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古往今来。不少帝王都与茶有着特殊的“情缘”,形成了饮茶文化中一个有趣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中国性学史     
一、中国封建制度中的性 中国研究性问题的兴趣历史悠久。可信资料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221),即封建制度开始时期。封建制度共维持了2,681年,直至公元1911年,满清政府遭推翻才告结束。在这段长达2千年的时间里,中国性文化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帝王的地位至高无上,而女性的地位则非常低下,除皇后以外,帝王更拥有后宫佳丽三千,随他支配。权贵的快乐的确是建立於低下阶层痛苦之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描述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CNTR)成年双生子饮茶行为的分布特征,探索饮茶行为在双生子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为探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饮茶行为的影响提供线索。方法 样本选自2010-2018年在CNTR进行登记的双生子,纳入≥18岁且具有饮茶信息的双生子共25 264对进行分析,描述双生子中饮茶行为的人群、地区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卵型双生子饮茶行为一致率和对内饮茶量差异分布情况。结果 研究对象年龄(35.38±12.45)岁,每周饮茶者占比17.0%,饮茶量(3.36±2.44)杯/d。男性、50~59岁、南方、城镇、文化程度高、双生子中先出生的个体中每周饮茶者比例较高(P<0.05),未婚者中比例较低(P<0.001)。双生子对内分析发现同卵饮茶行为一致率均大于异卵,饮茶遗传度为13.45%(11.38%~15.51%),除女性亚组外,不同性别、年龄、地区间饮茶一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性别、年龄、地区分层后仅男性同卵一致率始终呈大于异卵趋势。同性别双生子对内饮茶量差异在男性中呈现同卵小于异卵的特征(P<0.05),而女性中差异不明显。结论 本研究双生子人群饮茶行为的分布存在人群和地区差异,饮茶行为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因素影响较弱,且遗传效应大小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区间不尽相同,性别可修饰这一遗传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b>探讨饮茶与骨质疏松性髋骨骨折的关系.方法 <\b>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方法,于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通过面对面访问,对广东省4家医院581例55~80岁中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骨骨折新发病例及性别、年龄(±3岁)配对的581名对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详细的饮茶及其他饮食情况、健康相关行为和骨折家族史等.结果 <\b>单因素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饮茶显著降低髋骨骨折风险.饮茶年限越长,每周饮茶次数越多,每年饮茶量越多,饮茶总量越多,或饮茶越浓,骨折发生的危险就越低(趋势检验P<O.05).与不饮茶者相比,饮茶及不同时间、频率、剂量及不同茶叶类型者的OR值为0.54 ~ 0.74(P<0.05).在校正年龄、能量、BMI、文化程度、父母骨折病史、“二手烟”暴露史、是否服用钙补充剂及体力活动能量消耗当量等因素后,上述关联仍具显著的线性趋势,但关联的强度略微降低.分层分析显示饮茶的效应仅在男性中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亚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规律性饮茶可降低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性髋骨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民族茶饮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族人民有着各种不同的饮茶习俗,真可谓“历史久远茶故乡,绚丽多姿茶文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人饮茶与全因死亡和死因别死亡风险间的关联。方法本研究分析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饮茶信息为基线自报。死亡信息主要通过链接死亡监测系统获取。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风险比(HR)及其95%CI。结果纳入分析的438 443例研究对象随访11.1年共发生死亡34 661例。与从不饮茶者相比, 当前非每日饮茶者和每日饮茶者全因死亡HR值(95%CI)依次为0.89(0.86~0.91)和0.92(0.88~0.95)。分性别分析显示, 饮茶对全因死亡风险的保护作用主要见于男性(交互P<0.05)。与从不饮茶者相比, 当前每日饮茶者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死因的HR值(95%CI)依次为0.83(0.76~0.92)、0.82(0.69~0.97)、0.86(0.78~0.94)、1.03(0.97~1.09)、1.00(0.87~1.16)、0.84(0.78~0.90)。在不吸烟且不过量饮酒者中, 每日饮茶与恶性肿瘤死亡风险间不存在有统计学显著性的关联, 但在吸烟或过量饮酒者中, 每日饮茶者死于恶性肿瘤的风...  相似文献   

