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刘明  屈宗银  苗菁 《重庆医学》2013,(35):4302-4303,4306
目的了解重庆市15岁及以上居民被动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控烟政策或改进已有的控烟措施,减少二手烟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共调查753名非吸烟者。结果重庆市15岁及以上居民的被动吸烟率为45.95%,其中男性为43.13%,女性为47.45%,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被动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34岁人群被动吸烟率最高(55.17%);不同职业人群被动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商业或服务人员被动吸烟率最高(58.01%);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被动吸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吸烟者对别人在自己周围吸烟的态度,文化程度越高,选择介意的人就越多;女性(87.98%)选择介意的明显高于男性(70.99%)。结论重庆市15岁及以上居民受二手烟危害不低,必须加强立法和从严执法,尽可能防止公众接触香烟烟雾,降低人群被动吸烟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2年宁夏山区农村地区居民吸烟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宁夏山区农村居民的吸烟状况。结果 1共调查宁夏山区农村居民6795例,吸烟率为26.5%,重度吸烟率为14.3%。汉族重度吸烟率(23.8%)高于回族(5.1%),男性重度吸烟率(21.1%)高于女性(1.4%)(P均<0.01)。不同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和经济收入人群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男性吸烟者日均吸烟量高于女性吸烟者(P<0.01)。回族和汉族不同年龄组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男性不同年龄组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对吸烟可造成心脏疾病、肺癌和肺气肿的知晓情况有所不同(P均<0.05)。结论宁夏山区农村居民吸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男性吸烟量高于女性,对吸烟危害仍然认识不足,需加强吸烟相关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银川市某医院医务人员吸烟相关行为和对吸烟危害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该医院22个科室的所有在岗医生共计330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华西医科大学编制的调查问卷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调查的医生中尝试吸烟率46.0%,其中男性为61.7%,女性为19.7%;吸烟率为24.1%,其中男性36.4%,女性3.3%;2)男性尝试吸烟率高于女性,麻醉、康复、外科等科室医生的吸烟率均在57%以上,高于其它科室,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90.0%的医生认为主动吸烟及被动吸烟与肺部疾病相关,但对与其他系统疾病关系认识不足;4)95.1%的医生认为医务人员应该在控烟活动中起表率作用;73.1%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周里建议过自己的患者戒烟。结论银川市某医院吸烟人群以男性为重点人群,以麻醉、外科等科室为重点科室;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和戒烟、控烟知识培训,以培养其控烟意识,并提高其戒烟服务能力和控烟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吉林省成年人吸烟、被动吸烟、戒烟状况和对烟草相关危害的认知与控烟态度,为吉林省制定控烟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共收集吉林省18~79岁常住居民21 435人,采取调查问卷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吉林省不同人群吸烟率、戒烟率、被动吸烟率、烟草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控烟态度。结果:吉林省成年人吸烟率为31.8%,男性成年人吸烟率高于女性(52.9%vs 9.4%, P<0.001),农村高于城市(33.2% vs 30.7%,P<0.00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和家庭月收入的成年人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吉林省成年人戒
烟率为18.6%,不同年龄、婚姻、职业和家庭月收入人群间的戒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成人被动吸烟率为60.5%;被动吸烟场所以家里和工作场所居多,分别占33.4%和21.7%。调查对象中支持公共场所禁烟、餐馆禁烟和加大政府控烟力度百分比分别为93.4%、92.0%和93.9%。女性烟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低于男性(P<0.001),农村低于城市(P<0.05);其中对于“低焦油含量香烟危害与一般香烟相当”知晓率较低,仅为15.3%。结论:吉
林省成年人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高于2002年全国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烟草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对控烟支持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居民吸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居民的吸烟状况,为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河南省15~69岁居民2056人的吸烟情况。结果:河南省居民的吸烟率为21.11%;男性吸烟率为44.49%(420/944),女性为1.26%(14/1112),男性高于女性(χ2=573.034,P<0.001);现在吸烟率为20.09%(413/2056)。不同年龄、职业和收入水平居民的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72,69.101和54.166,P<0.001)。吸烟者中有25.35%的人尝试过戒烟,戒烟成功率仅为4.84%,而且仅有13.32%的人打算在1a内戒烟。现在吸烟者开始吸烟时的年龄平均为21.92岁(95%CI为21.25~22.58岁),超过83.82%的现在吸烟者开始吸烟时的年龄不到25周岁。男性开始吸烟年龄早于女性(Z=2.219,P=0.027),烟龄长于女性(Z=2.219,P=0.027),但吸烟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46,P=0.081)。79.18%的调查对象知晓吸烟危害健康;现在吸烟者、戒烟者和从不吸烟者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8,P=0.332)。