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溴敌隆、溴杀灵在旅客列车上的灭鼠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急慢性灭鼠剂在旅客列车上的灭鼠效果,我们以溴敌隆和溴杀灵毒饵对南京铁路分局南京西站车库夜间库停车6列车底进行了毒杀试验,结果发现慢性灭鼠剂溴敌隆有效而亚急性灭鼠剂溴杀灵无效;投药间隔对灭效影响显著,持续性投药灭效明显优于间隔投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杀它仗蜡块毒饵和溴敌隆毒米杀鼠剂现场灭鼠效果,筛选安全、高效的杀鼠剂。方法:选择韶关市区2个条件基本相同的社区,使用杀它仗蜡块毒饵和溴敌隆毒米杀鼠剂进行现场灭鼠效果观察。结果:0.008%杀它仗蜡块毒饵和0.005%溴隆毒米灭效第10天分别为89.25%和83.06%,第15天分别为92.56%和86.88%,从投药后第10天和第15天的灭鼠率比较杀它仗蜡块毒饵灭鼠剂略高于溴敌隆毒米。结论:杀它仗蜡块毒饵和溴敌隆毒米是一种高效、低毒、适口性好和使用较安全的抗凝血杀鼠剂。两者灭鼠效果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四种抗凝血灭鼠剂对褐家鼠适口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用0.025%杀鼠灵、0.025%杀鼠迷、0.025%敌鼠钠盐、0.005%溴敌隆4种抗凝血灭鼠剂对褐家鼠的适口性实验室摄食试验结果:4天无选择性试验,4种抗凝血灭鼠剂对褐家鼠分别获得10/10毒杀比;4天有选择性试验,0.025%杀鼠灵、0.025%杀鼠迷、0.025%敌鼠钠盐、0.005%溴敌隆对褐家鼠的摄食系数分别为0.53、0.91、0.42、0.86,其毒杀比均为10/10。这些数据提示在贵州省东部地区用4种抗凝血灭鼠剂毒饵灭鼠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0.1%敌鼠钠盐配制成的不同毒饵在旅客列车上对急性灭鼠毒饵拒食残存鼠的杀灭试验效果。采用间隔投饵饱和投药法,投毒14天便有效地杀灭了旅客列车上对急性灭鼠毒饵拒食残存鼠,粉迹法考核灭效达100%。敌鼠钠盐配制的毒饵适口性好,灭效高,现阶段列车灭鼠中,仍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杀它仗在敌鼠钠盐灭效差地区灭鼠控制鼠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评价杀它仗在敌鼠钠盐灭效差地区灭鼠控制鼠疫流行的效果。方法:选择通过敌鼠钠盐毒谷饱和投药灭鼠无法降低鼠密度的地区,采用杀它仗回合式投药灭鼠,夜笼法测定灭鼠效果。结果:敌鼠钠盐毒谷灭鼠后第15天考核,灭效35.84%。改用杀它仗毒饵24小时后观察毒饵1176粒,盗食246粒,摄食率20.92%,第10天再次观察600粒,盗食9粒,摄食率1.5%,第11天考核,灭鼠效果100%。结论:敌鼠钠盐灭黄胸鼠的效果,在持续使用18年的地区灭效显著下降,采用杀它仗灭鼠可获得理想的灭效。杀它仗成品毒饵可替代敌鼠钠盐应用于鼠疫疫情的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新”药溴敌隆和“老”药杀鼠灵毒米的灭鼠效果。0.005%溴敌隆毒米大面积灭鼠在我省首次使用,采取回合式投药法,每堆15克,毒饵被食率为59.08%,灭鼠率为89.76%;0.5%杀鼠灵毒米在我省广泛使用,首次在创建”灭鼠先进市”的一役达标大面积灭鼠中使用,采用饱和投药法,每堆20克,毒饵被食率为68.99%,灭率鼠为86.25%在大面积灭鼠过程中均未发生人畜中毒现象。作者认为两种毒饵是创建“灭鼠先进单位”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溴敌隆毒饵对小白鼠(NIH)进行毒杀实验,投药后第8天,小白鼠累计死亡率为95%(19/20),最长死亡时间为投药后第13天,投药后平均死亡天数为6.86天。其结果表明,该毒饵适口性和毒杀效果良好,可用于大面积杀鼠。  相似文献   

8.
