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左室肥大是最常见的心电图异常表现,而目前习用的诊断标准都存在着特异性不强或敏感性不高的缺点。为此,我们分析了左室肥大而心电图不能作出诊断的32例患者的心电图,并找出了一些新的补充指标。 1资料和方法 几年来,我们收集了经体检、X线和(或)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证有左室肥大并有心电图记录的病例共232例,其中200例心电图能诊断(占86.2%)。另外32例心电图不能诊断的作为分析组(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15~65岁)。用年龄和性别配对,从健康体检中选出32例正常人的心电图作为对照组。 测量每份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部X线检查正常的咯血患者的病因。方法:通过纤维镜检查确定142例胸部X线检查正常的咯血患者的病因,结果:142例患者中,110例(77.46%),患者通过纤支镜检查确定病因,其中炎症88例(61.97%)肺癌16例(11.27%)支气管内结核6例(4.22%),结论:纤支镜对确定胸片正常的咯血患者的病因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经手术和(或)食管脱落细胞病理检查证实的早期食管癌80例,进行低张气钡双重造影,结果,X线检出74例(92.5%)漏诊6例(7.5%)主要X线表现为食管粘膜皱壁改变45例(56.3%)局限性浅表充盈缺损11例(13.7%)管壁局限性僵硬或呈小锯太改变48例(60.0%)分析认为,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显示清晰,易于发现食管粘膜皱臂细微改变以及小龛影,注重低张效果,管腔充分和钡剂浓度适当,可进一步提高X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肺源性心脏病(PHD)的心电图、x线胸片与CT表现,探讨综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肺心病27例,均作常规心电图、X线胸片、胸部CT平扫,其中17例行动态心电图检查,15例行CT增强扫描。对其心电图、胸片、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心电图以肺型P波为多(15例,55.6%),其次是QRS综合波改变、孓T段及T波变化、房室传导阻滞。X线胸片:心脏二尖瓣型22例,普大型5例;右心室增大19例,右心房增大6例,左心室增大4例。均见肺动脉段突出(≥O.3cm),右下肺动脉干增粗(≥1.5cm);肺门截断征21例。慢性支气管炎表现21例,肺气肿征象17例,2例合并支气管扩张。CT表现:大部分病例心脏增大,右心室增大或肥厚21例,右心房增大9例,左心室增大5例。右下肺动脉干增粗,外围动脉变细、扭曲、紊乱。慢性支气管炎表现23例,肺气肿15例,肺大泡11例,5例合并支气管扩张。心电图提示肺心病表现15例(55.6%),X线胸片诊断肺心病19例(70.3%),CT诊断肺心病22例(81.5%),三者综合诊断24例(88.9%)。结论心电图、X线胸片与CT对肺心病诊断都能提供一定的依据,三者综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率,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5.
