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MUC1与ER、P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检测MUC1、ER和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乳腺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86例乳腺癌及 4 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MUC1、ER和PR的表达水平。结果 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可见MUC1阳性表达 ,而乳腺癌组织中MUC1高表达 ,MUC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ER、PR在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MUC1及P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无明显相关 (P >0 .0 5 ) ,ER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良好预后明显相关 (P <0 .0 1)。结论 MUC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是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指标 ,与乳腺癌的预后无明显相关 ,ER阳性表达是乳腺癌预后良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MUC1、MUC2及MUC5AC含量,探讨与胃癌的关系。方法:制备MUC1、MUC2及MUC5AC黏蛋白芯片,免疫荧光检测,采用CEA作为指示指标,对30例胃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进行黏蛋白血清水平的检测。结果:胃癌组三种黏蛋白血清水平增高,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MUC1的阳性表达与胃癌TNM分期相关(P<0.01),MUC2、MUC5AC的阳性表达与TNM分期无关(P>0.05)。三种黏蛋白(MUC1、MUC2、MUC5AC)的表达随胃癌分化程度降低有增高的趋势。各单一黏蛋白以及黏蛋白两两之间和联合诊用于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其中单一黏蛋白中,MUC1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分别达到81.5%、75.8%,联合诊断(三种黏蛋白中至少两种阳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96.0%、82.9%。结论:检测血清黏蛋白MUC1、MUC2及MUC5AC水平,可以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pS2基因、ER、PR、c erbB 2与多药耐药基因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主要临床指标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pS2基因、ER、PR、c erbB 2和多药耐药基因MDR 1、GST π在 6 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结果  6 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pS2 5 5 %、ER 6 0 %、PR 5 1.6 7%、c erbB 2 4 0 %、MDR 175 %、GST π 5 3.3%。结论 乳腺癌多药耐药性的产生可能与 pS2、ER、PR的异常表达及c erbB 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黏蛋白MUC2、MUC5AC在原发性及结肠转移性卵巢上皮间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ABC法),检测MUC2、MUC5AC在41例原发性卵巢黏液性肿瘤(良性12例、交界性9例、黏液性囊腺癌20例)、18例卵巢结肠转移性黏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将MUC2、MUC5AC表达与临床各病理资料间的联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18例卵巢的结肠转移性黏液性囊腺癌组织中均有MUC2表达,但无MUC5AC表达;(2)MUC2在良性、交界性、恶性原发性卵巢黏液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1/12)、5/9、80.0%(16/20),MUC5A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12/12)、9/9、90.0%(18/20);(3)MUC2阳性表达率与卵巢黏液性肿瘤的病理分级之间呈负相关(P〈0.05),与临床分期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MUC5AC阳性表达率与卵巢黏液性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之间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MUC2、MUC5AC黏蛋白可用于原发与卵巢结肠转移性黏液性肿瘤的诊断;随着卵巢黏液性肿瘤的发展在良性、交界性、恶性卵巢黏液性肿瘤组织中MUC5AC的阳性表达率呈下调表达;MUC2的阳性表达率呈上调表达,其表达与卵巢黏液性肿瘤的细胞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黏蛋白MUC1、MUC2在十二指肠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40例十二指肠腺瘤(其中9例癌变)和10例正常十二指肠黏膜MUC1和MUC2的表达。结果40例十二指肠腺瘤中,低级别异型增生9例,高级别异型增生22例,癌变9例;在十二指肠腺瘤伴低级别异型增生、高级别异型增生、腺瘤癌变中,MUC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4%(4/9)、81.8%(18/22)、100%(9/9),阳性评分分别为1.33、5.86、8.67,MUC1呈逐步上调趋势(P<0.05);另一方面,MUC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9)、72.7%(16/22)、11.1%(1/9),阳性评分分别为6.33、5.86、8.67,MUC2呈逐步下调趋势(P<0.05)。结论 MUC1、MUC2可能是评估十二指肠腺瘤恶性潜能的有用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和粘液性肿瘤中粘蛋白MUC5AC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卵巢浆液性和黏液性肿瘤中黏蛋白MUC5AC的表达.结果:(1)良性、交界性、恶性卵巢肿瘤中MUC5AC的阳性表达依次为55%(11/20)、50%(10/20)、22%(11/50),P=0.0044;(2)黏蛋白MUC5AC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相关(P<0.05),与年龄、肿物大小、FIGO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黏蛋白MUC5AC在卵巢浆液性和黏液性肿瘤中呈下调表达,MUC5AC与卵巢恶性黏液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粘蛋白MUC2与MUC5AC在大肠腺癌及大肠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0例大肠腺瘤和60例大肠腺癌进行粘蛋白MUC2、MUC5AC检测.结果20例大肠腺瘤及60例大肠腺癌中,粘蛋白MUC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58.3%(P=0.000);在大肠腺癌中MUC2的阳性表达与生存期(P=0.008)呈正相关,而与浸润深度(P=0.009)、淋巴结转移(P=0.001)、Ddukes分期(P=0.002)均呈负相关.MUC5A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46.7%(P=0.296);在大肠腺癌中MUC5AC的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P=0.005)正相关,与浸润深度呈负相关(P=0.039).MUC2与MUC5AC无相关性.结论大肠腺癌组织MUC2的下调表达可能参与了大肠腺癌的发生,对临床上判断预后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MUC1、MUC2、MUC6、CDX2表达状况,探讨四者的表达状况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5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和80例癌组织进行黏液组化染色,检测两组表型的表达状况,结合两组的免疫组化检测胃免疫表型标记MUC1、MUC6和肠免疫表型标记MUC2、CDX2的表达水平,分析四者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MUC2和CDX2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而MUC1、MUC6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CDX2在T1期的阳性表达率为12.5%,在T2+T3+T4期的阳性表达率为41.7%;CDX2在直径>3.0cm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3.6%,在直径≤3.0cm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4.1%;CDX2在Ⅰ+Ⅱ期的阳性表达率为28.6%,在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为44.2%。