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发劳力性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及自发性心绞痛(UA),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如经有效的治疗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研究观察负荷剂量的波立维(氯吡格雷)治疗UA,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4年10月~2005年10月,我们对70岁以上冠心病30例进行了冠状动脉介入(PCI)诊治。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30例均为男性;年龄70~83岁,平均76.7岁。均有心肌缺血表现,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19例,稳定型心绞痛9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5例;并发高血压病15例,糖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状态,既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又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1]。 1991年 1月~1997年12月,我院共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378例,住院期间先后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47例,发生率为12.4%。1临床资料 本组47例中,男42例,女5例;年龄41~80岁,平均61岁。男性发生率为14.1%(42/298),女性发生率为6.3%(5/80);男女之比为2.2:1,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显著(P<0.05)。随年龄增长,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是一种临床急症,死亡率高,其病理基础为冠脉内的粥样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引起冠状动脉的急性或亚急性堵塞。临床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或心源性猝死。对病人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和护理,能缓解病人病情,挽救病人濒危的生命,降低病死率。我科在2005年1月一2005年9月共收治此类病人76例,经积极救治,除1例死亡外,其余75例康复出院,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四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组),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B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C组)在首诊(胸痛发作4 h之内)时进行cTnI、Mb、CK-MB和hs-CRP检测,比较它们各自及联合检测时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中cTnI、Myo、CK-MB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中cTn I、Myo、CK-MB和hs-CRP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5)。cTnI、Myo、CK-MB、hs-CRP及四项指标联合测定急性心肌梗死的阳性率分别为75%、82.5%、65%、87.5%和97.5%。结论 cTnI、Myo、CK-MB和hs-CRP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灵敏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 反应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稳定型心绞痛 3 6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2 4例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 (1个月内 ) 5 7例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 (1年内 ) 44例及 5 9名健康人的C 反应蛋白。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分别为 (19 2 2± 13 0 3 )mg/L和 (15 47± 12 61)mg/L ,与对照组 (3 63± 2 5 9)mg/L相比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而稳定型心绞痛 [(4 .2 4± 5 .3 0 )mg/L]与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 [(6 0 3± 8 43 )mg/L]与对照组比较 ,无显著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C 反应蛋白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报因子是敏感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疗程4个月,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临床表现、体征、心电图改变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对UA患者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MI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对UA疗效好,可以降低AM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一个中间综合征,其病理生理机理同AMI(冠脉血栓形式)。因此近年来AMI及UA治疗中溶栓剂的应用引起了临床高度重视,本文对28例UA病人,用尿激酶治疗后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本文选择1992年9月~1993年10月因UA在我院治疗的患者28例,其中男23例,女5例;年龄47~76岁,平均58.6岁。符合WHO的心绞痛分型标准,即①初发劳累性心绞痛4例;②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8例;③自发型心绞痛11例,心肌梗塞后心绞痛5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胱抑素C(CysC)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106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43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28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CRP检测采用乳胶凝集比浊法,CysC检测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结果:CRP水平AMI组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UA组亦高于对照组(P〈0.05),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CysC水平AMI组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UA组及SA组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RP与CysC水平检测对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评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肝素、硫酸镁加黄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常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是介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AS)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一种状态 ,病情不稳定 ,变化快 ,临床表现多样 ,预后具有多方向性 ,合理治疗十分重要。我们对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60例联合应用肝素、硫酸镁、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 ,疗效显著。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参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1996年 7月修订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参考方案”选择 60例 ,其中男 34例 ,女 2 6例 ;年龄 4 382岁 ,平均62 6岁。本组均有如下特点 :( 1)心绞痛进行性加重 ;( 2 )休息或轻度劳…  相似文献   

11.
吴庆国 《人民军医》2011,(5):417-417
脑心通胶囊临床主要用于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1-2]。为观察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2008年8月-2010年8月,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脑心通胶囊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一种状态。UA经强化治疗后 ,大部分病人症状缓解 ,相关的冠状动脉 (冠脉 )病变稳定 ,病情向稳定型心绞痛演变 ,但亦有部分病人病情难以控制 ,甚至恶化为AMI或缺血性猝死。研究发现 ,对于难治性UA静滴地尔硫可取得肯定的效果[13] 。我们静滴小剂量地尔硫治疗难治性UA 38例 ,以探讨其治疗效果与安全性。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男 36例 ,女 2例 ;年龄 5474岁 ,平均64 4岁。临床诊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8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包括卧位心绞痛 ) 2 2例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160例住院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稳定型心绞痛(SA)及对照组(C),检测各组血清HGF水平。随访ACS患者5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ACS患者早期血清HGF水平明显升高,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者血清HGF水平与未发生者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清HGF浓度对ACS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小板参数在冠心病(CHD)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87例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稳定性心绞痛组(SA)、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急性心肌梗死组,非心源性胸痛为对照组。采集所有患者静脉血并用COULTER-75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参数。结果:血小板计数在SA组、UA和AMI组、非心源性胸痛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别。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组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非心源性胸痛对照组相比,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都明显增大。结论:血小板体积变大和活化过程可能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病理基础是冠脉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急性血栓形成,从而造成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AMID、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AMID、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a,UA).NSTEAMI和UA统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其发病是血栓不完全堵塞血管所致.NSTEACS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或心肌缺血事件)的概率在不同患者中差别很大,因此,对其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做出快速准确的预测,为患者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近年已被广泛用于冠心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1999年 10月~ 2 0 0 2年 5月 ,我院完成CAG 5 0例 ,其中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 )和支架植入术 16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33例 ,女 17例 ;年龄 2 7~ 73岁(平均 5 6 7岁 )。造影前临床诊断 :稳定型心绞痛 3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9例 ,急性心肌梗死 7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12例 ,可疑冠心病 19例。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均正常 ,无活动性出血和近期脑卒中史。1 2 方法1 2 1 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 对拟行PTCA和支架植…  相似文献   

17.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之一,在病情恶化的过程中表现为胸闷、气短、心肌梗死,如果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肌梗死可能突发猝死.不稳定心绞痛介入于稳定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在发作过程中伴随心肌缺血与强烈的疼痛感.尤其在我国人口组成趋于老龄化发展的过程中,UA的发作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且在流行病学调查下发现,这类疾病的发作年龄正在不断提前.《实用心血管药物学》一书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宋文宣学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撰写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注意事项等指导性书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心肌梗死组45例。分别于胸痛发作2、4、6、12、24 h采静脉血检测其缺血修饰白蛋白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缺血修饰白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诊断的意义。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胸痛2、4 h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胸痛6、12、24 h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2、4 h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同组胸痛6、12、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的水平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ACS诊断和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ACS的患者68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3例,以同期、同年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MP-2的浓度。结果 AMI组和UA组患者血清MMP-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MI与UA组间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中MMP-2水平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MMP-2水平是有价值的冠脉损伤指标,可作为ACS的重要预测和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前 ,QT离散度 (QTd)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对心肌梗死的预后判定 ,但不稳定型心绞痛时的QT离散度变化则鲜有报道。为此 ,我们测定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QTd ,并与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心肌梗死患者及正常人的QTd比较。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不稳定型心绞痛 4 4例 ,男 3 3例 ;女 1 1例 ;年龄 50 73岁 ,平均 63 9± 8 5岁。由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分类不统一 ,我们将劳力型恶化性心绞痛以及初发性心绞痛、卧位性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等均归入此类[1] ,诊断符合WHO标准。另选稳定劳力型心绞痛 8例 ,男 4例 ,女 4例 ;年龄 4 7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