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6%羟乙基淀粉在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20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患者随即分为两组,分别在腰硬联合麻醉操作前(组Ⅰ)和在腰硬联合麻醉操作完平卧后(组Ⅱ)输注6%羟乙基淀粉,观察不同时机输注6%羟乙基淀粉在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 组Ⅱ收缩压明显低于组Ⅰ (P<0.05),组Ⅰ给麻黄碱5例、组Ⅱ给麻黄碱35例.结论 6%羟乙基淀粉预输注确能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低血压,在麻醉操作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预防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胶体液预扩容联合静脉预注少量麻黄碱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防治及新生儿血气和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于麻醉前35 min输入6%羟乙基淀粉(HES)130/0.4氯化钠溶液14 ml/(kg·h),扩容行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为胶体6%羟乙基淀粉+麻黄碱8 mg组(HES-E组)和6%羟乙基淀粉(HES组),各20例。监测麻醉前(T1)、扩容后(T2)及麻醉后3 min(T3)、5 min(T4)、7 min(T5)、12 min(T6)和手术结束(T7)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记录两组低血压发生率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HES-E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H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6时间点HES-E组MAP较HES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5时间点HES-E组HR较T1时间点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动脉血气分析及1 min 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均≥7分。结论胶体液预扩容联合静脉预注少量麻黄碱有效降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效地防治剖宫产术在腰-硬麻醉中导致的低血压,且不会引起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p H、碱剩余(BE)值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史学兵  高田  廖和国 《淮海医药》2012,30(2):117-118
目的观察快速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联合小剂量麻黄碱预防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效果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方法选择足月妊娠产妇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单纯乳酸钠林格氏液组;B组: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组;C组: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麻黄碱组。观察3组麻醉开始前10 min,麻醉后5 min、10 min1、5 min、手术结束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小,麻醉后各时点,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也明显少于A,B组(P〈0.01)。B组血压下降程度及低血压发生率虽然少于A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130/0.4联合小剂量麻黄碱能较好的预防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发生及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顾珍梅 《北方药学》2012,9(6):45-45
目的:观察预先输入羟乙基淀粉对剖宫产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下预防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8月我院产科收治的500例剖宫产术者,并随机分为乳酸林格液(对照组249例)组与羟乙基淀粉组(观察组251例)。两组在麻醉前30min分别输注羟乙基淀粉(500ml)与乳酸林格液(500ml)预扩容,记录并观察两组麻醉前及麻醉后心率、血压变化情况。结果:麻醉后观察组血压均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性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比较两组麻醉前、麻醉后心率变化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预输入羟乙基淀粉可有效降低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低血压发生率,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曹奕  王瑚  华晓君 《安徽医药》2014,18(2):353-354
目的观察胶体预扩容联合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产妇75例,随机分为胶体组、麻黄碱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苯肾组),每组25例,麻醉前30 min给予羟乙基淀粉扩容。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后麻黄碱组和苯肾组分别于1 min内微泵输注麻黄碱8mg和去氧肾上腺素100μg。比较三组产妇麻醉前(T1)、扩容后(T2)、麻醉2 min(T3)、切皮(T4)以及手术结束(T5)时MAP、HR,记录各组产妇恶心呕吐、低血压发生率,脐带血气分析结果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1)MAP变化:三组产妇T2时点上升,T3时点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胶体组降幅最大(P〈0.05),T4~T5时点变化不显著;(2)HR变化:胶体组、苯肾组T1~T5时点较平稳,麻黄碱组T3较T1时点显著升高(P〈0.05);(3)低血压、呕吐发生率:组间比较,胶体组最高(P〈0.05);(4)脐动脉血气分析:pH值麻黄碱组最低,苯肾组最高。乳酸水平麻黄碱组最高,苯肾组最低(P〈0.05)。三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产妇胶体液预扩容联合小剂量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可预防低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与去氧肾上腺素相比,麻黄碱会引起动脉血pH降低、乳酸值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时快速输注琥珀酰明胶扩容联合麻黄碱静脉滴注预防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择90例ASAⅠ~Ⅱ级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30例.对比观察三组血压、心率的变化,低血压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小;Ⅱ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升高;Ⅲ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期间快速输注琥珀酰明胶扩容联合麻黄碱静脉滴注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腰硬联合麻醉(CSEA)具有起效快、镇痛与肌松完善的优点,在产科手术中备受推崇.