MUC2在T1期的阳性表达率为25.0%,在T2+T3+T4期的阳性表达率为48.6%;MUC2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32.6%,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2.2%。结论:在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方面,胃印戒细胞癌与胃、肠表型标记存在密切关系,故检测MUC1、MUC2、MUC6、CDX2表达对判断胃印戒细胞癌的预后及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和雌、孕激素受体 ( ER、P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5 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2 6例良性乳腺肿瘤组织中 VEGF、ER、PR的表达水平 ,并分析它们的临床生物学意义。结果 :乳腺癌 VEGF阳性表达率为 66%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VEGF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在 ER、PR阴性组中 ,VEGF阳性表达率较高。结论 :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高表达 ,与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有密切关系 ,可以作为反映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粘蛋白MUC5AC和MUC6在胃印戒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型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依据2000年WHO分类标准,将68例胃印戒细胞癌分成5种类型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印戒细胞癌中MUC5AC和MUC6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部分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胃印戒细胞癌中MUC5AC和MUC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和39.7%。MUC5AC蛋白在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中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6蛋白在性别和发病部位中表达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C5AC粘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胃印戒细胞癌的肿瘤大小与浸润深度有关;MUC6粘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胃印戒细胞癌性别和发生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UC1、MUC2及MUC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及癌旁相对正常黏膜组织中MUC1、MUC2、MUC3的表达。结果:MUC1、MUC2、MUC3在癌旁相对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7%、100%、100%,MUC1、MUC2、MUC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7%、60.0%、53.3%。黏蛋白MUC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Dukes分期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黏蛋白MUC2和MUC3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Dukes分期呈负相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黏蛋白MUC1的表达上调和MUC2、MUC3的表达下调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黏蛋白MUC1、MUC2、MUC3可成为大肠癌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对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ER、C-erbB-2、PCNA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作为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LSAB法对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根治标本,作ER、C-erbB-2、PCNA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1)ER阳性率随着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降低,ER阳性率在Ⅰ级(16/20)和Ⅲ级(7/19)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级(16/20)和Ⅱ级(13/21),Ⅱ级(13/21)和Ⅲ级(7/19)差异无显著性(P>0.05);ER在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病例中表达率较高。(2)C-erbB-2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关。(3)PCNA与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的大小无关。(4)C-erbB-2的表达与PCNA呈正相关,与ER呈负相关。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ER过度表达者预后好,C-erbB-2、PCNA过度表达者预后不良,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黏蛋白MUC2、MUC5AC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20例正常大肠黏膜和64例大肠腺癌组织中MUC2、MUC5AC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64例大肠腺癌中MUC2、MUC5A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4%和60、9%,与正常大肠黏膜标本相比较,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UC2、MUC5AC蛋白的阳性表达均与大肠腺癌的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MUC2蛋白表达下调或MUC5AC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黏膜肠化生组织的表面小凹结构与肠化生亚型及尾部同源异型盒基因2 (CDX2)、黏蛋白2 (MUC2)、黏蛋白5AC (MUC5AC)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拟行胃镜检查的84例门诊患者进行美蓝色素放大内镜检查,观察美蓝染色阳性区域的肠化生黏膜的小凹结构特点.于相关部位取检,共取得标本91份,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奥辛蓝/过碘酸-雪夫染色(AB/PAS)、高铁二胺/奥辛蓝(HID/AB)染色,同时进行CDX2、MUC2、MUC5AC免疫组化染色.分析黏膜小凹结构与肠化生亚型及肠化生细胞中CDX2、MUC2、MUC5AC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美蓝放大胃镜下肠化生黏膜表面小凹结构可分为四类:不规则斑点型(16例)、网格型(30例)、短棒型(23例)和绒毛型(22例),其中不规则斑点型与绒毛型两组中均表现为MUC5AC高表达,但不规则斑点型多提示为不完全性肠化生,而绒毛型表型多提示为完全性肠化生;网格型及短棒型是MUC5AC阴性肠化生黏膜的主要表型,MUC5AC在肠化生细胞内的表达与AB/PAS染色相关,而与HID/AB染色无关;CDX2、MUC2在所有肠化生标本中均为阳性表达(100%,91/91).