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评价应用不同封堵器经冠状动脉侧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安全性及效果。方法:2012年至2015年间,连续12例患者(年龄18~62岁,男性7例,女性5例)在本中心确诊为冠状动脉瘘并试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封堵前完成血液动力学评估及冠状动脉造影,依造影结果选择封堵器。结果:12例患者共存在13处瘘口,1例为双支病变。9例成功完成介入封堵术,1例因新瘘再形成行二次介入,故累计完成10例封堵术。使用ADO II封堵器4例,纤维弹簧圈3例,电离弹簧圈2例,血管塞联合弹簧圈1例。术后造影2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其中1例随访中新瘘再生。无冠状动脉损伤或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中位随访时间15.2个月。结论:经冠状动脉侧置入封堵冠状动脉瘘安全有效,术式更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4岁,反复头晕5年,胸闷、胸痛1年,加重3d。1年前患者休息时突然出现气促、胸闷、胸痛,活动有受限来我院就诊。心脏超声:全心增大,右冠状动脉(冠脉)明显增宽,开口内径10~11mm,最宽处内径16~17mm,呈瘤样扩张,右冠脉迂曲盘绕,与冠状静脉窦连通,瘘口直径约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先天性冠状动脉瘘100例介入文献与85例手术文献,分析冠状动脉瘘的类型,治疗方法及预后。冠状动脉瘘起源于左冠状动脉多见,出口多在右心。单一冠状动脉瘘可以考虑以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这是创伤小,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且预后良好,适宜推广。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者或冠状动脉病变者以及介入治疗失败者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冠状循环系统中罕见的异常,其特征是冠状动脉与心腔或大血管之间的异常连接。虽然大多数患者在临床上是无症状的,但是有一部分患者可以表现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肺动脉高压和其他心肺功能异常的体征和症状。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被认为是诊断冠状动脉瘘的可靠方法。导管闭合术通常被认为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本文综述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现状并汇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6.
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经导管堵塞冠状动脉瘘14例,平均年龄7.1岁。结果:13例应用弹簧圈堵塞,平均瘘口大小为3.65mm,除3例失败外均获成功;1例(瘘口6.6mm)应用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堵塞器堵塞成功。所有病例随访1个月-4年,均无残余分流及任何并发症。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可控弹簧圈一般用于堵塞瘘口较小的冠状动脉瘘,而瘘口较大的冠状动脉瘘可选用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堵塞器。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6岁。因反复胸前区闷痛6年,再发并加重10 d入院,胸闷呈持续性,有阵发性胸前区疼痛,胸痛呈压榨样,每次发作持续时间5~10min,不向其他地方放射,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入院后体检:心音有力,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52次/min),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下移0.5 mV,入院后临床诊断为心绞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术中见冠脉畸形(右冠左室瘘及左冠前降支、回旋支双开口),其右冠左室后侧支直接开口于左室后壁,影像学上表现为左室后侧支突然消失,造影剂在该残端于舒张期注入左室呈烟雾征;左冠前降支和回旋支分别在同一水平开口于左侧冠状窦。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以往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近年来我院采用介入方法封堵冠状动脉瘘 6例获得成功。现就术前及术后的心电图作一分析。1 对象和方法 患者 6 (男 2 ,女 4 )例 ,年龄 5~ 39(平均13.3)岁。全部患者均经体检、胸片、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瘘。其中右冠状动脉右室瘘 3例 ,右冠状动脉右房瘘 1例 ,左冠状动脉右房瘘 2例 ,采用 Amplatzer封堵器或 Pfm弹簧圈实施封堵治疗。每例患者均描记术前、术后 12导联心电图各 1份 ,观察心电图变化。2 结果  6例患者中术前左室肥厚 3例 ,不完全右束支阻…  相似文献   

9.
目的: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出口多变,形态多样,本研究探讨不同冠状动脉瘘的封堵技巧与封堵术治疗效果。方法:纳入1999年1月~2012年12月所有试图实施CAF封堵术的患者,在除外其它心脏畸形的基础上,根据主动脉或者冠状动脉造影观测CAF解剖形态,选择封堵术径路、封堵器类型和大小,封堵术后定期随访。结果:共纳入36例患者(男性17例),年龄3至74 岁(中位数21岁)。CAF起源于左冠状动脉13例(36%),右冠状动脉18例(50%),双侧冠状动脉5例(14%),引流至左心室7例(19%),右心系统29例(81%),包括右心房7例,右心室14例和肺动脉8例。成功封堵25例,成功率69%。经静脉途径封堵9例,CAF出口分别为右心房(n=5),右心室(n=3)和肺动脉(n=1);经动脉途径封堵16例,出口分别为左心室(n=3), 右心房(n=1),右心室(n=10)和肺动脉(n=2)。术后出现短暂胸痛2例,心电图ST T改变6例和再通1例。结论:介入方式治疗CAF安全、可靠,但具体采用何种径路和封堵器,需要根据其解剖形态确定。  相似文献   

