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任务引领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07级3年制护理大专生115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7人和实验组58人,分别实施传统教学法和任务引领教学法,并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对护生的综合素质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护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显示,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任务引领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提高了护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对提高外科护理实验教学效果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BL结合小组竞赛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1级护理本科二个班为研究对象,将护理本科1班46人设为实验组;将护理本科2班44人设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结合小组竞赛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PBL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对PBL结合小组竞赛教学法的各项教学效果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学习内容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结合小组竞赛教学法教学能激发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增加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竞赛意识,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总结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提高急救护理学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护生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见习护生86人分为A、B两组,每组43人,A组用传统方法带教,B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带教。见习结束后对两组出科成绩作比较,护生对带教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考试成绩A组(87.33±3.73)分、B组(91.51±2.81)分,两组比较,t=5.87,P〈0.05;认为带教方法有利于激发护生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评判性思维等方面B组明显高于A组。结论护生护理见习带教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问题式教学法在高职护生外科护理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6级五年制高职护生2个班共110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人.在外科护理临床见习中,实验组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完成见习回校后,采用相同试卷进行期末理论考核,同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两组护生的见习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问卷调查各项有效率、外科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问题式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外科护理临床见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见习中应用模拟教学法对培养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2008级本科护理学生18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法,对典型病例,老师带学生到患儿床边见习,对临床缺乏病例,则观看教学录像;试验组见习课中部分教学内容采用模拟教学法,对典型病例,老师带学生到床边见习,对临床缺乏病例及不典型病例则采用模拟教学法.见习前、后应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量表进行评价,并在见习结束后对两组本科护生见习授课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本科护生见习前、后人际沟通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习结束后试验组本科护生对见习授课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儿科护理见习中应用模拟教学法可提高本科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及对见习授课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 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见习模式在护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了解其对护生护理胜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进入我院外科进行护理学临床见习的本科护生122人,将其分为试验组(59人)与对照组(63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 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见习模式完成见习计划。见习结束后采用见习质量评价表了解两组护生对不同见习方式的评价,同时采用护理标准化病例对两组护生进行护理综合能力考核。[结果]试验组护生对见习教学形式、促进临床思维、培养应用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促进知识理解与掌握6个条目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试验组护理综合能力考核成绩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理临床见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护理职业胜任力。  相似文献   

7.
白东梅 《当代护士》2014,(8):159-160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校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按照班级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2组学生内科护理学课堂测验成绩,并分析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切实可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论证“问题解决式”教学法改善临床见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效果。方法将上海某卫生学校护理3年级中专生85人便利抽样,1班42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班的43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的5个外科病区开展为期半年的“问题解决式”教学临床见习。在临床见习1周后和见习结束前分别由临床带教老师填写《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结果通过半年的临床见习,实验组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同统计学意义(P〈0.05);在沟通的计划和准备、护患沟通的启动、给予信息及获得并理解患者的观点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对提高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外科护理学》系列化微课程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某临床医学院2016级、2017级护理高职护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对照组(30人)和干预组(30人)。在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期间,对照组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干预组采用系列化微课程联合案例教学法的模式,干预后对两组见习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见习成绩、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以及护生对联合模式的态度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组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估总分(206.37±13.59)分及各维度得分(不含人际关系技能)均高于对照组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估总分(194.14±12.34)分及各维度得分(P0.05);干预组的见习成绩(94.97±1.75)分高于对照组(93.93±1.39)分,且前者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为(90.73±4.45)分,高于后者的期末成绩(86.00±4.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生对《外科护理学》系列化微课程联合案例教学法的模式呈现积极认可的态度。结论 :《外科护理学》系列化微课程联合案例教学法有助于促进高职护生外科护理学的临床见习效果,能够提高高职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课题运用“病例为引导(CBS)”联合“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模式,通过构建护生同理心,更好地引导和培养护生人文关怀行为。方法:2011年6-7月在我院见习的护生60名,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实验组采用PBL联合CBS的教学法的人文护理见习,对照组采用以授课为基础教学法(LBL)的人文护理见习。两组见习的时间均为2周。结果:护理见习后,实验组在CBI量表评分、患者反馈评价、带教老师反馈评价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BS联合PBL教学法的临床带教下的护生人文护理见习,进一步凸显了护理人员作为和患者接触最为密切群体的带教优势,有效促进了护生同理心的构建及人文关怀行为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评价基于案例的学习(PBL)教学法和目标管理(MBO)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带教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12月在我院普外科临床见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48人,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PBL组、MBO组和非传统综合教学组(PBL+MBO组),每组12人。