选用拜虫杀、奋斗呐、烟雾剂、灭蟑毒饵4种杀虫剂做旅客列车灭蟑效果比较实验。拜虫杀杀灭率为100%;奋斗呐杀灭率为71.25%;烟雾剂杀灭率为88.94%;灭蟑毒饵杀灭率为73.79%,4种杀虫剂的灭效有显著差异(x2=149.78、P<0.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监测黄胸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方法现场捕获黄胸鼠,按照全国鼠类抗药性协作组统一的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对杀鼠灵的抗性,18只黄胸鼠中发生率为11.11%;对溴敌隆的抗性,26只黄胸鼠的发生率为11.54%。结论杨浦区的黄胸鼠对第一、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杀鼠灵、溴敌隆)均产生抗性,建议慎用或不用已产生抗性的灭鼠剂,采取综合方法控制鼠密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0.1%敌鼠钠盐配制成的不同毒饵在旅客列车上对急性灭鼠毒饵拒食残存鼠的杀灭试验效果,是隔投饵饱和投药法,投毒14天便有效地杀灭了旅客列车上对急性灭鼠毒拒食残存鼠,粉迹法考核灭效达100%。敌鼠钠盐配制的毒饵适口性好,灭效高,现阶段列车灭鼠中,仍有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贵阳市黄胸鼠对溴敌隆抗药性及大隆对抗性鼠的杀灭效果。方法无选择摄食试验。溴敌隆、大隆现场灭鼠试验比较。结果黄胸鼠对溴敌隆无选择摄食试验:死亡率70%,平均致死天数10d,平均致死剂量49.26mg/kg,存活鼠3只,平均存活剂量71.95mg/kg。黄胸鼠对大隆无选择摄食试验:死亡率100%,平均致死天数6天,平均致死剂量9.4mg/kg。溴敌隆现场灭鼠试验:灭后密度下降率65.0%,大隆现场灭鼠试验:灭后密度下降率96.3%。结论贵阳市存在抗溴敌隆的抗性鼠,大隆能有效的杀灭抗性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溴敌隆小麦毒饵和溴敌隆苹果颗粒饵剂实验室及现场灭鼠效果,为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有选择给饵法测定毒饵的适口性及实验室毒杀效果;用粉迹法测定现场鼠密度,计算校正灭鼠率。结果溴敌隆小麦毒饵的摄食系数为1.25,溴敌隆苹果颗粒饵剂为0.066;溴敌隆小麦毒饵实验室灭鼠率为100%,溴敌隆苹果颗粒饵剂实验室灭鼠率为90%;现场校正灭鼠率,溴敌隆小麦毒饵为80.34%,溴敌隆苹果颗粒饵剂为53.04%。结论溴敌隆小麦毒饵具有很好的适口性及室内毒杀效果,现场条件下溴敌隆小麦毒饵灭鼠更好,可以用于社区的大面积灭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明福建省管内旅客列车臭虫的侵害情况,以达到有效控制。方法用药激法对旅客列车卧铺车厢进行连续2年的调查,通过药效试验,采用0.5%环卫乐滞留喷洒灭臭虫。结果旅客列车臭虫的侵害率为6.25%,卧铺车厢侵害率为0.82%;对阳性车厢的现场杀灭率为100.00%。结论冬季是臭虫易侵害列车的季节,采用环卫乐杀虫剂杀灭并封堵缝隙的方法,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青浦区小家鼠对第一代和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方法现场捕获小家鼠,按照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的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分别摄食0.05%杀鼠灵毒饵和0.01%溴敌隆毒饵。结果 25只小家鼠对杀鼠灵抗药性发生率为0.00%,平均致死剂量为736.49mg/kg;26只小家鼠对溴敌隆抗药性发生率为0.00%,平均致死剂量为141.88mg/kg。结论以小家鼠为优势种的我区广大农村地区目前对第一、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均未产生抗药性,可以考虑轮流使用这两类灭鼠剂进行灭鼠工作,但应加强对其抗药性的监测,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郭鹏  徐有庆  马忠文  张军 《医学动物防制》2011,(10):951-951,953
目的了解积石峡水电站库区鼠种构成情况,研究水库淹没区的灭鼠方法,并对灭鼠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化学药物灭鼠,鼠夹法调查密度、综合分析。结果小家鼠为库区优势鼠种。灭鼠前鼠密度为2.95%,灭鼠后鼠密度为0.50%,灭鼠率为83.05%,灭鼠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结论库区灭鼠的重点是耕作区和居民区,用溴敌隆灭鼠,适口性好,灭鼠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6.
