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云南省洱源县大足鼠的年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用胴体重法将大足鼠分为幼体、亚成体、成体和老体4个年龄组:幼体42.0g以下,亚成体42.1~66.0g,成体66.1~142.0g,老体142.1以上。分析其胴体重与体重的相互关系及年龄组的体重变化。结果表明,胴体重法准确简便,可作为大足鼠年龄鉴定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溴鼠灵对褐家鼠和杀它仗对黄胸鼠的毒杀效果。方法 :实验室用溴鼠灵对褐家鼠进行有选择性和无选择性试验。现场用杀它仗对黄胸鼠进行毒杀试验。结果 :褐家鼠对 0 .0 0 2 5 %、 0 .0 0 5 %溴鼠灵小麦和稻谷毒饵的摄食系数均大于 0 .75 ;0 .0 0 2 5 %~ 0 .0 0 5 %溴鼠灵小麦和稻谷毒饵 1~ 2次给药 ,毒杀率均大于 80 %。0 .0 0 5 %杀它仗蜡饵现场毒杀黄胸鼠 ,灭效为 90 .38%。结论 :溴鼠灵对褐家鼠的适口性良好 ,毒杀率高 ,可进行现场应用。杀它仗蜡饵在有效控制鼠类食物来源的前提下 ,盗食率较高 ,灭鼠效果较好。但因其价格高 ,各地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3.
4.
毒杀黄胸鼠的引诱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筛选提高黄胸鼠对毒饵适口性的引诱剂。方法:将18种物质按不同浓度分别加入玉米粉 中,进行实验室有选择性摄食试验;选出5种引诱物进行最适浓度及馄配试验筛选出最佳引诱剂;再将最佳引诱剂 加入敌鼠钠盐和溴敌隆正常毒饵中与正常毒饵及基饵进行摄食对照。结果:单种添加剂试验中有7种物质,17种 浓度的引诱物能提高黄胸鼠适口性,其中以8%的W-1最优,次为2%的W-2和0.5%的W-3;混配试验以8% 的W-1+0.5%的W-3效果最好;将其加入2种正常毒饵中,能显著提高毒饵的适口性。结论:8%的W-1、2% 的W-2及0.5%的W-3能显著提高黄胸鼠的适口性,均可作为引诱剂选用。 相似文献
5.
黄胸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贵阳市80年代初就开始零星使用敌鼠钠盐灭鼠。1987年全市统一组织,用杀鼠迷开展灭鼠一役达标后,为巩固灭鼠成果,每年春、秋两季均各组织1次大面积灭鼠,所用药物为杀鼠迷、敌鼠钠、溴敌隆等。 1988年在我省关岭县、1990年在贵阳市、1992年在天柱县,我们先后开展了优势鼠种褐家鼠的敏感性、抗药性及运口性比较实验室研究。为进一步了解不同鼠种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性,指导合理用药,我们于1996年9~10月在贵阳市进行了黄胸鼠对杀鼠灵的抗性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调查贵阳市黄胸鼠对溴敌隆抗药性及大隆对抗性鼠的杀灭效果。方法无选择摄食试验。溴敌隆、大隆现场灭鼠试验比较。结果黄胸鼠对溴敌隆无选择摄食试验:死亡率70%,平均致死天数10d,平均致死剂量49.26mg/kg,存活鼠3只,平均存活剂量71.95mg/kg。黄胸鼠对大隆无选择摄食试验:死亡率100%,平均致死天数6天,平均致死剂量9.4mg/kg。溴敌隆现场灭鼠试验:灭后密度下降率65.0%,大隆现场灭鼠试验:灭后密度下降率96.3%。结论贵阳市存在抗溴敌隆的抗性鼠,大隆能有效的杀灭抗性鼠。 相似文献
8.
