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作者测量了新疆地区768例3~7岁维吾尔族、汉族儿童心脏径线。心脏横径6岁组维吾尔族大于汉族。不分年龄组左心横径、心横径、心深径维吾尔族大于汉族,左侧位心膈交点至前胸膜面的距离维吾尔族女童大于汉族女童。两民族心横径与心脏体积的相关系数分别大于心脏深径与心脏体积的相关系数。本文提供了新疆地区3~7岁维吾尔族、汉族儿童各年龄组和不分年龄组心脏径线的正常数据。  相似文献   

2.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儿童心脏径线的X线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测量了新疆地区768例3-7岁维吾尔族、汉族儿童心脏径线。心脏横径6岁组维吾尔族大于汉族。不分年龄组左心横径、心横径、心深径维吾尔族大于汉族,左侧位心膈交至前胸膜面的距离维吾尔族女童大于汉族女童。两民族心横径与心脏体积的相关系数分别大于心脏深径与心脏体积的相关系数。本文提供了新疆地区3-7岁维吾尔族、汉族儿童各年龄组和不分年龄组心脏径线的正常数据。  相似文献   

3.
新疆蒙古族青年心脏体积X线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蒙古族青年心脏体积的正常值范围,为蒙古族人心脏病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本文测量了312例蒙古族青年身高、体重及心脏径线,用Jonsel公式(V=K×L×B×D)计算个体的心脏体积及心脏体积指数,并与新疆汉族及维吾尔族进行了比较。结果:蒙古族男性与汉族男性及维吾尔族男性心脏体积无差异,而蒙古族男性及维吾尔族男性心脏体积指数明显大于汉族;蒙古族女性、维吾尔族女性心脏体积及心脏体积指数明显大于汉族女性。并推导出由心表面积预计心脏体积的回归方程,解决了用一张胸片预计心脏体积的问题。认为不同民族心脏体积不尽相同,建立各民族心脏体积正常值范围是提高心脏病诊断率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成年人心脏瓣膜病(VHD)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四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新疆7个地区35岁以上维吾尔族成年人进行心脏瓣膜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新疆维吾尔族成年人VHD的患病率为2.7%,男性VHD患病率(3.7%)明显高于女性(1.9%)(P0.05),城镇人群VHD患病率(10.3%)明显高于农牧区(2.1%)(P0.05);所有瓣膜病变中,AV占67.2%,MV占23.4%,AV+MV占9.4%。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成年人VHD患病率较低,其患病率与美国一般人群VHD患病率接近,农牧区人群VHD患病率明显低于城镇人群。  相似文献   

5.
维吾尔族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皮肤病、疑难杂症上有特效,维吾尔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建立了一个广博的医学体系,唇香草就被广泛运用于治疗水肿、神经衰弱、失眠、气管炎、肺痈、痔疮、心脏疾病和高血压。本文对唇香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针对蒽环类药物柔红霉素(DNR)在100例维吾尔族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过程中的心脏毒性反应进行临床分析.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用DNR化疗后出现的心脏毒性,按患者的体表面积计算DNR的累积剂量,对比化疗前后的各项客观检查指标及临床症状.结果 100例患者中出现心脏毒性者共22例,发生率为22%,其中急性或亚急性心脏毒性15例发生率为15%,慢性心脏毒性7例发生率为7%,心肌损害出现的中位疗程数为6个疗程,中位时间为34周.本研究中DNR的心脏毒性在不同累积剂量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二者之间呈现正相关(r=O.443,P=0.000),其中心律失常、非特异性ST-T改变发生率在药物不同累积剂量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心肌酶升高、TNT升高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在药物不同累积剂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毒性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r=O.210,P=0.042),55岁以下年龄组心脏毒性的发生率更高.在55岁以下年龄组,女性患者发生心脏毒性的危险性更高(r=0.351,P=0.005),而55岁以上年龄组未表现出以上相关性.结论 本研究表明维吾尔族白血病患者DNR的心脏毒性与药物的累积剂量、患者的年龄具有明显相关性,与患者的性别具有一定相关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限制药物的累积剂量以减少心脏毒性的发生,对于维吾尔族老年患者、女性患者应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B型超声显象法测量100例新疆维吾尔族男女心脏各值,结果表明主动脉、左室、左房内径大于汉族正常值。主动脉内径宽度及主动脉壁厚度与年龄增长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按照1985年扬州会议精神,对新疆昌吉地区两民族241例(汉族144例、维吾尔族97例)新鲜胎儿心脏进行了测量,其结果表明两民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其胎龄5~8月,未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新鲜胎儿(不超过48小时)胎龄准确,不包括各种先天畸形胎儿。先测量外形,然后打开胸腔沿心包根部断离血管,拿下心脏后,  相似文献   

9.