结论 肠化生黏膜小凹结构的表型对初步判断肠化生亚型及其内黏蛋白的异常表达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39例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HMGB1的表达水平,分析HMGB1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人预后的关系。结果HMGB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细胞核高表达率及胞质阳性率分别为80.58%与16.55%,均明显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46.04%与0.00%(P < 0.01)。HMGB1在组织学高级别、雌激素受体阴性、孕激素受体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细胞质阳性率更高(P < 0.05),细胞核高表达率在组织学高级别中更高(P < 0.05)。肿瘤组织学分级是HMGB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细胞核高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OR=2.197,P < 0.05)。肿瘤组织学分级(OR=3.028,P < 0.01)、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OR=0.133,P < 0.01)及TNM分期(OR=3.817,P < 0.05)是HMGB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细胞质阳性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139例乳腺癌病人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66.5(18~75)个月,5年总生存率为88.49%(123/139),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7.70%(108/139)。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法分析不同细胞核、细胞质表达组间的五年生存率、五年无复发生存率以及生存曲线,显示HMGB1细胞核高表达影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五年无复发生存率(P < 0.05)。结论HMGB1细胞核高表达及细胞质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人多项预后不良因素密切相关,细胞核高表达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复发的预测有指导意义,细胞质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和TNM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等的相关性.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01年1月-2007年12月新收治的910例可手术乳腺癌的ER、PR、HER2及各种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910例的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占89.4%,浸润性小叶癌占1.7%,导管原位癌占5%,其他类型占4.9%;肿瘤卣径<2 cm占29.9%,在2~5 cm之间的占45.6%,5 cm的占24.5%;无淋巴结转移的占54.2%,3个及3个以下淋巴结转移的占25.5%,4个及4个以上淋巴结转移的占20.3%.ER表达阴件的占33.0%,PR表达阴性的为27.4%.HER2表达为+++的占20.1%.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其就诊时淋巴结癌转移率减小(P<0.001),其他指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肿瘤大小与淋巴结痛转移率呈正相关(P<0.001),与ER及PR的表达呈负相关(P<0.001),与HER2表达呈正相关(P=0.02);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P<0.001);ER及PR与HER-2呈明显负相关(P<0.001).在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乳癌中,ER、PR及HER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PR可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良好的重要指标与HER2的表达呈负相关,HER-2的表达与年龄及淋巴结转移状态无明显的相关关系,临床上能更早期发现ER及PR阳性或HER2阴性的肿瘤.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For the female population in Asi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n alterations of cyclin D1 in breast carcinoma is rare,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cyclin D1 expression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survival rate, and other prognostic marker associated with cell cycle is unclear. METHODS: Expression of cyclin D1 protein, Ki-67, pRb, and p53 was deter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18 cases of early breast carcinomas and 80 cases of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s. Genetic alteration of cyclin D1 gene and overexpression of cyclin D1 mRNA were detected by Southern blot and RT-PCR, respectively. RESULTS: Expression of cyclin D1 is negative in usual ductal hyperplasia (UDH) and 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 (ADH). However, in 52.0% (51/98) of all breast carcinomas,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yclin D1 was observed. Five-year survival rate of the patients with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yclin D1 (52.7%)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ases with negative expression of cyclin D1 (72.1%). Positive rate of cyclin D1 protein in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52.5%)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overexpression rate (40.8%) of cyclin D1 mRNA but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mplification rate of cyclin D1 gene (18.4%). Expression of cyclin D1 is correlated with Ki-67 expression, but not correlated with pRb and p53 expression. CONCLUSIONS: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yclin D1 could serve as a poor prognostic marker for Chinese patients with breast carcinoma independent of nodal metastasis and clinical stage. Expression of cyclin D1 protein is affected more directly by overexpression of cyclin D1 mRNA rather than cyclin D1 gene amplificati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pRb and p53 with cyclin D1 protein in the carcinogenesis of breast carcinoma is not supported by the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