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的检查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资讯网及PubMed查阅1992~2005年有关门静脉造影方面的论著和综述,就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的检查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方面加以综述。结果: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利于显示肝脏分段及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静脉曲张,恶性肿瘤可切除性的评价,肝移植及TIPSS术前术后评价。结论: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具有快速、高分辨率、三维图像多角度观察等传统血管造影法无法比拟的优势,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较理想的门静脉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简称MSCT)肺动脉血管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的触发扫描技术及三维成像技术,对30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A)使肺动脉血管显影并成像。结果:30例患者中,其中10例正常,20例检出肺动脉栓塞,其中多发14例,双侧多发10例,单侧多发4例,单发6例。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一种无创、安全、及时、有效的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东胜  刘慧云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3394-339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脑出血早期诊断及病因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早期患者7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先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对病变部位的检出率、病因分析判断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对出血病灶的检出率为91.43%;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病因总判断率为85.71%。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脑出血早期诊断及病因判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尉东涛  张建平  孙海成 《中国现代医生》2013,(14):108-109,F0003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肝脏双期扫描血管重建成像对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方式证实的22例肝脏肿瘤进行128层螺旋CT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扫描,在后处理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表面阴影显示(SSD)与容积显示(VR)等技术进行双期血管重建成像。结果肝动脉期vR和MIP等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腹腔干、肝总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属支,门静脉期VR和MIP后处理成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主干及其属支。结论128层螺旋CT双期血管重建成像技术快速、直观、准确,有助于指导临床对肝肿瘤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冠心病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分析多层螺旋CT对成像质量的影响.结果:冠脉成像质量优良率达85%.结论: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冠脉评估方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增强三期扫描肝内血管成像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肝内血管成像中的技术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肝脏检查,均应用16层螺旋CT行三期(动脉、门脉、静脉期)增强扫描;每期数据进行薄层小间隔重建后行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MIP)、多平面重建(multi Planar recoilstruction,MPR)等三维重建。由三位高年资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评价,取得一致后得出最终结论。结果肝脏动脉的一二级血管显示率可达到98%、75%。肝脏门脉的一二级血管显示率96%、73%。未显示部分主要因为肿瘤破坏、远端血管密度与肝脏密度无法清晰分辨等原因。肝静脉主干清晰显示达到75%。显示不清主要因为静脉密度与周围增强的肝脏组织相比不高,无法清晰分辨。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占位病灶及其供血血管、肝内血管变异、门脉血栓、静脉曲张等疾病。结论多层螺旋CT肝脏三期扫描血管成像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双主动脉弓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超声诊断共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儿的主动脉弓畸形发生情况以及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主动脉弓畸形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结果显示55例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患儿中16例患儿的降主动脉横断面位置明显右移,13例患儿可见升主动脉分叉,7例患儿合并房间隔缺损,4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阳性诊断率72.7%,明显高于超声诊断的阳性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双主动脉弓畸形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在双主动脉弓畸形的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唐斌  王玉权 《中外医疗》2014,(32):172-173
目的对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动脉栓塞操作方法的研究和对其临床应用价值的探究和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该院收治的肺动脉栓塞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不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检查,仅采用普通胸部CT平扫;对观察组的40例患者进行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随后再进行曲面重建、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等技术手段,通过观察探讨和分析比较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对肺动脉栓塞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确诊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30.0%),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肺动脉栓塞的栓塞部位和血栓的具体状态的图像显示中,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及重建技术具有良好的成像,其技术的优势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心包窦及隐窝积液的16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其解剖学基础,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心脏静脉,多层螺旋CT对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16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同时评价左心功能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王皓  杨善华  王红  马景旭 《农垦医学》2009,31(6):520-52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扫描技术及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MPR、CPR、MIP、VR)在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我院178例CTA患者的影像资料,对所有病例扫描技术及各种图像后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可清晰显示各部位血管主干及其2、3、4级分支,符合诊断要求。结论:智能跟踪峰值的测定及循环时间测定确定扫描时间比较准确,经验值法对肝脏、颅脑血管成像简单易行。结合CT横断面图像及重建图像,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显示全身各部位血管及血管相关病变,是一种安全、简便、可靠、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罗贵全  余冬梅  王强 《西部医学》2013,25(3):378-37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冠心病(CA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疑有冠心病且同时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冠脉血管成像检查(冠脉CTA)、冠脉造影检查的66例患者检查资料进行分析,两项检查均在2个月内进行。