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子痫前期(PE)是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和蛋白尿为主要表现,严重时抽搐、昏迷,是临床上导致孕产妇死亡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疾病,发病率约5%~12%[1]。其病理改变涉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目前病因未明,病因学说有:胎盘浅着床、炎症免疫过激、血管内皮损伤和遗传易感等。发病起源于胎盘病理改变,导致全身血管内皮损伤,引起全身小血管痉挛,进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目前一致认为,胎盘病理改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本病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子痫前期预测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朝曦  苏放明 《现代医学》2012,40(1):118-121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患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研究表明,胎盘滋养层细胞功能障碍及母体血管内皮损伤是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学中心环节.子痫前期发病前作出早期预测从而进行有效的干预,对于该病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作者对子痫前期从平均动脉压测定、24 h动态血压检测、胎儿动脉检测、高分辨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子宫动脉多普勒检测、妊高症检测系统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子痫前期患者心功能测定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检测177例妊娠晚期孕妇(重度子痫前期66例、轻度子痫前期64例、健康孕妇47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每搏指数(SI)、每搏量(SV)、周围血管阻力指数(SVRI)、周围血管阻力(SVR)、心肌加速度指数(ACI)、速度指数(VI)、胸液水平(TFC)、左心作功指数(LCWI)、收缩时间比率(STR),同时48h动态监测2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各项参数与临床征象的关系。结果:①与健康孕妇比较,子痫前期患者MAP、SVRI、SVR、TFC显著增高(P<0.01),CI、CO、SI、SV、ACI、VI显著降低(P<0.01),HR、LCWI、STR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组MAP、SVR、SVRI和TFC显著增高(P<0.01),CI、CO、VI显著降低(P<0.01,P<0.05,P<0.05),SV、SI、ACI、LCWI、STR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48h动态监测2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可以实时、连续评价心脏血管功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多系统进展性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目前研究发现该病始于子宫-胎盘供需不匹配,继而引起胎盘应激因子释放、血管/抗血管因子失衡,最终导致母体系统性内皮损伤、全身炎症反应。目前治疗子痫前期的手段有限,因此对其的预测、预防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近5年来子痫前期预测、预防方面的研究进展,肯定了基于胎盘源性血管生成因子(PlGF)的多变量模型筛查和阿司匹林、补钙、运动、提前终止妊娠等四种手段在预防子痫前期方面的作用,其他新的预防手段效果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马彦超 《当代医学》2021,27(7):36-38
目的 探讨血清学联合超声参数预测子痫前期(P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PE高危因素产妇200例设为PE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选取同期PE高危因素产妇里通过随访妊娠结局确定血压正常的产妇200例设为血压正常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李朝曦 《医学综述》2011,17(24):3726-3729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患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众多学者致力于子痫前期预测的研究,以期早期预测、早期干预,降低母婴的患病率及病死率。目前的研究表明,孕妇全身血管内皮损伤是子痫前期发病的中心环节。现就近年来针对子痫前期血管内皮损伤与相关物理检查预测子痫前期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轻度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对177例轻度子痫前期和89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轻度子痫前期剖宫产分娩、新生儿窒息、足月低体重儿、早产、低蛋白血症合并胸腹水,产后2 h出血〉500 mL,行输血治疗,子痫者少于重度子痫前期;胎儿窘迫、新生儿死亡、肾功能不全发生无差别。结论:对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应积极治疗,阻止其发展为重度子痫前期,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子痫前期严重危害母胎健康,寻找有效的早期预测子痫前期的生物标志物意义重大.已相继发现可溶性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等胎盘来源的生物标志物,并显示出一定的应用前景.同时,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微小RNA等新技术的发展也为筛选子痫前期早期预测的生物标志物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早期预测子痫前期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子痫前期严重危害母胎健康,寻找有效的早期预测子痫前期的生物标志物意义重大。已相继发现可溶性Fh-1、胎盘生长因子(PIGF)等胎盘来源的生物标志物,并显示出一定的应用前景。同时,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微小RNA等新技术的发展也为筛选子痫前期早期预测的生物标志物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孕妇胎盘血流灌注指标预测胎盘早剥的价值及血流灌注指标与胎盘病理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8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1例PE孕妇,其中轻度PE84例,重度PE37例。检测所有PE孕妇胎盘血流灌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指标,包括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及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所有PE孕妇自入院起随访至胎儿娩出。比较轻度PE与重度PE胎盘VI、FI、VFI情况,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PE胎盘早剥发生情况及影响PE发生胎盘早剥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胎盘VI、FI、VFI早期预测PE发生胎盘早剥的价值,比较不同病情胎盘早剥胎盘VI、FI、VFI情况,分析PE胎盘病理评分与胎盘VI、FI、VFI的相关性。结果重度PEVI、FI及VFI低于轻度PE组(P<0.05)。121例PE孕妇中共有20例发生胎盘早剥。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是影响PE发生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VI、FI、VFI及三者联合预测PE发生胎盘早剥的敏感性分别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子痫前期孕妇脐动脉血流比值变化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于本院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孕妇100例,轻度子痫前期53例(轻度组),重度子痫前期47例(重度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脐动脉血流参数变化,并随访产后胎儿和孕妇情况;设同期住院娩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轻度组孕产妇脐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新生儿Apgar评分、胎盘重量、新生儿出生时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及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GR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组孕产妇剖宫产率和母体腹水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脐动脉血流S/D、RI、PI值呈正相关,即情越重各项指标随之增高,子痫前期患者脐动脉血流比值升高,围产儿结局不良发生率、孕产妇剖宫产率亦随之逐渐增高,彩超测量子痫前期孕妇脐动脉血流变化可准确反映孕产妇胎盘功能及胎儿宫内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Allen's实验和超声检查在桡动脉(RA)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经Allen's实验筛选50例桡动脉CABG病例,分组比较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结果.