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索利用主成分-线性判别分析基于中药的功效主治属性判别其药性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中华本草》中收录的药性明确、功效主治属性特征详尽的植物药1 725种,首先运用主成分-线性判别建立模型,以此模型对药性进行判别分类,采用10次5折交叉验证评价模型稳定性,然后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从寒、热性两类药材中分别随机抽取80%(共1 380种)的药材作为训练集建立模型,其余20%(共345种)药材组成测试集,做预测。结果运用主成分-线性判别模型,全部1 725种中药的组内判别正确率为94.43%,交叉验证平均正确率为91.54%。训练组的组内回代判别正确率为94.78%,测试组的预测正确率为90.14%。结论基于主成分-线性判别对中药药性进行判别,不仅保证了线性判别的正常运行,而且判别准确率高,模型稳定性好,能够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贝叶斯网络模型在中药整体药性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物质成分与中药药性间的内在联系和定量关系,选择药性特征标记,建立物质成分与中药整体药性间的贝叶斯网络模型,以期利用网络推理和复原中药整体药性。方法以还原论研究为基础,遵循中药基础理论的系统论原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与贝叶斯网络模型有机结合,构建物质成分之间"君、臣、佐、使"的网络结构。结果以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选择出的37个药性特征标记作为节点所构建的中药整体药性贝叶斯网络模型,灵敏度、特异度高(ROC曲线下面积达0.98);对中药药性判别能力强,训练集判别正确率达93.88%,对测试集的预测率达100%。结论中药整体药性贝叶斯网络具有明显的模块化结构,适宜解释中药药性特征标记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能复原中药整体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探讨亚健康状态的判识模型。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建模、预测,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判别,统计判别的准确率;在逐步回归变量筛选后再次进行预测,观察判别准确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亚健康判识模型对亚健康状态的预测准确率为89.47%,经变量筛选后,预测准确率提高至92.10%。结论:偏最小二乘法在亚健康状态的模型判别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亚健康建模的研究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基于变量筛选后预测准确率的变化,从量表优化的角度来看,偏最小二乘法也可以为变量的精简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中药寒、热药性判别模型与方法。方法:利用中药寒、热药动物实验,获取代谢组学数据;再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中药寒、热药性分类判别模型。结果:基于随机森林构建的中药寒、热药性代谢组学分类判别模型,能够很好地实现分类判别,总体准确率超过90%;用前30个最重要的M/Z值构建的分类判别模型,同样有很高的分类准确率;经7∶3测试,准确率也超过90%。结论:基于随机森林的中药寒、热药性代谢组学分类判别模型,经实验数据建模验证表明其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鲤鱼为研究对象,建立新鲜度近红外定量预测模型.方法 利用近红外光谱仪进行鱼肉图谱的扫描并采用化学计量方法测定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偏最小二乘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优化验证.结果 pH、TVB-N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所建立的模型最优,且分别运用标准化、多元散射校正和标准化两种预处理方法最好,最优波段分别是1 000~1 799 nm、1 000~1 350 nm和1450~1 799nm.同时,pH、TVB-N的定标相关系数分别是0.972 83、0.981 64,验证相关系数分别是0.642 1、0.280 53.结论 得到了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和准确性的鲤鱼新鲜度定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其所含蛋白质、总氨基酸、脂类、总糖、多糖及单糖等初生物质的相关性。方法: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总氨基酸含量测定采用柱前衍生液相色谱法,总脂肪测定采用索氏提取法,总糖含量测定采用滴定法,总多糖含量测定采用经典蒽酮比色法,单糖测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09.7》进行。用统计描述和Fisher判别法进行分析。结果:Fisher判别法分析20种中药寒热药性与其初生物质的相关性,判别正确率达85%。结论:20种中药寒热药性与其所含初生物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Fisher判别法为进一步分析研究中药药性物质基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植物类中药寒热药性与无机元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文献学的方法,研究植物类中药无机元素种类及含量与中药寒热药性的相关性,探寻中药寒热药性的无机物质基础,为科学表征中药药性理论提供可行性途径。方法?利用现有文献提供的信息资料,运用秩和检验、Fisher判别分析、Bayes判别分析、支持向量机等多种数据统计分析与挖掘方法分析数据,研究中药寒热药性与无机元素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无机元素的种类及含量与中药寒热药性密切相关。运用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和Bayes判别分析方法对药物寒热药性进行判别,正确率分别为60.00%和78.75%;利用支持向量机判别药物寒热药性,正确率为95.00%。结论?植物类中药寒热药性与所含无机元素密切相关,提示以无机元素表征中药寒热药性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陶丽  陆茵  王爱云  陈文星 《医学教育探索》2012,43(11):2107-2100
中药有效组分配伍是当前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模式,通过传统饮片活性组分分离及二次配伍以实现功效最大化。尽管有效组分配伍并不脱离原方的整体效应,但功效物质标准化即组分中药研究存在组分拆分简单而药性拆分困难的问题,因此需要明确组分样品库中各组分与其所属中药的性味离合关系。决定中药宏观药性的物质基础是其包含的微观化学成分,而基于化学信息学和知识发现的药性判别方法存在各自的局限性,真实客观的药性表征体系仍应回归到动态、可持续性定量反映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结果的生物效应模型中去,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药少力专、基于药性组合的代表药对继而开展配伍组分的药性配伍规律研究,这对合理设计配伍组分及提高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首乌丸中水分的质量分数.方法 烘干法测定115批首乌丸样品水分的质量分数,采集其近红外光谱数据,经一阶导数法与S-G平滑法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测定首乌丸中水分质量分数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结果 该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为0.944,校正均方差为0.121,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为0.205,验证集的预测均方差为0.127.