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及冠脉支架植入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139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4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95例,术前测定血清hs-CRP水平并按hs-CRP水平分为两组,A组(hs-CRP<3.0 mg/L)55例,B组(hs-CRP≥3.0 mg/L)84例,比较分析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术后1年内的心血管事件。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术前血清hs-CRP水平较稳定型心绞痛组明显升高(P<0.01);B组患者病变程度较A组严重(P<0.01),术后1年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且是冠脉病变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预后的预测指标,提示冠脉病变程度及术后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血管壁的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2.
于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0):2694-2696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患者冠状动脉(CA)病变程度关系。方法选择该院心内科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84例CHD病患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并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浆MMP-9和hs-CRP水平,并将各组MMP-9、hs-CRP水平及冠状动脉狭窄积分(Gensini积分系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AMI组和UAP组的MMP-9、hs-CRP及Gensini积分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AMI组显著高于UAP组(P<0.05)。各组MMP-9水平和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hs-CRP水平和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MMP-9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668,0.823,0.726,均P<0.001)。结论 CHD患者MMP-9、hs-CRP水平与ACS发病有密切联系,可作预测CHD病患CA病变程度的指标,且能有效判断及预测急性心血管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类药物替米沙坦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方法(分层抽样法)将10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和替米沙坦组(50例)。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血清hs-CRP、MMP-9和AngⅡ水平,并随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常规治疗组和替米沙坦组hs-CRP、MMP-9及AngⅡ的水平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2.65±2.84)ng/mL、(113.27±24.15)ng/mL、(401.81±335.85)pg/mL及(12.97±2.46)ng/mL、(119.62±47.82)ng/mL、(407.73±354.51)pg/mL(P>0.05)。常规治疗组和替米沙坦组hs-CRP、MMP-9的水平在治疗6个月后均明显降低,但替米沙坦组较常规治疗组更低,分别为(8.84±8.17)ng/mL、(51.84±22.34)ng/mL及(7.58±8.71)ng/mL、(38.14±23.47)ng/mL,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AngⅡ的水平在治疗6个月后均有所升高(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加用替米沙坦后能够明显降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和MMP-9的水平,并有改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CS患者6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UAP组);另选同期住院的稳定型心绞痛(SAP)30例(SAP组)及非冠心病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患者外周血浆MMP-9及hs-CRP水平,并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组血浆MMP-9与hs-CRP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MI组>UAP组>SAP组>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AMI组、UAP组及SAP组Gensini评分均增大(均P<0.05);血浆MMP-9水平与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881,P<0.05),血浆MMP-9水平与Gensini评分之间无相关性(r=0.392,P>0.05)。结论:急性ACS患者血浆MMP-9和hs-CRP水平可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稳定性,但不能预测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血清MMP-9和hs-CRP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丽 《山东医药》2011,51(23):45-46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77例CHD患者(CHD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MMP-9、hs-CRP水平,并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CHD组血清MMP-9、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P〈0.05、0.01);血清MMP-9、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37(P〈0.01)。结论 MMP-9、hs-CRP在CHD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检测两者水平可预测和评价CHD危险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类药物替米沙坦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 用随机方法 (分层抽样法)将10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和替米沙坦组(50例).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血清hs-CRP、MMP-9和AngⅡ水平,并随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 常规治疗组和替米沙坦组hs-CRP、MMP-9及AngⅡ的水平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2.65±2.84) ng/mL、(113.27±24.15) ng/mL、(401.81±335.85) pg/mL及(12.97±2.46) ng/mL、(119.62±47.82) ng/mL、(407.73±354.51) pg/mL(P>0.05).常规治疗组和替米沙坦组hs-CRP、MMP-9的水平在治疗6个月后均明显降低,但替米沙坦组较常规治疗组更低,分别为(8.84±8.17) ng/mL、(51.84±22.34) ng/mL及(7.58±8.71) ng/mL、(38.14±23.47) ng/mL,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AngⅡ的水平在治疗6个月后均有所升高(P>0.05).结论 与常规治疗相比,加用替米沙坦后能够明显降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和MMP-9的水平,并有改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入院时空腹进行hs-CRP测定,择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计算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积分,依据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积分分为3组:A组≤4分为轻度、B组4分~8分为中度、C组>8分为重度.