到低依次为:蛛网膜下腔、基底节区、脑干、小脑及脑叶出血。合并脑心综合征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未合并脑心综合征者(20.8%vs4.0%,P〈0.05)。结论出血性脑卒中并脑心综合征与出血的部位有关,临床上应重视心电图检查及心肌酶谱测定,治疗上要注意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3.
王海燕  王霞 《吉林医学》2011,(21):4419-4420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BHS)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对46例经诊断为急性脑血管意外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治疗及其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心电图改变,心肌酶谱升高30例(62.5%),其中以脑出血发病率最高(63.33%),死亡5例(17.5%)。结论:脑心综合征以出血性脑卒中更为多见。应加强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心功能的监护,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脏并发症,是提高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急性期脑卒中与脑心综合征(附1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为民 《陕西医学杂志》2004,33(11):1022-1023
目的 :探讨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5 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发生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期脑卒中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为 5 1 .5 % ,大部分脑心综合征在脑卒中后 2 d之内发生 ,2周内恢复。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的复极异常及心律失常 ,以及心肌酶谱的增高。结论 :发病机制可能与特定部位受损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引起冠状动脉的痉挛状态导致心血管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5.
脑心综合征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脑心综合征的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 75例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脑心综合征患者的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的ST T改变 ,心律失常 ,假性心梗样图形 ,急性心力衰竭及心肌酶的增高。本组急性脑血管患者脑心综合征发生率为 6 2 .0 % ,其中 89.3%的患者起病后 7d内发生 ,急性期综合治疗后好转率为 97.3%。结论 保护心脏功能、控制心率失常等对患者安全度过脑心综合征急性期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6.
脑心综合征2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对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例脑心综合征(Cerebro–Cardiac Syndrom CCS)患者的发生时间、病变类型、病变部位、意识障碍进行分析。结果CCS多发生在卒中后72h(63%);CCS发病率为(53.33%),其中基底节区组26.5%,丘脑组31.5%,脑干组25.0%,脑叶组17.0%;脑出血患者合并CCS发生率较脑梗死患者高,P〈0.05。结论脑心综合征发生常见丘脑、脑干部位病变,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对133例脑心综合征(cerebro-cardiac syndrom,CCS)患者作心肌酶谱检测,并对其病变部位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CCS发生率为48.12%,其中脑叶组为23.94%,基底节、丘脑组为72.22%,脑干卒中组为80.76%。表明脑干及基底节、丘脑组发生CCS的比率较脑叶组高(P<0.05)。发现脑出血组心肌酶比脑梗死组心肌酶有明显升高。结论:CCS常发生在脑干及基底节、丘脑卒中患者中,且脑出血组心肌损害较严重,应积极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50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脑卒中急性期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为76.1%,而且多数脑心综合征在脑卒中后12~48h之内发生,半个月内恢复。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的复极异常及心律失常以及心肌酶学增高。结论:脑心综合征对脑卒中预后影响大,发病机制可能与特定部位受损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冠状动脉的痉挛状态导致心血管功能障碍有关。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心脑兼治,提高脑卒中的抢救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史晓婧  李超斌 《吉林医学》2011,32(27):5684-5684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对17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发病类型分组,分别行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108例,占总数的61.71%,其中有68例(62.96%)同时发生心肌酶学的改变。出血脑卒中患者对心脏的影响比缺血性卒中患者要大,合并心脏改变者死亡率高。结论:对急性脑卒中进行原发病治疗的同时应重视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及早发现,及早干预,以取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脑出血在并发脑心综合征时合适的临床治疗办法。方法:对进行脑出血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患者在脑出血之后出现并发症(脑心综合征)的概率是25%,在并发症发生时,临床表现主要是患者心律不正常、心电图ST-T发生突变、心肌酶谱被改变以及心功能不全。结论:脑出血后患者产生并发症脑心综合征发病率相对较高,导致患者的身心受到极大的影响。故而在治疗时,脑出血患者需要对其并发症进行早期的预防和观测,避免脑心综合征发生。  相似文献   

11.
