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糖尿病的甲襞微循环 (NFM)变化 ,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糖尿病的外周微循环变化 ,借此间接了解糖尿病的脏器微循环改变、获得更多的活体信息 ,指导临床。方法 :74例糖尿病组均系确诊病人 ,且无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患者。观察NFM ,按田牛加权积分法求出总分值 ,并与 40例同年龄组健康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总分值高于健康组。其中管袢模糊占 47.3% ,伴固有出血或渗出占 5 1.35 % ,管袢交叉或畸形占 6 6 .2 % ,P <0 .0 5 ,说明二组有显著性差异。74例中有 6 1例有不同程度的红细胞聚集、流速呈粒线流 -粒缓流 ,提示 8…  相似文献   

2.
雷诺现象患者的区域血流量及微循环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雷诺现象(RP)患者甲襞区域血流量和微循环的变化。方法:对30例RP患者和34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甲襞区域血流量和甲襞微循环(NFM)检测。结果:RP患者的甲襞区域血流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RP患者NFM检测中见管袢模糊不清,管袢缩短,交叉管袢增多,出现宽大畸形管袢,血流速度减慢,多呈粒流、粒线流,血管运动性增强,红细胞聚集多呈中、重度,乳头浅平,汗腺导管增多,血色暗红,严重者袢周有渗出、出血;管袢数减少,输入枝、输出枝、袢顶均增宽;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RP患者NFM积分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甲襞区域血流量检测和微循环检查有助于判断RP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DMCI)患者颈动脉斑块及甲襞微循环变化。方法:将11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DMCI组(n=40)和非糖尿病脑梗死组(NDMCI组,n=70),并设健康体检对照组(CON组,n=60)。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各组双侧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采用微循环检测系统观测各组甲襞微循环(NFM)形态、流态和袢周状态,并运用加权积分法分析比较各组分值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DMCI组颈动脉内膜增厚者为15.00%,与NDMCI组的15.7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DMCI组颈动脉斑块占67.50%,显著高于ND-MCI组的54.29%,P<0.01。DMCI组NFM形态和袢周状态积分值与NDMCI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DMCI组NFM流态积分值(2.16±0.70)明显高于NDMCI组(1.16±0.66),P<0.01;主要表现在DMCI组微血流呈粒缓流和/或粒摆流,甚至停滞,同时白色微小血栓(白微栓)数量及红细胞重度聚集和微血管渗出、出血均比NDMCI组严重,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可明显增加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和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不同危险分层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方法:11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心血管危险分层分为低危组(n=7)、中危组(n=28)、高危组(n=34)和极高危组(n=46),以同期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ZL-104型微循环检测仪和微循环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各组甲襞微血管视野清晰度、管袢长度、管袢数、畸形管袢数、交叉管袢数、输入支管径、输出支管径、袢顶直径、血流速度、红细胞聚集程度、白细胞数、白微栓、袢周渗出、出血、甲襞微血管乳头及乳头下静脉丛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低危组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危组到极高危组甲襞微循环渐次出现明显的形态、流态和袢周状态的变化,且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上主要表现为:视野清晰度变差、微循环管袢数减少、畸形管袢数占比增加、输入支管径变细;流态上主要表现为:微血管内血流速度减慢、红细胞聚集增多;在袢周状态上主要表现为:微血管袢周渗出增多。且有高血压危险分层越高,上述改变越严重的趋势。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出现与危险分层相关的甲襞微循环改变。甲襞微循环变化对高血压病患者病情评估、治疗与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分析620例渔民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甲襞微循环的临床主要变化特点。甲襞微循环明显变化的有以下几项指标。形态学变化:管袢数渐少,小于6条/mm526例占87.7%;管袢缩短,小于100μm520例占83.2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健康检查时发现有子宫颈糜烂患者119例,在治疗前后作甲襞微循环检查,且以38例正常健康妇女作为对照。发现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如下:1.毛细血管袢清晰度差(模糊者占13.5%)排列紊乱占9.2%;异形管袢占39.6%;输出枝/输入枝比值偏大。2.毛细血管内微血流动态:流态呈泥沙状和颗粒状占7.6%;袢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襞微循环障碍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病的关系. 方法: 选200例住院Ⅱ型糖尿病病人(单纯糖尿病100例, 有慢性并发症100例)进行了甲襞微循环检查. 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的甲襞微循环的管袢清晰度、管袢形态、红细胞聚集程度及血液流态均比有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组好, 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 结论: 单纯糖尿病组的微循环障碍比有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组轻. 甲襞微循环检查可作为预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一种指标. 袢周清晰度、血流状态、红细胞聚集情况是反映微循环障碍程度的基础. 一旦发现糖尿病人微循环中度障碍, 应进行活血化瘀及改善微循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襞微循环障碍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 2 0 0例住院Ⅱ型糖尿病病人 (单纯糖尿病 10 0例 ,有慢性并发症 10 0例 )进行了甲襞微循环检查。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的甲襞微循环的管袢清晰度、管袢形态、红细胞聚集程度及血液流态均比有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组好 ,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或 0 .0 5 )。结论 :单纯糖尿病组的微循环障碍比有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组轻。甲襞微循环检查可作为预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一种指标。袢周清晰度、血流状态、红细胞聚集情况是反映微循环障碍程度的基础。一旦发现糖尿病人微循环中度障碍 …  相似文献   

9.