结果 5例桡动脉病理报告为内膜轻度增生,其余病例病理检查均正常.CDFI检查11例动脉内膜不规则增厚.CDFI检查动脉内膜增厚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26.90±7.88)cm/s,舒张末期流速(EDV) (2.75±2.08)cm/s,时间平均峰值流速(TAPV)(6.27±3.43)cm/s,搏动指数(PI)7.19±6.00;动脉内膜无增厚组:PSV(35.5±18.5)cm/s,EDV(4.30±2.24)cm/s(P<0.05),TAPV(10.90±7.11)cm/s(P<0.05),PI 3.78±1.73(P<0.01).桡动脉直径(DRA):男性>女性(P<0.05),大体重组>小体重组(P<0.05),无糖尿病组>糖尿病组(P<0.05).高血脂组: EDV(2.71±1.84)cm/s,TAPV(6.95±1.36)cm/s.无高血脂组: EDV(4.51±3.20)cm/s (P<0.05),TAPV(11.20±7.83)cm/s (P<0.05).性别、体重、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和凝血状态对RA血流动力学无影响.结论 Allen's实验结合CDFI检查可有效地筛选RA.CDFI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判断RA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终止妊娠时机、方式及预后。方法328例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患者按发病孕周分为早发型(34周前发病)112例与晚发型(34周后发病)216例,分析比较其终止妊娠的时机、方式、围产儿结局、产妇并发症情况。结果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大多在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及时终止妊娠,以阴道分娩为主,剖宫产率(29.46%)明显低于晚发型(70.37%),围产儿病死率(34.82%)明显高于晚发型(5.09%);112例早发型孕妇中发生并发症32例(28.57%),216例晚发型孕妇中发生并发症61例(28.24%),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由于适时终止妊娠,无产妇死亡。结论及时终止妊娠是早发型子痫前期重要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产妇严重的并发症,对于估计胎儿存活可能性小的,应以阴道分娩为主,以减少剖宫产对母体的创伤。  相似文献   

14.
改进桡动脉穿刺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桡动脉穿刺方法,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需检测血气分析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改进后)50例和对照组(常规)50例,分别记录两组穿刺法的穿刺时间、穿刺结果、疼痛程度及血肿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穿刺时间、穿刺结果和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桡动脉穿刺方法较常规法穿刺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患者疼痛感减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壳聚糖止血敷料联合充气止血绷带应用于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经桡动脉入路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和治疗的3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5例.对照组采用桡动脉充气止血绷带常规方法压迫止血,试验组使用壳聚糖止血辅料联合桡动脉充气止血绷带压迫止血.所有患者试验前至少接受阿司匹林100 mg...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正常孕妇孕早期至孕中期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规律,为相关疾病的预测提供依据。方法孕11~14 周及孕18~20 周超声分别检测双侧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观察上述指标在早孕- 中孕的变化情况。结果正常孕妇左侧子宫动脉PI、RI 早孕期分别为(1.56±0.518)及(0.71±0.112),中孕期降至(1.13±0.424)及(0.61±0.109),右侧子宫动脉PI、RI 早孕期(1.50±0.518)、(0.70±0.106),中孕期降至(1.01±0.391)、(0.57±0.117)。子宫动脉阻力参数PI、RI 早孕期与中孕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孕11~14 周子宫动脉阻力参数左右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孕18~20 周子宫动脉阻力参数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从早孕期至中孕期,正常孕妇子宫动脉阻力参数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用彩色速度显像定量 (CVI Q)技术测定颈动脉血流量并给出青年组正常参考值。方法 :应用传统的多普勒法及CVI Q法对正常 5 0名在校四年级大学生进行左、右颈总动脉血流量的测定比较。结果 :单侧颈总动脉血流量传统法测定为 (789.49± 15 3 .40 )ml·min-1,CVI Q法为 (3 92 .85± 63 .95 )ml·min-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男女之间、左右之间无明显差异 ,S/D、RI和PI 3组数据两两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VI Q是一种实用、无创、简便、可靠的测量方法 ,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可供冠状动脉搭桥的材料。方法:对经血管造影证实的10例冠心病患者(单支病变1例、左冠状动脉主干2例、双支5例、三支2例),我们应用自身桡动脉(RA)行冠状动脉搭桥术。RA-LAD8例,RA-LADdl1例,RA-RCA1例,自体大隐静脉桥13条。结果:10例患者痊愈出院,术后近期恢复良好。随访6~20个月,无心绞痛发作,心电图正常。结论:桡动脉位置表浅、获取容易、有足够长度、管径大于胸廓内动脉,可供冠状动脉搭桥选用,是仅次于胸廓内动脉的理想动脉“桥”。  相似文献   

19.
王制  李国庆  雷建新 《西部医学》2011,23(3):466-467
目的观察国人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并对其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PCI)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00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总结其中19例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并经桡动脉行PCI患者的治疗经验。结果 19例患者异常起源右冠状动脉共植入22枚支架,植入成功率100%,无重要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起源异常冠状动脉合并狭窄病变施行PCI是安全可行的,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我院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分为两组:A组(桡动脉径路组)35例,B组(股动脉径路组)55例,比较两组临床基础资料、穿刺成功率、病变特征、PCI术成功率、术后及术后1年内并发症及事件主要心血管(MACE)。结果两组基础资料相似,A、B两组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7.1%vs 100%,穿刺时间为(3.0±1.5)min vs(2.5±1.1)min,手术成功率为94.2%VS98.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变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平均卧床时间A组(4.5±1.1)h明显短于B组(13.5±3.4)h,术后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1年内主要心血管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TRA)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治疗成功率与经股动脉(TFA)途径相似,并发症少,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