但CSEA易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低血压是其最常见的副作用,其低血压发生率(80%)明显高于硬膜外麻醉(45%)[1].临床上,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防治方法多样而不统一,为探讨一种更有效的防治低血压的方法,笔者使用国产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小剂量麻黄碱,在实施麻醉穿刺前开始输注的方法,观察对预防CSEA后产妇低血压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麻黄碱的最佳剂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剖宫产手术时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行腰硬联合麻醉前分别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4 m l/kg(观察组),乳酸钠林格氏液8 m l/kg(对照组)。监测扩容前(T0)、扩容后(T1)及腰硬联合麻醉后10 m in(T2)、15 m in(T3)、20 m in(T4)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观察手术前后的电解质情况。结果扩容前及扩容后两组血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麻醉后无明显的血压下降(P>0.05),而对照组在T3、T4及20 m in与T0相比SBP和DBP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电解质((Na+、C-l、K+)在手术前后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采用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手术时发生的低血压,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预注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甲氧明及麻黄素和输注羟乙基淀粉对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产妇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12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4组,入手术室后先开放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200~300mL,行麻醉穿刺,在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5mL后,产妇转为平卧位时,从静脉分别给予去氧肾上腺素10μg,甲氧明3mg,麻黄素6mg,羟乙基淀粉300mL,所有患者经上述处理后仍出现低血压时,给予麻黄素6~12mg;当心率低于60次/min时,给予阿托品0.5~1.0mg记录腰麻前、腰麻后(预注后)5、10、15min及手术结束后的血压、心率,比较两组间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及麻黄素(不包括预注量)、阿托品用量,两组反应性高血压次数。结果甲氧明组低血压发生率稍高于麻黄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黄素组比较,甲氧明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稍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氧肾上腺素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甲氧明组和麻黄素组,羟乙基淀粉组低于甲氧明组和麻黄素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素用量(不包括预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氧肾上腺素10μg,甲氧明3mg,或麻黄素6mg羟乙基淀粉术前输注均能有效地预防CSEA下产妇血压下降,并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前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预扩容来预防蛛网膜下腔阻滞所引起的低血压,观察其扩容效果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将8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于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前输入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250mL,或者乳酸钠林格氏液500mL,记录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收缩压,记录输液总量、术中尿量、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在麻醉后无明显血压下降,而对照组麻醉后最低血压与术前相比血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输液总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量、尿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预输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手术时发生的低血压,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苏鸿莉  晋雅凌 《安徽医药》2015,19(11):2210-2211
目的 比较胶体液预负荷和晶体液共负荷在预防腰麻剖宫产术中低血压效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腰麻剖宫产术的产妇150例,随机分为胶体液预负荷和晶体液共负荷两组.胶体液预负荷组在腰麻前15 min内注射500 mL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晶体液共负荷组在鞘内注射麻醉时,同时注射1 000 mL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进行共负荷,当产妇有低血压症状时,注射麻黄碱;记录产妇低血压症状发生概率,麻黄碱使用量,以及术中恶心呕吐情况;新生儿通过Apgars评分,脐静脉血气来分析.结果 胶体液预负荷组和晶体液共负荷组在低血压概率分别为46.7%和45.3%,没有显著性(P>0.05);麻黄碱使用量和产妇术中恶心呕吐情况,新生儿Apgars评分和脐静脉血气指数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腰麻剖宫产术中,使用500 mL胶体液预负荷和1 000mL晶体液共负荷在预防低血压症状的临床效果相似,二者都只能降低低血压效应发生率,而不能彻底预防血压效应,应该联合其他血管加压药物才能彻底预防腰麻剖宫产术中低血压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预扩容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麻醉前30min内静脉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和平衡液预扩容,选择L2~3间隙穿刺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麻醉前和麻醉后5、15、30min时血压(SBP、DBP)。结果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组麻醉后血压与麻醉前比较无差异,平衡液组麻醉后5、15minSBP低于麻醉前,并低于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组。结论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预扩容能防止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引起的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13.