杨益  吴红艳 《新疆医学》2000,30(4):303-304
心脏性猝死是老年心血管病人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猝死发生的原因,诱因很多,起病急、进展迅速,抢救时很棘手,有时措手不及。因此,提高护理的意识是预防和救治心脏性猝死的关键。 1.病例资料:我科1998年11月~1999年4月之间,发生在院内外老年心脏性猝死病人6例。其中维吾尔族4人,汉族2人,平均年龄为66岁,5人为出院后猝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Ⅱ级预防与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冠心病科住院的维吾尔族与汉族冠心病患者25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PCI.其中维吾尔族86例,汉族172例.记录患者住院和随访期间服用阿司匹林(ASA)β受体阻滞剂(BB)、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以及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血脂等危险因素情况.随访中记录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死亡、AMI、再次血运重建、脑卒中)发生情况.结果 住院期间ASA,BB、他汀类药物和ACEI使用率维吾尔族患者分别为98.8%、67.4%、97.6%、59.3%,而汉族药物使用率分别由98.8%、65.1%、98.2%、62.2%.随访期间药物的使用率均显著低于住院期间(P<0.005),在ASA、ACEI、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降脂药物的应用率维吾尔族惠者随访时降低到84.8%、47.6%、55.8%、36.0%,而汉族药物使用率降低到87.2%、48.8%、64.5%、45.3%.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在超重与脂代谢紊乱危险因素存在差异(P<0.05),维吾尔族与汉族在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无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接受血运重建后,维吾尔族与汉族住院期间Ⅱ级预防药物治疗使用率均较高,随访期间药物使用率显著降低.维吾尔族在超重及脂代谢紊乱等危险因素与汉族存在差异,应加强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Ⅱ级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孕期处理、分娩时机的选择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56例妊娠期心脏病患者的发病情况,心衰的发生率、治疗效果,分娩方式与时机等资料。结果:356例妊娠期心脏病中有136例(38.20%)发生心衰,其中中重度心衰76例(55.88%);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较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易发生心衰;孕前未行心脏手术治疗的风心病患者较先心病易发生心衰,孕前已行心脏手术治疗的风心病孕妇中重度心衰发生率明显较孕前未行手术治疗者下降(P<0.05);孕期心衰控制良好组与不良组比较,前者对妊娠、分娩的耐受性好,能顺利度过妊娠、分娩、产褥期。结论:风心病和先心病是妊娠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孕前特别是风心病患者行心脏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妊娠期心功能,妊娠期密切监视心功能,妊娠晚期控制心衰后及时终止妊娠。有利于孕妇和围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朱小虎  游岚岚  黄杨  周成香  马楠 《四川医学》2013,(10):1577-1578
目的 探讨胎儿心脏瓣膜返流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532例胎龄21~37周胎儿心脏相关资料,并记录发生瓣膜返流的胎儿例数.结果 心内结构异常胎儿组瓣膜返流的发生率,不论是单组瓣膜返流、多组瓣膜返流还是瓣膜返流的总发生率,均高于心内结构正常组胎儿,P<0.01.结论 胎儿心脏瓣膜返流的数量及程度与胎儿心内结构异常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心脏跳动中二尖瓣替换术对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旨在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保护效果作进一步客观的评价。方法 连续4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不停跳组(n=20),停跳组(n=20)。两组均分别于体外循环前、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和切取右心房少许心肌组织作细胞超微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停跳组ET、ANP波动范围大、变化剧烈,而不停跳组ET、ANP变化相对平缓、稳定,与停跳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开放即刻至开放24 h停跳组ANP值高于不停跳组(P〈0.05);在心肌超微结构方面,不停跳组基本无变化,停跳组各时点呈现损伤逐渐加重趋势。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减轻心肌缺血缺氧损伤,避免再灌注损伤,保持心肌细胞形态结构的完整性,而获得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静 《中原医刊》2011,(24):10-11