程曼雯 《四川医学》1994,15(3):151-152
自发性气胸X线诊断探讨(附32例分析)成都市第九人民医院(610016)程曼雯现将我院1986~1989年7月住院的32例自发性气胸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和年龄:男性29例,女性3例,年龄20~75岁。二、发病诱因:剧咳13例(40.6%),...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儿童不典型支气管肺门淋巴结结核的X线诊断特征,对该病150例X线正、侧位胸片进行分析,发现其下肺动脉分支紊乱(占71.33%),主动脉弓降部密度增高(占38.00%),气管右带增厚(占26.67%),右肺门角改变(占24.00%)等4项主要征象。认为正、侧位胸片所显示的这4种X线征象,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房心     
报告三房心4例,其中2例为单纯性,2例合并房缺。3例经手术证实。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心慌,气短或下肢水肿。心电图不均有右肥大。X线检查示右室肥大外,肺动脉突出,肺淤血。结合文献对其形成,病生,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并强调早期超声检查对该病诊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随访了134例腺病毒肺炎患儿,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及大致正常94例,异常改变40例,其中左室高电压居首位,有15例(37.5%);其次为心动过速9例(22.5%);完全、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6例(15%);少数为其他异常如心肌劳损,期前收缩等。X线胸片异常68例,主要为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心胸比例为0.6有2例。值得注意的是腺病毒肺炎急性期并发心肌炎30例随访时只有2例心电图异常,为左室高电压,余均正常。胸片正常。提示:腺病毒肺炎急性期并发心肌炎,具有起病急、恢复快的特点,很少遗留远期心脏损害,可能与其心肌病理改变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胸腔内癌肿患者心脏的影响。方法:我们对183例胸腔内癌肿患者(其中食管癌116例,肺癌55例,乳腺癌12例)进行钴60-γ线治疗,疗前及疗后分别查心电图、扇形心动超声、胸部X线平片。结果:治疗后ST段抬高或降低,T波低平或倒置者为18.5%(34/183),心电图改变的总发生率为62.8%(115/183),扇形心动超声出现少量或中等量积液者为28.9%(53/183)。治疗后,9例出现胸部X线平片心影增大。结论:钴60-γ线治疗胸腔癌肿在高龄患者中所引起的心脏损伤性改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双侧胸腔积液136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正民  李又环 《四川医学》2000,21(9):786-787
目的 对136例双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病因分析。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胸腔B超或X线胸片或胸部CT检查证实。其中107例经胸穿抽出胸水,并经常规、生化及脱落细胞学检查,部分患者经纤支镜取活检及刷片、冲洗液检查。结果 心力衰竭所致胸液41例(30.2%0;恶性胸液44例(32.4%);非特异性炎症14例(10.3%),结核性仅8例(5.9%)。渗出液46例,漏出液53例,介于渗漏出液之间8例。渗出液中32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称彩超)检测66例临床已确诊为甲状腺机能亢进(下称甲亢)患者的心脏病变情况,并与65例正常人对照比较,结果显示甲亢组有57.6%心脏增大,其中以右心增大为主的有18.7%,以左心增大为主的有19.7%,全心增大主的有19.7%,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增厚和活动异常占36.4%,瓣膜病变占45.5%,总异常检出率高于X线及心电图检查,认为彩色多普勒是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下称甲亢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加深X线对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价值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钡造影发现的32例病人的X线、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表现并复习了有关文献。结果:32例患者中原发性腺癌16例。腺癌的主要X线表现为:(1)肠腔狭窄(2)充盈缺损(3)肠梗阻或肠套叠(4)肿瘤近侧肠管动力性扩张及逆蠕动。恶性淋巴瘤3例。主要X线表现为(1)动脉瘤样扩张(2)假性憩室样大空腔(3)较广泛的、结节状或不规则无蒂息肉样充盈缺损。良性肿瘤13例,主要X线表现是单发或多发充盈缺损,表面光滑,有蒂或无蒂。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的X线表现对提示原发性小肠肿瘤的特异性诊断具有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3.
经临床确诊的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26例,胸部X线表现为:(1)肺门改变18例(69.2%),表现为肺门影模糊、增大增浓、淋巴结肿大;(2)肺纹理改变19例(73.1%),表现为肺纹理增强、模糊或伴有点状模糊影;(3)纵隔改变6例(23.1%),表现为纵隔影局限性模糊、右上纵隔影增宽,(4)心影增大7例(27%),(5)其他改变包括肺实质大片浸润4例(15.0%),少量胸腔积液3例(11.5%),右  相似文献   

14.