结论 该近红外光谱水分定量分析模型稳定,准确可靠,可用于首乌丸中水分质量分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20种中药水溶性糖HPLC指纹图谱与寒热药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水溶性糖的相关性,进一步阐明中药四性与其物质基础的关系。方法:选取10种寒性中药和10种热性中药,提取水溶性糖,加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进行衍生化反应,测定水溶性糖的HPLC指纹图谱,利用Fisher方法建立判别函数,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建立寒热药性的Fisher判别函数,实现了对20种中药寒热药性的准确判别,判别正确率为100%。结论:中药寒热药性与水溶性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Fisher可以作为判别中药寒热药性与水溶性糖关系的统计学工具,水溶性糖是中药寒热药性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1.
提高中草药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Ⅲ:中草药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通过对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有关中草药质量控制的方法进行分析评价,探讨如何实施中草药临床试验的药物质量控制。方法:文献检索2005年7月前发表于Cochrane图书馆的中草药系统评价共11篇,包含167个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实证分析中草药临床试验中有关中草药质量控制的方法。结果:在纳入分析的167个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所采用的中草药制剂类型共有11种,其中只有1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提及中药的质量控制方法。结论:在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过程中,中草药的质量控制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建议:在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过程中,必须提高中草药的质量控制意识及建立中草药质量控制的技术平台,整合包括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GAP)、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Practice,GCP)以及中药指纹图谱等技术,建立系统控制临床试验药物的质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2种药物治疗异位妊娠(EP)的临床资料(A组:中药,B组:中药+米非司酮RU486)进行研究,总结各自的适应症和疗效,以便寻找一种更优化的药物疗法。方法:对本院自2006—2010年住院收治179例(A组92例,B组87例)稳定型E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地回顾和统计分析。结果:适应症:两组患者的年龄、血β-hCG值、孕酮值及B超附件包块的大小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两组的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为63.04%(58/92),B组为67.82%(59/87)。在两组成功与失败的患者中血β-hCG值均有明显差异(均P〈0.01);而血β-hCG的变化趋势、孕酮值P及B超附件包块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种方法治疗成功的决定因素是患者血β-hCG值,中药(1216.15±2448.14)mIU/mL、中药+RU486(1022.72±1130.19)mIU/mL,而加用RU486并没有显示更多的益处,两组患者的适应症和治愈率无明显差异,其中住院时间A组更短。因此,对符合条件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可能更加适合,血β-hCG≤1200mIU/mL可作为其适应症的最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FromJanuary 1 987toJune 1 988,pa tientswithidiopathicnephroticsyndromediag nosedbyrenalpathohistologicalexaminationsensitivetocorticosterone (CS)treatmenthavebeentreatedbyroutinemethods,inwhichthedosageofCSwasreducedandChi neseherbalmedicine(CHM)wasaddedinth…  相似文献   

14.
泄浊除痹汤两种组方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开发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有效中药处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试验,将77例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处方1、2两组。处方1组39例,服用泄浊除痹汤原处方12味中药水煎剂;处方2组38例,服用泄浊除痹汤新处方5味中药水煎剂。两组均每日1剂,分2次口服,疗程20d。观察泄浊除痹汤两种组方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0d、20d血尿酸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处方1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4.10%、92.31%,处方2组为63.16%、89.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泄浊除痹汤治疗高尿酸血症效果明显,处方1及处方2的疗效基本相同,相对于处方1,处方2更经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Cochrane图书馆中有关中草药治疗2型糖尿病系统评价中的66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为基础,分析在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质量。方法:文献检索2005年7月前发表于Cochrane图书馆的纳入随机对照试验最多的系统评价—中草药治疗2型糖尿病系统评价,共包含66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原有的CONSORT条目为基础,增加有关中医药方面的5项内容,即中医证型、组方依据、复方组成、制剂类型及质量控制。修订后的CONSORT评估表共包含63项条目,并以此为标准评估66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质量。结果:按修改后的CONSORT条目,66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总体报告率为19%~44%,中位数32%(标准差8%)。结论: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总体质量较低。建议:以CONSORT条目为基础,进行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化的研究。同时建议中医药类杂志的编辑要求作者按照规范格式发表临床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6.