分组比较相关因素.观察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反复心绞痛发作、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脏性死亡).结果 血清hs-CRP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积分有相关性.3组之间hs-CRP水平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A组、B组和C组在反复心绞痛发作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两项之间比较有增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积分有相关性,hsCRP水平增高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入院时血清hs-CRP水平增高的心绞痛患者有较高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随机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n=50)和替米沙坦组(n=50),替米沙坦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替米沙坦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血脂、血压、血清hs-CRP、MMP-9及AngⅡ水平,并观察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的率。结果常规治疗组及替米沙坦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血脂及血压均呈现不同程度改善,但两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清hs-CRP、MMP-9及AngⅡ的水平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hs-CRP、MMP-9的水平均呈降低趋势,但替米沙坦组较常规治疗组降低幅度更大,两组血清hs-CRP、MMP-9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AngⅡ的水平在治疗6个月后均有所升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0.0%)高于替米沙坦组(8.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够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和MMP-9的水平,稳定粥样斑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妊娠相关血浆蛋白酶A(PAP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选取4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为实验组,其中急性心肌梗塞(AMI)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5例,健康对照组13例,分别测定他们的血清MMP-9、PAPP-A、hs-CRP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异及其在ACS组中的相互关系。结果:UAP组和AMI组的MMP-9、PAPP-A和hs-CRP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亦显著高于SAP组(P<0.05~<0.01),hs-CRP水平与MMP-9、PAPP-A水平显著相关(r=0.217,0.244,P均<0.05)。结论:MMP-9、PAPP-A、hs-CRP与斑块不稳定性密切相关,其测定有助于ACS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变化,了解冠心病不同临床类型支架置入数与血小板活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和单克隆抗体测定48例稳定型心绞痛、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与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和凝血酶敏感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并与45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对照分析。结果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置入后CD62p、CD63和凝血酶敏感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支架置入前(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治疗前亦高于对照组(P<0.01),而稳定型心绞痛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CD62p、CD63和凝血酶敏感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支架置入个数有关,置入支架越多阳性表达率越高。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血小板高活化状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以及急性血栓形成。支架置入术对冠状动脉内皮的损伤加强了血小板的活化,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静脉及冠状动脉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及及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入选150例冠心病(CHD)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6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50例,另外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受试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受试者外周静脉及冠状动脉血hs-CRP、MMP-9及PAPP-A水平,进行组间及不同外周静脉及冠状动脉血间指标差异比较.结果 UAP组、AMI组外周静脉血及冠状动脉血hs-CRP、MMP-9和PAPP-A水平显著增高,与对照组及SAP组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0.01);AMI组与UAP组比较,血hs-CRP、MMP-9和PAPP-A水平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但SAP组与对照组比较,血hs-CRP、MMP-9和PAPP-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周静脉血及冠状动脉血hs-CRP、MMP-9、PAPP-A相互间呈显著正相关性(P均<0.05).结论 hs-CRP、MMP-9及PAPP-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密切相关,其测定有助于ACS的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UA患者、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和50例对照者.对150例入选者测定血清hs-CRP、MMP-9和AngⅡ水平,比较各组间血清hs-C...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脂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冠心病(CHD)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排除糖尿病的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冠心病诊断标准为冠状动脉至少一支血管狭窄程度≥50%。将80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50例)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根据冠脉造影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26例)、双支病变组(27例)、三支病变组(27例)。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80例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内脂素和MMP-9水平。