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分层随访1年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初步探讨老年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静脉血浆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在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后的变化以及BNP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研究入选了88例老年SCAD患者,均经冠脉造影(CAG)证实。收集临床、CAG和经皮冠脉介入(PCI)资料。所有入选者微粒子酶免分析法(化学发光法)测定静脉血浆BNP浓度。其中29例在DES植入后进行了CAG复查和BNP测定。随访1年时的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再次PCI、再次心血管原因入院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DES植入8月后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平均随访12.5月,BNP高水平组死亡、非致死性ACS、再入院和再次PCI联合终点发生率高于低水平组(P=0.003)。结论老年SCAD患者DES植入8月后BNP水平明显降低,可能反映了心功能的改善; 基线BNP水平对SCAD 1年时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可能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患者动静脉血浆B型利钠肽浓度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稳定型冠心病(CAD)患者动静脉血浆B型利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均经心脏超声和冠脉造影检查,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43例经冠脉造影(CAG)证实的稳定型CAD、2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22例CAG正常患者动、静脉(冠状动脉窦和贵要静脉)BNP浓度,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1)各组动、静脉血浆BNP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2)ACS组动静脉血浆BNP浓度均显著高于CAG正常组和稳定型CAD组(P〈0.01);(3)稳定型CAD组的动脉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CAG正常组(P〈0.05),但静脉血浆浓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4)冠脉病变狭窄程度越严重,BNP浓度越高(P〈0.05)。结论:血浆BNP浓度可能是反映稳定型CAD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稳定型冠心病(CAD)患者静脉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在长期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后的变化以及基线BNP水平与临床事件的关系。方法:研究入选了88例稳定CAD患者,均经冠脉造影(CAG)证实。以微粒子酶免分析法(化学发光法)测定所有入选者血BNP浓度。其中29例在DES植入后进行了CAG复查和BNP测定。随访1年时的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再次PCI、再次心血管原因入院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BNP水平:冠脉造影Gensini评分33组(44例)的显著高于Gensini评分≤33组(44例)的,P=0.0468。DES植入8月后BNP水平明显降低[(230.43±48.81)∶(149.33±17.49)pg/ml,P=0.0382]。平均随访10.5个月,BNP高水平组死亡、非致死性ACS、再入院和再次PCI率均显著高于低水平组(P=0.001)。结论:稳定CAD病变程度越重,BNP水平越高,而DES植入8月后BNP水平降低可能反映了心功能的改善;基线BNP水平对稳定CAD心血管事件可能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B型利钠肽(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的6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不稳定性心绞痛者43例,稳定性心绞痛者23例),同时选取同一时期住院的5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浆纤维蛋白(Fn)、血清BNP以及hs-CRP水平,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血浆Fn与对照组比较[(401.33±112.14)mg/ml比(525.46±115.92)m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其血清BNP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1);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BNP[(409.33±47.14)mg/ml比(32.34±8.62)mg/ml]和hs-CRP[(1.58±1.12)mg/ml比(0.99±0.35)mg/ml]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患者(均为P<0.05);随访1年后发现有13例出现不良事件,且入院时不良事件发生者血清BNP[(372.12±24.80)mg/ml]明显高于未发生者[(100.63±17.6)mg/ml]。结论血清BNP和hs-CRP在不同冠心病患者中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在预测冠心病预后情况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患者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及性别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2年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年龄≥60岁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193例,另选同期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非冠心病组)198例。观察2组血浆BNP、肾功能、血脂及心脏功能等指标,比较2组BNP水平及其与心脏结构、功能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BNP、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内径及舒张功能指标明显升高(P<0.05,P<0.01)。BNP水平与心脏结构、功能存在相关性,女性冠心病患者相关性更密切。结论测定BNP水平可为冠心病患者尤其是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预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B-型利钠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预后判断和治疗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对临床诊断的意义及时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老年(>65岁)急性呼吸困难患者95例,其中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73例,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22例.应用快速床旁试验方法测定血浆BNP水平,确定血浆BNP界值.结果 心功能不全所致的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与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诊断界值在150 pg/mL时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达85%左右,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合并肾功能异常患者,其诊断界值在225 pg/mL.结论 血浆BNP对于老年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有诊断价值,其诊断界值为150 pg/mL.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检测600例住院的ACS患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依据住院期间患者有无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分为事件组(108例)和无事件组(n=492例),比较两组NT-proBNP水平,并用回归分析法判断血浆NT-proBNP是否为ACS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事件组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无事件组[1361.2(965.3,2088.6)pmol/L比605.7(274.5,1177.8)pmol/L,P〈0.01]。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血浆NT-proBNP是ACS患者近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OR=1.000,P=0.000)。结论:入院时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常用倍他乐克剂量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在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选择10例冠心病组和10例排除冠心病的对照组。静脉注射倍他乐克前、后监测心率和左室舒张末压 (LVEDP);测定左心室 BNP,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 BNP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静脉注射倍他乐克前、后心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 LVEDP 和左室 BNP 水平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BNP 水平上升提示有冠心病的可能。常用倍他乐克剂量不影响血液动力学时不影响 BNP 水平。  相似文献   

10.