7.
王丽  张格超  周凡  张磊  刘韦 《职业与健康》2020,(17):2343-2346
目的了解咸阳市泾阳县中老年人饮茶习惯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及自编的一般资料问卷对2019年6—10月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189名中老年人(年龄≥50岁)进行调查研究,并用SPSS 12.0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咸阳市泾阳县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主要为饮茶﹑年龄,有饮茶习惯组SF-36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没有饮茶习惯组,除躯体疼痛维度外,其余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饮用茯茶组在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和精神健康维度明显高于饮用其他茶组(P<0.05),有饮茶习惯的112人中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和社会功能维度随着饮茶量增加而升高(P<0.05),主要体现在年饮茶量超过2 000 g。不同性别﹑不同体质指数﹑有无饮酒和有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症")饮茶组SF-36量表总分均高于非饮茶组(P<0.05),年龄中超过60岁饮茶组的SF-36量表总分高于非饮茶组,不吸烟且饮茶者的SF-36量表总分高于不吸烟非饮茶组(P<0.05)。结论咸阳市泾阳县中老年人饮茶习惯可改善生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饮水习惯。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者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问卷经核实后输入计算机。结果 401名入选居民,平均年龄为(39.6±10.8)岁,男女约各占一半,汉族为主,文化程度以大专为主,家庭收入在5 000~9 999元/月之间居多。调查结果表明,男性饮水摄入总量、饮茶量多于女性,豆浆及乳类摄入量少于女性,白开水、豆浆及乳类摄入人数少于女性;不同年龄段居民瓶装水、桶装水、饮料、饮茶、豆浆及乳类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瓶装水、桶装水、饮料、咖啡摄入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文化程度居民白开水、瓶装水、饮茶、豆浆及乳类、咖啡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饮茶、咖啡、豆浆及乳类摄入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家庭收入居民饮水摄入总量、饮茶、豆浆及乳类、咖啡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开水、桶装水摄入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烟者饮水摄入总量,饮料摄入量多于非吸烟者,饮茶摄入量少于非吸烟者,吸烟者饮茶人数少于不吸烟者;饮酒者饮料摄入量多于不饮酒者,饮料、豆浆及乳类饮用人数多于不饮酒者;不同体质指数居民饮料、豆浆及乳类、咖啡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咖啡摄入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成年女性饮茶习惯对骨质疏松患病率的影响。方法整理1996年11月-2001年3月期间长沙马王堆等社区2 185名28~91岁健康汉族成年妇女骨密度资料,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饮茶习惯组骨密度均数进行比较,运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骨质疏松患病率的差异。结果饮茶组女性多部位骨密度较总体人群及不饮茶组均降低(P<0.05),且大量饮茶组较中量组骨密度降低;饮茶组成年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与总体人群及不饮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饮茶组骨质疏松发病率较总体人群、不饮茶组均升高[(OR值分别为1.43(95%CI:0.62~2.24)、2.36(95%CI:1.64~3.09)];且随饮茶量增高骨质疏松均有增高的趋势。结论女性饮茶者骨密度较不饮茶者显著降低,且随饮茶量的增加骨密度下降有一定线性趋势;且通过饮茶习惯对骨质疏松患病率的分析看,女性饮茶者较不饮茶者显著升高,且随饮茶量的增加患病率升高。  相似文献   

10.
<正>茶馆,是国人专门用作饮茶的场所,也是人们休息娱乐、交往议事的地方,可谓老少咸宜、男女皆至的好去处。在我国,东南西北中,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自然风貌、人文背景,而城市的风情,也浓缩于这些茶馆中。茶馆又叫茶楼、茶坊、茶铺、茶园等,是供客人饮茶的营业场所。东晋时出现了最早的茶馆,那时是以茶摊的形式营业的。南北朝时出现了供茶客饮茶住宿的茶寮。东晋的茶馆属于原始型茶馆,南北  相似文献   

11.
兴趣盎然的下午茶 英国与中国同为饮茶大国,各具独特的茶文化,代表着东西方不同的饮茶风格.然而,历史上从未种过一片茶叶的英国人,却用中国的舶来品创造了自己独特华美的品饮方式,以内涵丰富、形式优雅的"英式下午茶"享誉天下.  相似文献   

12.
<正>宫廷用茶由来已久。唐代之前的宫廷茶俗大体情况是:东汉之前宫廷以茶为祭,尚无真正意义上的饮茶习俗;汉代、三国、魏晋南北朝、隋代饮茶之风传入宫廷。唐代中期以后,茶饮别开生面,推向极至,不仅前无古人,亦后无  相似文献   

13.
劳青松 《健康天地》2009,3(12):50-51
<正>在美国,茶消耗量占第二位,仅次于咖啡。美国人与中国人饮茶不同,大多数人喜欢饮冰茶,而不是热茶;喜欢罐装、瓶装茶,而不会自己泡茶。许多美国人甚至连茶叶的外形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不过,现在这种状况已在悄悄改动。  相似文献   