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66例患者3支主要冠脉包括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共198支中检查良好。冠脉CT结果显示病变(+)者共73支,显示无病变(-)者125支;冠脉造影像显示病变(+)者69支,显示无病变(-)者129支。冠脉CTA与冠脉造影结果均为阳性(+)者49支,均为阴性(~)者96支。66例可疑为冠心病者冠脉CT诊断敏感性为82.93%,特异度为88.OO%。结论冠脉CTA是有效筛选、诊断CAD的非侵入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对急诊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应用与价值。方法收集72例行多层螺旋CT或MRI检查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病历与影像学资料,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的患者为CT组(n=48),行常规MRI血管造影的患者为MRI组(n=24),分析两组的影像学资料,比较图像显示及诊断情况,并分析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的特点。结果与MRI组相比,CT组诊断准确性91.67%、敏感性70.83%、图像质量等级评分显著较高,扫描时间明显较短(P0.05);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包括急性栓塞和慢性栓塞,栓塞部位以双侧居多;病变范围包括左右肺动脉远端、肺叶动脉、肺段以下动脉等;直接征象为肺动脉或分支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表现为马赛克征、局限性肺纹理纤细或稀疏、肺动脉高压或扩张、胸腔或心包积液、部分肺段渗出或梗死。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急诊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具有准确性、敏感性高,图像质量好等优点,且影像征象明显,对急诊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文军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99-100,161
目的 总结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2007~2008年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行肝动脉及门静脉CT成像。成像方法包括多层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表面遮盖成像(SSD),并与手术探查结果对比。结果 全部患者血管成像均一次顺利完成检查,清晰显示血管分支、走行及周围结构的关系,与手术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多种后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有利于全面显示肝门胆管癌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对手术方式及可切除性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多层螺旋CT的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50例胫骨平台骨折中,X线平片显示骨折45例,诊断准确率为90.0%。多层螺旋CT扫描湿示50例均骨折,诊断准确率100%。CT扫描发现的骨折类型的诊断准确率均多于X线平片的诊断率,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螺旋CT扫描检查胫骨平台骨折准确率高,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扫描与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成像中诊断价值及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多层螺旋CT扫描与CT灌注成像检查,其中多层螺旋CT扫描包括平扫、多期增强扫描;对比平扫、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对胰腺癌的检出率,对比分析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的密度、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的检测值。结果在多层螺旋CT扫描中,胰腺期对胰腺癌的检出率最高,胰腺期、门脉期对胰腺癌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大于平扫、动脉期对胰腺癌的检出率(P0.05);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的密度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胰腺期的CT差值显著大于动脉期、门脉期(P0.05);多层螺旋CT平扫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的密度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CT灌注成像中,胰腺癌组织的BF、BV及PS的检测值小于正常胰腺组织,MTT的检测值大于正常胰腺组织;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灌注参数BF、BV、MTT及PS对胰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胸壁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胸壁神经鞘瘤的多层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图像,并与手术、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本组37例胸壁神经鞘瘤的患者中12例位于胸膜顶、18例位于侧胸壁、4例位于前胸壁,误诊3例,比较手术及病理结果,诊断符合率91.9%。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胸壁神经鞘瘤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腹主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腹主动脉瘤患者44例,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后,采用不同重建方式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病变部位影像学特征。结果44例患者均能够显示清晰瘤体以及周围血管与瘤体的位置关系,且可观察附壁血栓并能准确测量动脉瘤的三维数据。本组44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螺旋CT血管造影资料显示,均存在附壁血栓症状,其中,合并髂动脉瘤4例,有动脉瘤破裂迹象4例。多平面重建可清晰显示动脉瘤局限部位及其与周围组织、血管解剖关系,而最大密度投影法、容积再现技术能进一步对管腔各段较精确测量。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检查腹主动脉瘤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直观及诊断准确等特点.县一种腹丰动脉瘤有效的榆杏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表现,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6例十二指肠憩室的临床、消化道钡餐及MSCT检查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联系。结果 36例患者中,MSCT共检出十二指肠憩室41个,直径小于10mm者18个,10~20mm者12个,大于20mm者11个,其中2个伴有邻近胆总管轻度受压。MSCT表现为液气囊状影21个(51.2%),其中囊壁显著增厚伴周围渗出性改变2个(4.8%);单纯气性囊状影17个(41.5%),其中15个(88.2%)直径小于20mm;单纯液性囊状影2个(4.8%);肿块形成伴周围渗出性改变1个(2.4%)。23例行增强扫描的26个憩室中,可见囊壁显示且呈环形强化者12个(46.2%),其余14个(53.8%)均未见明确囊壁显示。2例囊壁显著增厚及1例肿块形成伴周围渗出性改变的憩室与其临床症状相关。结论液气囊状影和单纯气性囊状影是十二指肠憩室的典型CT表现,单纯液性囊状影容易误诊为胰腺囊肿或囊性肿瘤,囊壁增厚、肿块形成伴周围渗出性改变或积气是憩室继发感染或穿孔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先天性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19例先天性输尿管梗阻性疾病患者资料,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19例CT诊断先天性输尿管梗阻性疾病中重复肾输尿管伴远端梗阻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6例,输尿管异位开口并梗阻3例,巨输尿管1例,输尿管囊肿2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精确显示先天性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部位、性质和程度,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在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行冠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采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情况,并与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相对比。结果 58例患者,106枚支架完成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和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作为对照,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6.15%、97.50%、85.71%、84.78%。结论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在评估患者术后随访中应用价值显著,其可有效评估患者再狭窄程度,对指导临床合理干预措施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