中风患者的甲襞微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全军微循环专业组所制定的临床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标准,观察了75例脑中风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发现甲襞管袢内血液流态的变化出现较早且较明显。62例患者甲襞管袢内血流呈粒流,粒缓流(积分值为0.64±0.43),6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红细胞聚集(积分值为0.58±0.49),血浆柱亦较明显。病程在一个月以内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年龄因素及地区因素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按田牛甲襞微循环综合评分方法 ,对按不同年龄分组的 142例中国北京地区健康成人甲襞微循环进行观察、测量、计分、分析 ,同时将部分指标与国内报道的正常参考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北方地区各年龄组健康成人甲襞微循环积分值分别为 2 0~ 39岁组 1.17± 0 .7、 40~ 5 9岁组1.74± 1.0 8、6 0~岁以上组 2 .48± 0 .6 1。各组的管袢形态、流态及袢周状态积分值及总积分值均随年龄增加呈递增趋势 ,组间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各年龄组积分值均明显高于国内报道的同年龄组的正常参考值 (P <0 .0 1)。微循环的管袢数、输入枝、输出枝、袢顶管径随年龄增加呈递减趋势 (P <0 .0 5 )。积分值增高主要表现在管袢清晰度下降、畸形管袢率增加、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出血、乳头变浅、乳头下静脉丛可见。其中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乳头变浅、乳头下静脉丛可见出现率随年龄增加呈递增趋势。结论 :北方地区健康成人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偏高且受年龄因素的影响 ,随着增龄积分值增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观察肌钙蛋白T阳性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变化 ,分析心肌微循环障碍与外周微循环的关系。方法 :选取肌钙蛋白T阳性的患者 ,检测其甲襞微循环并根据田牛微循环评分标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外周形态、流态及袢周形态积分值与正常对照组比均有明显增加 (P均 <0 .0 1)。结论 :心肌微循环障碍与外周微循环障碍呈平行关系 ,这为临床早期预防疾病、诊断病情 ,提供了一项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银屑病患者微循环与血液流变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银屑病患者微循环障碍与血液流变性变化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银屑病患者多项血液流变性指标以及甲襞微循环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健康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银屑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硬度(TK值)、血沉、血沉方程K值均明显升高(P均<0.01),红细胞压积(Hct)无明显差异(P>0.05)。银屑病组管袢模糊,畸形管袢增多,袢顶狭窄较多见,输入枝血管变细,输出枝血管增粗,管袢缩短;微血管血流速度缓慢,多呈粒流、粒缓流,红细胞聚集,可见白色微小血栓;管袢周围视野极度模糊,袢顶渗出或出血,乳头呈浅波纹状或平坦;用田牛加权积分法分析,银屑病患者甲襞微循环明显异常,其形态、流态、袢周等指标积分值以及综合积分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银屑病组ηb低切值、EAI、血沉与甲襞微循环流态积分值及综合积分值均呈明显正相关(与流态积分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28、0.29、0.21;与综合积分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26、0.24、0.19;P均<0.01)。结论:微循环障碍是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微循环改变的机理可能与血液粘度增高,毛细血管扩张以及通透性增加有关。临床上采用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治疗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17名4—13岁健康儿童口唇粘膜微循环观察测定了各项正常值和加权积分值。男109名,女108名,按年龄分为10组。显微放大250倍测量3×1mm~2范围的均值。口唇微循环正常值;1.清晰度:管袢清晰194名,不清20名,模糊3名。2.管袢数:9.36±1.89条/mm~2。管袢数随年龄增长而递增(P<0.01)。3.管袢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00例乳房囊性增生症进行了微循环观察,结果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存在,主要变化为:管周渗出197例,占98.5%;袢顶瘀血184例,占92%;流速变慢141例,占70.5%;管袢轮廓模糊135例,占67.5%;其余变化依次为红细胞聚集,管袢数目减少,长度下降,畸形增多,管径纤细。