唐兵  邓发斌  陈淳  周宇  郭川  史阳  孙杰  张晓东 《四川医学》2012,33(7):1226-1228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影响因素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07年6月~2011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共纳入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87例,以同期就诊的脑出血未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为对照,对照组141例。比较两组患者之间临床指标的差异;并分析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结果与脑出血未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相比,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病患者年龄较大(P<0.05),GCS评分较低(P<0.01),意识障碍较常见(P<0.01),破入脑室(P<0.01),血压(P<0.05)及高血糖(P<0.01)的发生概率更高,并有着较高的死亡率(P<0.05)。结论脑-心综合征与GCS分数、血压、脑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及高血糖密切相关,是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50例70岁以上老年人脑心综合征,其中男性和女性各25例.其脑心综合征的脑部病变为:脑出血12例(24.0%),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2.0%),动脉硬化性脑梗塞37例(74.0%)。所引起的心脏改变为: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室性和房性早搏、心房纤颤、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等.本文对其发病率、发病机理、治疗方法和疗效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李云霞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5):132-133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心肌酶与心电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在人院后测定心肌酶,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动态观察,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心肌酶显著升高(P〈0.01);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中98例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占81.7%),主要表现为心室复极异常、心律失常及类心梗样改变。其中以ST—T改变最为常见,异常心电图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心电图死亡率,以室性心律失常及类心梗样改变死亡率最高。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心肌酶升高及心电图异常提示有心肌损害,常系脑心综合征所致,两者的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价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频域分析指数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 (AcuteCerebralVascularDisease,ACVD)患者心率变异性 (HeartRateVari ability ,HRV)频域指标所反映的植物神经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 6 0例ACVD患者 (包括 30例脑梗塞 ,30例脑出血 ,其中 10例脑出血破入脑室 )及 30例正常人 ,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分析HRV的频域指标所反映的植物神经改变。结果 :ACVD患者的HRV频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急性脑出血组的HRV频域指标显著低于脑梗塞组 (P <0 0 1) ;破入脑室的脑出血组较未破入脑室组的HRV频域指标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HRV频域分析可作为一项定时评价ACVD后交感和迷走神经受损程度的指标 ,并对ACVD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CCS)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对2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急性脑血管病并发CCS发生率为61.0%(122/200)。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81.4%(105/129),显著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23.9%(17/71)](P〈0.01),合并CCS的脑血管病病死率为38.5%,显著高于未合并CCS的脑血管病(9.8%)(P〈0.01)。结论CCS的发生可能与急性脑血管病类型有关;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脑受损导致对心脏神经支配紊乱、神经和体液调节障碍、血管病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应加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脏监护,积极防治脑心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沈洪波  田莉 《西部医学》2011,23(6):1098-1099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531例住院确诊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病机进行分析。结果在531例脑出血患者中,发生脑出血后继发癫痫42例,发生率为7.9%;其中早期发作的癫痫29例,发生率为5.5%,晚期发作的癫痫13例,发生率为2.4%。脑出血不同病灶部位之间的癫痫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癫痫类型以部分发作最多。结论脑出血急性期癫痫发生率高。出血在脑叶者易继发癫痫。早期发作的癫痫急性期过后多不需抗癫痫治疗,晚期发作的癫痫需长期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出血的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经我院治疗的74例脑出血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对病人的出血部位、出血量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74例脑出血患者中,基底节区出血54例(73%),丘脑出血13例(17.6%),小脑出血4例(5.4%),脑干出血3例(4%),脑出血中有7例破入脑室,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脑出血CT影像学特征表现不同,脑干区脑出血患者死亡率最高;脑出血量与死亡率具有正相关关系,出血量大于70ml患者死亡率为80%。结论 CT能有效诊断脑出血的时期和部位,有利于患者选择恰当的临床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应用于老年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60岁)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GE Bright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机行头颅CT平扫,观察脑出血发病部位及相应CT表现。结果 60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经CT检查出血部位分别为:基底节35例(58.3%),CT表现为肾形或类圆形高密度影,血肿周围可见环形低密度水肿带。丘脑11例(18.3%),CT表现为圆形、椭圆形高密度影;脑叶8例(13.3%)、小脑4例(6.7%),CT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脑干1例(1.7%)、多发性出血1例(1.7%)。其中以基底节出血为主要发病部位。结论 16层螺旋CT应用于60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以为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老年脑出血并低钠血症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明轩 《河北医学》2008,14(8):984-986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病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281例脑出血病例中筛选出的老年人并发低钠血症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46例老年脑出血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中,符合脑性耗盐综合症12例,占26%,符合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症4例,占8.7%。结论:老年脑出血合并低钠血症临床表现多样,需认真分型管理,及时治疗,能有效地促进病情恢复,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及与脑水肿相关性。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103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54例)给予脱水降颅压、营养脑组织,改善脑循环代谢功能,维持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入院3天内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NSE、sICAM-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 BDNF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相对脑水肿体积及 NIHSS 评分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NSE 及 sICAM-1水平与相对脑水肿体积呈正相关,而血清 BDNF 与相对脑水肿体积呈负相关。结论:高压氧可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症状,促进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血清 NSE、BDNF 及 sICAM-1的改变可能与脑水肿发病机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