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锡仙 《中国医刊》2013,48(3):58-59
目的 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并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机械通气的1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8例(51.91%)机械通气时间<5天者19例(27.94%);机械通气时间≥5天者49例(72.06%).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者呼吸机使用时间(16.9±5.7)天,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者呼吸机使用时间(3.5±2.4)天.结论 机械通气时间过长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因素,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8例作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雷氏菌、不动杆菌及霉菌感染多见,多发生在机械通气3天后.基础疾病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脑血管疾病、胸腹部术后、肾移植术后等.死亡25例.结论 对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的病人应加强肺部感染的防治,以期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进行机械通气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以寻找更好的防治对策,减少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002年12月—2004年12月进行机械通气发生VAP的3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机械通气患者56例,发生VAP31例,发生率为55.4%,发生VAP平均时间(7.2±3.9)d。经鼻插管VAP发生率为70.8%,置管≥6dVAP发生为75.0%,单一高危因素者病死率11.1%,3个或以上高危因素者病死率60.0%,首位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26.3%),G-杆菌对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较敏感,G+球菌则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性不高。结论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选择合适人工气道留置方式,可减少高危因素且减少VAP的发生,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对VAP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呼衰病人行有创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学以及药敏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本院确诊VAP的3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病原菌构成和药敏结果。结果:共培养出细菌4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4株.革兰阳性菌7株.首位是铜绿假单胞杆菌。结论:VAP感染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率普遍较高,治疗时应重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8例临床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相关因素和病原学特点,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和防治对策. 方法: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38例发病时间和病原学特点. 结果:患者机械通气48h以上62例患者,38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61.3%,重症患者并发VAP时病死率63.2%.VAP机械通气平均发生在(5.6±2.5)d,与机械通气时间有关.共检出病原菌74株,前5位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8.4%)、金黄色葡萄球菌(18.9%)、肺炎克雷伯杆菌(13.5%)、大肠埃希菌(10.8%)、白色念珠菌(10.8%). 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高、病死率高,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致病菌;针对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进行积极防治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6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2年11月~2006年10月住院的62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发生VAP者进行分析,并检测病原菌谱.结果:本组VAP中共分离出病原菌96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4株,占25.00%,革兰阴性杆菌65株,占66.71%,真菌7株,占7.29%.结论:明确VAP的发病因素和致病菌,而临床中要避免这些危险因素是降低VAP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2年11月-2006年10月住院的62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发生VAP者进行分析.并检测病原菌谱。结果:本组VAP中共分离出病原菌96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4株,占25.00%,革兰阴性杆菌65株,占66.71%,真菌7株,占7.29%。结论:明确VAP的发病因素和致病菌,而临床中要避免这些危险因素是降低VAP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方法及措施。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可以通过预防得到有效控制的。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通过合理预防及治疗,其发生率可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9.
对21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临床特征,病原体构成及6例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VAP的发生可能与年龄、基础疾病危重程度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止酸剂有关。本组主要病原体为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多为二种以上病原菌感染;死亡者多合并真菌感染;认为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及止酸剂,注意监测真菌,防止真菌的全身感染等措施有利于VAP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方法及措施。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可以通过预防得到有效控制的。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通过合理预防及治疗,其发生率可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细菌学特点和临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8年1月该院56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VAP发病率为30.35%;40例病情缓解,平均机械通气时间(5.16±1.24)d;16例死亡,平均机械通气时间(9.24±1.36)d;VAP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占74.67%,药敏试验显示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结论 VAP发生率、病死率高,早期预防、合理治疗有利于VAP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5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及其病原学特点,以减少发病率,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35例机械通气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机械通气时间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之间的相关性,检测病原菌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比较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结果机械通气时间长的患者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气管切开相比气管插管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5例患者共检出69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35例患者中死亡13例,病死率为37.14%,两种以上病原体感染者较单一致病菌感染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选择合适的人工气道,应针对病原菌合理选择抗感染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期间,78例我院综合ICU机械通气VAP患者下呼吸道痰液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分离得到9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68株(71.58%),以鲍氏不动杆菌(15.79%)、铜绿假单胞菌(13.68%)、肺炎克雷伯杆菌(11.58%)感染最为多见;革兰氏阳性菌20株(21.0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7.37%)为主;真菌7株(7.37%)。结论 VAP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应规范机械通气操作,合理选择VAP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并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内科病房及其他ICU行机械通气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4例,发生率51.85%。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者,机械通气时间过长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因素。结论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0年以来收治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发生率占同期应用呼吸机患者的43.8%,治愈25例(89.3%),死亡3例(10.7%)。结论应用机械通气疗法较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基层医院积极改善ICU设施,提高护理水平,加强无菌观念是主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现状和病原菌耐药情况,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年6月-2012年6月住院治疗的248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得出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现状,并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结果和病原菌耐药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248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中,55例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该并发症发生率为22.18%;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检出69株病原菌,其中,14例患者为2种菌株感染(复数菌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占69.57%,革兰阳性菌占17.39%,真菌占13.04%;在检出的69株病原菌中,以头孢唑啉(82.61%)和头孢哌酮(59.42%)耐药为主,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45%)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45%)较敏感。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率较高,病原菌以细菌为主,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较敏感,在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出来之前,经验性地使用上述药物,可有效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及其与通气时间的关系、病原学特点、防治措施。方法收集78例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VAP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VAP的发生率57.7%,治愈率76.3%。45例VAP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25.2±11.0)h,33例未发生VAP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75.3±23.2)h,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种细菌混合感染率(40.6%),气道分泌物培养致病菌培养以革兰阴性菌多见,耐药菌株较普遍。结论VAP是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其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混合感染及耐药是VAP病原学特点,应加强呼吸道无菌管理,其发生率与机械通气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与机械通气时间的关系及其病原学特点,以减少发病率,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ICU中307例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中45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7例机械通气患者中,45例(14.66%)为VAP患者,其中好转20例(44.44%),机械通气时间为(6.3±3.3)d;恶化15例(33.33%),机械通气时间为(8.6±6.4)d;6例死亡(13.33%),机械通气时间为(7.7±4.7)d;4例(8.89%)病情无变化,放弃。45例患者共检出55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氏阴性细菌为主。结论: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长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4例VAP患者,取其呼吸道深处分泌物送检,并进行药敏试验,观察病原菌分布以及主要致病菌耐药性情况。结果 184例样本中检出217株致病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检出率分别为29.95%、65.90%和4.15%。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35.38%和32.31%。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41.26%和37.0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均对青霉素、红霉素及头孢类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均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以及多种头孢类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米诺环素等敏感性较高。结论 VAP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药物敏感性,且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副作用较万古霉素小,可被作为治疗VAP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且由此可导致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从而引起临床医生的极大关注。因此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可以大大的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及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为了更好地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笔者对人住呼吸科病房及ICU机械通气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