122例胸片除单纯的胸膜炎外,其它均为两种以上的X线表现并存,间质性肺炎52%,合并索条纤维化33%;支气管肺炎30%;胸(腔)膜改变25.4%;上叶性肺炎5%;节段肺不张4%。作者对X线影像形态进行讨论,重点分析常见结缔组织病肺部X线表现与X线诊断的关系,并强调结合临床与实验室检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临床、超声、心电图、x线特点。方法将42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的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观察其临床合并症、心功能、超声心动图的心脏改变、心电图改变及X线特点。结果31例(73.8%)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糖代谢异常、高血脂及肺心病等疾病;心功能I级12例、Ⅱ级18例、Ⅲ级10例及Ⅳ级2例;主动脉瓣钙化34例(80.9%),二尖瓣钙化20例(47.6%),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均钙化15例;左室舒张功能减低33例,左室收缩功能减低29例;心电图改变28例(66.7%),表现为ST改变及各类早搏、房颤,窦房、房室、束支传导阻滞及左房、左室扩大。结论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临床、心电图改变无特异性,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确诊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16例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X线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UCG)诊断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的优势和重要性。方法:扩张型心肌病16例,常规心电图(ECG)、拍X线胸片及UCG检查。结果:ECG表现复杂多样,其中提示左心室肥大4例,右心室肥大1例;X线胸片提示心影增大,心胸比大于52%;UCG声像图显示全心扩大,以左心室为著,左右心室扩大占100%,室壁运动普遍减弱,二尖瓣、三尖瓣均见少-中量返流,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明显降低。结论:UCG检查直观、准确,敏感性高,对扩心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左心瓣膜返流患者的X光胸片心胸比与心脏彩超左室直径以讨论其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了98例(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在30~76岁(45±31.8)的单纯性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68例二尖瓣返流患者,30例主动脉瓣返流患者)。对于每位患者在同一天进行胸片及心脏多谱勒超声检测。结果在17例轻度二尖瓣狭窄患者中,有2例(11.7%)胸片提示心脏扩大,而3例患者(17.6%)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室扩大。在31例二尖瓣中度返流的患者中,7例患者(22.5%)的胸片显示出心脏的扩大,而有13例患者(41.9%)的患者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室扩大。在20例重度二尖瓣狭窄的患者中,9例患者(45%)胸片提示心脏扩大,而有14例患者(70%)心脏超声提示左室扩大。在21例轻至中度主动脉瓣返流的患者中,胸片提示1例患者(5%)的心脏扩大,而心脏超声则提示7例患者(35%)左室扩大。在9例重度主动脉狭窄的患者中,5例(55.6%)的胸片提示心脏扩大,而所有9例患者(100%)的心脏超声结果提示左心室扩大。结论左心瓣膜返流严重程度,特别是主动脉瓣返流与心脏超声检测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而胸部平片对左心瓣膜返流的预示价值低。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X线胸片与肺功能检查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X线胸片10项定量指标及3项肺功能指标所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作为观察组,与在相同条件下用相同方法所检查的24名健康人进行各项指标的对比观察。结果:肺功能的3项指标,经统计处理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l);X线胸片的10项指标只有后前位和左侧位右膈弧两项指标,经统计处理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提示:肺功能测定诊断阻塞性肺气肿的价值优于X线胸片。故确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时最好同时进行X线胸片和肺功能两种检查。  相似文献   

19.
朱月文 《嘉兴医学》2002,18(1):11-1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心脏损害的意义,方法:通过对58例CRF患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片检查,了解CRF患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特征。结果:CRF患心脏结构改变以左心房,左心室扩大和室间隔,左室后壁增厚为主,瓣膜返流以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为主,心功能改变以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为主,胸片异常率41.4%,敏感性最差(P<0.01),超声心动图异常率91.4%,心电图异常率67.2%,两比较有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诊断CRF心脏结构和功能损害的敏感性最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505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根据心电图表现,将病人分为2组。其中心电图正常组(I组)149例(29.6%),心电图异常组(Ⅱ组)356例(70.4%)。在心电图异常组中,窦性心动过速发病率最高,共139例(39%),以后按发病率依次为:S—T段降低93例(占26%),左室肥大92例(25.8%),窦性心动过缓、T波低平、倒置各75例(各占21%)。其他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较少。研究结果还提示,伴有心电图异常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预后较差。另一方面,将Ⅱ组病人中复查心电图有改善病人的死亡率与复查心电图后无改善或恶化病人的死亡率进行比较,前者比后者明显低,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心电图的改变可作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