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的判断价值。方法:对82例NSTEACS患者、50例健康者分别进行血清cTnI测定,并观察NSTEACS患者住院1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NSTEACS组血清cTnI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STEACS组内,心肌梗塞者(cTnI阳性亚组)血清cTnI值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者(cTnI阴性亚组)(P0.01)。正常对照组无一例发生心脏事件;cTnI阳性亚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7.3%,显著高于cTnI阴性亚组的5.5%(P0.05)。结论:血清cTnI水平对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电图变化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自2006年1月-2007年7月,在我院因急性胸痛拟诊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而收入住院且记录资料完整的616例患者。人院后采集病史、查体,并在10min内完成常规18导联心电图检查,将患者人院时心电图的改变分为ST段压低组(包括伴有T波倒置者)、单纯T波倒置组、尚不能诊断的心电图组及正常心电图组;又将ST段压低组分为:胸前导联(V4-V6)ST段压低合并负向T波、胸前导联ST段压低合并正向T波、其他导联ST段压低合并正向T波、其他导联ST段压低合并负向T波4组。观察各组住院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脏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反复缺血性心绞痛发作),并随访1-12(7.2±3.8)个月,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变化。结果与正常心电图组比较;ST段压低组的复合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多。胸前导联ST段压低合并T波倒置组的患者较其他导联ST段压低合并或不合并T波倒置组的复合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多。结论.心电图的ST段变化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危险分层及心血管事件预测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杨帆  赖沙毅  王红 《心脏杂志》2009,21(4):002-002
心肌肌蛋白Ⅰ(cTnI)是一种特异性的心肌结构蛋白,cTnI释放量与心肌细胞环死数量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本文主要观察cTnI阳性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临床和冠脉造影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前瞻、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肌钙蛋白(Tn)I阳性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NSTEACS)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程度,探讨TnI对其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在10个医院入选起病后24h内就诊的NSTEACS患者,随机接受早期介入或保守治疗。随访30d和6个月,观察终点为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脏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心力衰竭、因反复心绞痛发作住院。结果 6个月时,TnI阳性组患者因反复心绞痛住院及复合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多,与TnI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早期介入干预可明显降低TnI阳性患者30d及6个月的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P值均<0 01)。结论 TnI阳性患者6个月心血管事件较TnI阴性者明显增加,TnI阳性是NSTEACS患者的预后预测因素。早期介入干预治疗能减少TnI阳性患者随访期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不能使TnI阴性患者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并分析其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的价值。方法在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间连续入院的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共65例,入院时检测血浆BNP水平。并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有创干预组,随访6个月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评价BNP在判断预后中的价值。结果非ST段抬高ACS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浆BNP水平分别是(139.6±112.7)pg/ml、(20.1±9.1)p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是患者复合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独立预测因子(OR=2.96,95%CI:2.62~11.32,P<0.01)。有创干预可以降低BNP水平减少6个月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论非ST段抬高ACS患者血浆BNP水平在早期即明显升高,是患者复合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独立预测因子,有创干预能明显减少非ST段抬高ACS患者的复合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GRACE评分、冠脉病变程度与心率震荡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NSTE-ACS患者64例,定为NSTE-ACS组;同时选取71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将NSTE-ACS组根据GRACE评分系统分为极高危组(24例)、高危组(21例)和低危组(19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分为左主干病变组(7例)、单支血管病变组(26例)、双支血管病变组(21例)和三支血管病变组(10例);将冠脉造影结果按SYNTAX评分,分为高积分组(9例)、中积分组(25例)和低积分组(30例).