甘氟大米毒饵现场灭鼠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1.5%的甘氟大米毒饵毒杀褐家鼠效果。方法:用75%甘氟钠盐200g,自配成1.5%的甘氟大米毒饵,现场设置25个观察点,每点放置食皿2个,并分别投放毒饵和无毒大米各40g,观察2周。结果:鼠对毒饵的接受性,前4d的摄食系数为0.93,大于0.5。说明鼠对1.5%甘氟大米毒饵的接受性良好,观察2周后鼠密度由投毒前的79.50%下降到4.80%,灭鼠率为93.90%。结论:1.5%甘氟大米毒饵毒杀褐家鼠效果显著,是目前部队大面积灭鼠较好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杀鼠醚毒饵实验室及现场灭鼠效果,为今后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单笼饲养有选择给饵法测定杀鼠醚毒饵的适口性及实验室毒杀效果,计算摄食系数和实验室校正死亡率;选择洛川县一养殖场作为灭鼠现场,用粉迹法测定现场鼠密度,采取一次性投饵,计算毒饵的现场校正灭鼠率。结果杀鼠醚毒饵的摄食系数为0.61,达到A级,实验室校正死亡率为100%,达到A级;现场校正灭鼠率为86.88%,达到B级。结论杀鼠醚毒饵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及实验室毒杀效果,现场灭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郭国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152-153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口服奥美拉唑的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观察标准的176例RE患者按年龄段分为三组:A组(20~39岁)、B组(40~59岁)、C组(60—79岁)。各组除给予相同的一般治疗外,均口服奥美拉唑20mg,2次/d,疗程8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内镜检查食管黏膜病变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各组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分级和食管黏膜病变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组较B组和C组、B组较C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以及内镜下食管黏膜病变改善明显(P〈0.05)。结论口服奥美拉唑治疗RE,A组优于B组和C组、B组优于C组。其疗效随年龄增大逐渐降低,老年患者(60岁以上)的疗效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持续小剂量应用他达拉非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影响及阴攀海绵体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 40只SHR随机分为4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安慰剂组、持续小剂量组、间歇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最药物他达拉非.4周后观察SHR阴茎海绵体细胞形态学及其血浆ET-1浓度变化情况,并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各组阴茎海绵体中的表达.结果 血浆ET-1浓度(pg/ml)在持续小剂量组(12.0±1.6)、间歇剂量组(14.3±1.7)比空白对照组(18.0±1.9)、安慰剂组(17.6±2.2)显著低(均P<0.01),且持续小剂最组与间歇剂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SMA阳性A值在持续小剂量组(0.29±0.03)、间歇剂量组(0.38±0.03)与空白对照组(0.53±0.03)、安慰剂组(0.5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持续小剂量组则明显低于间歇剂量组(P<0.05);光镜下空白组、安慰剂组SHR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布杂乱,血管内皮细胞连续性被破坏,而持续小剂量组与间歇剂量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前者尤为明显;电镜下见持续小剂量组SHR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多数恢复正常,其超微结构表明组织形态改善.结论 持续小剂量应用他达拉非能有效改善阴茎海绵体血管内皮功能和结构,为长期小剂量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Light vans are being used increasingly as substitutes for conventional passenger cars in Australia. These "forward control" vans are not required to meet the same safety standards as passenger cars. A study group of 258 injured occupants of light vans was identified from the records of the Motor Accidents Board of Victoria. A comparison group of 3468 injured occupants of conventional cars was also identified. Both groups had been injured in accidents occurring in Victoria between 1980 and 1983. The injuries received by the van occupan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received by the car occupants. Van occupants injured in frontal crashe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sustained leg injury, and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sustained serious injury than were car occupants who were injured in frontal crashes. Forward control vans were found to lack protection for occupants in frontal crash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