10.
<正>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ongenital 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是一种少见的心血管畸形,通常是指冠状动脉主干或者其分支与心腔或者某一大血管之间存在的异常交通,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26%~0.40%~([1])。得益于不断提高的介入治疗技术水平,更多的CAF患者通过介入治疗痊愈。我们用Amplatzer第Ⅱ代血管塞成功封堵1例长且迂曲的左冠状动脉-右心房瘘,以期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是一种较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与心腔或大血管之间存在异常交通的畸形[1]。此类患者既往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近年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经导管介入治疗的例数逐年增多。我院心血管内科2004年5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37例CAF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congenitalcoronaryarteryfistula ,CAF)是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直接与心房、心室、肺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或冠状静脉瘘之间的异常交通。在先天性心脏病中 ,其发生率为 0 2 7%~ 0 40 %。我院 1983年 7月至 2 0 0 2年11月共手术治疗CAF患者 7例 ,手术疗  相似文献   

13.
三支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成功栓塞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瘘是指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与某一心腔或血管之间存在的异常通道,单一瘘管约占90%以上,然而三支冠状动脉同时形成瘘罕见,我们成功治疗1例患。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介入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瘘是一类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既往主要靠外科手术修复治疗。近年来,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已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瘘的一种安全、有效手段。为提高对冠状动脉瘘临床特征及介入治疗特点的认识,现仅就冠状动脉瘘的临床分型、病理生理特征及经导管介入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防治等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 0 .3 % ,临床诊断较为困难 ,确诊主要依靠心血管造影。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 5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表现。1 对象与方法1996年 8月至 2 0 0 0年 11月 ,发现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5例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3~ 2 1岁 ,平均年龄 11.8岁。临床初诊心脏杂音 2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1例 ,体检 2例。使用仪器 HPsonos10 0 0 ,System5 ,探头频率 2 .5~ 5 MHz。患者左侧卧位或平卧位 ,重点观察大动脉短轴和胸骨旁左心长轴切面。2 结果5例冠状动脉瘘患者 ,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76岁,主诉因反复心前区憋闷10余年加重伴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周入院.有吸烟史20年,20支/d,高血压史10余年,最高血压为220/100mmHg(1 mmHg=0.133 kPa).入院体检:血压130/70 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0次/min,心律齐,未及杂音.下肢不水肿.心电图Ⅰ、aVL、V4~6导联T波倒置.空腹血糖5.1 mmol/L,TC 4.25mmol/L,TG 0.67 mmol/L,LDL 2.54 mmol/L,D-二聚体0.1 mg/L(正常<0.3 mg/L).心动超声:左室肥厚,主动脉瓣少量反流,左室射血分数(LVEF)60%.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静脉瘘(CAVF)是指冠状动脉及其分支与任一心腔或冠状窦及其静脉属支、近心大血管(如肺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之间存在的异常交通。因大多数瘘进入右心系统,常被称为冠状动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窦瘘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2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联合心脏外科中心,经手术或冠状动脉造影或CT检查确诊的6例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窦瘘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资料,总结其诊断特点。结果:6例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窦瘘患者,手术证实4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例,心脏CT证实1例。合并瓣膜反流6例,合并卵圆孔未闭1例,合并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1例。二维超声心动图可见冠状动脉扩张及冠状静脉窦扩张,可追踪瘘管及瘘口,彩色多普勒示双期异常血流进入冠状静脉窦。术前超声心动图准确诊断4例,漏诊1例,误诊1例;漏诊、误诊原因均为对冠状动脉的走行扫查不清。4例患者均接受外科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窦结扎术,术后超声心动图中位随访9.0(3.7,30.0)个月,无1例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窦瘘具有典型的超声心动图影像学特征,可明确诊断,对冠状动脉的走行扫查不清易导致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评估经皮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行经皮介入治疗105例冠状动脉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男性65例,女性40例,共有冠状动脉瘘150支,单支63例(60.00%),两支40例(38.10%),三支2例(1.90%)。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63支(42.00%),前降支-肺动脉瘘70支(46.67%),前降支-左房瘘10支(6.67%),回旋支-肺动脉瘘5支(3.33%),回旋支-左房瘘1支(0.67%),右冠状动脉-右室瘘1支(0.67%)。冠状动脉瘘直径(8.59±5.18)mm,弹簧圈封堵103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封堵1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1例。术后冠脉造影无残余分流75例(71.43%),其中20例术后6月复查冠脉造影未见残余分流;30例存在残余分流(28.57%),术后6月复查冠脉造影,可见4例存在残余分流,其中2例外科手术治疗,2例定期随访,22例(包含2例定期随访患者,20例术后残余分流患者)术后12月行冠脉造影未见明显分流。75例患者术后6月超声心动图心脏腔室大小较前减小,左房(32.78±5.08 mm vs 31.61±4.09 mm,P<0.05);左室(49.14±5.05 mm vs 44.79±5.28 mm,P<0.05);右室(19.78±3.55 mm vs 18.27±2.26 mm,P<0.05)。结论:经皮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瘘的临床经验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1年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104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48例,女性56例,年龄5个月至71岁,平均年龄34岁。104例中有56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直接结扎及缝扎,其中微创小切口14例;48例合并其他先天畸形及心脏疾病者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直接结扎及缝扎瘘口,对合并的心脏畸形或疾病同期做相应的矫治。结果瘘口发生于右冠状动脉63例,发生于左冠状动脉41例,瘘人右心房21例,瘘人右心室40例,瘘人肺动脉30例,瘘人冠状静脉1例,瘘入上腔静脉1例。除1例因其他疾病死亡外,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2-10年,复查超声均无异常。结论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可采用直接结扎及缝扎方法,部分病例可采用小切口治疗,手术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