所有入选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震荡初始值(TO)和震荡斜率(T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NSTE-ACS组TO明显高于对照组,TS明显低于对照组,两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NSTE-ACS组中GRACE评分极高危组、高危组、低危组各组TO、T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左主干病变组TO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支病变组TO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值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SYNTAX评分高积分组、中积分组、低积分组各组TO、T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TE-ACS患者心率震荡减弱;GRACE评分越高,心率震荡减弱越严重;心率震荡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支数越多,SYNTAX评分越高,心率震荡减弱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和治疗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上,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极为常见,根据临床,心电图,血清生化,左心功能状态和冠状动态(冠脉)病变作危险分层对治疗策略的制定尤为重要。尽管内科保守治疗已普遍采用,但对心绞痛反复发作,ST段压低,TnT或TnI增高,血流动力学或心电不稳定,心肌梗死后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等高危患者,应尽早行冠脉造影,并根据冠脉病变情况决定行介入治疗(最好联合应用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阻滞剂),以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肌钙蛋白升高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包括冠状动脉造影下的心肌微灌注特点。方法29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测定心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cTnT阳性界限值为0.01μg/L(ng/ml)。应用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实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和校正的TIMI帧数评价冠状动脉血流,应用TIMI心肌灌注分数评价心肌微灌注。结果与cTnT阴性组患相比,cTnT阳性组患中冠状动脉血流通畅(TIMI2/3)发生率较低(P=0.001).血流完全正常的发生率也较低(P=0.040)。cTnT阳性组患比阴性组患有更高的血栓发生率(P=0.012)、较重的狭窄率(P=0.027)、较高的血管闭塞率(P=0.001)、较大的校正的TIMI帧数,(P=0.026)。与cTnT阴性组患相比,cTnT阳性组患微血管堵塞(TMP0/1)发生率高(P=10.009)。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TIMI心肌灌注分数(TIMI myocairdial perfusion,TMP0/1)是独立于TIMI、CTFC、狭窄程度和血栓之外的cTnT阳性的预测因子(OR=2.647;P=0.002)。结论肌钙蛋白升高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为血栓发生率高、狭窄较重、血管闭塞率高、血流较慢、心肌组织灌注不良多。TMP0/1是独立于TIMI、CTFC、狭窄程度和血栓之外的cTnT阳性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个疾病谱的统称,通常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破损或出血、痉挛,导致血栓形成。完全或不完全堵塞冠状动脉的急性病变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近年来的研究使人们对ACS从概念、病理生理机制到治疗策略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入,尤其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为其治疗策略的逐步更新和完善提供了越来越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S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7例符合ACS(不稳定心绞痛/非ST抬高心肌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3例)和对照组(104例)。治疗组为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氯吡格雷75 mg,1次/d,口服,共1个月。对照组应用低分于肝素、阿斯匹林及调脂治疗,根据病情再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等药物。观察两组心电图改变,症状控制、主要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明显好转(P<0.05),1个月内心肌梗塞及心脏猝死等主要终点事件下降,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hs-TnT)含量在冠状动脉循环中的变化。方法分别测定AMI患者与对照组冠状静脉窦、冠状动脉与外周血清中hs-TnT浓度。结果AMI患者冠状静脉窦、冠状动脉与外周静脉血清中hs-TnT浓度(μg/L)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842±1.0935比O.0069±0.0052、0.8594±0.7908比0.0072±0.0049、0.6682±0.7636比O.0068±O.0045)(P均〈0.01)。AMI患者冠状静脉窦血清hs-TnT浓度(μg/L)较冠状动脉血清hs-Tn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42±1.0935比0.8594±0.7908)(P〈0.01)。结论AMI患者外周静脉、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窦血清hs-TnT浓度明显升高,以冠状静脉窦血清ha-TnT升高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测定肾上腺髓质素(ADM)和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的意义。方法:选择51例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住院患者(非冠心病组)和124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 ACS的患者(ACS组)。测定非冠心病组冠脉造影前后及 ACS组冠脉介入治疗前后 ADM和 hsCRP 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在造影/介入治疗前,与非冠心病组比较,ACS组 ADM [(28.7±1.6)pg/ml比(36.7±2.5)pg/ml]和 hsCRP [(4.74±3.21)mg/L比(27.65±11.76)mg/L]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0.01)。与冠脉介入前比较,ACS组在冠脉介入后 ADM [(36.7±2.5)pg/ml比(47.1±5.3)pg/ml]和 hsCRP [(27.65±11.76)mg/L比(39.53±4.83)mg/L]水平显著上升(P均<0.01),且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0.01)。非冠心病组在冠脉造影前后 ADM和 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测定肾上腺髓质素联合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有助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及其病变严重程度判断。