B型利钠肽(B—typenatriureticpeptide,BNP)又称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是一种多肽类激素,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以应对心脏容量和压力负荷的变化。B型利钠肽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前体最先被应用于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浓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及他汀类药物对ACS患者脑钠肽的影响。方法:以ACS患者78例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40例为研究对象,ACS患者被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组,38例,测定其血清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TnI)水平,并选择ACS患者中60例随机分为他汀治疗组(30例)和常规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上述各指标的变化。结果:ACS组BNP、hs—CRP、TnI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P〈0.01),AMI组BNP、hs—CRP、TnI水平均明显高于UAP组(P〈0.01),AMI组BNP水平与hs—CRP呈正相关(r=0.913,P〈0.01)、与TnI呈正相关(r=0.526,P〈0.01);与常规对照组比较,他汀治疗组治疗后BNP、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清BNP水平与急性冠脉缺血的严重程度正相关。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BNP水平,提示其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改善心肌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脑钠肽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脑钠肽(BN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HD患者80例,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变化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并设正常对照组58例,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Hcy、BNP水平,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AMI、UAP组及SAP组血浆Hcy[(26.72±4.62)μmol/L比(20.28±4.05)μmol/L比(15.34±3.93)μmol/L]、BNP[(480.27±70.84)pg/ml比(312.25±62.54)pg/ml比(215.78±68.27)pg/ml]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1.27±3.58)μmol/L,(35.14±17.12)pg/ml],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增加,Hcy、BNP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脑钠肽水平明显升高,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住院治疗,疑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06例,根据造影结果区分为单支病变组(54例)、双支病变组(52例)、多支病变组(67例),正常组(33例);根据临床症状区分AMI组(45例),UAP组(91例),SAP组(43例),正常组(27例);测定血浆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狭窄严重程度。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正常组[(2.94±0.24)比(2.74±0.15)比(2.28±0.22)比(2.18±0.69),P〈0.01或〈0.053;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无病变组L(2.44±0.38)比(2.69土0.34)比(2.98±0.28)比(2.07±0.43),P〈0.05]。血浆NT-pro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水平呈正相关(在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r分别为0.51,0.67,0.73,P均〈0.05)。结论:N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钠肽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行冠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7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冠脉造影检查及血浆脑钠肽(BNP)检查,分析不同冠脉病变支数、冠心病分型、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与患者血清BNP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增加,患者BNP水平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三组患者BNP水平呈显著增加趋势,三组BNP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100pg/ml的患者Gensini积分显著高于BNP100 pg/ml的患者Gensini积分,分别为(53.7±15.9)分vs.(29.3±20.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积分与BNP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r=0.476,P0.05)。结论 BN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正相关,BNP水平有可能作为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预后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役吸附法检测120例ACS患者[分为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无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组和不稳定心绞痛(UAP)组]入院和出院时血浆BNP水平,并与30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作对照,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血浆BNP水平:ACS患者STEMI组、NSTEMI组的明显高于UAP组,UAP组的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心衰、死亡患者的血浆BNP水平高于未发生者(P〈0.05);ACS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浆BN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血浆BNP水平是ACS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亦可作为判断ACS患者疗效及指导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以34例冠脉造影正常,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测定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人院后第二天清晨及82例ACS患者症状发作后24h内的血浆BNP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有患者人院第二日清晨血浆Hey水平。结果:ACS患者血浆BNP浓度分别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0.01)。心肌梗塞(AMI)组BNP浓度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P〈0.05)。ACS组的Hey水平分别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均〈2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和Hey水平明显升高,AMI的较UAP的更高,提示两者在AC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根据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干预组根据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进行心功能分级。两组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时测定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两组分别于出院时计算平均住院日。护理干预组分别于入院时进行合理休息与运动;饮食合理调配;保持大便通畅;适时的与家属沟通及心理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浆BNP水平、LVEF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出院时护理干预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512.2±114.2)pg/ml:(426.8±136.2)pg/ml],LVEF明显升高[(43.63±10.23)%:(48.24±9.72)%],平均住院日显著减少[(20.38±8.23)d:(14.73±6.42)d],P均〈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血浆BNP浓度,进行心功能分级,实施护理干预可改善心功能,提早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