结论:河南省居民吸烟率仍然较高,控烟工作仍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铜川市居民吸烟现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控烟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按容量比例概率(PPS)抽样方法,利用全国吸烟状况调查问卷,在全市抽取2244名居民进行吸烟状况调查。结果 我市15岁及以上居民吸烟率为35.07%,男性吸烟率为52.70%,女性吸烟率为11.7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城市居民吸烟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51~岁居民、企业职工、初中学历人群吸烟率均较高(39.25%;39.41%;37.74%);我市15岁以上吸烟者平均吸烟量为13.28支/天,男性为13.64支/天,女性为11.10支/天;全市15岁以上吸烟者中戒烟率为45.78%。结论 我市居民吸烟率较高,烟草流行形势严峻,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和健康干预,有效控制烟草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商丘市成人被动吸烟的暴露情况,为政府制定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5-6月选择商丘市四类公共场所,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600名18周岁以上的城区居民,男性328人,女性272人采用<中国公共场所被动吸烟监测工作手册>推荐的成人被动吸烟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商丘市成人吸烟率为26%,男性吸烟率为43.29%.女性吸烟率为5.15%.被动吸烟率为45.49%,男性被动吸烟率为43.29%,女性被动吸烟率为47.28%.不同人群被动吸烟的程度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同人群对在各场所禁烟的态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商丘市成人对吸烟危害健康知晓率较高,对被动吸烟危害认识不足,对在公共场所禁烟意识不强.应大力宣传烟草危害,增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曲阜市中学生的吸烟状况和对吸烟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曲阜市城区和农村共抽取中学4所,调查采取问卷方式进行.结果:曲阜市中学生2总吸烟率9.57%,现在吸烟率8.43%,常吸烟率7.98%,重型吸烟率1.32%,城市中学生的总吸烟率低于农村,男中学生高于女中学生;开始吸烟年龄15.01±2.69岁;因好奇尝试而吸烟65.44%;不吸烟中50.54%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农村高于城市.中学生对吸烟与被动吸烟是否有害健康的认识不同;对吸烟的态度上,均不太赞同吸烟,对控烟态度比较积极.结论:曲阜市的中学生吸烟率较高,控烟工作应引起重视;社会和学校要加强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尤其要注重加强对低年级和农村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目前德兴市居民的吸烟状况,为实施健康教育,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辖区行政机关、卫生事业单位及农村居民中15岁以上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共调查656人,总吸烟率为26.98%,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行政机关、卫生部门、农村居民吸烟率均较高;主要吸烟场所为家庭和娱乐场所;吸烟的主要原因为社交需要、好奇和受他人影响;吸烟者对吸烟的危害普遍认识不足。结论:控烟工作任重道远,要强化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提高烟民的控烟意识,促使其积极参与控烟履约行动,加快控烟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不同职业人群的吸烟现状及控烟相关行为。方法抽取779名医生、534名教师和298名公务员,共1 611名不同职业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现在吸烟率为13.0%。男性吸烟率38.6%,高于女性的0.6%,男性公务员吸烟率最高达56.3%。吸烟者中2.8%戒烟成功。71.5%的教师告知学生吸烟危害健康。73.3%的医生在看病时主动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57.1%的医生经常建议病人戒烟,23.0%的医生接受过戒烟方法培训,0.9%的医生使用过戒烟药物;90%以上的人认可应在医院、学校和政府机构所有范围内禁止吸烟。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54.3%和70.2%。结论调查人群总吸烟率较低,戒烟成功率较低,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知识知晓率较高。在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禁烟的认可率较高。公务员吸烟率高,医生参加禁烟方法培训和使用医学手段帮助病人禁烟的比例很低。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公务员和医务人员的控烟教育,加强医生对吸烟患者的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云南省农村居民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的患病现状及社会人口学和生活行为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农村地区7 572名≥35岁农村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分析哮喘患病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云南省农村居民的哮喘患病率为1.61%,其中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1.98%和1.25% ,χ2 = 6.308,P = 0.012),且呈现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χ2趋势 = 65.558,P < 0.001)。SEM分析结果显示,吸烟者、被动吸烟者、有哮喘家族史者、男性、少数民族和住房类型为石头土坯者患哮喘的风险增高;其中对哮喘患病直接影响作用最大的是吸烟,其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5;其他影响因素作用大小依次为有哮喘家族史(0.13)、年龄(0.09)、被动吸烟(0.08)、性别(0.06)、民族(0.03)和住房类型(-0.02)。   结论   云南省农村居民的哮喘的患病率较高,社会人口学和生活行为因素均对哮喘的患病有影响。应加强对男性、高龄、有哮喘家族史人群的健康管理,改善住房条件较差人群的居住环境,并加大控烟工作力度,以降低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居民的吸烟行为、态度和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上海市虹口区15~69岁对象960人,其中958人完成了吸烟情况的调查。