目的探讨血尿酸(UA)浓度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运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耦联法测定冠心病和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UA浓度,并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中UA浓度〉350umol/L218例,〉450umol/L71例,〉500umol/L55例,发生率分别是36.31%、11.90%、9.52%。冠心病心力衰竭组中UA浓度〉350umol/L311例,〉450umol/L208例,〉500umol/L149例,发生率分别是64.86%、43.24%、31.08%,两组比较UA浓度增高所占的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心力衰竭间存在密切关系,而且冠心病心力衰竭组的UA水平明显高于冠心病无心力衰竭者。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attern of dynamic change in types of heart diseases in the past 4 decades for providing a reference to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heart diseases in China.Methods All adult cardiac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Zhong Shan Hospital and Hua Shan Hospital from 1948 to 1989 were analyzed. The constituent ratio of different heart diseases in the 1950s, 1960s, 1970s and 1980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heart diseases among medical inpatients increased in each of the recent 4 decades, from 9.89%, 15.69%, 20.90% to 23.54% respectively. The constituent ratio of different heart diseases chang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nstituted the highest proportion, next came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and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as in third place.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myocarditis, cardiac dysrhythmia without organic heart disease, cardiomyopathy and endocarditis increased,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apparently decreased; syphilitic heart disease could rarely be encountered.Conclusion China is now facing a low overall death rate, a long life expectancy and an aging population. The incidence of heart diseases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patterns of heart diseases kept changing. The overall trend is that heart diseases which were not related to infection are increasing while heart diseases related to bacterial infection are decreasing.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武汉地区心衰12495例次的病因构成比,对风心病、冠心病、肺心病、高心病、心肌病等5种主要病因与性别、年龄、诱因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转归的因素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心脏病住院患者病因构成比中,风心病明显下降,但仍居首位;冠心病上升,占第二位;高心病减少;心肌病并不少见。20岁以下心衰死亡者风心病占91.0%,肺心病预后仍较差,病死率最高,感染诱发心衰高达89.5%,因心衰恶化死亡者占43.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平均心率、心率波动和心率变异性对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例患者因怀疑存在冠心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5分法评定系统进行影像质量评价,着重分析平均心率、心率波动和心率变异性与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200例患者,共纳入分析血管为600支,平均心率为69.20±8.80bmp,心率波动范围1-38bmp,平均心率变异性8.50±6.75%,共有94.3%(566/600)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要。平均心率,心率波动和心率变异性与冠脉图像质量均有显著相关性。平均心率越慢,心率波动范围越小,心率的变异性越小,冠脉的图像质量越高。结论 64层螺旋CT能够在较大的心率范围下提供较好的冠状动脉图像,减低心率,减少心率的变异性将有助于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与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提供指导策略。方法:随机选择我院的冠心病伴心力衰竭的患者150例为实验组,冠心病不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150例为对照组,然后给实验组患者的心衰程度进行分级并测定实验组患者的超敏 C 反应蛋白的含量,观察二者是否存在关系,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与心功能正常相比,心衰患者的超敏 C 反应蛋白明显降低,且患者的心衰程度与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与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刘勇 《吉林医学》2010,(24):4115-4115
目的:提高老年心力衰竭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心力衰竭误诊原因。结果:老年心力衰竭基础心脏病复杂,多种疾病并存,常有脑动脉硬化、慢性咳嗽等疾病,心力衰竭时的其他并发症综合导致误诊。结论:综合分析症状、体征及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资料,即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典型心绞痛发生率低,胸闷、心悸多见,多发生持续性的心律失常,心界多向左或左下扩大,心电轴多不偏或左偏,持续缺血性ST-T改变多见。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时症状、体征相互掩盖,使病情更加复杂,病死率、漏误诊率高,故明确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