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青浦区小家鼠对第一代和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方法现场捕获小家鼠,按照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的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分别摄食0.05%杀鼠灵毒饵和0.01%溴敌隆毒饵。结果 25只小家鼠对杀鼠灵抗药性发生率为0.00%,平均致死剂量为736.49mg/kg;26只小家鼠对溴敌隆抗药性发生率为0.00%,平均致死剂量为141.88mg/kg。结论以小家鼠为优势种的我区广大农村地区目前对第一、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均未产生抗药性,可以考虑轮流使用这两类灭鼠剂进行灭鼠工作,但应加强对其抗药性的监测,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惠州市家栖鼠对第一代抗凝血杀鼠剂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家栖鼠对抗凝血杀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 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 经对惠州市辖区内所捕捉的98只褐家鼠、57只黄胸鼠、11只小家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分别为1.02%、10.53%、45.45%,其总平均摄药剂量分别为10.1mg/kg、112.57mg/kg、664.35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明显地小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已形成抗药性种群,而黄胸鼠和褐家鼠有产生抗药性个体。结论 以小家鼠为优势种的场所,要考虑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而以黄胸鼠和褐家鼠为主的场所,则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同时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龙门县家栖鼠对抗凝血杀鼠剂的抗药性。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对龙门县城区内所捕捉的55只褐家鼠、20只黄胸鼠进行无选择性摄毒抗药性监测。结果龙门县城区捕捉的褐家鼠和黄胸鼠对杀鼠灵的抗性率分别为0、5.0%,其总平均摄药剂量分别为10.06mg/kg、102.4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黄胸鼠已产生有抗药性个体。结论龙门县城区内开展灭鼠工作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但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监测黄胸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方法现场捕获黄胸鼠,按照全国鼠类抗药性协作组统一的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对杀鼠灵的抗性,18只黄胸鼠中发生率为11.11%;对溴敌隆的抗性,26只黄胸鼠的发生率为11.54%。结论杨浦区的黄胸鼠对第一、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杀鼠灵、溴敌隆)均产生抗性,建议慎用或不用已产生抗性的灭鼠剂,采取综合方法控制鼠密度。  相似文献   

5.
大量地持续使用抗凝血灭鼠剂 ,鼠类会产生抗药性。解决抗药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及时查出抗性鼠。检查抗药性需要有正常的敏感种群的本底资料。敏感性测定要求在没有用过或很少使用 (起码在试验前两年没有使用 )抗凝血灭鼠剂的地区捕鼠 ;抗药性调查要求在连续使用抗凝血剂灭鼠至少 6年的地区捕鼠。1 毒饵及配制为了使试验标准化和数据的准确性 ,敏感性测定和抗药性调查要求一律采用杀鼠灵毒饵 ,而且必须用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生产的标准品 (熔点 1 5 9~ 1 6 2℃、纯度 99% ,用淀粉稀释成1 %浓度母粉 )配制。家栖鼠抗药性调查的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贵阳市黄胸鼠对溴敌隆抗药性及大隆对抗性鼠的杀灭效果。方法无选择摄食试验。溴敌隆、大隆现场灭鼠试验比较。结果黄胸鼠对溴敌隆无选择摄食试验:死亡率70%,平均致死天数10d,平均致死剂量49.26mg/kg,存活鼠3只,平均存活剂量71.95mg/kg。黄胸鼠对大隆无选择摄食试验:死亡率100%,平均致死天数6天,平均致死剂量9.4mg/kg。溴敌隆现场灭鼠试验:灭后密度下降率65.0%,大隆现场灭鼠试验:灭后密度下降率96.3%。结论贵阳市存在抗溴敌隆的抗性鼠,大隆能有效的杀灭抗性鼠。  相似文献   

7.
<正> 慢性杀鼠剂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但大量持续使用抗凝血剂鼠类会产生抗药性。徐州市区自80年代初开始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敌鼠钠盐。该种药物已在我市连续使用10余年。近几年来市区优势鼠种有逐渐被黄胸鼠而替代的趋势,1995年以前市区鼠密度监测网点一直未见有黄胸鼠。1995年2月在离徐州30km东北处的农村马坡乡马坡村居民住房中捕到,1996年在离市中心的  相似文献   

8.
用0.05%杀鼠灵对广州市小家鼠进行了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试鼠30只(各半),死亡28只,存活2只,其毒杀率和抗性率分别为93.33%和6.67%。提示鼠有抗性存在,但未出现种群抗性。说明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在本地区仍可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9.
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原因及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自1950年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杀鼠灵(Warfarin)的推广使用以来,这一类灭鼠剂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香豆素(Cou marin ro-denticide)和茚满二酮类衍生物(indandionlrodentioides)先后问世,如杀鼠迷(Cumater-alyl)、敌鼠钠盐(Diphacinone—Na)。这类灭鼠剂的特点是使用浓度低(250ppm),适口性好,多剂量给药可加大毒力,毒饵本身起前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通市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方法采用实验室无选择性摄食试验。结果南通市区14只褐家鼠在观察期内全部死亡,平均死亡天数6.2d,平均消耗杀鼠灵原药13.30mg/kg,雌、雄鼠平均死亡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9,P=0.218),但平均致死时间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2,P=0.013)。结论第一代凝血酶灭鼠剂可继续用于毒杀褐家鼠,但褐家鼠对药物的敏感程度有所下降,有出现个体抗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