结果 该区15~69岁人群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20.04%和18.73%,男性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41.05%和30.07%,女性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0.80%和1.70%,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RR=0.02,95%CI:0.01~0.03);25岁以上各年龄组吸烟率高于15~24岁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吸烟率低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RR=0.45,95%CI:0.25~0.79);饮酒人群吸烟率高于不饮酒人群(RR=2.68,95%CI:1.76~4.09)。家庭人均年收入越低、烟草危害知识得分越高的人群越反对吸烟,赞同禁烟。结论 上海市虹口区15~69岁人群吸烟率较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饮酒情况是影响吸烟情况的因素。应加强对35岁以上人群的控烟教育;对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应加强吸烟有害知识的宣传,纠正其对吸烟和禁烟的态度;在控烟教育的同时应强调控制饮酒。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居民的吸烟行为、态度和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上海市虹口区15~69岁对象960人,其中958人完成了吸烟情况的调查.结果 该区15~69岁人群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20.04%和18.73%,男性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41.05%和30.07%,女性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0.80%和1.70%,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RR=0.02,95%CI:0.01~0.03);25岁以上各年龄组吸烟率高于15~24岁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吸烟率低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RR=0.45,95%CI:0.25~0.79);饮酒人群吸烟率高于不饮酒人群(RR=2.68,95%CI:1.76~4.09).家庭人均年收入越低、烟草危害知识得分越高的人群越反对吸烟,赞同禁烟.结论 上海市虹口区15~69岁人群吸烟率较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饮酒情况是影响吸烟情况的因素.应加强对35岁以上人群的控烟教育;对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应加强吸烟有害知识的宣传,纠正其对吸烟和禁烟的态度;在控烟教育的同时应强调控制饮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山东省东营市适龄女性HPV感染情况,为合理制定精准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7—2018年山东省东营市参与“两癌筛查”的35~64岁女性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对14种高危型HPV亚型进行检测,收集该人群基本信息和HPV感染情况等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共调查适龄女性213 020人,平均年龄(49.02±7.64)岁;2017—2018年东营市共检出HPV阳性者18 463例,阳性检出率为8.67%,其中HPV16阳性者3 429例,阳性检出率1.61%,HPV18阳性者1 177例,阳性检出率0.55%,其他高危型别HPV阳性者15 352例,阳性检出率7.21%;在全部14种高危型别HPV阳性检出情况中,35~<40岁年龄段女性检出率最高,随后呈现下降趋势,≥55岁有小幅度上升趋势;东营区、广饶区、垦利区、广饶县、利津县14种高危型别HPV检出率分别为7.91%、8.02%、9.55%、8.95%和8.39%,地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621,P<0.05),而东营区HPV16、HPV18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9%和0.38%,比其他县区低;城镇和农村居民中全部14种高危型别HP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76%和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976,P<0.05),进一步根据县(区)进行分类,结果显示,东营区、河口区和垦利区城镇各型HPV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农村,但广饶县和利津县HPV16和HPV18的阳性检出率在城乡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2,0.289,0.023,1.452,P>0.05)。结论 山东省东营市适龄女性HPV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HPV感染的年轻化趋势明显,有关部门应该做好重点人群的监测与筛查,并提高城镇居民“两癌筛查”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山东省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人群干预措施血压控制效果。方法2007~2010年,在山东省中西部农村地区开展为期3年的慢病控制项目。2007年进行基线调查,按照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省中西部8个县(市、区),对25岁以上的农村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体格及血压测量。干预期间对干预人群进行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为核心内容的健康教育。2010年进行终期评估调查,干预组来自于基线的干预人群,对照组来自于非干预人群,分别进行与基线相同的问卷调查、体格及血压测量。利用2007年基线数据和2010年终期评估数据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2007年基线调查人群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4.46、83.50 mmHg,干预后2010年干预人群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2.47、80.80 mmHg,对照人群为133.54、81.12 mmHg,2010年干预人群收缩压、舒张压较2007年基线水平明显下降(P<0.05);2010年干预人群血压低于2010年对照人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男性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女性,高年龄组高于低年龄组。