结果 ACS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内脂素和MMP-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CS患者血浆内脂素和MMP-9高于与稳定型心绞痛(P<0.05),三支病变组内脂素与MMP-9高于双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单支病变组高于对照组(P<0.05)。内脂素水平与MMP-9水平显著正相关(r=-0.763,P<0.05)。结论内脂素、MMP-9与冠心病密切相关,且对冠心病的诊断及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能特异地降解细胞外基质,在组织重构、斑块稳定性和再狭窄的病理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支架置入会造成血管损伤和管壁重构,置入处血管组织中MMP 2 ,MMP 9表达明显增加[1] 。我们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外周血MMP 9及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1(TIMP 1)水平的改变与心肌微梗死以及远期支架内再狭窄间的关系进行了前瞻性研究。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连续5 1例(男36例,女15例)在我院成功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平均年龄(6 4±11)岁;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支架置入术治疗。均排除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101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单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采用仅主支置入支架,边支不置入支架的手术策略,观察手术即刻及术后6~9个月临床疗效及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手术后即刻成功率99.01%(100/101),住院期间无MACE发生,术后6~9个月随访无症状者95.65%(88/92),发生稳定型心绞痛者2.17%(2/92),不稳定型心绞痛者2.17%(2/92),MACE发生率1.09%(1/92).结论:分叉病变采用仅主支置入支架,边支不置入支架的手术策略,短期观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炎性标记物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时40例ACS患者和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含量,分析与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ACS组血清hs-CRP、MMP-9含量均高于DA组(P<0.05),血清TIMP-1含量在ACS组和S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4),ACS组MMP-9含量与hs-CRP呈正相关(r=0.571,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与hs-CRP、MMP-9舍量无相关性(r=0.091,P>0.05;r=0.110.P>0.05).结论 hs-CRP、MMP-9的浓度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的程度无明显关系,与斑块的稳定性有关,炎症导致了斑块的不稳定性,参与了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MMP-9、MMP-2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不同冠心病患者的血清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演变,探讨MMPs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稳定型心绞痛和1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MMP-9,MMP-2和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TIMP-2)水平,并比较上述指标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关系及其演变。结果AMI患者血清MMP-9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91.91±150.10)ng/ml,(110.84±96.29)ng/ml,(69.30±55.85)ng/ml和(80.13±34.94)ng/ml。MMP-2、TIMP-2四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MMP-9在AMI患者中发病早期升高后持续到3~5d。MMPs与心肌损伤标志物无相关关系。结论血清MMP-9是预示斑块破裂中的主要MMPs之一,但它不能预测心肌坏死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组织抑制剂(TIMP-1)水平变化及其对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55例(治疗组)支架置入术前、术后即刻、术后8、48 h和术后1周的股动脉血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标本中MMP-3、MMP-9和TIMI-1水平;其中99例患者随访5~9个月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分为再狭窄患者20例,非再狭窄患者79例;另选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完全正常者50例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前MMP-3和MMP-9水平升高(P<0.01),而TIMP-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治疗组患者MMP-3和MMP-9水平明显升高,48 h达高峰,1周时仍明显升高,TIMP-1水平也具有类似的变化,但升高时间延迟。与非再狭窄患者比较,再狭窄患者随访时MMP-3和MMP-9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MP-3和MMP-9水平升高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可能是术后再狭窄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础血清C反应蛋白 (CRP)水平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 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 术前测定 78例单支病变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 [2 8例稳定性心绞痛 (SAP)和 5 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基础血清CRP水平。将患者分为CRP <3 0mg/L(31例 )和CRP≥ 3 0mg/L (4 7例 )两组 ,分析并记录患者术后 1周以及术后 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 (心绞痛、心肌梗死及死亡 )发生率及支架内再狭窄 (血管内直径狭窄率≥ 5 0 % )等情况。结果 基础血清CRP水平在ACS组比稳定心绞痛组高 [(7 8± 2 6 )比 (2 8± 0 4 )mg/L ,P <0 0 1];术后 1周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在ACS组、CRP升高组比稳定心绞痛、CRP不高组明显升高 (8%比 3 6 % ,P <0 0 5 ) ;术后6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亦是CRP高者远高于CRP低者 (2 1 5 %比 7 7% ,P <0 0 1;19 5 %比 7 7% ,P <0 0 1)。结论 基础血清CRP水平是单支冠状动脉病变支架置入术后 6个月内预后的预测指标 ,这提示术后 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支架内再狭窄是和支架置入术前炎症细胞活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每次2粒,每日3次,治疗2周。评价两组病人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MMP-9含量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血清hs-CRP和MMP-9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病人血清hs-CRP和MMP-9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