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诊心脏瓣膜替换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诊心脏瓣膜替换手术时机和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方法:1995年1月至2009年5月,对急性心脏瓣膜功能障碍致急性心肺功能衰竭施行急诊瓣膜置换25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12~64岁,术前心功能均为Ⅳ级。二尖瓣病变17例,其中二尖瓣机械瓣替换术后血栓形成致人工瓣膜功能障碍7例,人工瓣膜性心内膜炎并瓣周漏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致急性二尖瓣腱索及乳头肌断裂并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5例,二尖瓣关闭不全并预激症1例。主动脉瓣病变8例,其中感染性心内膜炎并主动脉穿孔致急性心力衰竭(心衰)3例,血栓形成致人工瓣功能障碍2例,主动脉关闭不全并主动脉窦瘤破裂致急性心衰2例,外伤性主动脉瓣撕裂致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1例。二尖瓣替换18例,其中再次心脏瓣膜替换11例,同时施行三尖瓣成形9例,异常传导束旁路切断1例。主动脉瓣替换8例。置入机械瓣22例,生物瓣3例。主动脉阻断时间34~80 min,转流时间70~160 min。结果:早期死亡1例,死于术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低心排),其余病例术后恢复顺利,随访1~13年,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及时、准确诊断,果断抉择手术时机,合理选择术式及良好围术期处理是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二尖瓣闭式扩张术、瓣膜成形术、瓣周漏、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生物瓣衰坏等原因引起的复发性瓣膜病变进行再次手术的效果和相关因素。方法: 复发性瓣膜病患者331(男143,女188)例,年龄12~73(46±12)岁,两次手术间隔时间2月~25(17±8)年。其中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143例,二尖瓣或主动脉瓣成形术后瓣膜病变复发53例,生物瓣衰坏32例,瓣周漏26例,换瓣术后其它瓣膜病21例,人工瓣膜替换或瓣膜成形术后心内膜炎17例, Ebstein畸形矫治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15例,人工瓣膜机械功能故障9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并行瓣膜成形术后心内膜炎7例,完全或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和矫正性大动脉转位术后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6 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2例。再次手术方式为二尖瓣替换术,主动脉瓣替换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替换术,三尖瓣替换术,瓣周漏修补术及三尖瓣成形术等。结果: 全组共死亡27例,占8.2%,早期主要死亡原因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多脏器功能衰竭、左心室破裂、感染性心内膜炎、肾功能衰竭。随访259例,随访期6月~21(10±7)年,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189例。复发性心脏瓣膜病再次手术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心功能差、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急诊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长等。结论: 针对再手术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防治,适时而妥善的外科手术和围手术期处理仍可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院自1984年3月至1992年12月,应用侧倾碟瓣、牛心包生物瓣和St.Jude瓣施行心脏瓣膜替换122例。除1例外,病因均为风湿性病变。二尖瓣替换96例,双瓣膜替换17例,主动脉瓣替换9例。心功能(NYHA)Ⅲ级者78例,Ⅳ级者21例。术后1个月内死亡15例(12.3%)。死亡原因主要为心室颤动,细菌性、霉菌性心内膜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等。83例随访6~96个月,晚期死亡5例。余均症状改善,多数已恢复工作。本文还就换瓣手术指征,心室颤动的原因,重症患者机械呼吸的应用,术后心内膜炎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手术治疗(附5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手术后机械瓣膜急性功能障碍、人工瓣膜心内膜炎、人工瓣膜瓣周漏及生物瓣衰败再次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治疗要点。方法选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替换术后49例,扩张性心肌病左室减容术同时行二、三尖瓣替换术后1例。人工瓣膜急性失功9例中,术后菌落样赘生物和心内膜炎2例,左室腔内残留腱索卡住碟片2例,破裂的左心室后壁卡住后瓣叶1例,碟片边缘缺损1例,碟瓣瓣钩断裂1例,陈旧及机化血栓形成2例,均急症行再次换瓣手术,其中4例急症手术行股动脉插管灌注。术后瓣周漏2例,限期手术,采用带垫片直接褥式缝合修补。生物瓣衰败39例中,二尖瓣位19只猪瓣及18只牛心包瓣多为不同程度的瓣叶增厚、钙化,同时合并不同程度瓣叶撕裂、穿孔,择期行再次瓣膜替换术及附加手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出现并发症4例,晚期死亡1例。47例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换瓣术后病人多是处于心功能已损害至严重程度或急症时期,手术死亡率高,掌握好再次换瓣手术指征、时机及方法,可大大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1994- 0 1~ 1999- 0 4,我科为风心病患者同时行三瓣膜替换术 6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6例均为女性 ,年龄 2 7~ 5 7岁 ,病程 2~30年 ,其中 1例曾行二尖瓣直视成形术。