14.
李楠 《健康天地》2011,(12):33-33
<正>古人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在中国是深入所有阶层的饮品,上至帝王将相,文人雅士,诸子百家,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好茶。有文献记载,我国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司马相如与杨雄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马相如曾写《凡将篇》、杨雄写《方言》,一篇从药用,一篇从文学角度都谈到茶,民间更有"神农尝百草,曰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饮茶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检索中英文文献,选择在中国人群中进行的饮茶与肺癌相关研究,运用Meta分析方法,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CI,探讨饮茶与肺癌的联系及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饮茶者相对不饮茶者患肺癌危险性有所下降(OR=0.66,95%CI:0.49~0.89)。结论 饮茶可能是中国人群肺癌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曾说过:“饮茶一分钟,解渴;饮茶一小时,休闲;饮茶一个月,健康;饮茶一辈子,长寿”。中国成年人中,有接近一半的人爱喝茶,国人对茶的钟爱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历代帝王茶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往今来,不少帝王都与茶有着特殊的“情缘”,形成了饮茶文化中一个有趣的现象。 据《赵飞燕别传》记载,西汉成帝皇后,容貌美丽,深得成帝宠爱。两人经常在御花园中品茗饮酒。赵飞燕喜欢饮茶,每年成帝都要江南各地进贡一些谷雨前珍品茶,供她享用。俗话说:人走茶凉。成帝驾崩后,赵飞燕失宠,谷雨前珍品茶也难喝到了。她天天烧香,求成帝在天之灵保佑。说来也巧,赵飞燕在梦中喝到了成帝赐给她的雨前茶。 相传公元二年的一个深夜,风清月朗,万籁俱寂,赵飞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牛奶分层后饮茶、咖啡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6年3月经病理确诊的OSCC新发病例593例和同期经性别、年龄频数匹配的医院体检人群及社区健康人群1 128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咖啡、饮茶及其相关变量与OSCC发病风险的调整OR值及其95% CI,并进行相乘交互作用分析。采用相对超危险度比、归因比和交互作用指数等指标评价相加交互作用。结果 在总调查人群及饮和未饮用牛奶人群中,饮茶均可显著降低OSCC的发病风险,其调整OR值及95%CI分别为0.54(0.41~0.71)、0.47(0.31~0.71)和0.57(0.40~0.81)。进一步分析发现,开始饮茶年龄≥25岁、饮茶浓度适中、饮温茶、饮用绿茶和乌龙茶在以上3个人群中也均有保护作用,且在饮用牛奶人群中各因素的保护作用更明显。此外,随着每日饮茶量的增加、饮茶年限的延长,OSCC发病风险也随之降低(趋势检验均P<0.05),但未见饮咖啡与OSCC的发病存在关联。饮茶与饮牛奶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0.52,95%CI:0.37~0.71),但未发现两者存在相加交互作用;饮咖啡与饮用牛奶之间不存在相乘及相加交互作用。结论 饮茶是OSCC发病的保护因素,且饮茶与牛奶间存在交互作用,故适量饮茶、增加牛奶的摄入可一定程度降低OSCC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10个项目地区成年人群饮茶行为特征的地区差异。方法 分析CKB 10个项目地区512 891名30~79岁队列成员基线调查时饮茶行为信息,重点描述饮茶者每周饮茶行为特征的地区差异。结果 10个项目地区全部队列成员中,男性每周饮茶率(50.7%)高于女性(21.3%)。其中湖南项目地区调查人群每周饮茶率最高(男性74.3%,女性76.6%),河南项目地区最低(男性5.5%,女性1.0%)。除浙江和海口以外的其他8个项目地区,每周饮茶者以饮绿茶为主。青岛项目地区平均每次(男性3.8 g,女性3.1 g)、每日(男性6.2 g,女性4.1 g)和每周(男性38.4 g,女性25.0 g)茶叶消耗量均最高。结论 CKB 的10个项目地区研究人群在饮茶频率、品种、消耗量和浓淡喜好等特征上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20.
韩国茶礼     
周颂 《健康天地》2010,(9):84-84
<正>韩国的饮茶史也有数千年的历史。公元7世纪时,饮茶之风已遍及全国,并流行于广大民间,因而韩国的茶文化也就成为韩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历史上,韩国的茶文化也曾兴盛一时,源远流长。在我国的宋元时期,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