2个月见习期结束时,对4组见习生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另外,见习生对带教效果和患者对见习生满意度进行评价。 结果PBL组、MBO组的见习生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得分[(86.13±5.78)、(82.91±6.51)分和(85.47±7.50)、(84.36±6.04)分]以及见习生对带教效果评价得分[(91.17±6.83)、(90.43±7.49)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81.05±6.34)、(77.45±5.23)、(86.95±5.72)分,P均<0.05],PBL+MBO组的考核得分[(90.26±5.91)、(88.02±4.97)分]及评价得分[(94.02±5.01)分]高于PBL组和MBO组(P<0.05)。PBL组、MBO组、PBL+MBO组的患者对见习生满意度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 结论非传统教学法在普外科带教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且不同种类的非传统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具有协同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互联网+"学习背景下,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同一学年授课且临床实践内容相同的90名护生,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网络平台与实际带教综合教学法,教学过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相同评分标准下的理论和技能操作的综合考核。结果观察组护生综合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理论卷面得分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操作水平、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意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互联网+"学习时代,通过立体化教学模式,有效利用平台资源,并与临床带教相结合,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综合培养学生的核心胜任力,值得更多临床教师借鉴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护理学基础》2种实验教学方法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提高<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效果及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将87名护生分为实验组42名,采用分组情景教学与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照组45名,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发放问卷对2种教学方法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问卷总分及各分项碍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组情景教学与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角色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罗丽霞  练柳兰  阳珍  聂芳  方素娟  温丽莉 《全科护理》2013,11(13):1233-1234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在医学生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名医学硕士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对两组学生进行成绩评定,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指导老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分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总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项目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学生护理技能训练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毛孝容  赵佛容  李宇 《全科护理》2013,(27):2576-2578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8名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实习的护士随机分为试验组76名和对照组72名,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护士出科考试成绩、书写整体护理病历的质量,调查两组实习护士对教学方法的认知评价。[结果]两组实习护士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技能考试、护理病历书写质量和对教学方法的认知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使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素质,促进职业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儿科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有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质量.方法 将19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为实验组患者制订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表,并结合患者实际配以具体的健康教育目标,以目标教学法配合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比较2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实验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的优良率、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入院8 d后的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目标教学法配合临床路径是一种有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反思学习法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名手术室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48)。实验组采用反思学习法教学,对照组采用手术室传统方法教学。采用问卷调查和出科考试对2组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比较。结果实验组实习护士在提高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对手术患者的人文关怀、提高手术配合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自学能力5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X2=15.10,17.14,8.49,19.10,6.98;P〈0.01),实验组综合评价得分(92.3±4.2)分,对照组综合评价得分为(79.5±3.8)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65,P〈0.05)。结论反思学习法能提高手术室临床带教的效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18.
应用PBL法构建新的护理技能教学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法构建新的护理技能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效果.[方法]选择4年制护理本科生10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技能操作评价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技能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可明显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教学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临床护理见习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为提高临床护理见习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06级护理本科生182名,随机分成两组,对实验组见习进行Seminar教学法干预,见习后对两组分别采用护理表现六维量表进行调查,同时对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单科病例分析成绩、总成绩及护理专业表现方面与对照组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的见习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人际沟通、计划与评估等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内隐外显协同教学法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120名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在基础护理的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以协同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方法.结果 除护理仪表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实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对基础护理的教学方法评价、实验教师对实验组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实验组对专业学习的兴趣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协同教学法能够提高基础护理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也是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