术前心功能(NYHA)均为 级 ,房颤心律 ,心胸比率大于 0 .7,心源性恶液质 5例。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主动脉瓣病变严重 ,三尖瓣前瓣缩小 ,中、重度返流。  经长时间术前准备 ,瓣膜替换术在常规体外循环下进行。 5例直接行三瓣膜替换 ;1例先行双瓣替换 ,三尖瓣改良Devega法成形失败 ,在并行循环下行三尖瓣替换。 5例三瓣均选用机械瓣 ,1例主动脉瓣、二尖瓣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机械心脏瓣膜替换术后低强度抗凝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瓣膜替换术患者5年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7例,女性36例;年龄17~61(43.8±6.7)岁。二尖瓣替换术(MVR)42例,主动脉瓣替换术(AVR)5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DVR)15例,三尖瓣替换术(TVR)1例。共用机械心脏瓣膜78枚,其中北京GK-Ⅱ47枚,意大利SorinBicarbon20枚,美国Medtronic-Hall11枚。心功能Ⅱ级6例、Ⅲ级28例、Ⅳ级29例。结果无早期和远期死亡病例,随访183个病人年,心功能恢复到Ⅰ级和Ⅱ级者占98.4%。在PTR1.2~1.7,INR1.2~2.5范围内,无血栓栓塞和瓣膜相关并发症。抗凝有关的出血3例(1.6%/病人年),均发生在瓣膜替换术后1年内,并不需要住院治疗。结论机械心脏瓣膜替换术后低强度抗凝是可行的,一般PTR1.2~1.7,INR1.2~2.5左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术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51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行中、低温体外循环下阻断升主动脉手术,二尖瓣置换26例,主动脉瓣置换9例,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16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19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48例痊愈出院,随访心功能恢复到Ⅰ~Ⅱ级。结论加强围术期监测和管理可提高瓣膜置换术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右心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总结右心系统瓣膜心内膜炎的特点和手术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右心系统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17例,其侵犯三尖瓣6例、肺动脉瓣4例,同时侵犯三尖瓣+肺动脉瓣3例,肺动脉瓣+主动脉瓣3例,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与肺动脉瓣同时受累1例。合并心脏畸形14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后、起博器安置术后各1例。施行三尖瓣瓣膜游离缘或瓣膜赘生物切除直接缝合5例、三尖瓣瓣膜赘生物切除用自体心包片修补2例、部分瓣叶和瓣下结构切除缝合瓣叶并行人工腱索成形术1例,施行三尖瓣置换术2例;单纯行肺动脉瓣瓣叶赘生物切除4例,部分肺动脉瓣切除用自体心包片瓣叶成形术6例,切除肺动脉瓣用自体心包瓣置换1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为12%,术后早期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3例,肝功能不全1例。术后随访5个月~18年,平均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脏瓣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3例患者同时行瓣膜手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平均年龄63.3(41~81)岁。瓣膜病变8例为风湿性,10例为瓣膜退行性病变,5例为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术前心功能(NYHA)Ⅱ级6例、Ⅲ级13例、Ⅳ级4例。手术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停跳后,先做静脉桥的远端吻合,然后置换瓣膜。静脉桥与升主动脉的近端吻合在升主动脉一次阻断下或心脏复苏后完成。乳内动脉的吻合在换瓣后心脏复苏前完成。5例行二尖瓣成形,18例行瓣膜置换(使用生物瓣与机械瓣者分别为7例及11例,其中主动脉瓣置换12例、二尖瓣置换4例、双瓣置换2例)。结果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28.2(11 ̄247)h,平均ICU停留3.1(1 ̄34)d。4例患者因发生低心排综合征而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其中死亡1例。1例发生脑梗塞,1例置入永久起搏器。术后心功能Ⅰ级15例、Ⅱ级7例,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3 ̄55个月,术后均无心绞痛发作,未发生与抗凝相关的出血或血栓、栓塞事件。1例术后第4年死于恶性肿瘤。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时行瓣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彻底纠治瓣膜病变、充分心肌再血管化和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置换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间断全层缝合主动脉壁置换主动脉瓣的手术方法。术中均可见主动脉瓣赘生物,瓣叶裂,穿孔,主动脉瓣环水肿,主动脉内膜断裂,瓣周脓肿形成。切除病变主动脉瓣,清除坏死组织及赘生物,以碘伏涂抹主动脉根部并浸泡机械瓣膜及换瓣线,游离主动脉根部至瓣环水平,避免损伤冠状动脉,带垫片换瓣线自主动脉壁外进针,垫片置于主动脉壁外侧,16-20针间断缝合,机械瓣环上打结,置换机械瓣膜。结果3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3个月至1年随诊,预后良好。结论间断全层缝合主动脉壁置换主动脉瓣方法可以预防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减少瓣周漏的发生,安全、有效,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