结论慢病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降低及控制人群血压产生一定效果,男性及老年人群干预效果相对明显,中年劳动力人群干预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山东沿海地区2004年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征,确定超重和肥胖的高危人群和地区。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烟台、威海、日照、东营、青岛沿海5城市的常住成年居民,通过面对面询问调查获取居民的一般情况,体检获取身高、体质量、腰围数据,分析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18岁成年人4752人,体质量指数(BMI)均值为(24.12±3.57)kg/m2,男性[(24.22±3.43)kg/m2]与女性[(24.07±3.69)kg/m2]、城市[(24.22±3.56)kg/m2]与农村[(24.06±3.57)kg/m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均值为(84.09±11.01)cm,男性[(86.69±10.36)cm]大于女性[(81.70±11.0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腹型肥胖的标化发生率分别为32.2%、13.3%、54.9%;超重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35.6% vs 30.8%,P<0.01),城市高于农村(35.8% vs 32.4%,P<0.01);肥胖和腹型肥胖发生率在性别和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城乡、年龄、吸烟、饮酒、劳动强度、体育锻炼;年龄、饮酒、劳动强度、体育锻炼是腹型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    2004年山东沿海地区有一半的成年人处于超重和肥胖状态,早期干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云南省富民县吸烟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经济负担.方法 采用按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抽取富民县7个乡镇18岁及以上常住农村居民共4 27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富民县COPD患病率为1.94%,其中男性为2.1%,女性为1.8%;吸烟率为35.4%,其中男性为72.4%,女性为0.9%;男性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被动吸烟率40.7%,其中男性为33.7%,女性为42.9%;女性被动吸烟率高于男性(P<0.05).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增加了患COPD的风险(P<0.05).富民县COPD的总经济负担为46.21百万元,其中直接经济负担为18.22百万元,间接经济负担为17.0百万元;归因于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经济负担分别为9.33百万元和30.04百万元.结论 吸烟和被动吸烟对当地的经济负担造成了显著影响.应降低人群的吸烟和被动吸烟率,从而减少其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reduce tobacco consumption and exposure to passive smoking in China. Methods Discussion consisting of 80 focus groups and 35 interviews were held in three rural intervention counties of Jiangxi, Henan, and Sichuan Provinces. Participants came from hospitals, schools, rural areas, and urban areas. Results Tobacco use and exposure to passive smoking were widely prevalent in the investigated schools, hospitals, county towns, and rural areas. Knowledge of the risks for passive smoking on health is lacking,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Barriers to the control of tobacco use in public places include reluctance of administrators to implement tobacco control policies, lack of consistent policies, difficulties with regulations and enforcement, and reluctance of non-smokers to exercise their right to clean air. Conclusion To curb the current tobacco epidemic in China, tobacco control efforts must focus on reducing exposure to passive smoking. A strategy should be formulated to reduce th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obacco use and exposure to passive smoking.  相似文献   

19.
潘琦  郭立新  刘薇  肖琛嫦  陈功  燕虹  李十月 《重庆医学》2016,(18):2532-2534
目的:了解湖北省居民高血压患病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预防及控制居民高血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在湖北省20个县(市、区)抽取15岁以上居民,采用统一的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入户询问调查。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8555人,报告高血压4135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4.48%。城市高血压患病率为18.41%,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为11.71%,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 P<0.01)。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4.10%、14.83%,不同性别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与在业人员相比,离退休(OR=1.44,95% C I:1.25~1.65)和失业/无业人员(OR=1.29,95% CI:1.15~1.46)高血压患病可能性较大;收入水平高者高血压患病可能性较低;肥胖(OR=3.09,95% CI:2.63~3.63)和糖尿病者(OR=3.87,95% CI:3.30~4.52)更有可能患高血压。结论湖北省1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需相关部门及机构采取措施积极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