<正>腰硬联合麻醉(CSEA)后由于血管扩张,血容量相对不足,容易出现低血压。研究发现,麻醉前预充一定剂量的胶体溶液可以减少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1,2]。本研究拟探讨CSEA前以6%羟乙基淀粉溶液(HES)预扩容对麻醉后心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术不同容量治疗对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麻醉前、麻醉后不同的容量治疗对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三组:Ⅰ组(n=40)在注入腰麻药(0.75%布比卡因1.2ml)前20min输完毕贺斯(6%羟乙基淀粉)500ml;Ⅱ组(n=40)在注入同样的腰麻药前20min输完毕乳酸钠林格液500ml;Ⅲ组(n=40)在注入同样的腰麻药后开始输注乳酸钠林格液,30~40min输完毕;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后各组SBP、HR、SPO2变化,及患者的自觉症状、低血压发生率及麻黄碱的用量。结果麻醉后5、10minⅡ、Ⅲ的收缩压明显降低,Ⅰ组与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与Ⅲ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麻黄碱的用量Ⅰ组也较Ⅱ、Ⅲ组小,而HR、SPO2的变化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前输注贺斯较乳酸林格液更能有效地预防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赵枫 《海峡药学》2012,(10):186-187
目的探讨6%羟乙基淀粉130/0.3预防剖宫产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手术产妇460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0例,对照组麻醉前30min静脉输入乳酸林格氏液;观察组于麻醉前30min内静脉输入射6%羟乙基淀粉130/0.3注射液,然后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术中SBP低于基础值30%,持续时间>1min为低血压,静脉注射10~15mg麻黄碱。结果两组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基础MAP(14.26±1.23)Kpavs(14.32±1.31)Kpa无显著性统差异(P>0.05);观察组术MAP(13.67±1.08)Kpa高于对照组的(12.12±1.11)Kpa、低血压发生率3.47%、麻黄素的药量(6.26±4.23)mg低于对照组的11.74%、(10.12±5.18)mg(P<0.05)。结论麻醉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3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及血压的下降幅度,减少麻黄素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骐  崔雯  方明星 《安徽医药》2008,12(12):1219-1220
目的探讨6%羟乙基淀粉130/0.4预输注对联合脊麻-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剖宫产80例,ASAⅠ-Ⅱ级,年龄21-35岁,体重62-88kg,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H组)及对照组(D组),每组40例。H组病人麻醉前先输注6%羟乙基淀粉500 ml,再行联合脊麻-硬膜外麻醉后行手术,D组病人麻醉前先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 ml,再行联合脊麻-硬膜外麻醉后行手术。分别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1 min(T1)、2min(T2)、5 min(T3)、10 min(T4)的心率(HR)、收缩压(SP)、舒张压(DP)及麻醉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H组病人的麻醉后心率、血压较平稳,D组病人血压下降明显,心率明显增快,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且H组病人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结论剖宫产术行联合脊麻-硬膜外麻醉前预输注6%羟乙基淀粉可以明显稳定术中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
靖刚 《青岛医药卫生》2010,42(3):176-178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输注不同液体对母体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住院行剖宫产产妇,ASAI级,年龄23—35岁,体重60—90kg,无妊娠合并症。随机将300例病人分为3组,即林格氏液组(I组)、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组(Ⅱ组)、羟乙基淀粉130/0.4高渗氯化钠组(BI组),3组病人均行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平面控制于S3~T6之间,麻醉即刻输入3种液体,观察3组产妇收缩压、胸闷、恶心、呕吐情况,血压下降后低于基础值30%或绝对值~90mmHg使用麻黄碱的量,如出现新生儿窒息进行心肺复苏例数。结果3组产妇腰麻后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应用扩容(I组)血压下降程度较Ⅱ、Ⅲ组明显,应用麻黄碱的剂量也明显多于Ⅱ、Ⅲ组;工组中有36人发生不同程度的胸闷、恶心、呕吐,占36%;而Ⅱ组、Ⅲ组中分别有13%、11%,明显低于I组。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输注胶体液较晶体液更好地维持母体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母体胎盘有效灌注流量,减少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8.
杨丽珊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035-3036
目的:观察麻醉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和乳酸钠林格液减轻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其中A组输注6%羟乙基淀粉液500 ml,B组输注乳酸钠林格液1 000 ml.观察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后各组收缩压、心率变化,低血压发生率及麻黄碱的用量.结果:B组在麻醉后收缩压下降较为明显,低血压的发生率较A组明显升高,麻黄碱的用量也较A组大,而心率的变化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胶体液较晶体液更能有效地预防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预注甲氧明与麻黄碱对于腰硬联合麻醉下产妇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行剖宫产手术产妇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在甲氧明静脉预注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患者在麻黄碱静脉预注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间患者术中的血压与心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低在血压与心率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氧明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能够有效提高产妇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降低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唐红海  严国章  丁力 《中国药业》2012,21(23):99-100
目的探讨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预输液预防剖宫产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剖宫产手术的孕产妇3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0例。术前开放静脉通路,观察组输注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500mL,对照组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mL,然后实施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结果两组孕产妇平均动脉压与扩容前、扩容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过程中平均动脉压(93.59±9.67)mmHg高于对照组的(87.45±9.45)mmHg,低血压发生率5.79%和麻黄素剂量(3.12±1.08)nag均低于对照组的16.84%和(8.89±2.45)mg(P〈0.05)。结论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施行剖宫产中,麻醉前输注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能很好地预防麻醉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