云南两地黄胸鼠对杀鼠灵抗药性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云南省连续大量使用敌鼠钠盐灭鼠较早(8~9年)的两个地区黄胸鼠,用标准药物(0.05%的杀鼠灵)进行了抗药性实验。结果发现:潞西县的黄胸鼠已产生抗药性,抗药性发生率为16.28%;保山市黄胸鼠已出现抗药性个体,抗药性发生率为6.82%。从而提出解决抗药性的措施及今后的灭鼠工作应加强抗药性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溴鼠灵对黄胸鼠的毒杀效果。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黄胸鼠进行有选择性试验、无选择性试验和现场灭效观察。结果:有选择性试验,黄胸鼠对0.005%大米、小麦和稻谷毒饵的摄食系数分别为0.52、0.67和0.64。无选择性试验,0.005%大米、小麦和稻谷毒饵1次给药毒杀率分别为70%、80%和40%;3次给药毒杀率分别为100%、100%和90%。现场试验,0.005%小麦毒饵连续3次投药,毒饵盗食率为54.75%,灭鼠率为93.44%。结论:该药适口性好,现场灭效高,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了解广东清远部分地区鼠类路氏锥虫自然感染情况。方法 2009-2010年在连州、佛冈和清新的居民区(自然村)内外环境捕捉鼠形动物,取鼠血液涂片染色镜检。结果共检查鼠形动物238只,路氏锥虫总感染率为13.87%。连州、佛冈和清新的路氏锥虫感染率分别为18.18%、7.04%、14.71%。共捕获褐家鼠(85.71%)、黄胸鼠(3.78%)、黄毛鼠(7.98%)、板齿鼠(0.84%)、臭鼩鼱(1.68%)5种鼠形动物,褐家鼠的自然感染率为12.75%。不同地区、不同鼠种、不同生态环境的鼠数路氏锥虫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4.352、0.916、3.356,P均>0.05)。结论清远地区鼠类路氏锥虫自然感染较普遍,褐家鼠是带虫优势鼠种,人群中是否存在可疑病例或隐性感染情况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海南屋顶鼠种群年龄鉴定划分标准。方法对捕获的海南屋顶鼠体重、体长、尾长测量,采用t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可将海南屋顶鼠划分成4个年龄组:幼年组(Ⅰ)(<85.0g),亚成年组(Ⅱ)(85.0~124.9g),成年组(Ⅲ)(125.0~174.9g),老年组(Ⅳ)(175.0g以上),对比不同年龄组体重的变化,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结论体重法可用于海南屋顶鼠的年龄鉴定。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云南省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体表吸虱寄生状况、种类组成、优势虱种、吸虱群落结构及其空间分布、年龄结构和性比特征。方法选择云南省17县(市)作为调查点,用鼠茏加食饵诱捕褐家鼠,用“全捕法”采集其体表全部吸虱。吸虱群落结构用丰富度(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J)及优势指数(C)描述。吸虱空间分布格局用分布型指数中的扩散系数(C)、Cassie指数(CA)、丛生指数(I)及聚块指数(m^*/m)测定。结果在捕获的872只褐家鼠体表共计采集到4种吸虱(7998只),物种丰富度及生物多样性都很低。棘多板虱在整个吸虱群落中占绝对优势,相对优势度Dr为89.12%。吸虱在褐家鼠体表的分布表现为聚集型分布格局,其生活史时期均以雌雄成虫为主,雌雄合计占64.18%,雌雄性比为1.85。结论褐家鼠体表吸虱种类比较单一,群落结构简单,吸虱在宿主体表的寄生呈高度聚集性,雌性高于雄性。褐家鼠体表吸虱种类单一、群落结构简单、优势种明显。显示褐家鼠及其体表寄生吸虱之间的协同进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褐家鼠精母细胞中偶线期节的形态结构和行为。方法采用表面铺展-SDS处理、硝酸银和磷钨酸染色电镜技术。结果在褐家鼠精母细胞偶线期的染色体轴心和联会复合体侧生组分及中央组分均发现电子密度高的球形或椭圆形的节状结构,即偶线期节。结论褐家鼠精母细胞的偶线期似乎存在几种不同功能的偶线期节,偶线期节在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同源重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黄胸鼠体表寄生蚤类的种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方法用鼠茏及鼠夹加食饵诱捕小型哺乳动物(小兽),分类鉴定其中的黄胸鼠。采集黄胸鼠体表寄生蚤类,在实验室制成玻片标本,经干燥透明后于光学显微镜下鉴定蚤种。结果1997~2004年在云南省共调查19个县(市),捕获黄胸鼠3757只,从其体表采集到蚤类2181只,分别隶属于5科16属18种。西南山地亚区采集到蚤类1306只,隶属于5科13属15种。滇南山地亚区采集到蚤类875只。隶属于5科7属7种。结论黄胸鼠体表寄生蚤类种类丰富,不同动物地理区域的蚤类构成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监测褐家鼠在不同场所、不同时间密度变化以及成年鼠和未成年鼠的构成比,了解褐家鼠的习性,为防鼠控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不同场所生态环境,采用夹夜法每隔3个月进行连续性鼠密度监测,将捕获的鼠鉴定分类,计算密度;选择重点场所进行灭鼠实验,灭鼠后2、3、7、9个月进行密度调查,了解鼠密度的变化和恢复时限。结果食物资源丰富和隐蔽场所多的环境褐家鼠密度高,农贸市场、畜牧养殖厂成年鼠和未成年鼠的构成比分别为1∶2.2和1∶2.7,一次饱和性灭鼠后密度恢复时间<60d。食物不丰富、隐蔽场所少的环境褐家鼠密度低、聚集性不明显,城乡结合部成年鼠和未成年鼠的构成比为1∶1.8,灭鼠后密度恢复时间>150d。结论褐家鼠密度及灭鼠后恢复时间与季节、食物和环境状况具有高度相关性,这一规律为控制其密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2001年西林县鼠疫流行期间媒介蚤的特征,探讨鼠疫流行的危险因素。方法:在鼠疫流行期间对一二三类疫区采用笼捕法进行鼠体蚤调查;采用粘蚤纸法进行地面游离蚤调查,对捕获的蚤进行分类鉴定。结果:黄胸鼠体平均染蚤率为65.75%,一、三类区明显高于二类区;二类区的黄胸鼠体印鼠客蚤指数为0.14,明显低于一、三类区的0.98和0.93;一类区的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6,明显高于二、三类区的0.0054和0。结论:家鼠鼠疫疫区黄胸鼠和印鼠客蚤占总数的70%以上,室内黄胸鼠密度大于5%及黄胸鼠体印鼠客蚤指数大于1三项指标同时成立是鼠疫流行前期的预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