贝叶斯网络在中药活血化瘀功效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贝叶斯网络学习算法预测中药活血化瘀功效。方法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利用贝叶斯网络学习算法,研究了55味常用中药的活血化瘀功效与9个药理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到贝叶斯网络结构和条件概率表。结果利用建立的贝叶斯网络功效与药理的关系模型进行数据分析,预测了中药有活血化瘀功效的概率值。结论贝叶斯网络可用于中药或中药组分功效的预测,为发现中药功效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提高中草药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Ⅰ:临床试验设计和方法学   总被引:4,自引:11,他引:4  
目的:通过对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及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探讨如何提高中草药临床试验的质量。方法:文献检索2005年7月前发表于Cochrane图书馆的中草药系统评价共11篇,包含167个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修订版CONSORT声明9项指标以及中草药剂型及质量控制标准指标。结果:所有167个临床试验都含有试验目的、方法、第1结局指标、统计学方法及中药剂型;其中163(97.6%)个临床试验说明了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只有26(15.6%)个临床试验说明了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只有14(8.4%)个临床试验详细说明了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4(2.4%)个临床试验提及了随机分配隐藏;绝大部分的临床试验(86.8%)属于开放性的,只有13.2%的临床试验采用了盲法设计;只有1个临床试验在试验前进行了样本含量的计算;在中草药剂型方面,45.5%的临床试验使用的是汤剂或中药茶包,只有1个临床试验提及了制剂的质量控制。在167个临床试验中,所有质量评价指标的涉及率只有36.0%。结论:现阶段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还很低。建议:(1)试验设计者及实施者必须接受正规的临床试验基础知识的培训;(2)推荐采用临床试验设计流程图,逐一解决临床试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3)在方案正式实施前进行预试验,并根据预试验的结果对临床试验设计方案进行调整;(4)对临床试验设计的最终方案进行注册登记,并预先发表(最好是网上发表)临床试验设计方案;(5)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特别是与对中医药研究感兴趣的国际知名学术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以提高中草药临床研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吸收与代谢后寡单体复合药物——中药现代化的新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中医药现代化的主要困境在于天然药物必然的化学成分的不可控性。本文提出了一类新型药物的概念:吸收与代谢后寡单体复合药物(post-absorption/metabolismmulticompounddrug,PAMD)。PAMD符合现代西药所有的标准,同时,它仍然保留了中药配伍的基本精髓,通过多种药材的组合而达到多重药理机制的有机协同。PAMD的概念是基于口服中药的大部分组分由于肠道吸收率极低根本不能到达血液,而在血液或靶器官中能找到的仅仅是少数的组分,或更可能的是这些组分的代谢物。只有这些经过吸收代谢后的化合物才发挥其治疗作用。由于这些化合物的数量有限,在分离、纯化并了解其药理作用的基础上,将纯化后的这些化合物以一定比例重新组合起来,就可以组成一个与原有的中药在理论上具有同等或更佳疗效的新型复合药物。本文对PAMD的研制途径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补益与解毒化瘀方协同DDP对SKOV3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抗癌中药复方(CHMP)药血清及其协同顺铂(DDP)对卵巢癌细胞SKOV3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分析补益(CHMP1)与解毒化瘀(CHMP2)复方在体外对顺铂协同作用的最佳搭配方式及其机制。方法制备复方CHMP1和CHMP2颗粒药不同时相、不同剂量的药血清;MTT法测定各时相及不同剂量药血清对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药血清最佳时相及剂量,测定两药物相互作用指数(coefficient of drug interaction,CDI),观察CHMP与DDP之间的协同作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对照组(A组)、CHMP1组(B组)、CHMP2组(C组)、DDP组(D组)、CHMP1+DDP(E组)、CHMP2+DDP组(F组)等各组药血清对SKOV3细胞凋亡的影响,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上述各实验组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上述各组细胞TNFR1、Caspase-8蛋白表达。结果2t-1时相、中剂量CHMP1、CHMP2血清及大剂量DDP血清对SKOV3细胞的抑制率最好,CHMP1、CHMP2与DDP两两药物之间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CDI分别为0.66、0.58;F组对SKOV3细胞的抑制率优于E组(P〈0.05)。各实验组血清作用SKOV3细胞48h后,琼脂糖电泳显示出典型的凋亡梯度状条带;联合用药组对SKOV3细胞凋亡的影响强于单独用药组(P〈0.05)。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联合应用后TNFR1、Caspase-8蛋白表达增多,与联合应用组细胞凋亡率增加相一致。结论CHMP药血清抑制人卵巢癌细胞SKOV3生长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与化疗药DDP具有协同作用,解毒化瘀复方与DDP的协同作用优于补益复方。CHMP与DDP协同作用与其促进凋亡途径TNFR1启动及Caspase-8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