以上表明本病有不同程度的瘀血症存在。可见微循环现察对中医瘀血症的研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襞微循环障碍程度。方法:600例住院T2DM患者,依病程分为新诊断组、3月~5年组、6年~10年组和>10年组。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徐州产HD-WX-10型微循环显微仪,在22~24℃室温下,检测所有对象的左手无名指,观察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和袢周状态,并对各组加权积分值、不同程度异常率和部分指标异常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1)不同病程各组T2DM患者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和袢周状态积分均高于对照组,以管袢减少、白微栓、渗出和出血等改变较明显(P<0.01),中度异常患者比例较高。(2)病程10年以内各组患者积分值、部分指标异常率及异常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3)>10年组患者甲襞微循环流态及袢周形态积分和总积分较其它组增加(P<0.05),中度异常患者比例较高(P<0.01),管袢明显减少,白微栓和渗出显著增多(P<0.01)。结论:T2DM患者存在微循环障碍,病程>10年者较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尿病和糖尿病足坏疽病人甲襞微循环障碍应用加权积分评价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住院糖尿病和糖尿病足坏疽病人进行了甲襞微循环观测, 以正常人作对照. 结果: 糖尿病和糖尿病足坏疽的视野能见度及管袢清晰度明显下降, 各项指标的分值和总积分均显著高出正常对照组, 有非常显著差异, P<0.01或<0.001. 糖尿病与糖尿病足坏疽病人的比较, 足坏疽病人的管袢数目、形态、血液流态及袢周状态的分值以及总积分明显高于糖尿病组, 有非常显著差异, P<0.001, 仅有交叉形管袢二组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 糖尿病的微循环明显障碍, 糖尿病足坏疽病人的微循环障碍更加明显. 应用加权积分法对估价疾病微循环障碍的轻重程度, 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测体检人群的甲襞微循环,分析其异常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徐州产WX-753B型微循环多参数测量仪,对3430例体检者的甲襞微循环管袢形态、血流状态、管袢周围状态等三类16项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其异常结果人群的年龄、性别分布和吸烟对微循环的影响。结果:甲襞微循环检测异常者占总检测例数的31.55%,其异常结果中不同性别间、各年龄组间以及吸烟和未吸烟组间的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袢周状态积分值有明显差异(P<0.05~0.01),且与增龄有明显正相关(r=0.99)。结论:甲襞微循环检测对辅助疾病诊断和临床用药、疗效判断等提供有一定临床意义的相关信息,为疾病的防治,健康宣教提供较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高凝状态时微循环的变化,我们检测了47例TAO患者的多项高凝指标,并对部分病人同时作了唇粘膜,甲襞微循环的观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AO组甲襞微循环变化主要为毛细血管变细、短、数目稀少;排列紊乱,畸形管袢增多,袢顶瘀血,微血流流态异常,多呈粒流或粒缓流,且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糖尿病和糖尿病足坏疽病人甲襞微循环障碍应用加权积分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住院糖尿病和糖尿病足坏疽病人进行了甲襞微循环观测 ,以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糖尿病和糖尿病足坏疽的视野能见度及管袢清晰度明显下降 ,各项指标的分值和总积分均显著高出正常对照组 ,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或 <0 .0 0 1。糖尿病与糖尿病足坏疽病人的比较 ,足坏疽病人的管袢数目、形态、血液流态及袢周状态的分值以及总积分明显高于糖尿病组 ,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0 1,仅有交叉形管袢二组比较无差异(P >0 .0 5 )。结论 :糖尿病的微循环明…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WX-753B型多部位微循环显微镜观察了191例脑血栓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并结合有关资料与正常人进行了对比。发现其主要改变有血流变慢,粒流,粒缓流占79.3%,红细胞聚集达69.1%,部分病例有白色微小血栓形成,输出枝,袢顶增粗,畸形袢增加。与正常人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另外发现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