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正五聚蛋白-3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浆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3,PTX-3)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从2003年1月到2005年9月期间50例ACS患者及1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PTX-3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塞(AMI)组、不稳定心绞痛(UAP)组血PTX-3浓度分别为(8.33±1.96)ng/ml、(6.23±2.33)ng/ml,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2.64±0.86ng/ml),P<0.001;AMI组的PTX-3水平又明显高于UAP组(P<0.001)。结论:作为炎症指标PTX-3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Li L  Zhang Y  Chen YG  Li GS  Wang Y  Ma X  Li JF  Zhong M  Zhang W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12):1106-1108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体循环和冠状循环内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梯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同时抽取股静脉、主动脉根部及冠状静脉窦血测定中性粒细胞MPO浓度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1)冠心病各亚组均较对照组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P均〈0.05).(2)UA组冠状静脉窦血MPO门内百分数显著低于主动脉根部(P〈0.01),MPO门内百分数在冠状循环显著低于体循环(P〈0.001);AMI组冠状静脉窦血MPO平均荧光强度显著低于主动脉根部(P〈0.05),MPO平均荧光强度在冠状循环显著低于体循环(P〈0.001);而对照组和SA组股静脉、主动脉根部和冠状静脉窦血中的MPO和hs-CR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UA组MPO门内百分数与hs-CRP呈正相关(r=0.78,P〈0.01);与LDL呈正相关(r=0.52,P〈0.05);AMI组MPO平均荧光强度与hs-CRP呈负相关(r=-0.80,P〈0.05);与LDL无相关性(r=0.22,P〉0.05).结论 MPO是反映冠状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局部炎症的较好指标;通过MPO途径使LDL成为氧化型LDL,可能是斑块不稳定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ACS患者32例(ACS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其首诊时及入院后(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异常升高时)MPO水平,并与健康体检者(38例,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S组首诊与入院后MPO水平均显著升高[(85.5±11.5)IU/ml比(101.6±35.5)IU/ml、(95.7±26.1)IU/ml,P<0.05]。结论:血清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升高可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髓过氧化物酶是一种预测早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炎症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者E-选择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将12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n=71)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54),并设对照组(n=47),比较各组血清E-选择素的水平。对患者的冠状动脉损害进行Gensini评分,并与其血清E-选择素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血清E-选择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E-选择素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E-选择素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E-选择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浓度越高,病情越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以34例冠脉造影正常,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测定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人院后第二天清晨及82例ACS患者症状发作后24h内的血浆BNP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有患者人院第二日清晨血浆Hey水平。结果:ACS患者血浆BNP浓度分别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0.01)。心肌梗塞(AMI)组BNP浓度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P〈0.05)。ACS组的Hey水平分别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均〈2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和Hey水平明显升高,AMI的较UAP的更高,提示两者在AC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女性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检测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意义。方法:188例冠心病患者均进行14 C试验,根据检测结果分为HP阳性组(84例)和HP阴性组(104例),各组按照性别又分为男性和女性两个亚组,每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的标准治疗方案,分别观察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的情况。结果:1个月内,阳性组的女性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19.4%比4.17%,χ=5.02,P<0.05);阴性组男女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0.04,P>0.05)。讨论:幽门螺杆菌测定对于冠心病女性患者的临床治疗药物的选择有指导作用,应尽早对于HP阳性患者采取消除HP治疗,减少胃肠道出血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